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百人中绝大多数是刘豹和他的匈奴部下,由于高昌以北还有一支匈奴部落,刘豹他们的身份能给我们援助乌孙的行动带来极好的掩饰。jing于刺探之道的侯成我是要他如影随行的,暂时还没有直属士兵的武安国可以跟着我,被赵云顶替了位置的华雄同样可以带上。
在飞熊军和狼骑之间,我选择了让飞熊军出征。虽然没有背叛董卓的想法,注定恶战连连的情况下,我宁可伤亡的是飞熊军。对此,董卓也没有太好的否决依据,毕竟我的理由冠冕堂皇,鲜卑人jing于骑shè而弱于纪律,纪律和配合正是飞熊军的最强项,反观狼骑的优势则会被很大程度抵消。有智勇双全的赵云在,领一万铁骑行军数千里跟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赵云的强悍和仁厚已经逐渐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
在和吕布的意识交流中,我不得不承认,此次远行千里我或多或少有些逃避的意思。董卓和刘协之间的冲突,我真不想参与其中。董卓尽管有疑忌我的心思,但能对我这样确实不容易了,除非自立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主公了。刘协那头,我欠他的实在太多。加上蔡家父女等人掺杂其中,我不想让我的头裂开。
随行的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人,本来我是想带上陈宫的。考虑到张辽等人留下的话,遇事没个人商量总归不大好,蔡琰和我家属的安全同样需要cāo心。权力斗争的萌芽出现后,我不想让真正属于我的力量无所适从。当然潜意识里我还是想帮帮刘协的,陈宫的为人肯定是忠君的。
所以我带上了贾诩。凭贾诩和李儒的关系,最好贾诩死了,所以根本没人反对老狐狸随我出征,除了他自己。当然我的用心多少也有些不良,是不是可以借此机会拉拢下贾诩呢?反正在董卓帐下他永远只能排在李儒之后。虽然贾诩做事谨小慎微,但骨子里他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我甚至打定主意,争取不来贾诩的话,开战的时候我就想办法把他整死,这种人成不了朋友实在太可怕。
我们是沿着丝绸之路出发的。传统意义的丝绸之路大致东起长安,西行上陇坂,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先到位于蒲昌海边的楼兰。楼兰是丝绸之路的分岔点,其后的路途分为南北两道。北道自楼兰向西,沿孔雀河至渠犁、乌垒、轮台,再西进经过龟兹、姑墨,最后抵达疏勒。南道是自楼兰往西南进发,到达善的扜泥城后,西南沿车尔臣河,经且末、扜弥、于阗、皮山、莎车至疏勒。檀石槐崛起后,西域都护府土崩瓦解,丝绸之路也失去了防护。我们准备选择走北道,虽然丝绸之路多年来因为盗匪横行近乎断绝,但以我们的实力自保应该无虞。
将近一个月之后,我们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敦煌城。几乎是ri夜行军,河西走廊的四郡之地还是耗去了我们大量时间,我们虽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有鲜卑人要走的路同样不少。
在敦煌我计划停留三天。按照贾诩的建议,我们需要在敦煌召集几名熟悉西域的向导。由于安全没有保障,行走丝绸之路的商人越来越少,向导们纷纷坐吃山空,熟悉地理的优秀向导应该很容易找到。
招人的消息传开后,想当向导的人趋者如骛。奇怪的是,贾诩看得上眼的却一个都没有。面对我的疑问,贾诩淡淡的说道:“他们不是最合适的人。”
还不合适?我感觉他们几乎连路上有多少沙丘都知道了。出于对贾诩能力的认可,我不觉得他会做无意义的事。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贾诩直接找到我:“吕将军还是找找敦煌太守吧,就说想找既通军事又识别西域地形的人。”
哪怕贾诩不提议,我也想找敦煌太守了。时下我已经官至平西将军,名义上总领雍凉两州军务,可节制地方官员。可就是这个名叫张勇的敦煌太守,我到达之后他竟然连问候一声都没有,公文我是派侯成悄悄送过去了的。虽然我不是贪赃枉法的人,但必要的尊重还是渴望得到的。
我没有得到兴师问罪的机会,头发花白的张勇竟然化妆来访。
“将军请恕下官不敬之罪。将军远行必然身有重任,为免节外生枝,下官唯有淡化处理来掩人耳目。”
我心道不错,此人颇有远见,然后就被张勇吓了一跳。
“将军此次可是为了乌孙人而来。”
看到我yin晴不定的表情,张勇连忙解释到:“前些天有队巡逻的边军迷了路进了草原深处,却无意中发现有大队军马自东往西而过的行军轨迹,且所经之处的百姓皆被灭了口。下官分析下来,眼下只有鲜卑人才可能这样行军,他们的对手不可能是兵力不过万人的西域小国,只会是乌孙人。”
“你是何时发现异常的?”
“这,”张勇支支吾吾起来,犹豫了半天:“大约四十天前。”
“那你为什么不发信使?”
“禀告将军,下官确实派了信使。”
“胡说,如果你派了信使的话我应该在出发前就收到消息了!”我有些恼怒,这家伙看似机灵,想不到竟然是知情不报的人。
“将军是不可能在长安碰到信使的,因为他二十天前才出发。”
知情不报的罪名是没了,但贻误战机的处罚同样会很严厉,我们心急如焚的赶路就为了抢几天时间,可这家伙竟然一误就是二十天。
“将军恕罪!下官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为了大汉利益着想,非是误国。”我万万没想到张勇竟然会想到这么蹩脚的脱罪理由。
“你倒是说说看,贻误军机也能利国利民?”
“将军有所不知,乌孙人一向飞扬跋扈,以血xing阳刚著称。若是平ri,他们根本不会对我大汉有任何敬意。种种迹象表明,数十年前西域都护府的覆没看似在于鲜卑人的崛起,其实和乌孙人的从中作梗绝对脱不了关系。所以在下以为,为了抑制鲜卑人的过分强大,大汉是需要援助乌孙人,但必须是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出兵最为合适。从此次鲜卑人的用兵看,我私下以为乌孙人措手不及之下失败是必然的事,但以乌孙人的强悍,纵使兵败如山倒也可以支持一段时间。这样的话,雪中送炭才能让乌孙人彻底折服。”
看着这个年过五旬的父母官,我只能暗叹天下之大实在是藏龙卧虎。群英辈出的三国,除了那些名躁一时的强人外,华夏大地的角角落落里仍有无数被埋没的豪杰。黄忠就是极好的例子,若非刘备,他至死也只会是个小吏。
“万一乌孙人支持不到我军到达呢?”
“不会,康居人最近已经脱离了贵霜王朝的统治。由于康居人一直和乌孙人交好,他们很可能会提供援助。虽然康居兵力有限,但和乌孙的残兵支持到鲜卑大军到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张勇有一点没说,那就是乌孙和康居的联军会极大的消耗鲜卑人的战斗力,我们到时候可以捏较软的柿子。
鼠目寸光啊,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把来自中亚的力量考虑到这场决定大漠走势的决战,看来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好。
“做得好,返回长安后我会奏明皇上嘉奖你的。”以张勇的才能,安心呆在敦煌这种地方一定有他的理由,忠君应该是其中之一。
张勇忽然跪倒在地:“我垂垂老矣,嘉奖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有生之年,我只想做一件事,希望将军能够给予援助。”
我连忙扶起这个睿智的长者:“张大人但说无妨,只要吕布力所能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答应的这么干脆只因我已经动起了张勇的心思。
“等乌孙战事了结之后,张勇恳请将军领兵重开西域都护府!”
...
第一时间更新《涅槃——逆天吕奉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