第十一章登门问罪
本书原计划是140万字以上,路还很长。看书的朋友们,略微鼓励一下吧。推荐、收藏、评论、点击、加粉,请你们留下一点足迹好吗?

张行已经达到元婴圆满的境界,这间灵魂的新居已经是非常坚固的了。阳光如海cháo般呼啸而来,如狂风般无有止息,如利箭般穿刺而过,而张行却如海中的礁石,风中的大山和箭雨中的豪侠,身躯越来越强硬,斗志也越来越高昂。

在挺过初期的不适之后,张行发现,所谓的考验,也不过如此。痛苦渐渐减退,快意却越来越明显。心情放松之下,张行终于有空观察一下阳光的本质了。

在元婴的视界中,阳光如一根根shè线,七彩斑斓,清晰可辨。shè线冲撞在越来越凝实的元婴之上,留下了点点片片的银sè疤痕。疤痕刚刚出现,金光流转间,疤痕立刻消失。金sè与银sè交替显现,一股股纯阳之气被留在了元婴的体内。

元婴开始发烧,发热,一种灵魂才能感知到的燥热。燥热越来越盛,灵魂开始恍惚,张行不敢逞强,连忙缩回肉身之中。张开眼时,就见沧溟子正专注地看着自己呢。

沧溟子道:“你看看,你的肉身都已经滚烫了,红得像炒熟了的虾子似的。行了,去头顶和会yīn穴中转一转,洗个澡吧。取坎填离,你明白吧。”

张行点点头,问道:“宫中的情况如何?”

沧溟子道:“没事,小皇帝睡得像死猪似的。有几个大臣要来找你算账,很快就要到了。”

张行还待再说,肉身就像被微波炉烘烤过久一般,都能够闻到焦糊的气味了,连忙退藏于密,回到了凌霄宝殿之中。刚刚待了一会,凌霄宝殿就像起火了似的,被烤得通红一片。

“蠢货,去龙宫!”是如意珠的声音。

张行听话地朝下方冲去,顺着贯通头顶与会yīn的粗大管道,落入了yīn凉的海水之中。与此同时,凌霄宝殿中新生的海水,也跟着倾斜而下,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张行浑身清凉,大呼痛快,在海中畅游起来。

《悟真篇》曰:“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yīn。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随着张行的嬉戏,元婴体内的太阳jīng华渗入海水之中,海水渐渐沸腾起来。冷热交集之下,清凉的海水中,一丝丝先天的阳气悄悄地冒了出来,又悄悄地钻入了张行的体内。元婴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

“典少爷,有几位大人想见二少爷!”童三神情紧张地高声道,后面跟着一班大人物。

“闭嘴!”典韦跨前两步,挥了挥手中的双戟,低声怒道:“居正贤弟正在神游,若是有什么差池,你担当得起吗?”至于那些大臣,完全被他无视了。

童三回头看了看乔玄等人,心中害怕,冷汗都下来了。一个个的名头也着实吓人,三公都有两位呢,童三哪见过这种场面。可是他还真不敢得罪典韦,更不敢打扰了张行的修炼。

典韦的忠诚,在各位大人物的眼里,就变成了傲慢。众人哪受得了这种小角sè的气,一个个都是怒形于sè,不屑地看着典韦。

大人物是要注意形象的,不屑于指责典韦,以免失了身份,狗腿子就可以排上用场了。一个青壮的家仆鄙夷地道:“我家太尉纡尊降贵,亲自登门造访。你们不仅不洒道相迎,还拒之门外。……”

“滚!”典韦见他喋喋不休,而且嗓门越来越大,终于忍无可忍,双戟一晃,吸引了他的眼神,一脚悄然踢出,就将他远远地踢了出去。

“呼啦”一声,各位大人物都是带着卫兵的。这些卫兵有的护住自己的主子,有的则朝着典韦围了过来。

“住手!”却是张军夫妇得了道众的提醒,刚巧赶到。童三连忙迎上去,对二人解释道:“这些人不等小人通报,就直接闯进来了。”

李元凤面sè一寒,就要发作,张军已经拱手笑道:“各位大人,小儿正在修炼。若是强行打断,恐怕会有碍修行,甚至伤及xìng命。各位大人见多识广,应该知道在下说的都是实话。请各位稍安勿躁,喝几杯茶水,略等一会,如何?”

大汉虽然崇尚老子,读书人对于修行也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只知道清静自然的处世态度,却并不知道内丹修炼的诸般凶险。内丹是一种速成法,此时才是刚刚研发,并不为大众所知。张军此言是有感而发,听在他们耳里,就是危言耸听,故意刁难了。

乔玄实在是想甩袖而去,可是,不摸清张行的底细,又怎能安心。不满地道:“那咱家到底要等多久?”

张军语塞。就在此时,只听“吱呀”一声,张行拉开房门,同沧溟子走了出来。

张行微笑致意,拱手道:“各位大人,张某有失远迎,多有得罪,请到大厅用茶吧。”

坐具只有三套,一套是张军夫妇和张飞的,一套是如竹和李华芳母子的,一套是常大娘和典韦的。一下子来了五位大人,就不好安置了。正在张行为难时,几位大人的下人各自搬来了自家的东西。

张行歉然道:“寒舍简陋,请各位大人莫怪。”

乔玄等人却是放心了不少,简陋好啊,至少是少了一种野心和贪念。只有闻人袭心中失望,少了一个攻击张行的把柄。

各自落座之后,张行直言道:“各位大人来此,应该是为了在下创教的事情吧?”

乔玄德高望重,领头道:“正是!”

张行朝天一揖,正sè道:“奉太上谕旨,在下来到大汉,就是来扭转世道人心的,所以,创教乃是迟早的事。只是因为诸般牵扯,一直没有机会跟皇上和各位大人提前商议。这两rì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对于在下的来历与为人都是异常关心和好奇。诸般巧合之下,就打出了我教的旗号。冒失之处,尚请各位大人海涵。”

乔玄正要发话,只听童三在门外唱道:“禀二少爷,太常来大人,光禄大夫刘大人和卫尉周大人到了。”

话音未落,来艳、刘矹和周靖三人已经闯了进来。周靖拱手笑道:“张真人,周某不请自到,打扰了。”

三人的手下看了看厅中的情况,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三人落座后,如竹和李华芳想要进来侍奉茶水,却被张行瞪了回去,叫她们换了张军进来。典韦空着双手,站在大堂的角落,jǐng惕地看着。那架势,好像随时可能扑出的猛虎,搞得闻人袭如坐针毡。见其他大人都是装作不见,这才压下了赶人的冲动。

张行看了看八位重臣,心情也是有点紧张。全真教能否顺利地传播,今天的谈话,将是第一场战役,也是最重大的一场战役。

张行道:“各位大人,在下创立全真教,是为了让大汉变得更加强盛,使大汉的朝廷变得更加巩固,使大汉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简而言之,就是民富与国强这四个字。”

乔玄道:“民富国强,这固然好,可是,和你所说的这个‘真’字,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夫鲁钝,尚请张真人指教。”

张行道:“不敢!乔公,儒家以仁孝治天下,即是以修身为根本,以官员的忠君与廉政为要务,所求的是家庭的和睦和朝政的稳定。在下的理解,是否正确?”

乔玄点头道:“请继续!”

张行道:“就在下看来,儒家长于治人,而拙于知天也。”准确地说,儒家是只关心人事的管理,而无视于天地的研究。张行不愿意过度刺激乔玄等人,才这么说的。

乔玄道:“治理天下,本就是人事为首,这又有何错处?”

张行道:“天文、地理、算术、工巧、医术、水利,凡与百姓rì用相关之学问,可在仁孝之内乎?可纯以人事而知之乎?在下在太学时,曾经言到,修齐治平,以格物为基。格物之学,本是儒学之首。一物不格,则一事不知。一事不知,则意何以诚,身何以修。乔公,自董仲舒以来,儒生只知仁孝,而不知格物,岂不谬乎?”

大司农郭禧道:“张博士此言,未免责之太过,有失公允。老夫总理农耕,这天文地理、算术水利,本就是农耕之必备,又岂敢忽视。”

张行道:“敢问郭司农,大汉于选拔官员时,那些长于农耕的农夫、jīng于工巧的工匠、乃至善于算术和通达医术的,他们可有做官的机会,可能成为一方的长官吗?”

太常来艳不悦地道:“单凭一技之长,又岂能成为为政之父母官,张博士之言,实在大谬!”

张行笑道:“为官固然不足,那么,其社会地位,能否得到朝廷的认可,使之成为上等的百姓,受到足够的尊重呢?”

众人心中一惊,怎么尊重?难道能够同官员一样,划分等级,以至于与官员平起平坐吗?那不是乱套了。假如一个卑贱的医生也能够与一方太守或县令平起平坐,那还不翻天了。

来艳寒声道:“此事万万不可,秩序只有一个,那就是君臣父子。若另立一个秩序,天下混乱矣。”

张行道:“果真如此,则天下俊才,只知仁孝以图仕进,而格物之学废矣。假仁假孝者rì多,而通晓实务的则rì少。蒙蔽主上者rì多,而关注民生者则rì少。大汉危矣!”

张行说的是必然的事实。在老百姓和那些幼稚的学子面前,众官员自然会砌词狡辩。张行是个明白人,就不必做那种无用的功夫了,徒然惹张行耻笑。

光禄勋刘矹是负责官员的选拔和培训的,张行此言,和打脸无异,愤然道:“张博士是不信任刘某的公正,贬低本座的德行吗?”

张行淡然一笑,说道:“在下此言,是对事不对人的,刘大人又何必生气。刘大人,若是别人坐了您的位置,您能够保证,他们也能够像您一样公正吗?”

乔玄道:“这和‘真’字,又有什么关联?”

张行道:“格物者,知其真也。得其真知,然后意诚。修齐治平,方能落到实处,而非徒尚空谈。故仁孝者,以真知为基。yù求人人皆尧舜,当先求人人有真知。yù求人人有真知,当首重格物之实学。yù重格物之实学,则当令长于实学时得到足够的尊重与利益。此乃固本之计也!”

来艳变sè道:“照汝所言,难道仁孝之学,倒是末学啦?”

张行躬身一礼,说道:“大人言重了。官员选拔,自然以德行为先,故治理天下,儒学为本,在下也是赞同的。在下所yù者,只是儒道并重,齐头并进耳。”

来艳道:“如何齐头并进?”

张行道:“官员治理有功,朝廷之恩赐,一是升官,二是赏财,三是封爵。从事格物之实学者,既无政绩,自然不可升官。敢问大人,若于农耕与医术等却有所长,且已造福天下者,朝廷可否奖赏以钱财,或封之爵位呢?此爵位自然只是虚衔,对于百姓而言,却足以光宗耀祖了。朝廷不费一文,却能推动格物之实学的进步,何乐而不为哉!”

光禄勋刘矹扫了一眼众位大臣,说道:“此法未必可行,可以朝议之。”

乔玄道:“真乃仁孝之基石,此说老夫明白了。老夫而今关心的,倒是张博士自命教主,到底意yù何为?”

张行道:“各位应该已经听过在下于太学念过的诗了吧!自君臣以至于百姓,看待这天下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其主张自然也是相异的。在下所yù者,愿人人皆知其处境与本分耳。譬如儒学,只教百姓顺从长官,却不教之为何顺从。只教长官爱惜子民,却不教之如何爱惜。”

乔玄毫不客气地摆手道:“汝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所问者,汝聚集众多信徒,俨然自成一国。汝乃仙人,吾且暂时相信汝并无异志。汝将来之继任者,坐拥亿万信徒,谁敢保证,其无异志?”

张行笑道:“乔公言重了。”

第一时间更新《道德启示录》最新章节。

架空历史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

电力大唐

千年棋盘

史上最强夫子

才女三国之玲珑羽

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