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真是险,差一点就被发现了。”被张宝儿拉着飞出院墙,赵风还没缓过神儿来呢,“你说,如果那个老道看到我们在偷听,他会怎么对付我们?”
张宝儿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们又没犯法,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他们是在计划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吧,都说了些什么?”
张宝儿沉吟着,不知道是否该把听到的告诉赵风。
“对我还保密啊?太不够朋友了吧!”赵风有些不满。
张宝儿只好说了:“你想到哪儿去了,他们好像要在这里偷一本书。”
赵风追问道:“什么书,买不就行了,用得着这么神神秘秘的?”
“《黄帝外经》,你听说过吗?”
赵风挠了挠头:“挺熟悉的名字啊,好像网上有卖的吧。”
张宝儿笑了一声,没多解释。
两个人回到家,周小云还没睡,走过来问道:“你们干什么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探险去了,你没跟着去真是可惜。”赵风故作神秘。
“这里有什么险可探?”周小云不以为然。
“《黄帝外经》,你听说过吗?”赵风问他。
“《黄帝内经》我倒是听说过,张伯伯书架上有好几本呢。是吧,宝儿?”
“我爸是老中医,《黄帝内经》是他的必修课。”
“《黄帝外经》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周小云问道。
“这有什么奇怪。有正史,也有外史、野史。有内就有外,这很自然啊,否则,为什么不干脆叫《黄帝经》?”赵风说道。
张宝儿解释道:“据说,当初黄帝写了两本书,一本是《黄帝内经》,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的医学著作,研究内容集中在人体内部结构。”
要想得道成仙,长寿是必须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道家对养生非常重视。中国自古就有“医道同源”的说法,黄帝一直被道家奉为代表人物,道家学说也被称为“黄老之说”。因此,许多道士本身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名医,像我们所熟悉的扁鹊、华佗、李时珍,要么是被道教所尊奉的医圣、药王,要么他本身就是道士,要么是道家文化的信仰者。商、周时期的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宋朝的睡仙陈抟也活了接近120岁。一个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本身就是道家的活广告。
中医的天人合一观、yīn阳五行说,及其对人体经络、气血、脏腑的见解,基本上都为道教所承袭、发挥。比如,道教养生最重视的是人体jīng、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yīn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体jīng、气、神的平衡与协调。
“古代的医疗水平怎么那么高?那时没有人体解剖,古代人是怎么知道人体构造的?”赵风感到难以理解。
“我不知道。不过,我从小就吃中药,从不吃西药。很多病人,宁可相信我爸给他们把脉的结果,也不愿意去医院照CT。”
“中医真的有这么神奇?”
“我这么严重的病,张伯伯不是手到病除了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周小云在一旁说道。
张宝儿继续解释道:“中医和道教的经脉,不是现在的科学水平可以解释得了的。我爸曾经说过,针灸刺穴在一些人身上可以激发出沿经脉循行传导的感觉,其传导速度远低于神经的传导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局部机械压迫的手法加以阻滞。这种现象叫做‘循经感传’。经过对20多万人的观察,发现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与古人描绘的经脉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一种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经络可见现象’:某些皮肤病患者身上,有线条状的皮肤变异,与经脉的走向基本一致。”
“《黄帝内经》和《易经》、《道德经》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书,可是,《黄帝外经》却没有流传下来。不过,《黄帝外经》确有其书,《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黄帝内经》有十八卷,《黄帝外经》更长,有三十七卷。据说,《黄帝外经》讲的是人体之外的自然现象,宇宙的运行奥秘,万物的生命奥秘。它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宇宙如同一个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自身的血管、经脉、骨肉。一个人可以集中全身的力量,同样的道理,宇宙也有传送能量的通道,只要方法合适,也可以将能量集中释放。只不过,宇宙的生理周期比人的生理周期要长得多,能量的聚集和释放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假如能够利用宇宙的能量,哪怕是亿万分之一,也是难以估量的,足以毁灭整个太阳系。”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关注天象了。尧帝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测天象的工作。《论语》里有一篇叫《尧曰》的文章,里面记录了尧禅让给舜时讲的话。尧肯定讲了很多话,但在论语里面只记录了一句话:“舜啊!天文地理的法则要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把握啊,这可是关系到百姓生活、zhèng fǔ执政的大事。”由此可见,古人对天象是如何重视了。
“按你的说法,《黄帝外经》是天文学教材了?”
“天文学课本?这么说并不确切,应该说是解释宇宙奥秘的天书吧。”
“5000年前的人怎么会知道宇宙?不会是瞎编的吧?”
张宝儿迟疑了一下,认真地说道:“我知道其中有一部分,指导人类如何将宇宙万物的能量转化为自身所用。我们张家的先人张陵只得到了其中残缺不全的一小部分,也因此创立了道教。你说,会是瞎编的吗?”
“这也太玄了吧?”
“《庄子》中有一个小故事:蜗牛左边的触角上有个叫‘触氏’的国家,右边的触角上有个叫‘蛮氏’的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死伤的规模数以万计。从常识看,这个故事似乎荒唐之极——蜗牛的触角能有多大点儿地方,怎么可能安下两个国家。但换个角度想,在微观世界里,细菌病毒之间的战争,不就是这样吗?往大里说,我有时甚至想,我们地球其实不过是一个巨大机体的细胞,太阳也是。”
“人真的可以利用宇宙的力量吗?”
“不但人类,很多动物都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信鸽被拉到数千公里外放飞,你知道它们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
“应该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识别方位吧?”
“不是,鸽子在yīn天或者雨天甚至夜晚仍能准确辨别方向,这说明它不是靠太阳来定位的。”
“那它们靠什么?”
“科学家们发现鸽子是靠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地球磁场在广大区城上随不同地点和方向而不同,磁场强度、磁倾角、磁偏角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在数千米区域内,这些数据大致恒定。但在整个地球表面则是逐渐变化的,像导航图一样,可以用来定向。鸽子长期生活在固定环境中,对鸽笼附近的地形、磁场产生有着很深的记忆。并且,它们嘴上有一种能够感应磁场的晶胞,可以为鸽子的飞行导航。每当太阳质子活动剧烈时,地球磁场受到干扰,鸽子的返巢率就会大大降低。有人曾把一小块磁铁系在信鸽的头上,结果发现:如果是晴天,信鸽不受影响。到了yīn天,信鸽就变得有些迷茫,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还有其它动物,也能够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东方大黄蜂在白天非常活跃,而且温度越高越活跃。原因是这种大黄蜂能利用太阳能,它腹部独特的黄sè条纹实际上是一组微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能够收集阳光转化成电能。连大黄蜂都能利用太阳能,为什么人类不能利用宇宙的能量?”
张宝儿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们又没犯法,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他们是在计划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吧,都说了些什么?”
张宝儿沉吟着,不知道是否该把听到的告诉赵风。
“对我还保密啊?太不够朋友了吧!”赵风有些不满。
张宝儿只好说了:“你想到哪儿去了,他们好像要在这里偷一本书。”
赵风追问道:“什么书,买不就行了,用得着这么神神秘秘的?”
“《黄帝外经》,你听说过吗?”
赵风挠了挠头:“挺熟悉的名字啊,好像网上有卖的吧。”
张宝儿笑了一声,没多解释。
两个人回到家,周小云还没睡,走过来问道:“你们干什么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探险去了,你没跟着去真是可惜。”赵风故作神秘。
“这里有什么险可探?”周小云不以为然。
“《黄帝外经》,你听说过吗?”赵风问他。
“《黄帝内经》我倒是听说过,张伯伯书架上有好几本呢。是吧,宝儿?”
“我爸是老中医,《黄帝内经》是他的必修课。”
“《黄帝外经》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周小云问道。
“这有什么奇怪。有正史,也有外史、野史。有内就有外,这很自然啊,否则,为什么不干脆叫《黄帝经》?”赵风说道。
张宝儿解释道:“据说,当初黄帝写了两本书,一本是《黄帝内经》,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的医学著作,研究内容集中在人体内部结构。”
要想得道成仙,长寿是必须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道家对养生非常重视。中国自古就有“医道同源”的说法,黄帝一直被道家奉为代表人物,道家学说也被称为“黄老之说”。因此,许多道士本身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名医,像我们所熟悉的扁鹊、华佗、李时珍,要么是被道教所尊奉的医圣、药王,要么他本身就是道士,要么是道家文化的信仰者。商、周时期的彭祖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宋朝的睡仙陈抟也活了接近120岁。一个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本身就是道家的活广告。
中医的天人合一观、yīn阳五行说,及其对人体经络、气血、脏腑的见解,基本上都为道教所承袭、发挥。比如,道教养生最重视的是人体jīng、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yīn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体jīng、气、神的平衡与协调。
“古代的医疗水平怎么那么高?那时没有人体解剖,古代人是怎么知道人体构造的?”赵风感到难以理解。
“我不知道。不过,我从小就吃中药,从不吃西药。很多病人,宁可相信我爸给他们把脉的结果,也不愿意去医院照CT。”
“中医真的有这么神奇?”
“我这么严重的病,张伯伯不是手到病除了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周小云在一旁说道。
张宝儿继续解释道:“中医和道教的经脉,不是现在的科学水平可以解释得了的。我爸曾经说过,针灸刺穴在一些人身上可以激发出沿经脉循行传导的感觉,其传导速度远低于神经的传导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局部机械压迫的手法加以阻滞。这种现象叫做‘循经感传’。经过对20多万人的观察,发现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与古人描绘的经脉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一种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经络可见现象’:某些皮肤病患者身上,有线条状的皮肤变异,与经脉的走向基本一致。”
“《黄帝内经》和《易经》、《道德经》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书,可是,《黄帝外经》却没有流传下来。不过,《黄帝外经》确有其书,《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黄帝内经》有十八卷,《黄帝外经》更长,有三十七卷。据说,《黄帝外经》讲的是人体之外的自然现象,宇宙的运行奥秘,万物的生命奥秘。它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宇宙如同一个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有自身的血管、经脉、骨肉。一个人可以集中全身的力量,同样的道理,宇宙也有传送能量的通道,只要方法合适,也可以将能量集中释放。只不过,宇宙的生理周期比人的生理周期要长得多,能量的聚集和释放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假如能够利用宇宙的能量,哪怕是亿万分之一,也是难以估量的,足以毁灭整个太阳系。”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关注天象了。尧帝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测天象的工作。《论语》里有一篇叫《尧曰》的文章,里面记录了尧禅让给舜时讲的话。尧肯定讲了很多话,但在论语里面只记录了一句话:“舜啊!天文地理的法则要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把握啊,这可是关系到百姓生活、zhèng fǔ执政的大事。”由此可见,古人对天象是如何重视了。
“按你的说法,《黄帝外经》是天文学教材了?”
“天文学课本?这么说并不确切,应该说是解释宇宙奥秘的天书吧。”
“5000年前的人怎么会知道宇宙?不会是瞎编的吧?”
张宝儿迟疑了一下,认真地说道:“我知道其中有一部分,指导人类如何将宇宙万物的能量转化为自身所用。我们张家的先人张陵只得到了其中残缺不全的一小部分,也因此创立了道教。你说,会是瞎编的吗?”
“这也太玄了吧?”
“《庄子》中有一个小故事:蜗牛左边的触角上有个叫‘触氏’的国家,右边的触角上有个叫‘蛮氏’的国家,为了争夺地盘,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死伤的规模数以万计。从常识看,这个故事似乎荒唐之极——蜗牛的触角能有多大点儿地方,怎么可能安下两个国家。但换个角度想,在微观世界里,细菌病毒之间的战争,不就是这样吗?往大里说,我有时甚至想,我们地球其实不过是一个巨大机体的细胞,太阳也是。”
“人真的可以利用宇宙的力量吗?”
“不但人类,很多动物都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信鸽被拉到数千公里外放飞,你知道它们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
“应该是利用太阳的位置来识别方位吧?”
“不是,鸽子在yīn天或者雨天甚至夜晚仍能准确辨别方向,这说明它不是靠太阳来定位的。”
“那它们靠什么?”
“科学家们发现鸽子是靠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的。地球磁场在广大区城上随不同地点和方向而不同,磁场强度、磁倾角、磁偏角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络。在数千米区域内,这些数据大致恒定。但在整个地球表面则是逐渐变化的,像导航图一样,可以用来定向。鸽子长期生活在固定环境中,对鸽笼附近的地形、磁场产生有着很深的记忆。并且,它们嘴上有一种能够感应磁场的晶胞,可以为鸽子的飞行导航。每当太阳质子活动剧烈时,地球磁场受到干扰,鸽子的返巢率就会大大降低。有人曾把一小块磁铁系在信鸽的头上,结果发现:如果是晴天,信鸽不受影响。到了yīn天,信鸽就变得有些迷茫,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还有其它动物,也能够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东方大黄蜂在白天非常活跃,而且温度越高越活跃。原因是这种大黄蜂能利用太阳能,它腹部独特的黄sè条纹实际上是一组微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能够收集阳光转化成电能。连大黄蜂都能利用太阳能,为什么人类不能利用宇宙的能量?”
第一时间更新《龙虎山的故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