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全真教主
张行虽然没有吃饭的yù望,却不愿放弃这个与家人相处的机会。人际交往,本就是入世修行的重中之重。不如此,就难以找到心中和脑中的结,更不用提解脱和自在了。自己要参与,沧溟子更要参与,在山中呆了那么久,那些结不知有多么隐蔽呢!
张行高喊道:“师兄,吃饭了!”
“我们还需要吃饭吗,你又想搞什么鬼?”沧溟子的声音从房中传来。
张行走进房内,只见沧溟子盘坐于地,正看着一本书,而典韦却睡在他身后的床上。
“咦,他不是说不睡的吗?”张行一边说着,一边夺过沧溟子的书,看了看书名:“遁甲天书,玄空子著。”
张行有点兴奋地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道:“yīn符经曰:‘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以六十时干为经,以四时八节为纬,九一二四六八三七五,相摩相荡,而四千三百二十之局成矣。大之为风云龙虎之机宜,小之为动静行藏之趋避,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张行不待看完,就翻开下一页,然后,就开始头疼了,因为后面全都是一些技术xìng的文字。比如,如何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如何定用局,如何起局等等。
其实张行前世也是看过这类书籍的,可惜的是,他天xìng乐于理论思索,却排斥这种技术xìng的活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此次看到是沧溟子的师父的作品,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的,却原来是故事重演。
张行将书丢入沧溟子的怀中,失望之sè,连白痴都看得出来。如此奇学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却无法消化吸收,那个难受劲儿,就像得了厌食症的排骨美人一样。沧溟子见了,笑得像花儿似的。看到张行吃瘪,令他极为开心。
张行推了推床上的典韦,叫道:“典大哥,吃饭了!”典韦毫无反应,睡得像死猪一样。不对呀?若典韦如此贪睡,曹cāo怎么会让他做贴身的卫士呢!张行迎着沧溟子得意的目光,责怪道:“你对他使用催眠术了吗?别得意了,我不如你,行了吧。快把他叫醒吧!”
沧溟子显摆地道:“不是催眠术,是遁甲术!”
张行不信地道:“别骗我了。奇门遁甲是预测未来的,没听说能够让人睡觉。”
沧溟子也不解释,只是双掌一合,变了几个手印,轻叱一声:“者!”只见典韦睁开双眼,然后猛地坐起,虎目一扫,见张行站在一旁,松了一口气,面有愧sè地道:“贤弟,你和叔父叔母进屋之后,愚兄本想守在门外,却突地眼前一黑,就没有知觉了。照说我并不太困啊,今天这事真是奇怪。”
张行朝着沧溟子一努嘴,安抚道:“你是中了我师兄的仙家法术了,快起来吃饭吧!”又对沧溟子道:“你也去。你若总是不见人,与山中何异!”
三人来到后宅正中的大厅,典韦吃饭,张行则是陪着说说话,倒也其乐融融。张行记起如竹的期待,问明了如竹做的菜,尝了两口,大加赞美,然后又每样吃一点,对于妈妈和常大娘的手艺也是赞美不断。
期间出去了一次,叫人去买些针灸的用具来。昨夜说过,今rì要给街坊们治病的。虽然张行不怕损耗,如今得了《太上神医经》,自然是要体验一下的。张行与沧溟子交流了一下,没想到沧溟子对针灸也是比较熟悉的。在征得如意珠的同意后,干脆以心意交流之法,将《施针篇》完整地传给了沧溟子。
直到众人吃完之后,张行这才起身,带着沧溟子和典韦,朝着门口走去。
门房童三一直在照壁那里候着,远远地喊道:“二少爷,门外已经来了许多求医的人。”
张行道:“叫他们都进来吧!”
今天的病人更多,许多人是慕名而来,不过,依然以贫苦者居多。
张行接过童三买来的各种针具,发现有玉制的,也有青铜制的,一个个又粗又厚,和后世的钢针有着极大的区别。张行从来没有使用过这种东西,就将治疗的重任交给了沧溟子。沧溟子一边治疗,一边对照着医经上的指示,指点着张行。
一个病人患有头风病,每次头痛,都是猝然而至,发作与消散没有什么规律,无法根治。沧溟子找到其血脉堵塞之处,玉针到处,真元如针,顿时将其疏通。沧溟子传音道:“你上次的做法,过于蠢笨,耗损太大。生命自有其生生不息的循环之力。只要找到其要害,打通其要道,其它的事情,就不用我们cāo心了。”
张行回应道:“那你上次怎么不教我呢?”
沧溟子嘿嘿一笑,也不回答。张行看了几遍,觉得并无难处,就放手cāo作起来。二人的眼睛都具有比B超还要强大无数倍的显像功能。得了医经的指点,对于体内八万根气脉和众多血脉的流转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若是再遇到上次那种浮肿肾虚的病人,张行自信,一针即可。
气脉是生命更深刻的网络xìng支柱。直到二十一世纪,科学仪器都看不到它们的存在。然后,它们是一定存在的。不然的话,整个中医体系,尤其是针灸学说,根本就无法解释。事实上,古代的中医都是要修炼的。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有大量的修炼之法,更不用说《黄帝内经》了。
说得更广一些。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孔子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管子的“静因之道”,其实全都是修炼之学。可以这么说,整个的中华文化,都是从悟道之学中派生出来的。后人受西方学说的影响,勉强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分割它们,实在是无稽之谈。
早在文明的起源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彻底揭开了宇宙的奥秘。只是这种学说,只有修炼者才能把握其jīng髓,是难以完整地教授给普通人的。
神医扁鹊,远远地看了一眼,就知道蔡桓公已经病入膏肓。膏肓是心脏部位的一个穴位,这说明扁鹊是能够透视人体的。而沧溟子和张行,则是比扁鹊更加高明的神医,因为扁鹊认为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两人的真元却可以达到。
众人不明白沧溟子的神奇,一开始尚对他半信半疑,等到一个个病人舒畅得欢呼起来的时候,终于放心了。昨rì张行的巨变,给众人留下了yīn影。张行告知他们,自己刚刚得到了太上的医书,不会再发生前次的事情了。众人就更加开心了。
二人一边治疗,一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医经的教导,告诫一些注意事项。很快地,就治完了全部的病人。
张行走到几个面sè难看的人面前,微笑道:“你们是医师吗?”
一个老者讪讪地道:“张真人神乎其技,老朽只懂得一点食医和疾医的皮毛,不敢当这医师的称呼。”
张行扫了一眼众人,笑道:“各位生存不易,张某也不愿抢了各位的生计。我有一个想法,想与各位商议一下。”
老者jīng神一振,说道:“请张真人指教!”
张行道:“我想建立一家医馆,采取加盟的形式。这洛阳城中,只要是愿意来的,只要交纳一定的股份,就能在医馆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的病症,就由你们医治,而那些疑难杂症,各位又无能为力的,则由在下承担。所收的股金,作为医馆的运营成本,由所有股东组成股东大会,共同决定其使用方式。所得的利润,则全部上缴,然后再按照各自所占的股份进行分红。你们商量一下吧!待我跟他们讲完之后,再与各位交流。”
说罢,张行走到昨rì站的那方石墩之上,开始了他的见教演说。
“各位街坊,还有外地来的各位乡亲们,奉太上谕旨,我张行来到大汉,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宗教,名曰:全真教!而我,就是全真教的第一任教主。此宗教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升天界,亲聆太上的教诲,享受太上的关爱。此宗教的教义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理,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各位街坊,各位乡亲,你们能够抛弃那些骗人的鬼话,只承认那些真实可信的道理吗?”
众人齐声道:“能!”他爷爷的,谁也不愿上当受骗啊!
张行道:“你们能够抛弃那些虚情假意,真心地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乡邻和盟友吗?”
众人齐声道:“能!”古人还是很淳朴的,至少口头上是绝对不会支持虚情假意的。不像未来,只要能够骗到钱,人们就会夸他有本事,有办法,真是道德沦丧啊!
张行道:“你们能够杜绝谎言,只说真话吗?”
几个声音道:“能!”其他的人则是面面相觑,觉得这件事实在是难以办到,而且也没有什么道理。张行开心地发现,典韦的声音特别响亮。不错,的确是个心xìng质朴的好孩子。
张行笑道:“回答能的,都是敢作敢当的汉子,可以成为冲锋陷阵的勇士。不肯回答的,则是思虑周密的智者,可以成为运筹帷幄的谋士。各位,当我们面对仇敌时,我们可不可以骗他。”
众人大笑道:“可!”有的人还卖弄道:“兵不厌诈嘛!”
张行道:“那么,除了仇敌之外,你们能够杜绝谎言,只说真话吗?”
所有人齐声道:“能!”
张行道:“你们能够不制造假药,不以次充好,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总之,你们能够真实地做事,不欺骗自己的同胞吗?”
“能!”
张行严肃地道:“如果你们能够确实做到认真理,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那么,你们就会得到太上的认可,成为人间的真人,以至于天界的真神。你们愿意成为真神,亲聆太上的教导,享受太上的关爱吗?”
“我们愿意!”
张行高呼道:“相信自己,崇拜太上!”
众人齐声应和。
三次高呼后,张行道:“愿意加入全真教的,请留下自己的姓名与住址。从今以后,凡是教内之人,将优先享受本教主的治疗。本教主尚有许多的好处,也要给予你们。留下地址和联络人,本教主也好召集呼你们。”
有人道:“入教要不要交纳钱财啊?”
张行大笑道:“这位小哥,你倒是老实。你看我治好了这么多病人,收钱了没有。告诉你们,没有钱的,本教主绝不收一文钱。至于有钱的,就量力而行,稍许交一点吧,本教主绝不勉强。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了。今天入教的,都不要交钱。就算你们想交,本教主也是绝不会收的!”
说到这里,张行眼望苍穹,神情激动地高呼道:“今天是创教的好rì子,你们是本教的第一批信徒。太上在开心地看着我们呢!各位,让我们虔诚叩首,崇拜太上吧!”
说罢,张行跳下石墩,跪倒在地,虔诚地低语道:“相信自己,崇拜太上!”周围的人见了,全都学着张行的样子,虔诚地祈祷起来。
沧溟子犹豫了一下,也跪了下去。老子乃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法脉传人,拜一拜他,也是应该的。
张行是真心地崇拜老子的。正是由于《道德经》的指引,张行才能有今rì的成就。是的,如意珠的确帮了很大的忙。可是,心如容器,若不是张行的心胸到了那个境界,如意珠也是有力无处使的。
尽管张行并没有看到老子的出现,完全是装神弄鬼,可是,他真的相信老子是神界之主的,因为他一直认为,《道德经》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经典,所以,张行的虔诚低语并不是骗人的,而是真心实意的。
在喃喃的低语之中,突然有人叫道:“快,快看天上!”
张行抬头望去,只见瓦蓝sè的纯净天幕上,一道七sè的彩虹,如同一架亮丽的天桥,自东方直贯而下,落入张行的宅院之中。
这一刻,张行泪如泉涌!
张行虽然没有吃饭的yù望,却不愿放弃这个与家人相处的机会。人际交往,本就是入世修行的重中之重。不如此,就难以找到心中和脑中的结,更不用提解脱和自在了。自己要参与,沧溟子更要参与,在山中呆了那么久,那些结不知有多么隐蔽呢!
张行高喊道:“师兄,吃饭了!”
“我们还需要吃饭吗,你又想搞什么鬼?”沧溟子的声音从房中传来。
张行走进房内,只见沧溟子盘坐于地,正看着一本书,而典韦却睡在他身后的床上。
“咦,他不是说不睡的吗?”张行一边说着,一边夺过沧溟子的书,看了看书名:“遁甲天书,玄空子著。”
张行有点兴奋地翻开一页,只见上面写道:“yīn符经曰:‘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以六十时干为经,以四时八节为纬,九一二四六八三七五,相摩相荡,而四千三百二十之局成矣。大之为风云龙虎之机宜,小之为动静行藏之趋避,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张行不待看完,就翻开下一页,然后,就开始头疼了,因为后面全都是一些技术xìng的文字。比如,如何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如何定用局,如何起局等等。
其实张行前世也是看过这类书籍的,可惜的是,他天xìng乐于理论思索,却排斥这种技术xìng的活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此次看到是沧溟子的师父的作品,本来还抱着一丝希望的,却原来是故事重演。
张行将书丢入沧溟子的怀中,失望之sè,连白痴都看得出来。如此奇学摆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却无法消化吸收,那个难受劲儿,就像得了厌食症的排骨美人一样。沧溟子见了,笑得像花儿似的。看到张行吃瘪,令他极为开心。
张行推了推床上的典韦,叫道:“典大哥,吃饭了!”典韦毫无反应,睡得像死猪一样。不对呀?若典韦如此贪睡,曹cāo怎么会让他做贴身的卫士呢!张行迎着沧溟子得意的目光,责怪道:“你对他使用催眠术了吗?别得意了,我不如你,行了吧。快把他叫醒吧!”
沧溟子显摆地道:“不是催眠术,是遁甲术!”
张行不信地道:“别骗我了。奇门遁甲是预测未来的,没听说能够让人睡觉。”
沧溟子也不解释,只是双掌一合,变了几个手印,轻叱一声:“者!”只见典韦睁开双眼,然后猛地坐起,虎目一扫,见张行站在一旁,松了一口气,面有愧sè地道:“贤弟,你和叔父叔母进屋之后,愚兄本想守在门外,却突地眼前一黑,就没有知觉了。照说我并不太困啊,今天这事真是奇怪。”
张行朝着沧溟子一努嘴,安抚道:“你是中了我师兄的仙家法术了,快起来吃饭吧!”又对沧溟子道:“你也去。你若总是不见人,与山中何异!”
三人来到后宅正中的大厅,典韦吃饭,张行则是陪着说说话,倒也其乐融融。张行记起如竹的期待,问明了如竹做的菜,尝了两口,大加赞美,然后又每样吃一点,对于妈妈和常大娘的手艺也是赞美不断。
期间出去了一次,叫人去买些针灸的用具来。昨夜说过,今rì要给街坊们治病的。虽然张行不怕损耗,如今得了《太上神医经》,自然是要体验一下的。张行与沧溟子交流了一下,没想到沧溟子对针灸也是比较熟悉的。在征得如意珠的同意后,干脆以心意交流之法,将《施针篇》完整地传给了沧溟子。
直到众人吃完之后,张行这才起身,带着沧溟子和典韦,朝着门口走去。
门房童三一直在照壁那里候着,远远地喊道:“二少爷,门外已经来了许多求医的人。”
张行道:“叫他们都进来吧!”
今天的病人更多,许多人是慕名而来,不过,依然以贫苦者居多。
张行接过童三买来的各种针具,发现有玉制的,也有青铜制的,一个个又粗又厚,和后世的钢针有着极大的区别。张行从来没有使用过这种东西,就将治疗的重任交给了沧溟子。沧溟子一边治疗,一边对照着医经上的指示,指点着张行。
一个病人患有头风病,每次头痛,都是猝然而至,发作与消散没有什么规律,无法根治。沧溟子找到其血脉堵塞之处,玉针到处,真元如针,顿时将其疏通。沧溟子传音道:“你上次的做法,过于蠢笨,耗损太大。生命自有其生生不息的循环之力。只要找到其要害,打通其要道,其它的事情,就不用我们cāo心了。”
张行回应道:“那你上次怎么不教我呢?”
沧溟子嘿嘿一笑,也不回答。张行看了几遍,觉得并无难处,就放手cāo作起来。二人的眼睛都具有比B超还要强大无数倍的显像功能。得了医经的指点,对于体内八万根气脉和众多血脉的流转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若是再遇到上次那种浮肿肾虚的病人,张行自信,一针即可。
气脉是生命更深刻的网络xìng支柱。直到二十一世纪,科学仪器都看不到它们的存在。然后,它们是一定存在的。不然的话,整个中医体系,尤其是针灸学说,根本就无法解释。事实上,古代的中医都是要修炼的。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记载有大量的修炼之法,更不用说《黄帝内经》了。
说得更广一些。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孔子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管子的“静因之道”,其实全都是修炼之学。可以这么说,整个的中华文化,都是从悟道之学中派生出来的。后人受西方学说的影响,勉强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分割它们,实在是无稽之谈。
早在文明的起源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彻底揭开了宇宙的奥秘。只是这种学说,只有修炼者才能把握其jīng髓,是难以完整地教授给普通人的。
神医扁鹊,远远地看了一眼,就知道蔡桓公已经病入膏肓。膏肓是心脏部位的一个穴位,这说明扁鹊是能够透视人体的。而沧溟子和张行,则是比扁鹊更加高明的神医,因为扁鹊认为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两人的真元却可以达到。
众人不明白沧溟子的神奇,一开始尚对他半信半疑,等到一个个病人舒畅得欢呼起来的时候,终于放心了。昨rì张行的巨变,给众人留下了yīn影。张行告知他们,自己刚刚得到了太上的医书,不会再发生前次的事情了。众人就更加开心了。
二人一边治疗,一边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医经的教导,告诫一些注意事项。很快地,就治完了全部的病人。
张行走到几个面sè难看的人面前,微笑道:“你们是医师吗?”
一个老者讪讪地道:“张真人神乎其技,老朽只懂得一点食医和疾医的皮毛,不敢当这医师的称呼。”
张行扫了一眼众人,笑道:“各位生存不易,张某也不愿抢了各位的生计。我有一个想法,想与各位商议一下。”
老者jīng神一振,说道:“请张真人指教!”
张行道:“我想建立一家医馆,采取加盟的形式。这洛阳城中,只要是愿意来的,只要交纳一定的股份,就能在医馆中占有一席之地。一般的病症,就由你们医治,而那些疑难杂症,各位又无能为力的,则由在下承担。所收的股金,作为医馆的运营成本,由所有股东组成股东大会,共同决定其使用方式。所得的利润,则全部上缴,然后再按照各自所占的股份进行分红。你们商量一下吧!待我跟他们讲完之后,再与各位交流。”
说罢,张行走到昨rì站的那方石墩之上,开始了他的见教演说。
“各位街坊,还有外地来的各位乡亲们,奉太上谕旨,我张行来到大汉,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宗教,名曰:全真教!而我,就是全真教的第一任教主。此宗教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升天界,亲聆太上的教诲,享受太上的关爱。此宗教的教义也非常简单,那就是,认真理,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各位街坊,各位乡亲,你们能够抛弃那些骗人的鬼话,只承认那些真实可信的道理吗?”
众人齐声道:“能!”他爷爷的,谁也不愿上当受骗啊!
张行道:“你们能够抛弃那些虚情假意,真心地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乡邻和盟友吗?”
众人齐声道:“能!”古人还是很淳朴的,至少口头上是绝对不会支持虚情假意的。不像未来,只要能够骗到钱,人们就会夸他有本事,有办法,真是道德沦丧啊!
张行道:“你们能够杜绝谎言,只说真话吗?”
几个声音道:“能!”其他的人则是面面相觑,觉得这件事实在是难以办到,而且也没有什么道理。张行开心地发现,典韦的声音特别响亮。不错,的确是个心xìng质朴的好孩子。
张行笑道:“回答能的,都是敢作敢当的汉子,可以成为冲锋陷阵的勇士。不肯回答的,则是思虑周密的智者,可以成为运筹帷幄的谋士。各位,当我们面对仇敌时,我们可不可以骗他。”
众人大笑道:“可!”有的人还卖弄道:“兵不厌诈嘛!”
张行道:“那么,除了仇敌之外,你们能够杜绝谎言,只说真话吗?”
所有人齐声道:“能!”
张行道:“你们能够不制造假药,不以次充好,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总之,你们能够真实地做事,不欺骗自己的同胞吗?”
“能!”
张行严肃地道:“如果你们能够确实做到认真理,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那么,你们就会得到太上的认可,成为人间的真人,以至于天界的真神。你们愿意成为真神,亲聆太上的教导,享受太上的关爱吗?”
“我们愿意!”
张行高呼道:“相信自己,崇拜太上!”
众人齐声应和。
三次高呼后,张行道:“愿意加入全真教的,请留下自己的姓名与住址。从今以后,凡是教内之人,将优先享受本教主的治疗。本教主尚有许多的好处,也要给予你们。留下地址和联络人,本教主也好召集呼你们。”
有人道:“入教要不要交纳钱财啊?”
张行大笑道:“这位小哥,你倒是老实。你看我治好了这么多病人,收钱了没有。告诉你们,没有钱的,本教主绝不收一文钱。至于有钱的,就量力而行,稍许交一点吧,本教主绝不勉强。不过,那也是以后的事了。今天入教的,都不要交钱。就算你们想交,本教主也是绝不会收的!”
说到这里,张行眼望苍穹,神情激动地高呼道:“今天是创教的好rì子,你们是本教的第一批信徒。太上在开心地看着我们呢!各位,让我们虔诚叩首,崇拜太上吧!”
说罢,张行跳下石墩,跪倒在地,虔诚地低语道:“相信自己,崇拜太上!”周围的人见了,全都学着张行的样子,虔诚地祈祷起来。
沧溟子犹豫了一下,也跪了下去。老子乃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作为一个后生晚辈,法脉传人,拜一拜他,也是应该的。
张行是真心地崇拜老子的。正是由于《道德经》的指引,张行才能有今rì的成就。是的,如意珠的确帮了很大的忙。可是,心如容器,若不是张行的心胸到了那个境界,如意珠也是有力无处使的。
尽管张行并没有看到老子的出现,完全是装神弄鬼,可是,他真的相信老子是神界之主的,因为他一直认为,《道德经》是至高无上的唯一经典,所以,张行的虔诚低语并不是骗人的,而是真心实意的。
在喃喃的低语之中,突然有人叫道:“快,快看天上!”
张行抬头望去,只见瓦蓝sè的纯净天幕上,一道七sè的彩虹,如同一架亮丽的天桥,自东方直贯而下,落入张行的宅院之中。
这一刻,张行泪如泉涌!
第一时间更新《道德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