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长安刮起新风尚,边荒大地却出现一股另类的风。
这股风得在风字上边加个病字框,确实是疯字。
由于连年战乱,曾经人口不算稀少的大唐陇右道东部各州,如今大量良田荒芜。
实力强些的吐蕃部族,纷纷占据这些长草了的曾经良田,进行牲畜放牧。
为卢都氏出谋划策的刘秀才,大约是久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也痛心这些良田湮废。
怂恿自称贺公子的李煊,加大李家堡子耕作,应该不完全出于私心作弄。
李卓远不是李煊,知道粮食的重要地位,更知道农时不等人。
略微权衡,竟然做出惊人之举!
下令除去朱圉山大营保持三百人规模的练兵规模,其余人等全部加入开荒种田行列。
而且这三百人,居然全是那些身体恢复得不算太好,干不了什么重活的曾经奴隶。
这使得全权负责大营防卫,兼带放牧牲畜的莫言心里直打鼓。
尽管每天戴着索多嘟噜的金漆面具,骑着神骏的大宛马。
带着一群身体状况稍好的手下,打着牦牛踏火旗,冒充索多嘟噜在朱圉山附近耀武扬威。
但是夜里几不能寐,深怕被吐蕃各部探出虚实,一阵攻击破了大营。
只是他生于西域失落,长于兵荒马乱,不想再老死于眼看大唐日薄西山。
除了安排这些羸弱的“兵”小心地防范,有意弄出索多嘟噜部彪悍、喧嚣的气势,没有出任何抱怨。
就算他抱怨,也是没用的!
因为李卓远亲自带头的疯狂种田举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不是遇上吐蕃各部真的起攻击,是不会停下来了。
李家堡子后山下那几千亩地,荒废了不知多少年。
杂草丛生,盘根虬结不说。
好些地方由于长年受河水浸泡,已类似于无底泥沼般。
大量洪水冲积下来的沙石清理过来,直接填进去,接连几天还是没有填满。
人畜根本无法靠近,更不用说是进行耕种。
好在参与的人数多达千余,面对这些不过百亩大小的几块深沼,不至于产生放弃念头。
等到堆积在原先引水渠口的小山似砂石清空,填入数百亩无法靠近的禁区。
于是都成卷起裤腿就可往来行走的水田,且连犁田都免了。
多年来淤积其中的泛黑淤泥,待水面渐渐澄清之后,看起来就像久经耕作的良田。
且是经过有经验老农深翻细耙后的那种,只等秧苗成长,直接插秧便可。
有了这几千亩成功范例,专事水田整治的千人大队,当然不会就此轻易罢休。
将场地移到上游不到二里的一处河湾,故伎重演地展开大规模开拓。
“公子,两处合一,怕有上万亩之多啊!”
曹敬辞挽着裤腿,浑身泥污地捧着一碗水,请李卓远喝。
“嘿,来不及啊!要是时间够,老子就把这些水田全弄好。
“别说三五万人口,就是三五十万,也可以敞开肚皮吃米饭。”
喝罢水,李卓远撸起脏兮兮的衣袖抹抹嘴,贪心不足地眯眼眺望河对面。
那边已经属于其他吐蕃部族,就算李家堡子有船只,也不可能过去拓荒的。
即便是隔河相望,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但对面还是不是出现纵马驰骋的吐蕃家兵,显然对河这边的大规模开荒举动抱有戒心。
可以想见,若非那场钓鱼比赛时,卢都氏或说真正拿主见的刘秀才有意渲染。
也许不明用意的吐蕃部族,都要集结家兵进行一番“讨伐”喽。
“嘿,让他们再张狂几天吧!
“等俺们把田地整好,再抓他们来耕种!”
李卓远有些促狭地冲河对岸挥挥手,带着谑笑说。
那些盛气凌人的吐蕃家兵,每次跑到河边,总要大呼小叫示威一通才走。
听得懂吐蕃语的人,都是满脸愤懑。
他们说,那些家兵叫喊说,让李家堡子的人好好耕作,等秋收时记得交上粮食。
相对水田的整治,旱地开荒少了许多干扰。
卢都氏的人,除了放牧的奴兵、奴隶。
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家兵,看管几百奴隶在往年的熟地上,加紧春耕准备。
每每遇见李家堡子众人,热火朝天地在他们不远处开荒,都熟视无睹。
有些甚至纳闷这些人那么积极地干活,还跑来友好地笑笑,想要探个究竟。
其中有到过李家堡子,或是在卢都氏营帐见过“贺公子”及许格洛、程怀慎等人的。
都是惊讶不已,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卢都氏家兵,都不屑于参加耕作。
更不用说是卢都罗拔、刘丰,还有大小护帐兵领了。
可这李家堡子的公子跟领们,个个挥锄奋力开荒。
往往比那些头还没长长的奴隶,还要拼命、用劲多了。
回去悄悄禀报,刘秀才也是一阵纳闷。
怀疑自己看走眼了,莫不是那贺公子扮猪吃虎,深藏不露?
放下筑城大事,带上一群仆从,挑着酒肉。
以踏青为名,与正带人拼命开荒的李卓远来个“巧遇”。
“咳,那不是贺公子么?何以亲力亲为耶?何不小饮薄酒几杯,不负大好春光?”
真看到李卓远挥汗如雨地熟练运锄掘土、搬石垒坎,心头猛地一愣。
但波澜不惊地招呼着,邀请一道踏青、饮酒。
“呵呵,刘先生雅兴!
“小侄听刘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不敢怠慢,幸得家仆千余,悉数驱来备春耕。
“若得农时,今岁吾家粮产不少于数万石也,可谓富贵不远矣。
“人穷力出,人勤地不赖,若得家,岂不快哉!
“此乃先生之谋,赐福于小侄……”
李卓远也不客气,换上略微干净的衣裤,独个儿上前边聊边喝着。
这倒是释却刘秀才不少疑虑,觉得这个纨绔公子哥,只不过是利益驱动。
试图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为自己家族大其财。
甚至有点轻视地以为,纨绔就是纨绔,于农事根本不懂!
如此拼力开荒,岂知地力不济,收获无几?
徒靡人力的事也能干得如此高兴,终究不是良材!
寒暄一阵,有些乏味地借故告辞。
倒是把那些还算可口的酒肉,留给李卓远慢慢享用。
“来,格洛、怀慎……”
没有拒绝嗟来之食的觉悟,不等刘秀才一行走远,就呼喊手下那些干将来分享。
这股风得在风字上边加个病字框,确实是疯字。
由于连年战乱,曾经人口不算稀少的大唐陇右道东部各州,如今大量良田荒芜。
实力强些的吐蕃部族,纷纷占据这些长草了的曾经良田,进行牲畜放牧。
为卢都氏出谋划策的刘秀才,大约是久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也痛心这些良田湮废。
怂恿自称贺公子的李煊,加大李家堡子耕作,应该不完全出于私心作弄。
李卓远不是李煊,知道粮食的重要地位,更知道农时不等人。
略微权衡,竟然做出惊人之举!
下令除去朱圉山大营保持三百人规模的练兵规模,其余人等全部加入开荒种田行列。
而且这三百人,居然全是那些身体恢复得不算太好,干不了什么重活的曾经奴隶。
这使得全权负责大营防卫,兼带放牧牲畜的莫言心里直打鼓。
尽管每天戴着索多嘟噜的金漆面具,骑着神骏的大宛马。
带着一群身体状况稍好的手下,打着牦牛踏火旗,冒充索多嘟噜在朱圉山附近耀武扬威。
但是夜里几不能寐,深怕被吐蕃各部探出虚实,一阵攻击破了大营。
只是他生于西域失落,长于兵荒马乱,不想再老死于眼看大唐日薄西山。
除了安排这些羸弱的“兵”小心地防范,有意弄出索多嘟噜部彪悍、喧嚣的气势,没有出任何抱怨。
就算他抱怨,也是没用的!
因为李卓远亲自带头的疯狂种田举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不是遇上吐蕃各部真的起攻击,是不会停下来了。
李家堡子后山下那几千亩地,荒废了不知多少年。
杂草丛生,盘根虬结不说。
好些地方由于长年受河水浸泡,已类似于无底泥沼般。
大量洪水冲积下来的沙石清理过来,直接填进去,接连几天还是没有填满。
人畜根本无法靠近,更不用说是进行耕种。
好在参与的人数多达千余,面对这些不过百亩大小的几块深沼,不至于产生放弃念头。
等到堆积在原先引水渠口的小山似砂石清空,填入数百亩无法靠近的禁区。
于是都成卷起裤腿就可往来行走的水田,且连犁田都免了。
多年来淤积其中的泛黑淤泥,待水面渐渐澄清之后,看起来就像久经耕作的良田。
且是经过有经验老农深翻细耙后的那种,只等秧苗成长,直接插秧便可。
有了这几千亩成功范例,专事水田整治的千人大队,当然不会就此轻易罢休。
将场地移到上游不到二里的一处河湾,故伎重演地展开大规模开拓。
“公子,两处合一,怕有上万亩之多啊!”
曹敬辞挽着裤腿,浑身泥污地捧着一碗水,请李卓远喝。
“嘿,来不及啊!要是时间够,老子就把这些水田全弄好。
“别说三五万人口,就是三五十万,也可以敞开肚皮吃米饭。”
喝罢水,李卓远撸起脏兮兮的衣袖抹抹嘴,贪心不足地眯眼眺望河对面。
那边已经属于其他吐蕃部族,就算李家堡子有船只,也不可能过去拓荒的。
即便是隔河相望,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但对面还是不是出现纵马驰骋的吐蕃家兵,显然对河这边的大规模开荒举动抱有戒心。
可以想见,若非那场钓鱼比赛时,卢都氏或说真正拿主见的刘秀才有意渲染。
也许不明用意的吐蕃部族,都要集结家兵进行一番“讨伐”喽。
“嘿,让他们再张狂几天吧!
“等俺们把田地整好,再抓他们来耕种!”
李卓远有些促狭地冲河对岸挥挥手,带着谑笑说。
那些盛气凌人的吐蕃家兵,每次跑到河边,总要大呼小叫示威一通才走。
听得懂吐蕃语的人,都是满脸愤懑。
他们说,那些家兵叫喊说,让李家堡子的人好好耕作,等秋收时记得交上粮食。
相对水田的整治,旱地开荒少了许多干扰。
卢都氏的人,除了放牧的奴兵、奴隶。
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家兵,看管几百奴隶在往年的熟地上,加紧春耕准备。
每每遇见李家堡子众人,热火朝天地在他们不远处开荒,都熟视无睹。
有些甚至纳闷这些人那么积极地干活,还跑来友好地笑笑,想要探个究竟。
其中有到过李家堡子,或是在卢都氏营帐见过“贺公子”及许格洛、程怀慎等人的。
都是惊讶不已,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卢都氏家兵,都不屑于参加耕作。
更不用说是卢都罗拔、刘丰,还有大小护帐兵领了。
可这李家堡子的公子跟领们,个个挥锄奋力开荒。
往往比那些头还没长长的奴隶,还要拼命、用劲多了。
回去悄悄禀报,刘秀才也是一阵纳闷。
怀疑自己看走眼了,莫不是那贺公子扮猪吃虎,深藏不露?
放下筑城大事,带上一群仆从,挑着酒肉。
以踏青为名,与正带人拼命开荒的李卓远来个“巧遇”。
“咳,那不是贺公子么?何以亲力亲为耶?何不小饮薄酒几杯,不负大好春光?”
真看到李卓远挥汗如雨地熟练运锄掘土、搬石垒坎,心头猛地一愣。
但波澜不惊地招呼着,邀请一道踏青、饮酒。
“呵呵,刘先生雅兴!
“小侄听刘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不敢怠慢,幸得家仆千余,悉数驱来备春耕。
“若得农时,今岁吾家粮产不少于数万石也,可谓富贵不远矣。
“人穷力出,人勤地不赖,若得家,岂不快哉!
“此乃先生之谋,赐福于小侄……”
李卓远也不客气,换上略微干净的衣裤,独个儿上前边聊边喝着。
这倒是释却刘秀才不少疑虑,觉得这个纨绔公子哥,只不过是利益驱动。
试图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为自己家族大其财。
甚至有点轻视地以为,纨绔就是纨绔,于农事根本不懂!
如此拼力开荒,岂知地力不济,收获无几?
徒靡人力的事也能干得如此高兴,终究不是良材!
寒暄一阵,有些乏味地借故告辞。
倒是把那些还算可口的酒肉,留给李卓远慢慢享用。
“来,格洛、怀慎……”
没有拒绝嗟来之食的觉悟,不等刘秀才一行走远,就呼喊手下那些干将来分享。
第一时间更新《残唐涅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