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潜龙升天第四十九章日暮长安
残阳似血,太阳的眉宇闪烁其词。尽管已近日落,湖水的力量依旧阻挡不了夏日炙热的蒸发,丝丝迷蒙的水气遥望繁华的宫阙,依依不舍的盘旋流连。这些如岚的幽怨皆随落霞而飞,凝成天际淡淡而轻盈的云。

穿过烟波缥缈的水面,连接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这座小桥不算大,但气宇轩昂,经历了赤眉之乱它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虎踞龙盘的态势,陈列于拥挤的楼群之间,一瓦一砖都写满了世道沧桑,一梁一柱都细刻着漫漫艰辛。

小桥是皇宫中刘协最喜欢的建筑,站在上面刘协依稀能感觉到象高祖、武帝他们那样的巨人留下的淡淡足痕,触摸那种自血脉而来的不世雄心,而纯净的水气总能恰到好处的荡涤着心中不甘的怨念。虽然今年夏天并不比往年热,最近刘协却时时有种躁动不安的感觉,难道是因为又大了一岁的缘故?

看着水面上攒动的鱼头,刘协不经意的抽搐了下,凝视着手中的鱼粮。

精怪的鱼儿仿佛感觉到了日复一日的投食又要开始了。它们愈发活跃,争先恐后的将数息前还古井无波的水面搅得支离破碎,就连刘协身披龙袍的倒影也在清幽的绿水中宛如一帘幽梦随风而散。

刘协忽然裂嘴一笑,回头吩咐了下身后的小太监:“从今往后,没有朕的允许。你们任何人不得投食喂鱼。”

刘协随手将一袋鱼粮丢在了地上,笑意盎然地看着焦躁不安的鱼群,甚至幸福的长出了一口气,今天就饿它们一天吧,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真好。

世上的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利益面前,他们同样会象鱼一样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当初突发其想把喂鱼时间从早上改为傍晚的时候,刘协就在想是不是总有一天所有地鱼都会习惯傍晚进食而不是清晨。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也许喂鱼就是治理天下的一个缩影吧,只要我手中有他们需要地东西。他们就会服从我,刘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默默念道:权力。

刘协的下一站是未央宫。

每天只有到了傍晚,空无一人的未央宫才是完全属于这位当今天子的。在灰暗森严的雄伟殿堂里,刘协可以闭上眼睛舒展开双手,想象着天下臣民在向他顶礼膜拜,那种怀抱天下的血脉贲张感觉。

董卓在世地时候。刘协做任何事情都谨小慎微。那个臃肿肥胖的家伙好象洞悉世间的一切,甚至一个凌厉的眼神就能让刘协觉得心中全无秘密可言。那时候,刘协就好象是活在自己的影子里,惶惶不可终日。有段时间如果不是有王允他们默默支持的话,也许刘协真的会垮掉。

郭汜、李傕进入长安以后,刘协曾经有一度以为自己可以牢牢的控制一切,哪怕是王允等人纷纷被杀之后,因为郭汜他们地智慧还不足以应付复杂的宫廷斗争。刘协很快发现自己是大错特错。郭汜、李傕根本不参与朝堂之争,因为他们根本不讲道理,只要想做他们就肆意妄为。在董卓手中,刘协至少还觉得自己是个有利用价值的工具。可现在却刘协悲哀的发现,如果不是怕遭到吕布攻击的话,郭汜、李傕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价值。如果不是一些王公大臣接济的话。没准皇宫地日常开支都维持不下去了。

刘协有些怀念吕布在的日子。吕布坐镇下的长安秩序井然,王允等一干忠贞之臣坐拥左右,刘协曾经看到了自己大展宏图的希望。可是自己能信任他吗?檀石槐的弟子,立志民族和解,拥有在长安可以只手翻天的能力,天下第一的武力,还有那种威而不露的霸气。王允曾经告诉过刘协一句话:“如果可以选择,我不想与吕布成为对手。”就冲着这话,刘协知道吕布比董卓更危险!

有一件事刘协很后悔,那就是错过了赵云。因为那时候刘协还不知道赵云竟是几可与吕布匹敌的超卓人物。凭借少年老成的智慧。刘协其实并没有认为赵云不值得信任。由于赵云地完美,刘协不想信任他。甚至想把他赶出皇宫。因为刘协地年幼,所有人都忽视了他对蔡琰那种炽热的情感。事实上他地心态早已接近甚至超出成人,那个象姐姐般完美的聪颖女子是刘协心中的图腾,如此美好的存在只能属于长大成人的天子,绝不能让赵云这么优秀的人夺走她的心。

刘协今生最恨的人肯定是吕布。当吕布和蔡琰在刘协面前谈笑风生的时候,刘协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一如姐姐当日决然的离他而去时那样。同样的哀伤感觉,刘协已经承受了两次,而且都因为那个该死的吕布。

也许今晚就会水落石出了吧,刘协知道自己又到了一个命运转折点。

樊稠是个好人,但刘协知道贾诩绝对不值得信任。这个不良中年人的用心完全不得而知,不过他突然悄悄出现在长安城倒合情合理,就象他所说的:“吕布军中已经有沮授和李儒了。”事实上在董卓还活着时,王允就建议过刘协拉拢贾诩,因为贾诩这个人有奶就是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董卓宠信李儒的事实肯定会让他有些意见。刘协曾经怀疑过贾诩是在暗中为吕布服务,但天水那头战端一起后这种可能基本被排除了,因为吕布军力有限不可能维持多线作战,那样在长安城火中取栗的机会就不大会有了,何况以樊稠的个性不可能会不早作提防。冷静下来后,刘协很快放弃了无谓地猜忌。因为他用小脚趾想想也知道这对自己实在太有利了,即使失败了也没任何损失。

“樊将军,您怎么回来了?”

尽管有些疑惑,看守洛城门的军官还是毫不犹豫将这这一干虎狼之师尽数放入了城内。毕竟两位主公和樊稠的亲如兄弟是人都知道,而且看上去樊稠他们都相当疲劳,显然是长途跋涉而来,累着他们可不好。

尽管樊稠军在长安出现已经有些时日。但威严的军容还是给行色匆匆的长安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时不时有人驻足观看。

三三两两的人群中。樊稠看到了一张熟悉地笑脸。不过贾诩再怎么笑也不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更多反而是踩在毒蛇尾巴上那种惊迥感。不过樊稠已经很满意了,对贾诩地信任从三分增加至少到了五分。

樊稠的印象中,贾诩是个寡情薄义的人,事情都以自身利益为重。尽管当日的一番说辞天衣无缝,从中也嗅不到任何阴谋的味道,但樊稠从来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当初贾诩来找他时。樊稠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不要杀掉这个极其危险地家伙,只是故人之谊让他下不了手,所以反而被贾诩说服了。

这是个完美的计划,郭汜领军出征后长安城中只有李傕的一万守军,尽管樊稠只有两千士兵,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只要第一时间控制住李傕,以远征冯翊为由离开的樊稠军突然潜返长安绝对有能力一举控制住长安局势。

如果有阴谋的话,说服自己后贾诩应该借故会离开。算是一个小小的考验吧。离开长安的时候,樊稠悄悄作了决定,如果回到长安见不到贾诩地话,自己就再度进军冯翊。因此能在城门口见到贾诩,樊稠真的很高兴。能料定自己会在这几天进城,甚至能准确判断出自己会选择作为正门的洛城门进城。贾诩的智慧实在是高啊。樊稠完全可以理解,若非对自己的性格一清二楚的话,贾诩当日又怎么敢见自己呢?如果能拥有贾诩这样地智者的话,西凉军绝对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那件事情也能成功的话,效忠于当今天子的西凉军也许能成就一个传奇。

“别忘了李蒙和王方。”

贾诩的提醒让樊稠为之一震。事实确实如此,作为当日打开洛城门的西凉军功臣,李蒙和王方在长安城的名声甚至比李傕、郭汜还臭,几乎所有长安百姓都把接下来的苦难归咎于这两人。单单控制李傕的话,这两个校尉肯定会为了保命而狗急跳墙地,眼下李傕军还是有大批亡命之徒存在地。

“恩。这两人一定要除掉。就算是为长安百姓出口恶气吧。”由于两人能力有限,既然贾诩已经点破了他们的威胁。樊稠自然不会忽略。

“万万不可,这两人只可生擒。”贾诩连忙制止。

“为?”樊稠实在看不出李蒙和王方有利用地价值,何况他们做过的那些祸害百姓的事足以让他们死上几十次。

“长安城中除了李蒙和王方外,还有哪些将领肯铁了心跟着李傕、郭汜?”贾诩用一个问题回答了樊稠的疑惑。

叹服之余,樊稠发现,看来贾诩是铁了心要离开吕布了,这样的话贾诩完全值得自己信任,毕竟西凉军东山再起的话贾诩也能从中谋得极大的利益。否则如果贾诩利用长安群龙无首的机会从中作梗的话,吕布完全有机会拿下长安。

眼前的形势下,李蒙和王方确实有极大的利用价值。按照贾诩的计划,汉献帝必须离开长安才能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单凭樊稠的两千部下绝不可能控制得住诺大的长安。挟持住李傕之后,凭借两千铁骑,只要注意控制搬迁队伍的规模要离开长安是可以做到的,接下来的问题是长安丢给谁呢?作为李傕、郭汜的根基所在,长安是万万不能丢的,万一被吕布乘虚而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有李蒙和王方在就大不一样了,由于两人不容于长安百姓,唯有死心踏地的跟着李傕、郭汜。有一万士兵之助,两人坐镇的长安城虽然不能说固若金汤,至少心有旁骛的吕布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日落的沉沉暮色中,干硬的街道散发着炙人的热量。强悍的樊稠军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李傕府邸,另一队骑士的目标赫然是城卫所。古老而博大的如果长安城有生命的话,她会不会为这万马奔腾的雄壮而胸襟澎湃吗?

这问题永远不可能有答案,只是暮色中的长安城答案却越来越清晰了。

...

第一时间更新《涅槃——逆天吕奉先》最新章节。

架空历史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

电力大唐

千年棋盘

史上最强夫子

才女三国之玲珑羽

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