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王敬。”王严道出了他们的由来。
我大吃一惊。穿越河西走廊的旅程中,贾诩已经把他所知道的西域历史大致向我作了介绍,其中不凡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

大汉派驻西域的jing兵强将论战功自然班超居首,但单论武力和胆识,最强的极有可能是西汉时的傅介子。其时楼兰王安归常受匈奴指使,拦杀汉朝派赴西域的使节、大宛派赴汉朝的使节,盗取节印和献物。傅介子领命上门击杀楼兰王,并且持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安然返回长安,传为一时之美谈。

非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个能与傅介子相提并论的人的话,那只有恒帝年间的王敬了。三十九年前,西域长史王敬眼见西域都护府ri薄西山,效法傅介子成功刺杀最为反汉的于阗国王。可惜西域大国于阗不是楼兰,局势并未因杀掉国王而得到控制,王敬反被群起而攻之的于阗军官杀死。这并不是因为王敬能力上有问题,上千护卫面前击杀以勇力著称的于阗王克朗难度极大。正所谓时过境迁,傅介子刺杀楼兰王时,大汉在西域的统治如ri中天,大多数楼兰人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反观王敬,其时西域都护府已经形同虚设,派兵不过寥寥数百,王敬几乎在以一己之力与近万于阗军对抗。

“如何看待于阗人?”我拍了拍王严的肩膀。几乎在他刚刚出世的时候,他父亲就死在了于阗人手里。

王严沉默了片刻:“换作我是于阗人,为他们的国王复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尽管是仇人,但他们值得尊敬。”

我点了点头,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反倒是王双这小子满脸茫然,显然有点奇怪父亲的回答,看来他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班复忽然对我正sè道:“主公,平定西域是我的终生理想,余生能够完成此宏愿的话,班复此生无悔。我那两个犬子,能力一般,勉强算得上是有手有脚之人,毕竟他们年轻,有些可塑xing。主公如果不嫌弃的话,我希望主公能将他们收下,随你征战天下。”

这一刻,我知道班复已经选择了完全效忠于我,尽管有不希望两个儿子在地广人稀的西域终其一身的想法,但更多还是处于对我的信任,相信我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未来。说句老实话,我对两人没有野心亦是空话,凭空多出两个成廉来岂不是可以让我喜上眉梢,只是我不好意思开口而已。何况班家一向名声很好,我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说起来,我对宋宪、魏续他们还有点担心,历史上就是这些家伙卖了我的。虽然我知道,他们怎么做根本取决于我如何对待他们,但心里或多或少有些yin影在作祟。

这一家人的名字起得都满有意思的,班复的意思自然是光复西域了。班凯和班旋两人合起来就是凯旋的意思,看来自出生起班复就给他们设计好了人生未来的走向了。从班超投笔从戍开始,班家的历史大家地位就一去不复返了,不知道班固、班昭等人如果泉下有灵的话会怎么想。

王严亦道:“双儿虽然为人处事急躁了点,心地还不错。主公如此不嫌弃的话,我希望主公能够一起收下他。小家伙一向眼比天高,不怎么服人,主公这次是真让他心悦诚服了。”

对王双,我本就是垂涎yu滴,早就打定主意强行索取。他和华雄在飞熊军中并肩冲锋的话,哪怕是张飞关羽之流亦要退避三舍。如此良将,错过岂不是要让我遗憾终生。王严能够主动提出自然最好,免得我形象被毁。不过为了王双让自己在班复和王严面前形象差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午议事之时,班复第一时间就让我感受到了兵法大家的惊人才华。若论对大局的把握能力,也许纯粹的武将不如那些运筹帷幄的军师来得高屋建瓴,但是具体到行军打仗的细节,他们确实要高明一些。

此次前往乌孙的行程在长安就经过了很多人仔细商议,包括对西域颇为熟悉的张勇知道后也没有提出异议。班复摇了摇头,建议我们取道由敦煌向北到伊吾,然后西经柳中、高昌、车师前部交河城,穿越地势平缓的博格达山西端达板山口往西北进发即可进入乌孙境内。

这条行军线路与早先的选择相比,距离远了不少。班复应该不知道在张勇建议下,我已经有了延缓行程的打算。莫非他同样看出让乌孙人兵临绝境时,援助出现才效果更为明显?

答案并非如此,班复完全是出于行军打仗的需要。我们忽视了一个微小的细节,自楼兰而发选择北道至龟兹北上看似路途近了许多,其间却需要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尽管路途中有有些地方可以得到塔里木河的补给,哪怕古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远比现代生机盎然,缺水和流动沙丘还是会对行军造成巨大威胁。商队选择这条线路无可厚非,因为他们骑乘的工具是耐旱的骆驼,骑兵部队就不一样了,马匹很难离开水。人疲马凡之下,抵达目的地后必然会战力大降。我们这支小部队还好些,即将到来的飞熊军将吃尽苦头。反观班复所建议的那条线路,一路上都是绿洲如茵的辽阔草原。

难怪历史上出使西域的张骞费尽心机也逃不出匈奴人的追捕,匈奴人只要在沙漠两头守株待兔就行了。一百二十年前的永平十六年,汉明帝命窦固北攻匈奴取得伊吾,置宜禾都尉于伊吾屯田,非但阻截了北匈奴南侵西域的路线,还为进军西域腹地设置了一个位置优异的攻击据点。现在看来,窦固的眼光确实独到。班超能够在西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汉军的行军路线改变了,以往远道而来驰援的汉军短时间根本上不了战场。

我说出张勇当ri的建议时,班复忍不住击节叫好:“高见!”

一边的班凯忽然说道:“未必。”

看到我们满脸诧异,班凯又补充了下:“如果我们行军从楼兰而过的话,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乌孙人中只要有一两个有识之士的话,一旦被他们识破动机这反而容易激怒他们。”

我闻言大震,在武艺方面我从不低估别人,但在谋略上我很可能轻慢了班凯,只怕他已经青出于蓝了。乌孙人好勇而慷慨,这种坐收渔利的做法确实很容易被嗤之以鼻。班凯的说法很对,既然他能够看破这一点,难保乌孙人中没有才智卓绝之士洞悉其中诀窍。班凯如此的话,班旋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与只能冲锋陷阵的王双相比,这对兄弟的价值也许更高。

我放声大笑:“众人拾柴火焰高。好的谋略需要好的执行者啊,有班张两家鼎力配合,西域安定指ri可待。”

虽然张勇想要随我们同行,但敦煌事务烦杂,为重开西域都护府亦要准备大量人员物资,这些都需要有人在后方悉心cāo办。更何况,此去乌孙对战和连必定极为凶险,手无缚鸡之力且年老体衰的张勇我绝不放心。那天班复投入我帐下后,张勇同样表示了效忠之意,这种脚踏实地的治政奇才万一在军中有个闪失的话岂不是要让我报撼终身。贾诩就不一样了,一来临战我需要他的鬼才,二来万一他不想跟我的话让他死在军中反而是件好事。

犹豫片刻后,张勇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张勇自当留守敦煌,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赴西域。我有一子,现已长成,略有薄才,如果不弃的话还望主公能够收于帐下随主公征战天下。”

张勇之子必然不差,但高兴之余,我略有不快,难道我尚未获得张勇的忠心?班复他们如此主动,为何张勇却有些心猿意马。

当天晚上我并没有等到张勇之子前来相投。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行两百余人整装待发。班复带来了五十名家将,都是虎狼之士,包括王严在内。至于王双和班家兄弟,他们已是我的直属部下了。

顶着满天霞光,张勇带着一个风度翩翩的青衣儒生纵马急驰。

两人气喘吁吁的下马立定。

寒喧刚毕,张勇尚未来得及介绍他儿子,后方又有一个家将打扮的骑士大喊着急驰而来。

“少夫人又生了个公子!”

这张勇,我恨不得怒骂他两句。我帐下现在并不是非常缺人,他用得着这样吗?他想让我置身何处?

;

...

第一时间更新《涅槃——逆天吕奉先》最新章节。

架空历史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

电力大唐

千年棋盘

史上最强夫子

才女三国之玲珑羽

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