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几个乡都先后建立了农民协会,进行土地改革。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使许多贫困的人们有了房子和土地。当家作主的人们欢天喜地,播种希望,收获幸福,建设美好家园。
上、下湾村地处风力口中心地带,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土改工作稍后也展开了。
此前,因人丁频增,住屋越来越拥挤,身为长兄长嫂的老大夫妇,便领着儿女们住进了鲤鱼塘对面下湾村前首的祠堂内屋。祠堂属族人公产,平时需要人照看,内有几间房间可供居住。当时家中也没啥财产,却是那副清汤担子格外惹眼,老大也不愿舍弃,便一同带了过来,却引得人们好一阵讪笑。老大身体一直不好,已有很久没挑清汤担子上街叫卖了,大概是想等身体好了再重*旧业吧。
老大一家可谓是一贫如洗,被称着“真正的无产者”而定为“贫民”成份,再者,三子自鸣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志愿军,现在还在剿匪部队作战,作为军属,地方政府便优先安排了他们一家。家里除分了不少耕地,还分得了与祠堂相连的一幢大屋和一些生活用具,祠堂中原住着的几间房也在名下。
这屋子以前是村里一户地主人家的。这户人家有位儿子是省内有名的桥梁建筑工程师,解放前就深明大义地将家中在外的土地全部免收地租。可也有利令智昏者,在国家将土地收回前,却争着充当这户人家的“收租人”,做起“过渡时期”的地主来,最后也只能在土改时落得个新名词——代管地主。
屋子是够大的。对着正门的天井可使屋内光线充足,宽敞的堂屋两边各有两间正房,厅堂后面两边各有一小间,通往后门的一角还有一小间。楼上没有房间,通常也是用来堆杂物或放寿材的。整幢屋子宽敞庄重,柱架高宏,窗楞雕饰,出堂屋对着天井处,两边还有雕花屏格。房门处都有高高的门坎,里面是厚实的地板,外面是大块青面砖铺就。屋中除柱子外,整个轮廓都是“正正方方”。前后门都对着巷子。
土改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村里还有不少人家尚未分到房子,或住房还很困难、紧张。“老大娘子”见自己身边孩子不多,有这屋子的一半也够一家子住的,便只要了对着大门的一边,另一半却主动地退了回去。
俗话说得好,安居乐业。以前,村里人绝大多数都是非农业人口,世代都未种过地,面对国家分给的大块土地,真是一筹莫展。有样没样,看看世上,大家便跟帮学样地跟着别人种起地来。“互助组”的成立如及时雨般解了大家的急,耕牛、农具也都能凑合着使唤,人们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新的家园。
地是种起来了,却还是“靠天收谷”,风调雨顺的倒能打上粮食,可要是“天公不作美”,闹旱涝来,一家人可就够“瞎忙乎”的了。干旱的时候,人们通常用水车汲水,六子琪霏尽管年纪不大,在家里却称得上是个好劳力,自然也成了家里的“车水手”,二女儿玉荷也争着爬上水车,想帮着六哥车水。车水是得“匀速快蹋”的,这样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入田里,玉荷人小个小,常常因跟不上琪霏的步子,而被吊在水车上踏起“云步”来。
到了春上天,雨水多,低洼地里的禾苗老是被水浸泡。天晴的时候老大便搬个小木凳,坐在田里给沾满泥土的禾苗清洗,以为清洗干净后的禾苗还能长大,结出稻子。老大的做法真令人发笑,但有经验的乡亲还是热心地告诉他,这些被水浸泡沾满泥土的禾苗,即使清洗干净了也没用,得重新种过。种田同样有学问有讲究的,就象做清汤一样,为什么自己卖的清汤别人特别爱吃。老大便领着一家人在热心乡亲的帮助下,种起“二道苗”来。渐渐地与许多人家一样对务农的道道也熟悉起来。
琪霏已上学了,而此时的玉荷也早已到了学龄,“老大娘子”还是想让玉荷在家帮着做家务。土改复查后,“玻蔚小学”与镇立小学合并,命名为“风力镇完全小学”,开始扩大招生。当时,作为军属可享受国家的免交学费的教育,学校的老师便上门作说服工作,希望家里能同意让玉荷上学。家里也实在太困难了,老大身体不好,里里外外的让“老大娘子”一人承担,的确够呛,但经老师多次说服后,“老大娘子”还是同意让玉荷上学。小学招生是春、秋两季同时开展的,当老师征询玉荷的意见,问她是念“一上”还是“一下”时,玉荷以为“一下”是最初级的,“一上”则比“一下”要高级一点,“上”当然比“下”要高嘛,便说念“一下”。其实,“一下”是“一年级下学期”的简称,比“一上”可要高出半个学年,这下可教玉荷够呛了,几乎没啥基础的便直接念“一下”。玉荷非常努力,硬是迎难赶了上去。
尽管兄妹俩都已上学,家里的事却没落下。家里种的田离学校后门不远,往往是预备铃响了,兄妹俩还在田里干活,只有听见正式铃响了,兄妹俩才匆匆地由学校后门跑进课堂。尽管如此,兄妹俩的学业仍没耽误,总是挤着时间看书学习,就连晚上烧饭的时候,也借着火光看书写字,家里没条件让他们老是点油灯的。但兄妹俩的学业却是优秀的,上学的学费不用交,就连写字的作业本也不用买,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受奖励获得的作业本够用了,有时还可将多余的赠送给“茄子”叔家念书的孩子们。当时,全国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扫盲”运动,曾受“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广大贫苦大众没条件念书,全国的文盲、半文盲很多,兄妹俩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充当“扫盲班”的小教员。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小老师”。
儿女们都是好样的,“老大娘子”也不落后。因所生育的孩子多,她被当作“有经验的助产士”,由当地选派到县里学习、培训。从县里回来后,“老大娘子”却是“更上一层楼”,成了远近闻名处理“难产”的能手。许多地方的医疗条件都非常有限,能处理“难产”的助产士也较少,“老大娘子”不仅在风力口忙碌着,就连邻近的县、乡也专程上门请她“出山”帮忙——这可得有乡一级以上政府的介绍信才行的。来来回回的十几里地,甚至几十里地,“老大娘子”急人所急地总是不辞辛劳。“难产”对于产妇和婴儿都有着莫大的风险,医疗条件也非常有限,发生“不尽人意”的事也在所难免,有时“老大娘子”疲惫地回到家里了,还一个劲地嘀咕着“真可怜、真可怜……”
“老大娘子”作为处理“难产”的高手,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称赞,几年之后,美名远扬的她却再也不肯去做助产士了,说已经教会别人了,也培养了不少能够处理“难产”的能手……
老大的身体还是不好,气喘得厉害。家里也没条件让他去住院看病,倒是每天早晨“老大娘子”都要用米汤冲麦芽糖给他喝。尽管这种“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能缓解不少气喘的老毛病,老大吃下这米汤冲麦芽糖后颇感舒适,而“老大娘子”也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做这事。家里是烧大锅灶的,锅里的米煮沸开了,便用勺子将米汤从锅里舀起,再用筲箕过滤着倒入盛着麦芽糖的碗中。筲箕中常会粘上不少饭粒,“老大娘子”便将筲箕在锅台上拍打着,好将饭粒震落到锅里。老大在房间里听得真切,每当厨房里响起拍打筲箕的“噼啪”声,便会赶紧起床,开始漱洗,那米汤冲麦芽糖可得趁热吃喝着,这样效果最佳!
玉荷是个懂事的孩子。学校组织学生去省城参观、游园,家里给了她一块钱,别的同学都将所带的钱花了个精光,玉荷却能省下钱来给父亲买了几块麦芽糖饼。老大喜滋滋地吃着,心里甜滋滋地:“崽呀,好良心喽!家里给了你一块钱,都担心不够花的,你还能省下钱来买这些……”
尽管家里的生活较艰苦,但身边的孩子却乖巧懂事,令老大夫妇颇感欣慰,而在外的几位儿子却令夫妇俩异常牵挂。
却说五子良振,自打解放那年去了永修的二叔那儿学徒,已有几年了,也能象模象样地做做裁缝活儿。有好一阵子没回家的,有一天却突然回来了,说永修那边发了大水灾,水涨得象竹子那么高,当地人都说“竹子精”发娇了!良振只好回家。平时,家中田地里的活儿都是母亲和弟弟妹妹*持着,良振回家后便成了田地里的主力了。
自鸣尚在部队参加剿匪作战。他在部队学了不少文化,有时也会给家里寄寄信,报报平安,也问问家里的情况。一家人忙碌之余,却觉得自鸣有好一阵子没给家里来信了。“老大娘子”急得不得了。
“杰乐爹,自鸣这么久都没给家里来封信,莫非是有啥事啵?”“老大娘子”急得一边抹泪一边担心地问着丈夫。
“唉!我说新人哪,自鸣一直在部队上,若要有啥事,部队上还不会通知家里呀!”
老大可不怎么担心。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他常出去转悠,也能打听到不少的事情。自鸣倒不教他担心,只是听说杰乐、良导兄弟俩早已去了台湾,可说归说,毕竟家里至今未收到兄弟俩的片言只语,着实令人牵挂!
正当“老大娘子”万分焦急的时候,自鸣回家探亲了!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却不知自鸣有伤在身。自鸣在残酷的剿匪战斗中,腰部、腿部都负了伤,治疗了好一阵子,伤势尚未痊愈便回了家——养伤、探亲,两者兼顾。自鸣一直将伤情瞒着家人,往往趁爹妈不在家时,便一个人躲进房间,关起门来擦洗伤口。有一次,碰巧玉荷放学回家,闻到房间传出异味,便进了房间,却是吓了一跳:自鸣正在擦洗伤口,痛得呲牙咧嘴的,身边还堆着一些绷带!自鸣再三叮嘱妹妹不许告诉爹妈,却又绘声绘色地讲起剿匪中的故事来:部队在山区夜行军时,常常会遇上“野物”。战友们手中老是抱着个竹筒,因为那“野物”爱抱人,若是递上个竹筒给它抱上,便会抱着竹筒一蹦一蹦地离去……
玉荷便缠着三哥,要他多讲讲战斗故事。
——英雄倍出的年代,激励了多少新中国的人们,继续着多少激情燃烧的岁月。
自鸣伤势痊愈后,被调到设在武汉的中南军区工作,每月也能给家里寄上“十万”元(旧币,值十元),收款人一栏自然落着父亲的大名。
此时的老大已患上了“肺痨”,可要是能吃上点鸡鸭鱼肉的,身子骨仿佛就能舒坦不少。每当收到汇款单时,老大便会迫不急待地兑上钞票,拎回些“令身子骨舒坦”的东西,美美地吃着。这可教主管家庭“财政”的“老大娘子”头疼不小。
“杰乐爹,自鸣寄来的钱一到你手上,就得赶紧花掉呀?”
“老大娘子”难免会唠叨,毕竟家境不宽裕,怎能不精打细算。
“新人哪——这可是我崽寄给我用的,怎么就花不得?”“钱是人赚的也是人用的。没灾没难的就好么——”
老大却是“振振有词”,还一个劲地招呼大家一块来吃。
“老大娘子”可不乐意,叮嘱儿女们千万不要跟爹的“帮”,说爹把钱用完了便会借口说大家都吃了,然后又向妈要钱的。
但说归说,一家子的总不能分两桌子吃饭的,大家伙儿还是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百姓人家的,磕磕碰碰的事总还是有的。
后来,自鸣转业了,分配时自己要求去了分配中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河南,却是离家越来越远了。“老大娘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里人牵肠挂肚地盼望着飘浮在外的杰乐、良导的音讯。有一天总算收到了杰乐的来信,而信封上邮戳的印记却是“香港”字样……
丈夫的身体不好,几位儿子一直在外。“老大娘子”的心哪……
“老大娘子”开始烧香拜佛了。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高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蓬*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也超额完成了。
风力口的建设也在飞速发展。随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店铺、作坊也走向了公私合营和合作社的道路。
风力口与全国一道,*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时期,一个令亿万人振奋的火红年代!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史以来,因缺乏综合治理,风力口一带水患成灾,而另处丘陵一带的地区则旱魅连年。旱涝无常,生产、生活都缺少保障,人们却饱尝了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悲苦与凄凉。
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实现农田灌溉“流灌化”,1958年8月,打响了“赣抚平原水利工程”建设的大会战。为兴修水利,村村户户抽调劳力,有些地区为了不影响工期,连吃住都在建设的一线。一时间,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展现出好一派社会主义建设的景象。人们堵住旧支渠,开挖新河道,兴建分洪闸,加固原河堤。抚河大堤经过多年整修,抗洪能力由过去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三十年一遇的水位标准,大堤上建有单分离钢筋结构的分洪闸,并在有的渠道设置进水闸兼渡槽。从此,抚河支流的上、中、下游河水被阻,水位上升,沿河滩渚淹没,风力口河段形成大湖。当大河出现较大的洪水时,便开闸分洪以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水位,使农田免受水淹;在非汛期,则关闸蓄水;农田需要灌溉时,开闸后放出的水便沿着干、支渠道流入田间。
得益于农田水利的建设,风力口一带数万亩农田连年增产,亩产提高到近600斤,是1949亩产量的近二、三倍。许多地方不仅实现了有效灌溉,提高了旱涝保收面积,还大量增加了养殖水面。昔日易涝易旱的地区,在人定胜天的壮举下,已成为赣中地区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基地,成了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人民群众由衷地赞颂:旱涝齐赶跑,全靠党领导;旱涝鱼米香,社会主义强!
风力口地处赣抚平原南部,抚河支流西岸,河路上接抚州下达波阳(九江地区),是省城向南辐射的主航道之一,也是水陆交通转运的重要咽喉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初之前,河道航运就已成为风力口的交通大动脉,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求,主要依赖河道运输完成。“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抚河支流成为灌溉总干渠道,但上、下游仍然贯通,仍属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且河道增宽,水位增高,水运条件大为改善,河床可行驶载重量达*吨的船只,更可放流竹、木排,上、下水路全程达66公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交通更是经济的大动脉。解放前的风力口,除水路运输外,陆路只有民间运输,主要工具是土车子,或人力肩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们兴修水利,实现农田灌溉“流灌化”,同时也提出了“消灭肩挑,提倡车运化”,改土车为板车,改乡间小道为简易公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公路化。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边远地区和山区建设,同时,走“平战结合”之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1960年7月,派来了铁道兵兴修向(塘)乐(安)铁路(向塘,在赣中地区,大型铁路编组站;乐安,抚州地区山区县)。1962年风力口设站,1963年“五一”节全线通车。风力口的人们告别了出远门得走上十几、二十里路,才能坐上火车的历史,在这里形成了铁路与公路交叉,汽车火车联合运输的繁忙交通网络。从此,高效便捷的陆上运输替代了水陆运输,运输业由此*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风力口是由来已久、闻名遐迩的集镇,有着丰富的物产、淳厚的民风,而便利的现代交通使其集市贸易地位日益明显,经久不衰。与以往不同的,则是多了不少的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工商业,人们除了赶集之外,还到农科站学习农业知识,到农机站维修农业机械……
古老的集镇焕发了新的生机。
教书育人,且早已驰名省内教育界的“玻蔚小学”,与镇立小学合并后,更显**朝气。学校的师资力量大大增强,远近的莘莘学子们聚集一堂,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锻炼体魄,陶冶情*。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象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校园里,总是回荡着孩子们欢乐的歌声。
学生们品学兼优,更使学校名声大噪,小学毕业后的学生,升中学时就连省城的中学也可免试入学。甚至不少校友在外面的高中毕业时,竟是保送进大学的。而更多的,则是象“高飞的燕子”、“双翼的骏马”,奔向祖国建设的四面八方……
那时,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人们也在为赶超英、美,积极响应“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号召,抽调劳力,大炼钢铁;人们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主义生活,鼓足干劲地“跑步**主义”……
杰乐又来信了,邮戳的印记仍然是“香港”字样。家里已有好几年没收到杰乐的信了。
在信中,杰乐依旧告知家人,兄弟俩在外安好,而对家人却是异常担心——大陆已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不少人家也纷纷收到外面的来信,在外的人们格外牵挂内地的亲人。而那几年的经历,却也令人深省:
为改变传统农业大国的落后面貌,全国进行工业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人们在田间地头建立了“高炉”群,但是炼钢也必须遵循其科技程序的,简易的小高炉,靠劈柴烧煤的也炼不出好钢。据说,有的地方出现了“中药炼钢法”,在炼钢的过程中加入中药槐角、鸡胃和龟甲等,说这些中药可起到去氧脱硫、调解碳素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土法炼出的“土钢”、“土铁”,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田间地头大量的高炉群也占用了不少的田地,污染现象同样十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生态环境。指标不断攀升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地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它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农业也进行了大跃进。为“加速”社会主义向*主义过渡,建立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风”也刮了起来,许多“公共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吃饭不要钱”、“吃饭不定量”。就连《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一篇诗作:吃饭不要钱,几曾听说过?吃饭不要钱,哪里看见过?自古所没有,世界也从无。哪里有这事?怕是说梦话。吃饭不要钱,怕是说梦话。吃饭不要钱,谁知是真的!就在咱公社,菜蔬也免费。说来不相信,饭菜进了肚。想起从前事,不觉心酸苦。从前生活苦,天天做苦工,顿顿吃不饱,牛马都不如。烈士流鲜血,浇出胜利花,粮食庆丰收,办起大公社。生产翻几番,粮食吃不完。吃饭不要钱,梦想要实现。消息传出去,世界要震动。东方一片红,万岁*。
当时,“老大娘子”被安排在食堂烧饭。一些社员怕自己吃少了会吃亏,每餐都是死吃活撑的,撑着个肚子连走路都走不动,浪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烧饭登记时,也是“这餐还没了,下餐就造表。”放开肚皮吃饭肯定是难以长久的,没多久许多食堂已是“寅吃卯粮”了。
为竞赛“高产”,却又刮起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浮夸风”,亩产达成千上万的“大卫星”竞相放出,就连社员家里的年画也格外鲜艳醒目:年轻人攀上高耸入云的玉米,在空中手托着人造卫星;老汉乘着比船大的花生壳,飘洋过海周游世界;嫦娥从月宫下凡,喜滋滋地在棉花地里采摘斗大的棉桃……
随后严重的自然灾害,却使人们不得不过上“瓜菜代”的日子,而物价却是高得离谱!以往很少有人问津的“藕节”也要一元钱一斤,香瓜得花上八元才能买上一斤。“城里人一块(手)表,抵不上乡下人一担藕。城里人一辆(脚踏)车,抵不上乡下人一担(香)瓜!”人们如是说……
中央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农村,颁布《农业十二条》指示,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在城市,实行精简政策,颁布了《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调整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国家财政实行了“当年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
在科学系统的方针指导下,不仅基本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工业、农业、财政贸易、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勒紧裤*”,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的军火债款)。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号召,又掀起了大干社会主义的*!
——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早已从人们心头消失。“老大娘子”一家也和大家一起,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往,家里的书信来往都是由丈夫“全权负责”的,丈夫已去世了,“老大娘子”便叮嘱六子琪霏给杰乐回信。
“琪霏哪,你大哥的信都已收到这么些天了。快赶紧回封信,免得你大哥他们记挂!”
“遵命!老娘啊——”
琪霏学着戏腔说道,还细细作步地唱起京剧《红娘》来了。风力口的文娱生活不错,耳濡目染的琪霏也颇有戏曲爱好,只是须眉男儿的他,却格外痴迷于“旦角儿”。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这件事倒叫我心乱如麻,也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听号令却莫要惊动了她……”
“老大娘子”喜滋滋地望着琪霏手舞足蹈地唱着进了房间,自己也匆匆忙忙地上街去了。
今天是个集日,街市上到处都是赶集的人们。靠近旧街道的入口处,却有一帮熟人围着个地摊,“老大娘子”与熟人们打着招呼凑了上去。原来,这帮熟人都与“老大娘子”一样,都有眼睫毛内翻的毛病。也许是上年纪了,眼皮子过于松驰的原因,睫毛老是会蹭着眼珠子,怪难受的,平日里也常用镊子一根一根地钳掉,麻烦不用说,关健是内翻的睫毛被钳掉了,可是新的又长出来了,周而复始地也真叫人难受。大家伙儿便让这“土郎中”动起手术来:在上眼皮割上一道口子,刀口愈合后便能将松驰的眼皮稍微拉紧点,自然睫毛也会外翻而远离眼珠子了。反正都上年纪了,也就不管它美丑了。
大家的想法是好的。可“动手术”是得先打麻药的,“土郎中”便象模象样的给人们打起“麻药”来了。不想,这“麻药”一注入眼部的肌肉,一个个便都有了反应,却是胀痛、呕吐,且越来越厉害。
当即,自知惹了大麻烦的“土郎中”吓得东躲*,却被良振、琪霏兄弟俩揪了回来。毕竟人命关天哪!“土郎中”吓得跪倒在地,一个劲地解释着,说因一时不慎而将充打火机的汽油误当成麻药了!还要将手表留下当作赔偿。
“老大娘子”见“土郎中”可怜,说他上有老下有小的也是被生活所迫,便要良振、琪霏兄弟俩放了他。“土郎中”感激不尽,还声称要认“老大娘子”作干娘。
这个“干儿子”走后就再也没露面了,倒是“老大娘子”的脑袋越来越肿胀了,身体也越来越难受了。良振兄弟俩见势不妙,便赶忙用睡椅抬着母亲,乘火车去了县城的妹妹玉荷家。
玉荷在风力口念完初中一年级的上学期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回家参加劳动,不久,经人介绍作媒而出嫁了。玉荷生下长女后,也曾考入省城的职工技校,后因机构精简而回了家。小家庭也是几经辗转而迁到了县城。
一下火车,良振兄弟俩便抬着母亲直奔玉荷家。
“玉荷,你做的好事!”一进门,琪霏便没好气地对玉荷说道。
“哥哥,我做的什么好事?”玉荷望着头肿得老大、哼哼哈哈叫唤着的母亲,很是纳闷。
原来,前几天玉荷回家探望母亲,照例给了母亲几块钱的生活费。现在好了,母亲竟把女儿给的生活费买了一场大祸。琪霏却也责怪起玉荷来了。
玉荷被弄得莫名其妙,见母亲病情严重,也深知兄长生活紧张,便赶紧向母亲、兄长赔不是,并与丈夫、兄长一道,将母亲送进县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抢救,“老大娘子”总算闯过了“鬼门关”。玉荷便留母亲在自家住了几天。母亲难得这么清闲,玉荷前后侍候着母亲。
“玉荷啊,听说考芸也在县城。你们见过面吗?”初愈的“老大娘子”关切地向玉荷问道。
考芸是玉荷的同学,也是从小的伙伴,其实她的名字叫巧芸,只是大家都习惯把“巧”字念成“考”字。
“妈,我早就知道考芸也在这县城,只是不知道她的具体住址和工作单位。我都找过她几次了。”
玉荷默默地沉思着,迷茫的眼神中浮现出了巧芸妹妹那巧如云霞般的身影,婉尔一笑时跳动在下巴上的那颗小黑痣……
母亲的询问令玉荷感慨万千——
巧芸家也是在下湾村,小学时与玉荷一直是同班同学,两人亲如姐妹。上学的时候,两人在一块儿,周末的时候两人也常与同学们一道,帮助村里的孤寡家庭打扫卫生。当时提倡“新事新办”,有些家中要办喜事的便会来学校联系,由校方派出“腰鼓队”去迎接新娘子。姐妹俩都是文艺宣传积极分子,也都是校“腰鼓队”的成员。农民收割后,学校组织学生去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姐妹俩都很积极,玉荷还是“拾稻穗能手”,当拿到学校奖励的笔记本时,巧芸真为玉荷高兴,说玉荷姐为姐妹们争了光。小学毕业时,适逢风力口兴办初中,校方希望将更多的小学毕业生输送给新办的初中。经校方决定,巧芸报考县师范,玉荷却只能报考初中,说玉荷最有条件念初中,因为她家中有两位“战士”兄长,当时人们把农村建设中的年轻骨干称为“光荣的战士”。玉荷很清楚自家的条件,两个“战士”兄长中,琪霏被抽调去建设“赣抚平原水利工程”,家里给他送饭时常常是送甘蔗,用甘蔗当饭的;良振被抽调去搞路桥基本建设,尽管他没上过一天学,却是聪明好学地在工作中学文化,学技术,就连当初学裁缝时学到的本领也派上了用场,有些县办企业也请他去做师傅。两位“战士”兄长离家较远时,他们的住宿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安排,每月也只有少量的零用钱,且两位兄长都已成家,各有各的家庭负担。尽管玉荷竭力向校方解释,希望能被调整去报考师范,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玉荷与巧芸都是很用功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如果两人都考上了,也就意味着从此姐妹俩得分手了。
“玉荷姐,要是我们俩都考上了,怎么办?”年纪略小的巧芸很是担心。
“考芸,要是我们俩都考上了,就都不去念书!”玉荷颇有点倔。
姐妹俩商量好了。后来,姐妹俩分别考上了初中和师范,却都不愿面临分手的境况……
没过几天,巧芸便来找玉荷姐诉说苦衷了。原来,巧芸考上师范后,不希望与玉荷姐分开,便闹着不去县里念师范,而当时学生的报考方向是由校方和镇里商量决定的,国家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务必多方兼顾,基层部门的工作也格外细致。巧芸不愿去念师范,校方和镇里都尽量做说服工作,但仍无济于事。巧芸的父亲在镇上的饮食店工作,镇里的领导无奈之下,只好如此这般地唬弄巧芸了。
“玉荷姐,镇里的领导说我已考上了师范,如果不去的话,我爹就得失业回家了……”
玉荷只好安慰巧芸妹妹。自己为了能继续念书,又不得不在家争取兄嫂的支持。
后来,姐妹俩只好作别了。起初,两人还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巧芸是家里的独女,家境较宽裕的她非常体谅玉荷姐,常常在信中夹上邮票,好让玉荷姐回信时用上。玉荷在回信时所用的信封,都是将旧信封翻过来重新使用的。为了支持玉荷念书,减轻其兄嫂的负担,“老大娘子”常外出帮人做家务、打杂。而对玉荷来说,如此艰难的学习生活也只能勉强维持半个学期。玉荷仅念了初一上学期,便辍学回家了。
随着各自的出嫁、工作,小家庭的迁徙,手足情份般的姐妹,联系也给中断了……
足履手提捂时暧,离处沉吟各自知!玉荷始终珍爱地保存着巧芸妹妹寄来的邮票,用那本映照过巧芸妹妹可爱脸庞的笔记本夹着。
——近在咫尺的姐妹俩,重逢时竟是在“六月寒冬”的十年浩劫中!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母女俩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尽管“老大娘子”已经出院了,但受伤的右眼仍旧蒙着纱布,医生说她这只眼睛会失明的。
玉荷望着母亲,忧心忡忡地说:“妈,身体才好的,就在我这儿多住几天吧。过些时候我陪妈一起回家。”
“不啦,不啦。你这儿事也挺多的。”“老大娘子”一个劲地说,“家里还养了一些鸡鸭,还种了些菜地,你哥嫂他们也忙,这些天都是他们照料的。我现在已经好了,得赶紧回去。”
“老大娘子”一边说着,一边搂着玉荷的长女,说她是菩萨捡回的一条命。当初,玉荷在省城念职工技校,便将出世不久的长女放在郊区的婆婆家照看着,自己每天十几里路的来回奔波。小家庭组建起来不容易,“老大娘子”对玉荷一家子甚是牵挂。有一天,“老大娘子”突然从风力口赶到省城,说菩萨托了梦给自己——玉荷的长女在受罪,都快不行了。果真,“老大娘子”见到玉荷的长女时,这个八个月大的女婴竟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这么不心疼孩子!“老大娘子”生气地将外孙女抱回了风力口,并且帮她找了个奶妈,还给她取了个小名——米根。
现在好了,一家子总算有个安稳的窝了。“老大娘子”搂着怀中的孩子,喜滋滋地望着女儿、女婿。对于这个女婿,“老大娘子”颇为喜欢,人长得秀气,也有几分本分,技术更是出类拔萃!而对于女婿的身世,“老大娘子”也略为知晓:他本是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里没有田地,都是以驾船卖苦力为生的。他的外祖父是个有名的郎中,家境较宽裕,却是慧眼识真金地将自己的“千金”嫁给一位精明强干的贫民后生。童年时代,在外祖父身边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日寇的侵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外祖父被日寇杀害了。他又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也租种一些地主的土地,却饱尝了地主的剥削和土匪的压榨。回到家中的他在放牛时不慎受伤,因家贫无钱医治而落下了残疾。好在家中有位七叔在“中正大学”校办工厂做工,家里便托付七叔将他带去学徒。尚未成年的他对知识格外*,仅有一年私塾学历的却常混入大学课堂“蹭课”,也该当他如此这般地“跳级求学”,讲课的教员也从不嫌弃这位“编外学生”。如此地聪明好学却也造就了一位优秀的工人技师……
“你七叔七婶还好吧。”“老大娘子”笑着问女婿,几位老人还蛮有交情的。
“妈,七叔七婶都好。”
“你七婶的弟弟找着了吗?”
“唉,到哪去找哇。”女婿苦笑着说道。
玉荷的丈夫常去看望自己的七叔七婶,在七叔家里他同样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有一回,他与七婶的弟弟在街上玩,碰巧遇上国民党的兵正抓壮丁,被七叔瞧见,二话不说拉起他就逃。最后,他逃脱了,七婶的弟弟却被抓走了。伤心之极的七婶与七叔大吵一顿,侄儿是人小舅子就不是人哪?这兵荒马乱的哪儿找得着他……但玉荷的丈夫还是一如既往地得到了七叔七婶的关爱,工作出色技术拔尖的倒也令七叔七婶颇感快慰。都市的“风光”也令人迷恋,当初只是为了能安排玉荷的工作才被调到县城的厂子里来的。但玉荷的工作一直未能得到安排,却是竭力支持丈夫一如既往地在工作中挑着“大梁”。
“老大娘子”还是执意地回了家。当玉荷再次去风力口探望母亲时,母亲受伤的右眼的确已经失明了,而当初与母亲同时接受“手术”的几位却已命丧黄泉!人们都说“老大娘子”的命真大!
从此,“老大娘子”的生活便是在“独目的世界”里度过的。
上、下湾村地处风力口中心地带,非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土改工作稍后也展开了。
此前,因人丁频增,住屋越来越拥挤,身为长兄长嫂的老大夫妇,便领着儿女们住进了鲤鱼塘对面下湾村前首的祠堂内屋。祠堂属族人公产,平时需要人照看,内有几间房间可供居住。当时家中也没啥财产,却是那副清汤担子格外惹眼,老大也不愿舍弃,便一同带了过来,却引得人们好一阵讪笑。老大身体一直不好,已有很久没挑清汤担子上街叫卖了,大概是想等身体好了再重*旧业吧。
老大一家可谓是一贫如洗,被称着“真正的无产者”而定为“贫民”成份,再者,三子自鸣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志愿军,现在还在剿匪部队作战,作为军属,地方政府便优先安排了他们一家。家里除分了不少耕地,还分得了与祠堂相连的一幢大屋和一些生活用具,祠堂中原住着的几间房也在名下。
这屋子以前是村里一户地主人家的。这户人家有位儿子是省内有名的桥梁建筑工程师,解放前就深明大义地将家中在外的土地全部免收地租。可也有利令智昏者,在国家将土地收回前,却争着充当这户人家的“收租人”,做起“过渡时期”的地主来,最后也只能在土改时落得个新名词——代管地主。
屋子是够大的。对着正门的天井可使屋内光线充足,宽敞的堂屋两边各有两间正房,厅堂后面两边各有一小间,通往后门的一角还有一小间。楼上没有房间,通常也是用来堆杂物或放寿材的。整幢屋子宽敞庄重,柱架高宏,窗楞雕饰,出堂屋对着天井处,两边还有雕花屏格。房门处都有高高的门坎,里面是厚实的地板,外面是大块青面砖铺就。屋中除柱子外,整个轮廓都是“正正方方”。前后门都对着巷子。
土改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村里还有不少人家尚未分到房子,或住房还很困难、紧张。“老大娘子”见自己身边孩子不多,有这屋子的一半也够一家子住的,便只要了对着大门的一边,另一半却主动地退了回去。
俗话说得好,安居乐业。以前,村里人绝大多数都是非农业人口,世代都未种过地,面对国家分给的大块土地,真是一筹莫展。有样没样,看看世上,大家便跟帮学样地跟着别人种起地来。“互助组”的成立如及时雨般解了大家的急,耕牛、农具也都能凑合着使唤,人们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新的家园。
地是种起来了,却还是“靠天收谷”,风调雨顺的倒能打上粮食,可要是“天公不作美”,闹旱涝来,一家人可就够“瞎忙乎”的了。干旱的时候,人们通常用水车汲水,六子琪霏尽管年纪不大,在家里却称得上是个好劳力,自然也成了家里的“车水手”,二女儿玉荷也争着爬上水车,想帮着六哥车水。车水是得“匀速快蹋”的,这样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入田里,玉荷人小个小,常常因跟不上琪霏的步子,而被吊在水车上踏起“云步”来。
到了春上天,雨水多,低洼地里的禾苗老是被水浸泡。天晴的时候老大便搬个小木凳,坐在田里给沾满泥土的禾苗清洗,以为清洗干净后的禾苗还能长大,结出稻子。老大的做法真令人发笑,但有经验的乡亲还是热心地告诉他,这些被水浸泡沾满泥土的禾苗,即使清洗干净了也没用,得重新种过。种田同样有学问有讲究的,就象做清汤一样,为什么自己卖的清汤别人特别爱吃。老大便领着一家人在热心乡亲的帮助下,种起“二道苗”来。渐渐地与许多人家一样对务农的道道也熟悉起来。
琪霏已上学了,而此时的玉荷也早已到了学龄,“老大娘子”还是想让玉荷在家帮着做家务。土改复查后,“玻蔚小学”与镇立小学合并,命名为“风力镇完全小学”,开始扩大招生。当时,作为军属可享受国家的免交学费的教育,学校的老师便上门作说服工作,希望家里能同意让玉荷上学。家里也实在太困难了,老大身体不好,里里外外的让“老大娘子”一人承担,的确够呛,但经老师多次说服后,“老大娘子”还是同意让玉荷上学。小学招生是春、秋两季同时开展的,当老师征询玉荷的意见,问她是念“一上”还是“一下”时,玉荷以为“一下”是最初级的,“一上”则比“一下”要高级一点,“上”当然比“下”要高嘛,便说念“一下”。其实,“一下”是“一年级下学期”的简称,比“一上”可要高出半个学年,这下可教玉荷够呛了,几乎没啥基础的便直接念“一下”。玉荷非常努力,硬是迎难赶了上去。
尽管兄妹俩都已上学,家里的事却没落下。家里种的田离学校后门不远,往往是预备铃响了,兄妹俩还在田里干活,只有听见正式铃响了,兄妹俩才匆匆地由学校后门跑进课堂。尽管如此,兄妹俩的学业仍没耽误,总是挤着时间看书学习,就连晚上烧饭的时候,也借着火光看书写字,家里没条件让他们老是点油灯的。但兄妹俩的学业却是优秀的,上学的学费不用交,就连写字的作业本也不用买,因学习成绩优秀而受奖励获得的作业本够用了,有时还可将多余的赠送给“茄子”叔家念书的孩子们。当时,全国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扫盲”运动,曾受“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广大贫苦大众没条件念书,全国的文盲、半文盲很多,兄妹俩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充当“扫盲班”的小教员。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小老师”。
儿女们都是好样的,“老大娘子”也不落后。因所生育的孩子多,她被当作“有经验的助产士”,由当地选派到县里学习、培训。从县里回来后,“老大娘子”却是“更上一层楼”,成了远近闻名处理“难产”的能手。许多地方的医疗条件都非常有限,能处理“难产”的助产士也较少,“老大娘子”不仅在风力口忙碌着,就连邻近的县、乡也专程上门请她“出山”帮忙——这可得有乡一级以上政府的介绍信才行的。来来回回的十几里地,甚至几十里地,“老大娘子”急人所急地总是不辞辛劳。“难产”对于产妇和婴儿都有着莫大的风险,医疗条件也非常有限,发生“不尽人意”的事也在所难免,有时“老大娘子”疲惫地回到家里了,还一个劲地嘀咕着“真可怜、真可怜……”
“老大娘子”作为处理“难产”的高手,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称赞,几年之后,美名远扬的她却再也不肯去做助产士了,说已经教会别人了,也培养了不少能够处理“难产”的能手……
老大的身体还是不好,气喘得厉害。家里也没条件让他去住院看病,倒是每天早晨“老大娘子”都要用米汤冲麦芽糖给他喝。尽管这种“疗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能缓解不少气喘的老毛病,老大吃下这米汤冲麦芽糖后颇感舒适,而“老大娘子”也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做这事。家里是烧大锅灶的,锅里的米煮沸开了,便用勺子将米汤从锅里舀起,再用筲箕过滤着倒入盛着麦芽糖的碗中。筲箕中常会粘上不少饭粒,“老大娘子”便将筲箕在锅台上拍打着,好将饭粒震落到锅里。老大在房间里听得真切,每当厨房里响起拍打筲箕的“噼啪”声,便会赶紧起床,开始漱洗,那米汤冲麦芽糖可得趁热吃喝着,这样效果最佳!
玉荷是个懂事的孩子。学校组织学生去省城参观、游园,家里给了她一块钱,别的同学都将所带的钱花了个精光,玉荷却能省下钱来给父亲买了几块麦芽糖饼。老大喜滋滋地吃着,心里甜滋滋地:“崽呀,好良心喽!家里给了你一块钱,都担心不够花的,你还能省下钱来买这些……”
尽管家里的生活较艰苦,但身边的孩子却乖巧懂事,令老大夫妇颇感欣慰,而在外的几位儿子却令夫妇俩异常牵挂。
却说五子良振,自打解放那年去了永修的二叔那儿学徒,已有几年了,也能象模象样地做做裁缝活儿。有好一阵子没回家的,有一天却突然回来了,说永修那边发了大水灾,水涨得象竹子那么高,当地人都说“竹子精”发娇了!良振只好回家。平时,家中田地里的活儿都是母亲和弟弟妹妹*持着,良振回家后便成了田地里的主力了。
自鸣尚在部队参加剿匪作战。他在部队学了不少文化,有时也会给家里寄寄信,报报平安,也问问家里的情况。一家人忙碌之余,却觉得自鸣有好一阵子没给家里来信了。“老大娘子”急得不得了。
“杰乐爹,自鸣这么久都没给家里来封信,莫非是有啥事啵?”“老大娘子”急得一边抹泪一边担心地问着丈夫。
“唉!我说新人哪,自鸣一直在部队上,若要有啥事,部队上还不会通知家里呀!”
老大可不怎么担心。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他常出去转悠,也能打听到不少的事情。自鸣倒不教他担心,只是听说杰乐、良导兄弟俩早已去了台湾,可说归说,毕竟家里至今未收到兄弟俩的片言只语,着实令人牵挂!
正当“老大娘子”万分焦急的时候,自鸣回家探亲了!一家人开心得不得了,却不知自鸣有伤在身。自鸣在残酷的剿匪战斗中,腰部、腿部都负了伤,治疗了好一阵子,伤势尚未痊愈便回了家——养伤、探亲,两者兼顾。自鸣一直将伤情瞒着家人,往往趁爹妈不在家时,便一个人躲进房间,关起门来擦洗伤口。有一次,碰巧玉荷放学回家,闻到房间传出异味,便进了房间,却是吓了一跳:自鸣正在擦洗伤口,痛得呲牙咧嘴的,身边还堆着一些绷带!自鸣再三叮嘱妹妹不许告诉爹妈,却又绘声绘色地讲起剿匪中的故事来:部队在山区夜行军时,常常会遇上“野物”。战友们手中老是抱着个竹筒,因为那“野物”爱抱人,若是递上个竹筒给它抱上,便会抱着竹筒一蹦一蹦地离去……
玉荷便缠着三哥,要他多讲讲战斗故事。
——英雄倍出的年代,激励了多少新中国的人们,继续着多少激情燃烧的岁月。
自鸣伤势痊愈后,被调到设在武汉的中南军区工作,每月也能给家里寄上“十万”元(旧币,值十元),收款人一栏自然落着父亲的大名。
此时的老大已患上了“肺痨”,可要是能吃上点鸡鸭鱼肉的,身子骨仿佛就能舒坦不少。每当收到汇款单时,老大便会迫不急待地兑上钞票,拎回些“令身子骨舒坦”的东西,美美地吃着。这可教主管家庭“财政”的“老大娘子”头疼不小。
“杰乐爹,自鸣寄来的钱一到你手上,就得赶紧花掉呀?”
“老大娘子”难免会唠叨,毕竟家境不宽裕,怎能不精打细算。
“新人哪——这可是我崽寄给我用的,怎么就花不得?”“钱是人赚的也是人用的。没灾没难的就好么——”
老大却是“振振有词”,还一个劲地招呼大家一块来吃。
“老大娘子”可不乐意,叮嘱儿女们千万不要跟爹的“帮”,说爹把钱用完了便会借口说大家都吃了,然后又向妈要钱的。
但说归说,一家子的总不能分两桌子吃饭的,大家伙儿还是坐在一起吃了起来。
——百姓人家的,磕磕碰碰的事总还是有的。
后来,自鸣转业了,分配时自己要求去了分配中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河南,却是离家越来越远了。“老大娘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家里人牵肠挂肚地盼望着飘浮在外的杰乐、良导的音讯。有一天总算收到了杰乐的来信,而信封上邮戳的印记却是“香港”字样……
丈夫的身体不好,几位儿子一直在外。“老大娘子”的心哪……
“老大娘子”开始烧香拜佛了。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益高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蓬*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也超额完成了。
风力口的建设也在飞速发展。随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农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许多店铺、作坊也走向了公私合营和合作社的道路。
风力口与全国一道,*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时期,一个令亿万人振奋的火红年代!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史以来,因缺乏综合治理,风力口一带水患成灾,而另处丘陵一带的地区则旱魅连年。旱涝无常,生产、生活都缺少保障,人们却饱尝了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悲苦与凄凉。
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实现农田灌溉“流灌化”,1958年8月,打响了“赣抚平原水利工程”建设的大会战。为兴修水利,村村户户抽调劳力,有些地区为了不影响工期,连吃住都在建设的一线。一时间,红旗飘飘,人山人海,展现出好一派社会主义建设的景象。人们堵住旧支渠,开挖新河道,兴建分洪闸,加固原河堤。抚河大堤经过多年整修,抗洪能力由过去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三十年一遇的水位标准,大堤上建有单分离钢筋结构的分洪闸,并在有的渠道设置进水闸兼渡槽。从此,抚河支流的上、中、下游河水被阻,水位上升,沿河滩渚淹没,风力口河段形成大湖。当大河出现较大的洪水时,便开闸分洪以削减洪峰流量,降低水位,使农田免受水淹;在非汛期,则关闸蓄水;农田需要灌溉时,开闸后放出的水便沿着干、支渠道流入田间。
得益于农田水利的建设,风力口一带数万亩农田连年增产,亩产提高到近600斤,是1949亩产量的近二、三倍。许多地方不仅实现了有效灌溉,提高了旱涝保收面积,还大量增加了养殖水面。昔日易涝易旱的地区,在人定胜天的壮举下,已成为赣中地区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基地,成了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人民群众由衷地赞颂:旱涝齐赶跑,全靠党领导;旱涝鱼米香,社会主义强!
风力口地处赣抚平原南部,抚河支流西岸,河路上接抚州下达波阳(九江地区),是省城向南辐射的主航道之一,也是水陆交通转运的重要咽喉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初之前,河道航运就已成为风力口的交通大动脉,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求,主要依赖河道运输完成。“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抚河支流成为灌溉总干渠道,但上、下游仍然贯通,仍属水路运输的重要枢纽,且河道增宽,水位增高,水运条件大为改善,河床可行驶载重量达*吨的船只,更可放流竹、木排,上、下水路全程达66公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交通更是经济的大动脉。解放前的风力口,除水路运输外,陆路只有民间运输,主要工具是土车子,或人力肩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们兴修水利,实现农田灌溉“流灌化”,同时也提出了“消灭肩挑,提倡车运化”,改土车为板车,改乡间小道为简易公路。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公路化。
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边远地区和山区建设,同时,走“平战结合”之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1960年7月,派来了铁道兵兴修向(塘)乐(安)铁路(向塘,在赣中地区,大型铁路编组站;乐安,抚州地区山区县)。1962年风力口设站,1963年“五一”节全线通车。风力口的人们告别了出远门得走上十几、二十里路,才能坐上火车的历史,在这里形成了铁路与公路交叉,汽车火车联合运输的繁忙交通网络。从此,高效便捷的陆上运输替代了水陆运输,运输业由此*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风力口是由来已久、闻名遐迩的集镇,有着丰富的物产、淳厚的民风,而便利的现代交通使其集市贸易地位日益明显,经久不衰。与以往不同的,则是多了不少的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工商业,人们除了赶集之外,还到农科站学习农业知识,到农机站维修农业机械……
古老的集镇焕发了新的生机。
教书育人,且早已驰名省内教育界的“玻蔚小学”,与镇立小学合并后,更显**朝气。学校的师资力量大大增强,远近的莘莘学子们聚集一堂,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锻炼体魄,陶冶情*。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象小鸟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校园里,总是回荡着孩子们欢乐的歌声。
学生们品学兼优,更使学校名声大噪,小学毕业后的学生,升中学时就连省城的中学也可免试入学。甚至不少校友在外面的高中毕业时,竟是保送进大学的。而更多的,则是象“高飞的燕子”、“双翼的骏马”,奔向祖国建设的四面八方……
那时,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人们也在为赶超英、美,积极响应“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号召,抽调劳力,大炼钢铁;人们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主义生活,鼓足干劲地“跑步**主义”……
杰乐又来信了,邮戳的印记仍然是“香港”字样。家里已有好几年没收到杰乐的信了。
在信中,杰乐依旧告知家人,兄弟俩在外安好,而对家人却是异常担心——大陆已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不少人家也纷纷收到外面的来信,在外的人们格外牵挂内地的亲人。而那几年的经历,却也令人深省:
为改变传统农业大国的落后面貌,全国进行工业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人们在田间地头建立了“高炉”群,但是炼钢也必须遵循其科技程序的,简易的小高炉,靠劈柴烧煤的也炼不出好钢。据说,有的地方出现了“中药炼钢法”,在炼钢的过程中加入中药槐角、鸡胃和龟甲等,说这些中药可起到去氧脱硫、调解碳素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土法炼出的“土钢”、“土铁”,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田间地头大量的高炉群也占用了不少的田地,污染现象同样十分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生态环境。指标不断攀升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地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它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农业也进行了大跃进。为“加速”社会主义向*主义过渡,建立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风”也刮了起来,许多“公共食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吃饭不要钱”、“吃饭不定量”。就连《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一篇诗作:吃饭不要钱,几曾听说过?吃饭不要钱,哪里看见过?自古所没有,世界也从无。哪里有这事?怕是说梦话。吃饭不要钱,怕是说梦话。吃饭不要钱,谁知是真的!就在咱公社,菜蔬也免费。说来不相信,饭菜进了肚。想起从前事,不觉心酸苦。从前生活苦,天天做苦工,顿顿吃不饱,牛马都不如。烈士流鲜血,浇出胜利花,粮食庆丰收,办起大公社。生产翻几番,粮食吃不完。吃饭不要钱,梦想要实现。消息传出去,世界要震动。东方一片红,万岁*。
当时,“老大娘子”被安排在食堂烧饭。一些社员怕自己吃少了会吃亏,每餐都是死吃活撑的,撑着个肚子连走路都走不动,浪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烧饭登记时,也是“这餐还没了,下餐就造表。”放开肚皮吃饭肯定是难以长久的,没多久许多食堂已是“寅吃卯粮”了。
为竞赛“高产”,却又刮起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浮夸风”,亩产达成千上万的“大卫星”竞相放出,就连社员家里的年画也格外鲜艳醒目:年轻人攀上高耸入云的玉米,在空中手托着人造卫星;老汉乘着比船大的花生壳,飘洋过海周游世界;嫦娥从月宫下凡,喜滋滋地在棉花地里采摘斗大的棉桃……
随后严重的自然灾害,却使人们不得不过上“瓜菜代”的日子,而物价却是高得离谱!以往很少有人问津的“藕节”也要一元钱一斤,香瓜得花上八元才能买上一斤。“城里人一块(手)表,抵不上乡下人一担藕。城里人一辆(脚踏)车,抵不上乡下人一担(香)瓜!”人们如是说……
中央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农村,颁布《农业十二条》指示,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在城市,实行精简政策,颁布了《工业七十条》和《高教六十条》,调整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国家财政实行了“当年平衡、略有回笼”的方针……
在科学系统的方针指导下,不仅基本完成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工业、农业、财政贸易、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勒紧裤*”,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的军火债款)。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号召,又掀起了大干社会主义的*!
——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早已从人们心头消失。“老大娘子”一家也和大家一起,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往,家里的书信来往都是由丈夫“全权负责”的,丈夫已去世了,“老大娘子”便叮嘱六子琪霏给杰乐回信。
“琪霏哪,你大哥的信都已收到这么些天了。快赶紧回封信,免得你大哥他们记挂!”
“遵命!老娘啊——”
琪霏学着戏腔说道,还细细作步地唱起京剧《红娘》来了。风力口的文娱生活不错,耳濡目染的琪霏也颇有戏曲爱好,只是须眉男儿的他,却格外痴迷于“旦角儿”。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这件事倒叫我心乱如麻,也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听号令却莫要惊动了她……”
“老大娘子”喜滋滋地望着琪霏手舞足蹈地唱着进了房间,自己也匆匆忙忙地上街去了。
今天是个集日,街市上到处都是赶集的人们。靠近旧街道的入口处,却有一帮熟人围着个地摊,“老大娘子”与熟人们打着招呼凑了上去。原来,这帮熟人都与“老大娘子”一样,都有眼睫毛内翻的毛病。也许是上年纪了,眼皮子过于松驰的原因,睫毛老是会蹭着眼珠子,怪难受的,平日里也常用镊子一根一根地钳掉,麻烦不用说,关健是内翻的睫毛被钳掉了,可是新的又长出来了,周而复始地也真叫人难受。大家伙儿便让这“土郎中”动起手术来:在上眼皮割上一道口子,刀口愈合后便能将松驰的眼皮稍微拉紧点,自然睫毛也会外翻而远离眼珠子了。反正都上年纪了,也就不管它美丑了。
大家的想法是好的。可“动手术”是得先打麻药的,“土郎中”便象模象样的给人们打起“麻药”来了。不想,这“麻药”一注入眼部的肌肉,一个个便都有了反应,却是胀痛、呕吐,且越来越厉害。
当即,自知惹了大麻烦的“土郎中”吓得东躲*,却被良振、琪霏兄弟俩揪了回来。毕竟人命关天哪!“土郎中”吓得跪倒在地,一个劲地解释着,说因一时不慎而将充打火机的汽油误当成麻药了!还要将手表留下当作赔偿。
“老大娘子”见“土郎中”可怜,说他上有老下有小的也是被生活所迫,便要良振、琪霏兄弟俩放了他。“土郎中”感激不尽,还声称要认“老大娘子”作干娘。
这个“干儿子”走后就再也没露面了,倒是“老大娘子”的脑袋越来越肿胀了,身体也越来越难受了。良振兄弟俩见势不妙,便赶忙用睡椅抬着母亲,乘火车去了县城的妹妹玉荷家。
玉荷在风力口念完初中一年级的上学期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回家参加劳动,不久,经人介绍作媒而出嫁了。玉荷生下长女后,也曾考入省城的职工技校,后因机构精简而回了家。小家庭也是几经辗转而迁到了县城。
一下火车,良振兄弟俩便抬着母亲直奔玉荷家。
“玉荷,你做的好事!”一进门,琪霏便没好气地对玉荷说道。
“哥哥,我做的什么好事?”玉荷望着头肿得老大、哼哼哈哈叫唤着的母亲,很是纳闷。
原来,前几天玉荷回家探望母亲,照例给了母亲几块钱的生活费。现在好了,母亲竟把女儿给的生活费买了一场大祸。琪霏却也责怪起玉荷来了。
玉荷被弄得莫名其妙,见母亲病情严重,也深知兄长生活紧张,便赶紧向母亲、兄长赔不是,并与丈夫、兄长一道,将母亲送进县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抢救,“老大娘子”总算闯过了“鬼门关”。玉荷便留母亲在自家住了几天。母亲难得这么清闲,玉荷前后侍候着母亲。
“玉荷啊,听说考芸也在县城。你们见过面吗?”初愈的“老大娘子”关切地向玉荷问道。
考芸是玉荷的同学,也是从小的伙伴,其实她的名字叫巧芸,只是大家都习惯把“巧”字念成“考”字。
“妈,我早就知道考芸也在这县城,只是不知道她的具体住址和工作单位。我都找过她几次了。”
玉荷默默地沉思着,迷茫的眼神中浮现出了巧芸妹妹那巧如云霞般的身影,婉尔一笑时跳动在下巴上的那颗小黑痣……
母亲的询问令玉荷感慨万千——
巧芸家也是在下湾村,小学时与玉荷一直是同班同学,两人亲如姐妹。上学的时候,两人在一块儿,周末的时候两人也常与同学们一道,帮助村里的孤寡家庭打扫卫生。当时提倡“新事新办”,有些家中要办喜事的便会来学校联系,由校方派出“腰鼓队”去迎接新娘子。姐妹俩都是文艺宣传积极分子,也都是校“腰鼓队”的成员。农民收割后,学校组织学生去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姐妹俩都很积极,玉荷还是“拾稻穗能手”,当拿到学校奖励的笔记本时,巧芸真为玉荷高兴,说玉荷姐为姐妹们争了光。小学毕业时,适逢风力口兴办初中,校方希望将更多的小学毕业生输送给新办的初中。经校方决定,巧芸报考县师范,玉荷却只能报考初中,说玉荷最有条件念初中,因为她家中有两位“战士”兄长,当时人们把农村建设中的年轻骨干称为“光荣的战士”。玉荷很清楚自家的条件,两个“战士”兄长中,琪霏被抽调去建设“赣抚平原水利工程”,家里给他送饭时常常是送甘蔗,用甘蔗当饭的;良振被抽调去搞路桥基本建设,尽管他没上过一天学,却是聪明好学地在工作中学文化,学技术,就连当初学裁缝时学到的本领也派上了用场,有些县办企业也请他去做师傅。两位“战士”兄长离家较远时,他们的住宿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安排,每月也只有少量的零用钱,且两位兄长都已成家,各有各的家庭负担。尽管玉荷竭力向校方解释,希望能被调整去报考师范,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玉荷与巧芸都是很用功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如果两人都考上了,也就意味着从此姐妹俩得分手了。
“玉荷姐,要是我们俩都考上了,怎么办?”年纪略小的巧芸很是担心。
“考芸,要是我们俩都考上了,就都不去念书!”玉荷颇有点倔。
姐妹俩商量好了。后来,姐妹俩分别考上了初中和师范,却都不愿面临分手的境况……
没过几天,巧芸便来找玉荷姐诉说苦衷了。原来,巧芸考上师范后,不希望与玉荷姐分开,便闹着不去县里念师范,而当时学生的报考方向是由校方和镇里商量决定的,国家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务必多方兼顾,基层部门的工作也格外细致。巧芸不愿去念师范,校方和镇里都尽量做说服工作,但仍无济于事。巧芸的父亲在镇上的饮食店工作,镇里的领导无奈之下,只好如此这般地唬弄巧芸了。
“玉荷姐,镇里的领导说我已考上了师范,如果不去的话,我爹就得失业回家了……”
玉荷只好安慰巧芸妹妹。自己为了能继续念书,又不得不在家争取兄嫂的支持。
后来,姐妹俩只好作别了。起初,两人还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巧芸是家里的独女,家境较宽裕的她非常体谅玉荷姐,常常在信中夹上邮票,好让玉荷姐回信时用上。玉荷在回信时所用的信封,都是将旧信封翻过来重新使用的。为了支持玉荷念书,减轻其兄嫂的负担,“老大娘子”常外出帮人做家务、打杂。而对玉荷来说,如此艰难的学习生活也只能勉强维持半个学期。玉荷仅念了初一上学期,便辍学回家了。
随着各自的出嫁、工作,小家庭的迁徙,手足情份般的姐妹,联系也给中断了……
足履手提捂时暧,离处沉吟各自知!玉荷始终珍爱地保存着巧芸妹妹寄来的邮票,用那本映照过巧芸妹妹可爱脸庞的笔记本夹着。
——近在咫尺的姐妹俩,重逢时竟是在“六月寒冬”的十年浩劫中!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母女俩似乎都陷入了沉思。
尽管“老大娘子”已经出院了,但受伤的右眼仍旧蒙着纱布,医生说她这只眼睛会失明的。
玉荷望着母亲,忧心忡忡地说:“妈,身体才好的,就在我这儿多住几天吧。过些时候我陪妈一起回家。”
“不啦,不啦。你这儿事也挺多的。”“老大娘子”一个劲地说,“家里还养了一些鸡鸭,还种了些菜地,你哥嫂他们也忙,这些天都是他们照料的。我现在已经好了,得赶紧回去。”
“老大娘子”一边说着,一边搂着玉荷的长女,说她是菩萨捡回的一条命。当初,玉荷在省城念职工技校,便将出世不久的长女放在郊区的婆婆家照看着,自己每天十几里路的来回奔波。小家庭组建起来不容易,“老大娘子”对玉荷一家子甚是牵挂。有一天,“老大娘子”突然从风力口赶到省城,说菩萨托了梦给自己——玉荷的长女在受罪,都快不行了。果真,“老大娘子”见到玉荷的长女时,这个八个月大的女婴竟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这么不心疼孩子!“老大娘子”生气地将外孙女抱回了风力口,并且帮她找了个奶妈,还给她取了个小名——米根。
现在好了,一家子总算有个安稳的窝了。“老大娘子”搂着怀中的孩子,喜滋滋地望着女儿、女婿。对于这个女婿,“老大娘子”颇为喜欢,人长得秀气,也有几分本分,技术更是出类拔萃!而对于女婿的身世,“老大娘子”也略为知晓:他本是出身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里没有田地,都是以驾船卖苦力为生的。他的外祖父是个有名的郎中,家境较宽裕,却是慧眼识真金地将自己的“千金”嫁给一位精明强干的贫民后生。童年时代,在外祖父身边的生活是幸福的,但日寇的侵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外祖父被日寇杀害了。他又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也租种一些地主的土地,却饱尝了地主的剥削和土匪的压榨。回到家中的他在放牛时不慎受伤,因家贫无钱医治而落下了残疾。好在家中有位七叔在“中正大学”校办工厂做工,家里便托付七叔将他带去学徒。尚未成年的他对知识格外*,仅有一年私塾学历的却常混入大学课堂“蹭课”,也该当他如此这般地“跳级求学”,讲课的教员也从不嫌弃这位“编外学生”。如此地聪明好学却也造就了一位优秀的工人技师……
“你七叔七婶还好吧。”“老大娘子”笑着问女婿,几位老人还蛮有交情的。
“妈,七叔七婶都好。”
“你七婶的弟弟找着了吗?”
“唉,到哪去找哇。”女婿苦笑着说道。
玉荷的丈夫常去看望自己的七叔七婶,在七叔家里他同样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有一回,他与七婶的弟弟在街上玩,碰巧遇上国民党的兵正抓壮丁,被七叔瞧见,二话不说拉起他就逃。最后,他逃脱了,七婶的弟弟却被抓走了。伤心之极的七婶与七叔大吵一顿,侄儿是人小舅子就不是人哪?这兵荒马乱的哪儿找得着他……但玉荷的丈夫还是一如既往地得到了七叔七婶的关爱,工作出色技术拔尖的倒也令七叔七婶颇感快慰。都市的“风光”也令人迷恋,当初只是为了能安排玉荷的工作才被调到县城的厂子里来的。但玉荷的工作一直未能得到安排,却是竭力支持丈夫一如既往地在工作中挑着“大梁”。
“老大娘子”还是执意地回了家。当玉荷再次去风力口探望母亲时,母亲受伤的右眼的确已经失明了,而当初与母亲同时接受“手术”的几位却已命丧黄泉!人们都说“老大娘子”的命真大!
从此,“老大娘子”的生活便是在“独目的世界”里度过的。
第一时间更新《中国的缩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