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全国机器人大赛最高有高考20分的加分项,除季椽和宋冀宁两名高二学生外,学校其他参赛者仍旧选择的是高三学生。
这些人的特点是理科都不错,但偏科严重,很需要从其他地方加分。去年比赛时,那些参赛的高三学生就因为多了二十分的加分项考上大学,这次学校仍旧如法炮制。
说起来这些人感觉像在蹭季椽和宋冀宁两人的成绩,没有他俩光凭其他人绝对没把握拿冠军,好在两人并不介意这些。
今年的参赛学校比去年更多,电视台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机器人大赛”是什么,也确实达到了普及的目的。光参赛学校就是去年的四倍以上,连来观赛的家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去年的全国总决赛只有52所学校,今年更为严格,一减再减,最终仍有156所学校入围。
按照每校10人的参赛人数,居然有一千多人。不可能真的让一千五百多人前往a市参加总决赛,于是举办方中科协让每个省份再次举办了一次“地区总决赛”,只有冠军队伍才允许参加全国总决赛。
这是很多省市第一次参与全国大型比赛,因此极为重视,地方电视台也争相报道,起到了广大的宣传科普作用,连路边蹬三轮的大爷都知道“机器人”是什么了。
中科协简直惊喜,要知道其实国内早在机器人大赛前就举办过另一项科技赛事,名为“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当时还光荣的得到过最高领导的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然而这项活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宣传和普及,连续举办几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和“作文比赛”“数学比赛”没什么区别,也没出现超出教科书水平的技术,让中科协对自己举办赛事的能力感到沮丧。
“都是科技赛事,怎么差那么多呢?”一名中科协办事员不解的问。
“因为水平不一样吧!”另一人道,突然又疑惑:“真奇怪,都是一样的课本,为什么机器人技术会发展得那么厉害,都超过国外水平了,其他技术却还保持在原有水平?”
时间过去太久,已经很少有人能想起曾经有一所不起眼的中学科学小组,初次发表了一篇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论文。也很少有人记得有一群学生制造的机器人让扶桑哑口无言。然而这些静静结下的种子已经慢慢开出了花朵,在各方的努力下,机器人对于这个国家的平民和学生而言,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法理解的技术,而是所有人都热衷参与的赛事。
季椽和宋冀宁所在的普白一高身为去年冠军,自然倍受瞩目,不明白的专盯着一高的高三学生,明白的专盯着那两个看着像候补的二年级学生。
“奇怪,听说一高是去年冠军,现在地质队用的蛇型机器人就是一高在比赛中发明的,但我看着一般啊?”一名从大学请来的裁判坐在高台上看比赛,同时疑惑地问办事员。
“您得看旁边那两个学生。”
“哪两个?”
“最大个和最小个那俩。”
裁判:“……这比喻真形象。”
一高有两个不怎么出场的学生,一个身形特别高大,比现场的中学生都高都壮,看着像体育生,专门找来做苦力的。另一名学生略瘦弱,整整齐齐的好学生模板,像是特意被带来参观学习的。
裁判之前就注意到他们,也发现很多学生爱围着他们转,电视台和记者也喜欢围着他们拍,他还以为是这俩学生长得好看,媒体在找形象担当呢!
“那我怎么没见他们上过赛场?”
“因为太欺负人了。”
“啊?”
“你如果看过去年的总决赛就会明白,他们上场就太打击其他学生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季椽和宋冀宁不参加地区总决赛并非自负,只是不想让其他同学太理所当然,觉得他们就该为别人挣这20分。好在学长们都很淳朴,发现季椽两人不参与比赛后,除了有些紧张外,没出现“你为什么不帮我拿冠军”这种白痴。
季椽和宋冀宁承担了指导学生的责任,连物理老师都听他们的,在整个参赛小队同心努力之下,一高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全国总决赛的名额。
不过以“前冠军”的名声而言,他们的表现确实不够精彩。好在曾经的参赛小队都知道真正的主力是谁,离开赛场前纷纷向两人打招呼:“宋冀宁,季椽,决赛见。”
季椽:“啊?”
宋冀宁赶紧:“刘振兴,决赛见!彭国东,决赛见!”
随后悄声告诉季椽:“这是北高的,那是南高的。”
季椽:“哦……?”
这就是两人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宋冀宁向来好友遍地,他能记住所有曾经交谈过的人,不管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他都能与对方相交莫逆。因此当有需要时,他总能找到一堆帮手。
而季椽向来不擅长、不主动交友,除了实验室认识的朋友,他很少能从其他方面结交到朋友。因此别人找软柿子的时候,最容易找上他这种人。
好在。
前世的季椽有老师。
现在的季椽有宋冀宁。
地区决赛后,选出了60所参赛学校,这次是在津市的体育中心进行全国总决赛——据说因去年比赛的大热,有三座城市争取举办权,最后被工业发展靠前的津市抢到了。
同样因去年的大热,外媒也注意到了这项全国性的中学生比赛。虽然不泛抱着“吹牛”“搞不好是军事行动(人太多了)”的想法,但终归派出记者进行跟随报道。
然而这段时间,除了机器人大赛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全国严打。报纸新闻连篇累牍,整天报道抓捕了多少犯罪份子,打掉了多少黑暗势力。而且从重从严从快,几乎是抓到即审判即枪毙。
街道上再也看不到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曾经在村道上差点拦路打劫季椽等人的车匪路霸也被尽数肃清。
在曾经的时间线上,宋冀宁差点成为其中一员,现在的他却是一场全国比赛的冠军种子队成员,倍受期待和瞩目。
当然,更受媒体瞩目的是前线奋战的公安部队,以及他们对付匪徒所使用的武器。
——电击木仓!!
这得回到季家那次“入室抢劫”事件以后,季建国拿走了季椽那两张设计图带回公司研究。
他原本也是一名电子技工,完全看得懂这些设计图,捕鼠器被他改一改投入生产,送了一批给当地粮所,因效果显著,很快接到大笔粮油局的订单。
至于电击木仓,季建国请了几个技术员一起进行改进,克服木仓身的绝缘材料问题,又好不容易克服电池问题,正赶上全国严打,季建国送了一批给公安局试用,再次接到大笔订单。
后世国内禁止使用电击木仓,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不人道”。但是现在用却刚刚好,没人会认为这么对待罪犯是凶残的行为。
虽然没有镍氢电池,但此时已经有锂电池了,没有后世那么好,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但作为官方武器而言,比子弹省钱和安全多了。弹射电弧片最高弹射5米,强烈的电流使逃跑的罪犯瞬间失去战斗力,即迅捷又悄无声息,相比前几年的严打,这次完全没听到木仓声,更未引起民间骚动。
这种首次出现在民众眼前的抓捕武器令中外媒体震惊,国内对新武器大肆赞扬,连国外媒体也忍不住夸奖,认为这是对付犯罪份子最适合的武器。
季建国又收到一大笔订单的同时,季椽和宋冀宁已来到津市,准备参加全国总决赛
蒋教授这次不是裁判,但他还是特地来一趟看望季椽两人。他很喜欢这两个聪明的孩子,虽然不能向他们透露比赛内容,但还是尽己所能教了他们一些电子知识,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两人自然也没辜负蒋教授的教导,领悟极快,让蒋教授欣慰之余又倍感遗憾。
他很想收这两个孩子当他的学生,但他们太出色了,必定能考上a大这样的学校,他的学校当然也不差,但不如a大,想也知道他们会选哪里,蒋教授只好遗憾的放弃。不过放弃归放弃,遇到这种一点就通的好学生,他还是很开心的教导他们。
总决赛并没有对季椽和宋冀宁带来任何障碍,除了比赛项目略有不同,总体来说还是安装,组合,拆解,赛跑那几套。
蒋教授见他们轻轻松松过关斩将,忍不住对他们发出邀请:“季椽,宋冀宁,你们要不要来参加明年的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
“那是什么?”宋冀宁问。
“全名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也是中科协举办的科技比赛,不知道为什么名气总是上不来,参加的学校也不多。”
季椽和宋冀宁对视一眼,不忍心告诉他这名字又啰嗦又没重点且意义不明,中学生谁敢肯定的说自己懂得“发明创造”,万一自己发明的东西早就有了呢?而且加个讨论会感觉像拿着笔记本参加的学习会,能吸引人才怪。
“蒋教授,要不试试给比赛改个名?”
“改名?”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怎么样?”季椽提议。
其实这就是后来改的名,自从改成这浅显易懂的名字后,参赛的学生确实多了很多,终于成为一项不输机器人大赛的科技比赛,季椽还曾经参加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蒋教授念了两遍,点头:“可以啊,顺口多了,也能让学生理解我们的比赛衷旨,回去就找他们商量!”
机器人比赛浙浙接近尾声,随着一高的遥遥领先,季椽不再出席比赛,赛场由宋冀宁带领学长们参加,而季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设计图。
最后一项比赛仍是自由发挥的项目,然而季椽擅长的蜘蛛型机器人和蛇型机器人都被他用完了,虽然吃老本也能赢,但季椽怎么会愿意吃老本呢?
他又想到了一件有趣的恶作剧!
这些人的特点是理科都不错,但偏科严重,很需要从其他地方加分。去年比赛时,那些参赛的高三学生就因为多了二十分的加分项考上大学,这次学校仍旧如法炮制。
说起来这些人感觉像在蹭季椽和宋冀宁两人的成绩,没有他俩光凭其他人绝对没把握拿冠军,好在两人并不介意这些。
今年的参赛学校比去年更多,电视台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机器人大赛”是什么,也确实达到了普及的目的。光参赛学校就是去年的四倍以上,连来观赛的家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
去年的全国总决赛只有52所学校,今年更为严格,一减再减,最终仍有156所学校入围。
按照每校10人的参赛人数,居然有一千多人。不可能真的让一千五百多人前往a市参加总决赛,于是举办方中科协让每个省份再次举办了一次“地区总决赛”,只有冠军队伍才允许参加全国总决赛。
这是很多省市第一次参与全国大型比赛,因此极为重视,地方电视台也争相报道,起到了广大的宣传科普作用,连路边蹬三轮的大爷都知道“机器人”是什么了。
中科协简直惊喜,要知道其实国内早在机器人大赛前就举办过另一项科技赛事,名为“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当时还光荣的得到过最高领导的题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然而这项活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宣传和普及,连续举办几年,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和“作文比赛”“数学比赛”没什么区别,也没出现超出教科书水平的技术,让中科协对自己举办赛事的能力感到沮丧。
“都是科技赛事,怎么差那么多呢?”一名中科协办事员不解的问。
“因为水平不一样吧!”另一人道,突然又疑惑:“真奇怪,都是一样的课本,为什么机器人技术会发展得那么厉害,都超过国外水平了,其他技术却还保持在原有水平?”
时间过去太久,已经很少有人能想起曾经有一所不起眼的中学科学小组,初次发表了一篇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论文。也很少有人记得有一群学生制造的机器人让扶桑哑口无言。然而这些静静结下的种子已经慢慢开出了花朵,在各方的努力下,机器人对于这个国家的平民和学生而言,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法理解的技术,而是所有人都热衷参与的赛事。
季椽和宋冀宁所在的普白一高身为去年冠军,自然倍受瞩目,不明白的专盯着一高的高三学生,明白的专盯着那两个看着像候补的二年级学生。
“奇怪,听说一高是去年冠军,现在地质队用的蛇型机器人就是一高在比赛中发明的,但我看着一般啊?”一名从大学请来的裁判坐在高台上看比赛,同时疑惑地问办事员。
“您得看旁边那两个学生。”
“哪两个?”
“最大个和最小个那俩。”
裁判:“……这比喻真形象。”
一高有两个不怎么出场的学生,一个身形特别高大,比现场的中学生都高都壮,看着像体育生,专门找来做苦力的。另一名学生略瘦弱,整整齐齐的好学生模板,像是特意被带来参观学习的。
裁判之前就注意到他们,也发现很多学生爱围着他们转,电视台和记者也喜欢围着他们拍,他还以为是这俩学生长得好看,媒体在找形象担当呢!
“那我怎么没见他们上过赛场?”
“因为太欺负人了。”
“啊?”
“你如果看过去年的总决赛就会明白,他们上场就太打击其他学生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季椽和宋冀宁不参加地区总决赛并非自负,只是不想让其他同学太理所当然,觉得他们就该为别人挣这20分。好在学长们都很淳朴,发现季椽两人不参与比赛后,除了有些紧张外,没出现“你为什么不帮我拿冠军”这种白痴。
季椽和宋冀宁承担了指导学生的责任,连物理老师都听他们的,在整个参赛小队同心努力之下,一高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全国总决赛的名额。
不过以“前冠军”的名声而言,他们的表现确实不够精彩。好在曾经的参赛小队都知道真正的主力是谁,离开赛场前纷纷向两人打招呼:“宋冀宁,季椽,决赛见。”
季椽:“啊?”
宋冀宁赶紧:“刘振兴,决赛见!彭国东,决赛见!”
随后悄声告诉季椽:“这是北高的,那是南高的。”
季椽:“哦……?”
这就是两人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宋冀宁向来好友遍地,他能记住所有曾经交谈过的人,不管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他都能与对方相交莫逆。因此当有需要时,他总能找到一堆帮手。
而季椽向来不擅长、不主动交友,除了实验室认识的朋友,他很少能从其他方面结交到朋友。因此别人找软柿子的时候,最容易找上他这种人。
好在。
前世的季椽有老师。
现在的季椽有宋冀宁。
地区决赛后,选出了60所参赛学校,这次是在津市的体育中心进行全国总决赛——据说因去年比赛的大热,有三座城市争取举办权,最后被工业发展靠前的津市抢到了。
同样因去年的大热,外媒也注意到了这项全国性的中学生比赛。虽然不泛抱着“吹牛”“搞不好是军事行动(人太多了)”的想法,但终归派出记者进行跟随报道。
然而这段时间,除了机器人大赛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全国严打。报纸新闻连篇累牍,整天报道抓捕了多少犯罪份子,打掉了多少黑暗势力。而且从重从严从快,几乎是抓到即审判即枪毙。
街道上再也看不到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曾经在村道上差点拦路打劫季椽等人的车匪路霸也被尽数肃清。
在曾经的时间线上,宋冀宁差点成为其中一员,现在的他却是一场全国比赛的冠军种子队成员,倍受期待和瞩目。
当然,更受媒体瞩目的是前线奋战的公安部队,以及他们对付匪徒所使用的武器。
——电击木仓!!
这得回到季家那次“入室抢劫”事件以后,季建国拿走了季椽那两张设计图带回公司研究。
他原本也是一名电子技工,完全看得懂这些设计图,捕鼠器被他改一改投入生产,送了一批给当地粮所,因效果显著,很快接到大笔粮油局的订单。
至于电击木仓,季建国请了几个技术员一起进行改进,克服木仓身的绝缘材料问题,又好不容易克服电池问题,正赶上全国严打,季建国送了一批给公安局试用,再次接到大笔订单。
后世国内禁止使用电击木仓,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不人道”。但是现在用却刚刚好,没人会认为这么对待罪犯是凶残的行为。
虽然没有镍氢电池,但此时已经有锂电池了,没有后世那么好,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但作为官方武器而言,比子弹省钱和安全多了。弹射电弧片最高弹射5米,强烈的电流使逃跑的罪犯瞬间失去战斗力,即迅捷又悄无声息,相比前几年的严打,这次完全没听到木仓声,更未引起民间骚动。
这种首次出现在民众眼前的抓捕武器令中外媒体震惊,国内对新武器大肆赞扬,连国外媒体也忍不住夸奖,认为这是对付犯罪份子最适合的武器。
季建国又收到一大笔订单的同时,季椽和宋冀宁已来到津市,准备参加全国总决赛
蒋教授这次不是裁判,但他还是特地来一趟看望季椽两人。他很喜欢这两个聪明的孩子,虽然不能向他们透露比赛内容,但还是尽己所能教了他们一些电子知识,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两人自然也没辜负蒋教授的教导,领悟极快,让蒋教授欣慰之余又倍感遗憾。
他很想收这两个孩子当他的学生,但他们太出色了,必定能考上a大这样的学校,他的学校当然也不差,但不如a大,想也知道他们会选哪里,蒋教授只好遗憾的放弃。不过放弃归放弃,遇到这种一点就通的好学生,他还是很开心的教导他们。
总决赛并没有对季椽和宋冀宁带来任何障碍,除了比赛项目略有不同,总体来说还是安装,组合,拆解,赛跑那几套。
蒋教授见他们轻轻松松过关斩将,忍不住对他们发出邀请:“季椽,宋冀宁,你们要不要来参加明年的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
“那是什么?”宋冀宁问。
“全名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也是中科协举办的科技比赛,不知道为什么名气总是上不来,参加的学校也不多。”
季椽和宋冀宁对视一眼,不忍心告诉他这名字又啰嗦又没重点且意义不明,中学生谁敢肯定的说自己懂得“发明创造”,万一自己发明的东西早就有了呢?而且加个讨论会感觉像拿着笔记本参加的学习会,能吸引人才怪。
“蒋教授,要不试试给比赛改个名?”
“改名?”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怎么样?”季椽提议。
其实这就是后来改的名,自从改成这浅显易懂的名字后,参赛的学生确实多了很多,终于成为一项不输机器人大赛的科技比赛,季椽还曾经参加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蒋教授念了两遍,点头:“可以啊,顺口多了,也能让学生理解我们的比赛衷旨,回去就找他们商量!”
机器人比赛浙浙接近尾声,随着一高的遥遥领先,季椽不再出席比赛,赛场由宋冀宁带领学长们参加,而季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设计图。
最后一项比赛仍是自由发挥的项目,然而季椽擅长的蜘蛛型机器人和蛇型机器人都被他用完了,虽然吃老本也能赢,但季椽怎么会愿意吃老本呢?
他又想到了一件有趣的恶作剧!
第一时间更新《国家制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