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自豪地炫耀,他这条人体输送带共动用了5万个战俘、士兵和俄国劳工,一天能运输一车皮给养,从这个铁路小站一直到乌帕河,长达四十公里。
鲍曼还没有反应过来,说道:“既然有这么多人,每个人肩挑手提不也一样吗?”
哈罗德说:“叔叔,那可不一样。人背着东西走四十公里会累坏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人可以站着不动,只用手转运物资,节省了体力。”
鲍曼恨不得打自己耳光: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在人前出丑,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呢。
魏森贝格尔军长介绍说,哈罗德的这个办法已经在全军推广了,前不久施佩尔到这里视察时极为赞赏,说回去要向全军推广。
“明天我们看看去。”李德说。
卡车继续向南,然而没走多远,公路上停着一溜车,前面,戴着“狗链”的宪兵拦住每一辆车在检查,周围还有一些在巡逻。
“发生什么事了?”司机从驾驶室探出头,问站在路边抽烟的一个司机。
司机猛吸了一口烟,不耐烦地说:“检查。”
“检查什么?”不吸烟的司机问吸烟的司机。
车下的司机很不耐烦地扔掉烟屁股,不经意间瞄了车门子一眼,发现是同一个团的,态度缓和了一点:“什么都查:查俄国特务、查自己的逃兵、查走私香肠、查倒卖军用品。呶,刚才逮捕了一个上士,从车站上偷了几支崭新的p38准备倒卖。”
“卖给游击队回头来打我们?这家伙着实该死。”车上的咬牙切齿对车下的说。
几个宪兵对来了,为首的吼叫:“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司机没吱声。又问了一遍还是如此,司机知道车上拉的是大人物而不是东西,那些人上车时神神秘秘的,好像有一个将军。既然是大人物,他可以有恃无恐了。
“这是个哑巴吧?”
“不,可能是聋子。”
“连聋带哑。”
“也许大脑受了刺激。”
宪兵们咕哝着向车后面走去,听到他们敲打车梆:“打开车厢,宪兵检查。”
神气活现的宪兵转瞬从后面过来了,小声咕嘟道:“我以为将军是假冒的,没想到是真的,他们竟然坐这样的卡车?”经过驾驶室时他们瞟了司机一眼,司机咧嘴笑了,戏谑地朝他们挥手道别:“古德纳贺特(德语:晚安,通常晚上就寝前说的)”
“我说的没错吧,大脑受了刺激。”声音渐行渐远。
……
这里是图拉州切卡林以南二十公里处乌帕河与祖沙河交汇处。是第53军45步兵师478步兵团第3步兵营2连阵地,连长就是哈罗德。
今年夏天,哈罗德与党卫军在白俄罗斯森林干了一架后,戈培尔先让他到意大利学习了一个月的防御工程学,然后在十月下旬来到这地方。
不久,上级要求修筑冬季工事,当时这位新任连长手下只有十几个人。与白俄罗斯时一样,他从源源不断的战俘中挑选了一百多还算是身强力壮的战俘,招募了数量相同的老百姓—主要是妇女和老人,日夜不停地沿河修筑冬季工事。
上级划给二连的防区足有一公里,纵深五公里—由于减员整编,如今每个连只有一百人—二连工事后面几公里处是迫击炮排,还有一个操纵一门88毫米炮的重炮班。防线后面十五公里处是3营营部。
修筑工事对哈罗德来说是轻车熟路。他命人先把俄国人挖的反坦克壕加宽,改选成蜘蛛网般的地下通道,每个班修一座地下掩避所,用钢轨、圆木做顶,覆盖上厚二至三米的泥土。成为全封闭式工事。
稍后,从别廖夫以北到切卡林的478团工事、整个师、军也如法炮制。连切卡林以北帝国师防区也派人观摩“哈罗德式”地下工事。
如今。连元首也参观他的地下工事了。第二天一大早,冒雪来到哈罗德的阵地视察。
军长今天落实元首的指示,到第167步兵师布置作战行动去了,由45步兵师师长陪同元首,478步兵团布朗团长和参谋长当仁不让地跟在后面。
轻柔的雪使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只有乌帕河是黑的。河水流经二连时转了一个弯,依河而建的二连工事呈“品”字形,哈罗德介绍说,二连阵地恰好象只螃蟹,一排在左钳,三排在右钳位置,二排和连部位于蟹体,张大着嘴等着俄国人。
李德站在工事顶上,俯视着河对岸,那里有几处德军前哨阵地,大部队已钻入他脚下的地下工事。在他的后边由四排构成的第二道地下工事,还有为数不多的营、团预备队,只是这两级预备队要满足十多公里防线的需要。
哈罗德领着元首从后面隐藏的小门走进昏暗的掩蔽工事,进门往左是厨房,听见年轻女人的笑声,他转向右边的临河工事,二排长黑格军士长领着二十来个士兵扩展空间,右边一间是连部。李德转了一圈,从炮镜中向对岸瞅了瞅,很远的地方一些人影在挖掘陷阱。他转过身时揉揉鼻子,一股夹着肉香的热气顺着地道飘浮过来。
李德对鲍曼说,去看看战士们的伙食怎么样吧。
一小群人奔向香源处,只见一口从集体农庄“借”来的大锅中煮着羊肉,李德使劲吸食着诱人的香气:吃不得肉,嗅嗅香总可以吧。
李德看到鲍曼不住地咽唾沫,半开玩笑地说:“鲍曼,你代表党品尝一下战士们的伙食,也算是党对军队的关心吧。”
鲍曼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起汤喝了一口,烫得他舌头吐出老长:“啊,味道不错,厨师肯定是奥地利的。”他在拍元首的马屁,元首就是奥地利人,只不过他家的对面是德国。
团长把厨师从角落里拽了上来,厨师冲大家不住地鞠躬,哈罗德说这是招募的专业厨师,是乌克兰人。
“乌克兰人?”鲍曼又是捶胸又是往地下吐唾沫,生怕刚才喝进去的汤里被人下了毒一般。
团长炫耀说她做得一手美味——乌克兰的美食萨洛,而且已经准备就绪,准备让元首品尝。
鲍曼一听不再吐唾沫,而是咽唾沫了。给他当个唾沫都不容易。
师长狠狠瞪了团长一眼:“你不知道元首不吃肉?”
布郎猛拍自己的脑门,歉意地向元首笑了笑。
李德大度地摆摆手,问师长。“萨洛?你吃过?”
还没等师长加入回答,鲍曼抢先卖弄道:“腌猪肉片。用盐腌过的白的肥猪肉片上,夹杂几道金红色的瘦肉条,色感诱人,香味四溢,令人垂涎,百吃不厌。”
屋子里响起一阵咽口水的合唱。鲍曼的喉结动了动,继续跟唾沫过不去。
地下坑道里有节奏地喊着“元首、元首”,狭窄的厨房门口围满了好奇的士兵,后面的士兵还在往前踊,把前面的士兵不时推进厨房。元首旗队的士兵们也不时把失足到厨房的士兵往外推,但是外面的人多势众,警卫不断地往后退,快退到厨房锅台跟前了。
布郎团长耐心解释了半天,士兵们还是慢慢往里踊动。鲍曼举起双手说:“士兵同志们,我是帝国办公厅主任,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等元首吃完饭后,一定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看望大家,请大家尽快散去,为了元首的安全,尽快回到岗位上去。”
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大家散开了。
团长在厨房中间用弹药箱堆起个桌子,摆上洋葱、伏特加,乌克兰女厨师把腌猪肉片做成猪油状,将拌有食盐、大蒜的猪油涂抹到黑面包上,猪肉的浓香与黑面包的清香相互交融,吃起来回味无穷。
萨洛配以洋葱和伏特加食用,酒醇肉香葱烈,堪称美食绝配;只是作为第三帝国元首的李德,只有把涌到嗓门的酸水一遍遍往回咽的份儿,美食让手下人吃了个痛快。
倒是师长过意不去了,他在黑面包上涂抹些猪油让元首吃:“反正这不是肉,你们说呢?”
看到大家一边大吃大嚼,一边忙不迭地点头,李德贪婪地几口吃光,并默认师长涂抹猪油时,稍稍放了点腌猪肉碎片。
美食转眼间被风卷残云,鲍曼心满意足地拍着肚子,打着饱嗝,对仍躲在角落里的乌克兰厨师说:“不错,你做的萨洛比我以前吃过的好,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
厨师怯生生地回答:“我是卡留娜,就住在附近。”
李德吞着师长给他的、里面夹着肉丝的黑面包说:“这里可以俄罗斯的地盘呀。等战争结束,你可以回到乌克兰去。”
厨师抬起头:“你真是德国元首?”
鲍曼奇怪地问道:“你怎么问这样奇怪的问题?”
厨师说:“没什么,我只是没想到德国元首这么随和,真是没想到。”她抬头笑了笑,转身在一个布包里搜寻着什么,半晌找出一个白的织物。
“手织桌布。”鲍曼与李德不约而同地说,李德不由地转身看了眼专机服务员,她伸出四根指头,轻声说:“这个,四马克。”
只有李德明白她的话。
&nnsp;
鲍曼还没有反应过来,说道:“既然有这么多人,每个人肩挑手提不也一样吗?”
哈罗德说:“叔叔,那可不一样。人背着东西走四十公里会累坏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人可以站着不动,只用手转运物资,节省了体力。”
鲍曼恨不得打自己耳光:这么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在人前出丑,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呢。
魏森贝格尔军长介绍说,哈罗德的这个办法已经在全军推广了,前不久施佩尔到这里视察时极为赞赏,说回去要向全军推广。
“明天我们看看去。”李德说。
卡车继续向南,然而没走多远,公路上停着一溜车,前面,戴着“狗链”的宪兵拦住每一辆车在检查,周围还有一些在巡逻。
“发生什么事了?”司机从驾驶室探出头,问站在路边抽烟的一个司机。
司机猛吸了一口烟,不耐烦地说:“检查。”
“检查什么?”不吸烟的司机问吸烟的司机。
车下的司机很不耐烦地扔掉烟屁股,不经意间瞄了车门子一眼,发现是同一个团的,态度缓和了一点:“什么都查:查俄国特务、查自己的逃兵、查走私香肠、查倒卖军用品。呶,刚才逮捕了一个上士,从车站上偷了几支崭新的p38准备倒卖。”
“卖给游击队回头来打我们?这家伙着实该死。”车上的咬牙切齿对车下的说。
几个宪兵对来了,为首的吼叫:“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司机没吱声。又问了一遍还是如此,司机知道车上拉的是大人物而不是东西,那些人上车时神神秘秘的,好像有一个将军。既然是大人物,他可以有恃无恐了。
“这是个哑巴吧?”
“不,可能是聋子。”
“连聋带哑。”
“也许大脑受了刺激。”
宪兵们咕哝着向车后面走去,听到他们敲打车梆:“打开车厢,宪兵检查。”
神气活现的宪兵转瞬从后面过来了,小声咕嘟道:“我以为将军是假冒的,没想到是真的,他们竟然坐这样的卡车?”经过驾驶室时他们瞟了司机一眼,司机咧嘴笑了,戏谑地朝他们挥手道别:“古德纳贺特(德语:晚安,通常晚上就寝前说的)”
“我说的没错吧,大脑受了刺激。”声音渐行渐远。
……
这里是图拉州切卡林以南二十公里处乌帕河与祖沙河交汇处。是第53军45步兵师478步兵团第3步兵营2连阵地,连长就是哈罗德。
今年夏天,哈罗德与党卫军在白俄罗斯森林干了一架后,戈培尔先让他到意大利学习了一个月的防御工程学,然后在十月下旬来到这地方。
不久,上级要求修筑冬季工事,当时这位新任连长手下只有十几个人。与白俄罗斯时一样,他从源源不断的战俘中挑选了一百多还算是身强力壮的战俘,招募了数量相同的老百姓—主要是妇女和老人,日夜不停地沿河修筑冬季工事。
上级划给二连的防区足有一公里,纵深五公里—由于减员整编,如今每个连只有一百人—二连工事后面几公里处是迫击炮排,还有一个操纵一门88毫米炮的重炮班。防线后面十五公里处是3营营部。
修筑工事对哈罗德来说是轻车熟路。他命人先把俄国人挖的反坦克壕加宽,改选成蜘蛛网般的地下通道,每个班修一座地下掩避所,用钢轨、圆木做顶,覆盖上厚二至三米的泥土。成为全封闭式工事。
稍后,从别廖夫以北到切卡林的478团工事、整个师、军也如法炮制。连切卡林以北帝国师防区也派人观摩“哈罗德式”地下工事。
如今。连元首也参观他的地下工事了。第二天一大早,冒雪来到哈罗德的阵地视察。
军长今天落实元首的指示,到第167步兵师布置作战行动去了,由45步兵师师长陪同元首,478步兵团布朗团长和参谋长当仁不让地跟在后面。
轻柔的雪使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只有乌帕河是黑的。河水流经二连时转了一个弯,依河而建的二连工事呈“品”字形,哈罗德介绍说,二连阵地恰好象只螃蟹,一排在左钳,三排在右钳位置,二排和连部位于蟹体,张大着嘴等着俄国人。
李德站在工事顶上,俯视着河对岸,那里有几处德军前哨阵地,大部队已钻入他脚下的地下工事。在他的后边由四排构成的第二道地下工事,还有为数不多的营、团预备队,只是这两级预备队要满足十多公里防线的需要。
哈罗德领着元首从后面隐藏的小门走进昏暗的掩蔽工事,进门往左是厨房,听见年轻女人的笑声,他转向右边的临河工事,二排长黑格军士长领着二十来个士兵扩展空间,右边一间是连部。李德转了一圈,从炮镜中向对岸瞅了瞅,很远的地方一些人影在挖掘陷阱。他转过身时揉揉鼻子,一股夹着肉香的热气顺着地道飘浮过来。
李德对鲍曼说,去看看战士们的伙食怎么样吧。
一小群人奔向香源处,只见一口从集体农庄“借”来的大锅中煮着羊肉,李德使劲吸食着诱人的香气:吃不得肉,嗅嗅香总可以吧。
李德看到鲍曼不住地咽唾沫,半开玩笑地说:“鲍曼,你代表党品尝一下战士们的伙食,也算是党对军队的关心吧。”
鲍曼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舀起汤喝了一口,烫得他舌头吐出老长:“啊,味道不错,厨师肯定是奥地利的。”他在拍元首的马屁,元首就是奥地利人,只不过他家的对面是德国。
团长把厨师从角落里拽了上来,厨师冲大家不住地鞠躬,哈罗德说这是招募的专业厨师,是乌克兰人。
“乌克兰人?”鲍曼又是捶胸又是往地下吐唾沫,生怕刚才喝进去的汤里被人下了毒一般。
团长炫耀说她做得一手美味——乌克兰的美食萨洛,而且已经准备就绪,准备让元首品尝。
鲍曼一听不再吐唾沫,而是咽唾沫了。给他当个唾沫都不容易。
师长狠狠瞪了团长一眼:“你不知道元首不吃肉?”
布郎猛拍自己的脑门,歉意地向元首笑了笑。
李德大度地摆摆手,问师长。“萨洛?你吃过?”
还没等师长加入回答,鲍曼抢先卖弄道:“腌猪肉片。用盐腌过的白的肥猪肉片上,夹杂几道金红色的瘦肉条,色感诱人,香味四溢,令人垂涎,百吃不厌。”
屋子里响起一阵咽口水的合唱。鲍曼的喉结动了动,继续跟唾沫过不去。
地下坑道里有节奏地喊着“元首、元首”,狭窄的厨房门口围满了好奇的士兵,后面的士兵还在往前踊,把前面的士兵不时推进厨房。元首旗队的士兵们也不时把失足到厨房的士兵往外推,但是外面的人多势众,警卫不断地往后退,快退到厨房锅台跟前了。
布郎团长耐心解释了半天,士兵们还是慢慢往里踊动。鲍曼举起双手说:“士兵同志们,我是帝国办公厅主任,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等元首吃完饭后,一定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看望大家,请大家尽快散去,为了元首的安全,尽快回到岗位上去。”
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大家散开了。
团长在厨房中间用弹药箱堆起个桌子,摆上洋葱、伏特加,乌克兰女厨师把腌猪肉片做成猪油状,将拌有食盐、大蒜的猪油涂抹到黑面包上,猪肉的浓香与黑面包的清香相互交融,吃起来回味无穷。
萨洛配以洋葱和伏特加食用,酒醇肉香葱烈,堪称美食绝配;只是作为第三帝国元首的李德,只有把涌到嗓门的酸水一遍遍往回咽的份儿,美食让手下人吃了个痛快。
倒是师长过意不去了,他在黑面包上涂抹些猪油让元首吃:“反正这不是肉,你们说呢?”
看到大家一边大吃大嚼,一边忙不迭地点头,李德贪婪地几口吃光,并默认师长涂抹猪油时,稍稍放了点腌猪肉碎片。
美食转眼间被风卷残云,鲍曼心满意足地拍着肚子,打着饱嗝,对仍躲在角落里的乌克兰厨师说:“不错,你做的萨洛比我以前吃过的好,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
厨师怯生生地回答:“我是卡留娜,就住在附近。”
李德吞着师长给他的、里面夹着肉丝的黑面包说:“这里可以俄罗斯的地盘呀。等战争结束,你可以回到乌克兰去。”
厨师抬起头:“你真是德国元首?”
鲍曼奇怪地问道:“你怎么问这样奇怪的问题?”
厨师说:“没什么,我只是没想到德国元首这么随和,真是没想到。”她抬头笑了笑,转身在一个布包里搜寻着什么,半晌找出一个白的织物。
“手织桌布。”鲍曼与李德不约而同地说,李德不由地转身看了眼专机服务员,她伸出四根指头,轻声说:“这个,四马克。”
只有李德明白她的话。
&nnsp;
第一时间更新《奋斗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