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鹤轩自己在那一世,对各色乐器,能够上手的不少,但是现在时代毕竟不同,就是那一世时最普通的二胡,现在还被唤作“奚琴”呢,其他的乐器就更不用说了,而且,现在也没处去找吉他、贝斯去;冯鹤轩又只是勉强能够看懂乐曲简谱的,对当下的“宫商角徵羽”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既然决心在音乐方面做些事情,还是找一个精通音律的来学习一下的好。
冯鹤轩把这话对沈老太君说了,沈老太君原本也担心他一个人在梅园里面闷,当然不会拒绝,便命人去寻,只两日,那些闻听消息的亲朋好友,便送过来十几个据说精通韵律的人,其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又胖又瘦,有美有丑——其中竟还有四个十七八岁的宫女,有两个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赵祺伟送来的,另外两个是冯太妃、冯鹤轩的嫡亲姑姑送来的。[..]
沈老太君看了,那四个宫女,自然是非留下不可的,其余十余个,便让冯鹤轩亲自去选,若是都中意,全留下也无不可——冯府也不少这十余人的饭。
恰好这一日阳光明媚,冯鹤轩便把那十几个人都带到梅园去,就在院子里摆了十几把椅子,让那些人坐了,自己却坐在倒在一个软榻上,让他们依次展示才艺,来一个面试,引得冯听兰、冯听蓉、冯听薇三姊妹也来凑趣。
那些人倒有些真本事,各种乐器虽不能样样精通,却都有一两样拿手的;也有人竟精通制作乐器;也有人精通乐理,面试到最后,难以取舍,便索性全都留下了,反正梅园的空房子多,只住着冯鹤轩,春夏秋冬四婢,东南西北四小厮并几个粗使的丫头婆子,倒显得空荡,现在多了这十几人,才显得人气儿十足。
眼看再过二十来日,便是除夕,冯府上下人等都各有事忙,只有冯鹤轩是个大闲人。他的院子里自多了那十几个精通乐律的人,每日里便荡漾着叮叮咚咚、依依呀呀的乐声,倒显得比别处还热闹些——这个时候大家都已忘记了冯鹤轩是个需要静养的人了。
冯鹤轩见其他人都有事情忙,每日除了到沈老太君那里请安,便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也不去别处招人嫌。
却说那四个宫女,原本是一处学习的,这次只是被分别以太子和太妃的名义送来,她们因为学习的是音律,便都弃了原姓,只以“宫商角徵羽”的“宫”字为姓,就分别名叫宫商、宫角、宫徵、宫羽。其中又以宫羽的技艺最高,对各种乐器几乎无所不通,加上生的又俏丽可爱,还有个能说会道的伶牙俐齿,原先便是这四人的头儿,现在更被冯鹤轩委任为“梅园乐社”的社长。
其余的十余人中,令冯鹤轩另眼相待的还有一位,是一个已经年过半百的干瘦老头,姓黄,原本生在制作乐器世家,到他这一代,已经传了六代了,在京城颇有些名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因为一件事,得罪了当朝的一位重臣,被寻了个由头,便抄了家,自己又被投入了大牢,落了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那位重臣一年前已经因病逝世了,他却仍被关在大牢里,不见天日。这次因为冯府放出寻找精通音律之人,刑部的一个经历过当年之事的官儿便想起了他,为了讨冯府的欢心,便打点了一下,把他放了出来,送到冯府上来了。
这黄老儿竟了那一事,又在大牢里住了几年,当年的耿直脾性被消磨的一干二净,成了三棍打不出一股屁来的闷葫芦,幸好对乐器的痴迷性子还在,也想要找一个能够安身之处,在冯鹤轩面试之时,到没有消极怠工,被留了下来。
冯鹤轩闲来无事,便想要把这新来的十几个人组织一下,建成一个乐社,现在这些人都是他的下人,那还不是任他揉*搓的?哪有人敢说一个不字来,于是“梅园乐社”只是在冯鹤轩一拍脑袋之间,便成立了。
乐社既然建成,当然要有个乐社的样子,总要有能够拿出来见人的东西,冯鹤轩便根据众人的擅长,各自分批了乐器,简单地组成一个乐队的样子,让他们选了几个曲子,先演练着,等用得着时,能够撑撑场面。
这些人,就是年纪最轻的宫徵,也习乐十年有余了,就更不用说黄老儿这样一辈子就靠音乐生活的人(他虽然是擅长的制作乐器,不懂乐理乐律,又哪能制作出好的乐器?),只用了三天,便能够顺畅地演奏出乐曲了——这里面宫羽的功劳最大,乐队能够这么快的成形,多亏了她在中调度。
冯鹤轩听宫羽说,乐队已经有些形状了,便兴高采烈地来到专门供“梅园乐社”排练演习的屋子,在位子上做好,听乐队演奏。乐队演奏的是一首宫廷宴乐,那乐曲原本是以编钟为主体的,现在被宫羽改以扬琴为主体,配以二胡、小三弦、琵琶、横笛、竖萧、笙、鼓、板、木鱼等乐器,倒也有模有样,别有一番趣味。
冯鹤轩听了,点头说好。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们刚刚磨合,能够演奏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我们这个乐社,不能与其他的乐伎相同,成为大人的玩物——想来大家也不想那样——我们须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才好!最好是能够别树一帜,在音乐的世界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众人听了,都觉好笑,以为冯鹤轩这富家少爷不过是闲得无聊,拿他们开心罢了,还“在音乐的世界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能够在梅园里,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心满意足了,哪顾得了那么许多?但是表面上去不敢表现出来,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做迷茫状。就连对音律最为痴迷的宫羽,听了冯鹤轩这话,也不过当是他的呓语。
冯鹤轩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的,见众人不能理解他的心思,也不在意,他们毕竟都不是从那一个世界过来的,理解不了自己的话,也是正常的。现在冯鹤轩需要的不是他们的理解,而是他们的顺从——一切听组织指挥、一切听组织安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边成了。当然这个“组织”,便是冯鹤轩了。
冯鹤轩当下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给乐社制定了两条规定:一、乐社成员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二、对于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更要执行!
然后,在自己的音乐储备库里选了三首曲子,自己先用二胡拉了出来,让精通乐理的人记下谱来,便撂挑子放手不管,让他们自己排练。
到了第二日,还觉得有些不足,便跟冯明理说了一声,叫在外边,就十来岁的丫鬟小厮,找那嗓子好的,买十几个来,男女各半。冯明理不解其意,但是就这点小事,还是不会拒绝他的,只一日便买来了,一并送到梅园来。
冯听薇听说冯鹤轩又有新花样要玩儿,忙不迭地跑到梅园来,要凑个热闹,谁知竟被挡了驾,守门的东儿、南儿只说,“少爷说了,到除夕之前,谁都不许擅入梅园,除非挣得他的同意!”冯听薇听了,嘟着嘴一状告到沈老太君那里。沈老太君听了,不知道冯鹤轩又在搞什么花样,便派人把冯鹤轩叫了来,一问究竟。冯鹤轩到了,赔笑道:“孙儿无事,就闹了些东西,在除夕夜时逢给老祖宗,让老祖宗高兴,现在事情还没有齐整,所以才关了院门。”
沈老太君含笑竖眉道:“你可是又要搞那些东西,来吓唬我?”
冯鹤轩笑着回道:“孙儿哪还敢呐,这次绝不会再惊到老祖宗了!只是,那事若是事先走露了风声,效果便减了大半,是以还请五妹妹体谅一二,且忍耐十几日,到了除夕夜,便可见分晓。”
沈老太君听了,点着冯鹤轩的脑门说道:“如此,就先依你,若是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我们再和你计较!薇儿,你这几日不要再去烦扰他了,省的他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倒赖在你的身上。”
冯听薇听了,只得点头应是。
冯鹤轩朝冯听薇挤了挤眼,向沈老太君告了罪,跑回梅园忙活他的去了。
闲话少叙,且说府中之事有冯明理在,自命人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这一日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各色器物已经准备齐备,府中也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上下焕然一新。冯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到得年三十,由沈老太君等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府中暖阁下轿。府中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府门前排班伺侯,然后引入宗祠。那宗祠在府中西边的一个单独院子立,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冯氏宗祠”四个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是开国先皇御笔。
冯鹤轩把这话对沈老太君说了,沈老太君原本也担心他一个人在梅园里面闷,当然不会拒绝,便命人去寻,只两日,那些闻听消息的亲朋好友,便送过来十几个据说精通韵律的人,其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又胖又瘦,有美有丑——其中竟还有四个十七八岁的宫女,有两个是当今的太子殿下赵祺伟送来的,另外两个是冯太妃、冯鹤轩的嫡亲姑姑送来的。[..]
沈老太君看了,那四个宫女,自然是非留下不可的,其余十余个,便让冯鹤轩亲自去选,若是都中意,全留下也无不可——冯府也不少这十余人的饭。
恰好这一日阳光明媚,冯鹤轩便把那十几个人都带到梅园去,就在院子里摆了十几把椅子,让那些人坐了,自己却坐在倒在一个软榻上,让他们依次展示才艺,来一个面试,引得冯听兰、冯听蓉、冯听薇三姊妹也来凑趣。
那些人倒有些真本事,各种乐器虽不能样样精通,却都有一两样拿手的;也有人竟精通制作乐器;也有人精通乐理,面试到最后,难以取舍,便索性全都留下了,反正梅园的空房子多,只住着冯鹤轩,春夏秋冬四婢,东南西北四小厮并几个粗使的丫头婆子,倒显得空荡,现在多了这十几人,才显得人气儿十足。
眼看再过二十来日,便是除夕,冯府上下人等都各有事忙,只有冯鹤轩是个大闲人。他的院子里自多了那十几个精通乐律的人,每日里便荡漾着叮叮咚咚、依依呀呀的乐声,倒显得比别处还热闹些——这个时候大家都已忘记了冯鹤轩是个需要静养的人了。
冯鹤轩见其他人都有事情忙,每日除了到沈老太君那里请安,便就呆在自己的院子里,也不去别处招人嫌。
却说那四个宫女,原本是一处学习的,这次只是被分别以太子和太妃的名义送来,她们因为学习的是音律,便都弃了原姓,只以“宫商角徵羽”的“宫”字为姓,就分别名叫宫商、宫角、宫徵、宫羽。其中又以宫羽的技艺最高,对各种乐器几乎无所不通,加上生的又俏丽可爱,还有个能说会道的伶牙俐齿,原先便是这四人的头儿,现在更被冯鹤轩委任为“梅园乐社”的社长。
其余的十余人中,令冯鹤轩另眼相待的还有一位,是一个已经年过半百的干瘦老头,姓黄,原本生在制作乐器世家,到他这一代,已经传了六代了,在京城颇有些名气,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因为一件事,得罪了当朝的一位重臣,被寻了个由头,便抄了家,自己又被投入了大牢,落了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那位重臣一年前已经因病逝世了,他却仍被关在大牢里,不见天日。这次因为冯府放出寻找精通音律之人,刑部的一个经历过当年之事的官儿便想起了他,为了讨冯府的欢心,便打点了一下,把他放了出来,送到冯府上来了。
这黄老儿竟了那一事,又在大牢里住了几年,当年的耿直脾性被消磨的一干二净,成了三棍打不出一股屁来的闷葫芦,幸好对乐器的痴迷性子还在,也想要找一个能够安身之处,在冯鹤轩面试之时,到没有消极怠工,被留了下来。
冯鹤轩闲来无事,便想要把这新来的十几个人组织一下,建成一个乐社,现在这些人都是他的下人,那还不是任他揉*搓的?哪有人敢说一个不字来,于是“梅园乐社”只是在冯鹤轩一拍脑袋之间,便成立了。
乐社既然建成,当然要有个乐社的样子,总要有能够拿出来见人的东西,冯鹤轩便根据众人的擅长,各自分批了乐器,简单地组成一个乐队的样子,让他们选了几个曲子,先演练着,等用得着时,能够撑撑场面。
这些人,就是年纪最轻的宫徵,也习乐十年有余了,就更不用说黄老儿这样一辈子就靠音乐生活的人(他虽然是擅长的制作乐器,不懂乐理乐律,又哪能制作出好的乐器?),只用了三天,便能够顺畅地演奏出乐曲了——这里面宫羽的功劳最大,乐队能够这么快的成形,多亏了她在中调度。
冯鹤轩听宫羽说,乐队已经有些形状了,便兴高采烈地来到专门供“梅园乐社”排练演习的屋子,在位子上做好,听乐队演奏。乐队演奏的是一首宫廷宴乐,那乐曲原本是以编钟为主体的,现在被宫羽改以扬琴为主体,配以二胡、小三弦、琵琶、横笛、竖萧、笙、鼓、板、木鱼等乐器,倒也有模有样,别有一番趣味。
冯鹤轩听了,点头说好。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们刚刚磨合,能够演奏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只是,我们这个乐社,不能与其他的乐伎相同,成为大人的玩物——想来大家也不想那样——我们须有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才好!最好是能够别树一帜,在音乐的世界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众人听了,都觉好笑,以为冯鹤轩这富家少爷不过是闲得无聊,拿他们开心罢了,还“在音乐的世界里,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能够在梅园里,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心满意足了,哪顾得了那么许多?但是表面上去不敢表现出来,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做迷茫状。就连对音律最为痴迷的宫羽,听了冯鹤轩这话,也不过当是他的呓语。
冯鹤轩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的,见众人不能理解他的心思,也不在意,他们毕竟都不是从那一个世界过来的,理解不了自己的话,也是正常的。现在冯鹤轩需要的不是他们的理解,而是他们的顺从——一切听组织指挥、一切听组织安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边成了。当然这个“组织”,便是冯鹤轩了。
冯鹤轩当下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给乐社制定了两条规定:一、乐社成员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二、对于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更要执行!
然后,在自己的音乐储备库里选了三首曲子,自己先用二胡拉了出来,让精通乐理的人记下谱来,便撂挑子放手不管,让他们自己排练。
到了第二日,还觉得有些不足,便跟冯明理说了一声,叫在外边,就十来岁的丫鬟小厮,找那嗓子好的,买十几个来,男女各半。冯明理不解其意,但是就这点小事,还是不会拒绝他的,只一日便买来了,一并送到梅园来。
冯听薇听说冯鹤轩又有新花样要玩儿,忙不迭地跑到梅园来,要凑个热闹,谁知竟被挡了驾,守门的东儿、南儿只说,“少爷说了,到除夕之前,谁都不许擅入梅园,除非挣得他的同意!”冯听薇听了,嘟着嘴一状告到沈老太君那里。沈老太君听了,不知道冯鹤轩又在搞什么花样,便派人把冯鹤轩叫了来,一问究竟。冯鹤轩到了,赔笑道:“孙儿无事,就闹了些东西,在除夕夜时逢给老祖宗,让老祖宗高兴,现在事情还没有齐整,所以才关了院门。”
沈老太君含笑竖眉道:“你可是又要搞那些东西,来吓唬我?”
冯鹤轩笑着回道:“孙儿哪还敢呐,这次绝不会再惊到老祖宗了!只是,那事若是事先走露了风声,效果便减了大半,是以还请五妹妹体谅一二,且忍耐十几日,到了除夕夜,便可见分晓。”
沈老太君听了,点着冯鹤轩的脑门说道:“如此,就先依你,若是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我们再和你计较!薇儿,你这几日不要再去烦扰他了,省的他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倒赖在你的身上。”
冯听薇听了,只得点头应是。
冯鹤轩朝冯听薇挤了挤眼,向沈老太君告了罪,跑回梅园忙活他的去了。
闲话少叙,且说府中之事有冯明理在,自命人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这一日到了腊月二十九日,各色器物已经准备齐备,府中也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上下焕然一新。冯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到得年三十,由沈老太君等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府中暖阁下轿。府中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府门前排班伺侯,然后引入宗祠。那宗祠在府中西边的一个单独院子立,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冯氏宗祠”四个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是开国先皇御笔。
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涅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