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闺中谍秀——贝格尔
如果华沙条约组织决定进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家;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顷刻就可迫使西德就范。自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赫尔加等十几位漂亮女郎先后成
为东方间谍之后,西方的绝密文件如同流水一般泄露而出。华沙条约组织发动闪电
式袭击所需的战斗xìng情报来自这些闺中谍秀,其中主要是赫尔加·贝格尔。
“大量女秘书变成间谍,波恩zhèng fǔ当局不得不在各部到处张贴这种布告:“jǐng
惕躲在暗中的唐璜,甜言蜜语能够撬开保险柜……。”
7.1落入谍网
当赫尔加·贝格尔兴冲冲地跨进巴黎拉斯帕伊大街的阿力昂斯法语学校大门时
;这位20岁的姑娘决不会料到以后她会变成战后最危险的风云人物。很久以来,东
方的特务机构一直把能掌握外文的年青姑娘作为他们攻克的对象,以利于他们借这
些年青女郎进行谍报工作。每发现一个女xìng目标,东方特务机构都要登记注册,注
册后的女郎,在她们的全部职业生涯中,将受到不断的监视。一有机会,特务机构
就从大量的候选女郎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位,经过引诱,迫使她们一个个上钩。赫尔
加·贝格尔就是这样踏上特务事业险途的。
这位芳龄20、头发棕sè的姑娘,身材矮胖,一双伶俐的大眼,使人感到她聪明
无比。虽然长得并不漂亮,但也不泛女xìng的摩登。1961年9月的一天,她跨进了巴
黎阿力昂斯法语学校,开始了她的学业。她勤奋努力,虽然有些谨慎、腼腆,但是
入学不到一年,就通过了学校的所有考试。获得毕业文凭后,赫尔加回到了生她养
她的故乡。她来到一家化工厂任商业秘书。3年后,她离开了令她厌倦的古城皮尔
马森斯市。
1965年,赫尔加来到波恩。一张报纸上的启事引起她的兴趣,她前往联系,很
快被招聘为外交部的秘书。这位昔rì的商界小秘书在首都交上了在外省的同事们梦
寐以求的“红运”。然而,赫尔加却万万没有料到,“红运”的背后隐藏着可怕的
结局。东德国家安全部的特工人员看到条件已成熟,便立收鱼线,开始密切地注意
她的行踪。赫尔加住在波恩被称为“秘书之家”的一幢大楼的寓所里。这里舒适平
静,隔窗远望,满目一片都市风光。
赫尔加感到一阵阵的激动,她希望自己能在这里轻松的生活一段时间,忘掉痛
心的苦恋和感情的纠蔼。夜晚,赫尔加常常自己一人走向集市上的咖啡馆,在那里
消磨夜晚漫长的时光。
1966年3月的一个傍晚,她在朗哈尔特咖啡馆吃完冰淇淋,准备返回寓所时,
一位陌生的男子彬彬有礼地走上前来问她:“小姐,请告诉我剧场在什么地方?”
这位男子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充满了男子汉的气概。这位男子的热情和男xìng的气
质象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住了赫尔加的注意力,她的心剧烈地颤抖起来,一种本能
的冲动袭向她的全身,她久久地注视这位美男子:美丽的头发,高高的鼻梁,健壮
的身材。赫尔加压抑在心中的情火又一次燃烧起来。她想起了往rì与他幽会缠绵的
皮尔,她多么希望眼前的这位美男子就是往rì的他呀。当这位美男子告诉她说:“
我叫彼得·克劳斯,希望以后能与你再次见面”时,赫尔加无限激动,她毫不思索
地接受了这个请求。第二天,赫尔加换上新的礼服,如约来到朗哈尔特咖啡馆,他
们久久地攀谈,不忍离去。
第二天,他们又一次会面。不久以后,赫尔加就很少在白杨树大街自己的寓所
过夜,而经常去彼得的住地幽会了。彼得在莱茵河畔科尼施温特租了一套陈设豪华
的房间,赫尔加经常和彼得在这里谈天说地,幽幽缠绵。很快赫尔加便扑向了彼得
的怀抱,他们如胶似漆,疯狂地走向了爱情的雀巢。彼得不久就向赫尔加正式提出
了结婚的要求。他待人殷勤、温柔,态度谨慎,所以赫尔加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但
是,由于彼得对自己的生活来源守口如瓶、严加保密,这使赫尔加的父亲对这位自
称没有地位但又挥金如土的求婚者产生了疑问。赫尔加的父亲为此请了一位私人密
探对这个求婚者进行侦察,结果使贝格尔一家惊恐万状:原来未来的女婿用的竟是
假名!赫尔加要求彼得作出解释,彼得遮遮掩掩,直到他和赫尔加一起来到里米尼
度假,彼得才向她透露“真情”:他是英国情报处的间谍,他的任务是了解西方人
是否能真的信赖德国人,波恩zhèng fǔ在同苏联人的关系问题上是否明的一套,暗的一
套。彼得坦露真情后,逼迫赫尔加立即作出抉择:要么彼此分手;要么就成为一个
英国间谍夫人,并协助他的工作。
赫尔加望着彼得魁梧的身体。伏在他宽阔的身上,她不舍得丢掉这位美男子的
丈夫。抚摸着彼得健壮的肌胀,赫尔加情火起伏,她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她又
一次扑向彼得的怀抱,埋头于他有力的身躯之下。在一份东柏林伪造工厂制作的、
印有英国徽章标记的表格上,赫尔加签上了她的名字。就这样,东德国家安全部在
波恩又多了一名间谍,赫尔加在登记卡片上用的是假名——诺娃。
7.2施展魔法
婚后的赫尔加以诺娃的身份开始了她的间谍生涯。她开始从彼得那里学习获取
情况的种种手段,也开始了她风流的间谍历史。刚入谍界,诺娃并不以为自己有多
大的作用,也不知道她已成为东德的特工间谍,她以为自己从此加入了英国情报处。开始时,诺娃提供一些诸如秘密电话号码以及有关某些高级官员的风流韵事等微
不足道的情报。也许,这对于以后进行讹诈活动是有用的,但总的来说,没有多大
油水,仅仅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赫尔加的丈夫为人热情、谨慎,她非常喜爱他,他宽阔健壮的身躯、富有男xìng
魅力的肌肤、发达的胸饥有力的臂膀,无不令她梦牵魂绕。她难以相信彼得所说的
情报处的背景,她不相信有必要逃往东柏林与情报处的人相会,她根本就难以相信
自己的丈夫竟是间谍,唯一的感觉是,每天晚上与她同床共枕的彼得,似乎心事重
重,并不象他们刚堕人情海那样可信可爱。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东德安全部在波恩
的上司都要求彼得再投诱饵,牢牢地把这位新的成员巩固起来。按照上司的旨意,
彼得·克劳斯串通另一个东方间谍设置了一个新的骗局。彼得告诉诺娃:“我们的
上司已从伦敦抵达这里,他想同你会面,并向你表示祝贺。”诺娃半信半疑,在法
兰克福国家旅馆的一套豪华的客厅里,诺娃见到了一位50开外的绅士。他以上司的
身份用德语对诺娃说:“伦敦方面对你非常满意”。他赠给诺娃一支英产金笔和其
它许多名贵化妆品。诺娃确信无疑了。她为能与上司见上一面而高兴,为自己能加
入一个传奇式的情报机构而感到骄傲,他们共进了晚餐。
面对这位气度不凡的绅士彬彬有礼的款待和过分热情的招呼,赫尔加心花怒放
,她的情yù之火又一次燃烧起来,一双渴望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位上司。当两双炽
热的眼睛相遇时,赫尔加再也按捺不住狂跳的心,当晚,他们就住进了“美洲豹”
大饭店。兴奋地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赫尔加为有一位既是她上司又是她极其理想
的情人的男人感到自豪。从此以后,赫尔加频繁地与这位自称是她上司的男人来往
,并加倍的努力,尽力满足上司提出的种种要求,向他提供价值越来越高的实质xìng
情报。以此为借口,赫尔加常常与这位上司幽会,一起出入于宾馆酒吧,忘情的吃
喝玩乐。她为多一位共度情海者而常常夜不能寐。
一次偶然的机会,1968年chūn天,诺娃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她又一次来到华沙,
任西德商务代表处主任海因里希·博克斯博士的秘书。当时,西德外交部长维利·
勃兰特正开始有计划地推行同东方和解的政策。由于华沙没有西德大使馆,因此博
克斯博士还负责同波兰官员进行秘密接触,这样赫尔加不仅能够看到商务处的各种
文件,而且对暗中的交易也了解得一清二楚。更何况,她现在又多了一条渠道,可
以在枕边套取机密。赫尔加极力装扮自己,百般卖弄风情,一有机会就挑逗这位60
岁高龄的博克斯博士。博克斯博士尽管已年岁渐高,气力不足,且笃信基督教义,
仍然难以抵制来自赫尔加这位女秘书的xìng诱惑、他也忘记了自己高贵的社会地位,
在女秘书的“无限魅力与温柔”下跌倒在床上。
彼得在华沙租了一个小套间,他每月来两次。在这个小套间里,他有时连续工
作几小时,拍照复制诺娃从商务处窃取来的大量文件。诺娃工作效率极高。她同博
克斯博士这种亲近的暧昧关系使她免去了所有检查。她只需在打字机上多垫放一张
复写纸。
每隔半月,她带上装毛衣的塑料提包到彼得的住地走一趟,秘密情报就藏在毛
衣内。这一狡猾的交接情报手段连续使用了两年,直到博克斯博士离职退休为止。
两年多的时间,博克斯博士似乎毫无怀疑,每当他稍有觉察或微感不适时,赫尔加
就投去妩媚的目光,撩拨这位商务代表处主任。一次,赫尔加如法在打印机上放上
复写纸,正在打印,博克斯博士向她走来,赫尔加急忙向他投去温柔的一笑,一只
手自然地伸向他的衣裤,另一只手迅速地取下了打印机上的复写纸。随着一声娇滴
滴的呼唤,博克斯博士便再也顾不上瞄一眼打印机,就和她躺倒在松软的沙发上了。利用这一手段,赫尔加逃过了无数次疑问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蒙混过关。由于她
的出sè工作,东柏林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始终对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乃
至整个西德战略了如指掌。
此后,赫尔加独身留在华沙,她已不象姑娘时代那样天真钟情,只要能获取情
报,能得到更多的钱物、更美丽的生活品,能受到上司的称赞,她什么都不怕。从
内心深处讲,赫尔加为自己能如此有魅力,令一个个敌人倒在她的石溜裙下俯首听
命而感到无比自豪,她一生似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满足,这样令她兴奋和激动。独身
生活一段之后,赫尔加渴望早rì返回波恩,与退休后己在那里定居的博克斯博士团
聚,同时又可以更加频繁地同彼得相会。她开始不安地给彼得打电话,要求他尽快
地打通关系寻求新的窃取情报的要位。
7.3如鱼得水
1970年9月,诺娃回到波恩,在外交部担任了一个不甚重要的职位。在这期间
,彼得又在别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情报网。他使用克罗斯·韦勒的假名,并以画家的
身份在多特德安顿下来。
他决定暂时停止同诺娃的联系,以便等待时机、缩小目标。在这段时间里,赫
尔加以诺娃的假名继续活动。由于职务的原因,她只能获得一些价值低的情报。赫
尔加便经常去博克斯博士的住所,在那里同博克斯博士一起娱乐。生活了一段时间。
赫尔加这时仅30多岁,风韵十足,正是风流的大好时机。
她受不了没有男人的寂寞,每当夜sè降临,她便走进五光十sè的咖啡酒吧。1971
年2月,赫尔加穿着时髦的服装,来到法兰克福国家旅馆的休息厅,等待她的是一
位40开外、气度不凡的绅士。这位绅士就是彼得投向赫尔加的猎物,他要赫尔加打
动这位绅士,因为从他的身上可以得到重要的军事情报。彼得希望赫尔加能发展新
的间谍人员,以到处插手,而这位绅士正好与军界要人来往密切,是一个理想的发
展人眩赫尔加走向绅士,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您看起来好象不是德国人,是
英国人,是吗?”绅士感到奇怪,答道:“我不象吗?其实,我的祖父里有英国人
的血统。”就这样,两个人热烈地攀谈起来,不久,他们便你来我往。赫尔加试图
用自己的魅力把他拉下水,一rì,赫尔加走进高级美容店,经过仔细地化妆,穿着
一套艳丽呢绒上衣,来到了绅士的小别墅。她百般献媚,试图让绅士落入她的情网
,当她提出有关绅士好友的军事工作时,这位绅士突然感到惊讶,立即穿上衣服。
间谍习惯xìng的jǐng惕告诉赫尔加,此人非一般绅士人物,她匆匆逃离,并再也没有出
现在绅士的面前。此后,赫尔加更加谨慎行事了。两年多以后,机会又一次降临,
这位年青的女谍这时已当上了西德驻巴黎大使的秘书。彼得认为时机已到,开始频
繁地约赫尔加去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会面,在拉布什里餐厅共进晚餐,在拉丁区的
旅馆过夜。
机会的到来,给这位化名诺娃、擅长冒险的间谍带来了活力,她“又开始紧张
地活动起来”。她把所有她经手的电报的副本定期送给化名为克罗斯·韦勒的彼得。几个月后,诺娃返回波恩,经过又一次“安全审查”后,她被提升为外交部主任
秘书。
这样,诺娃大显身手,她提供的情报更为重要,连连受到上司的夸奖。诺娃不
仅更加卖力地工作,而且大展风情,从不放过每一个获取情报的机会,以致几乎所
有东柏林感兴趣的机密情报,她都握在手中。为了方便情报传递,她买了几个同样
式的手提包,对外似乎是为了方便,实质上是用这几个包源源不断地把窃取的情报
带出办公地点。在此后的4年里,她更加频繁地去彼得在多特蒙德的住地,把所有
得到的情报传往东方。彼得竭尽全力支持这位女间谍的工作,为她提供一切高级的
作案工具。诺娃逐渐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一直用那个传递情报的塑料提包每周把
涉及各个方面的大量秘密报告给他:法德定期磋商;德国与阿拉伯对话;欧洲政治
合作;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次会议;德外交会议纪录;首脑
秘密会谈备忘录;欧洲理事会会议等几乎外交部所有的情报。东柏林的有关人员又
一次欢呼雀跃。
赫尔加的校友,后来的同事格达·奥斯丹丽德也充当了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在巴黎阿力昂斯法语学校期间,由于她苗条的身材和美丽的眼睛,引来了无数青
年人的痴迷,但他们从来没有如愿以偿。后来,格达热恋上一位在阿力昂斯法语学
校结识的德国同胞。事实上,这位自称是某汽车配件销售办事处总代表的男人也是
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名施勒特尔,专门引诱女秘书上钩。这位罗曼蒂克的女xìng
渴望爱情,在施勒特尔的进攻下,很快就范。不久,他们结了婚。从1965年到1973
年,格达先后担任西德驻华盛顿大使馆和波恩外交部的秘书。她盗窃了3500多份机
密文件,全部由她丈夫拍摄成微缩胶卷,并通过科陋—柏林特快列车上的信箱寄往
东柏林。这个女间谍因此获得了德意志mín zhǔ共和国“工人阶级女英雄”金质勋章。
但是,间谍夫妻并不比其他夫妇更经得起坎坷的磨难。施勒特尔夫妇的关系出
现了裂痕。格达心里开始猜疑起来,她再也不能忍受目前的生活。1973年的一天,
她动摇了。她前往jǐng察局自首,供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然而,施勒特尔则及时地
逃之夭夭。
由于赫尔加、格达等众多“女秘书”间谍的出sè工作,西柏林的大量情报迅速
传向东德,甚至西德总统关于阿尔法新型喷气式飞机一事写给施密特总理的信;美
国卡特总统与施密特总理之间的关系报告;西德对非洲的政策等等。由于东德安全
委员会特工人员的出sè工作,西德反间谍机构领导人在出了一系列“故障”和丑闻
之后,被革除了职务。上台的是里夏德·迈尔,外称“铁扫帚”。这位铁腕人物对
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清查,他开始推行他的一套新的侦察方法,从人员编制到使用手
段。为了提高反间谍的能力,里夏德·迈尔下令配置了一台“纳迪斯”巨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耗资巨大,但却大大提高了侦破人员的工作速度。他们依造这台计算
机,侦破了东德安插间谍的各种伎俩。为寻找所有埋藏在西德的间谍人员的线索,
里夏德·迈尔要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下令,让每一位居民都必须到当地户口管理局
注册登记。
登记后的数据再输入“纳迪斯”计算机,计算机对所输入的数据jīng细的核查,
然后把所有值得怀疑的人员名单提供给侦探人员。
反间谍人员靠来自计算机的名单顺藤摸瓜,首先对怀疑者进行监视,必要时再
审查清理。首当其冲的是罗热夫妇,在经过一个月的严密监视后,罗热夫妇感到情
况不妙,于是准备外逃,在他们准备乘飞机前往柏林时,jǐng察拘禁了他们。侦察人
员在罗热夫妇的寓所里搜查到了总理府关于筹备召开下届世界最高级经济会议的秘
密报告副本,而这份材料只可能来自一位叫达格玛的女秘书的办公室。1977年5月4
rì,jǐng察逮捕了达格玛。这位美丽的女郎由于衷于爱情而堕落为间谍,初审被判处3
年徒刑,后又受到加刑,改判为4年零3个月。联邦德国国内jǐng戒局依靠“纳迪斯”
计算机,成功地逮捕了达格玛、卢策夫妇等15名间谍。这台计算机被联邦德国国内
jǐng戒局的工作人员骄做地称为“纳迪斯局长”。
7.4堕入深渊
“纳迪斯局长”的本领,使许多间谍走投无路。随着一对对间谍夫妇和间谍的
落网,西德反间谍机构开始全面反击。
1976年3月6rì,赫尔加和彼得在多特蒙德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
这一天,彼得jīng神紧张,他怀疑赫尔加已被人盯上。他们来到多特蒙德,一起
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彼得一扫往rì的疯狂,忧心忡忡,赫尔加从彼得神态中多少
感觉出了点什么,她一再追问,彼得总是以借口转移话题。3个多月以来,这位年
青妇女已被波恩反间谍机构监视,由于间谍的缕缕落网与变节,赫尔加也被告发,
并处在“纳迪斯”的监视之中。彼碍极力想摆脱这种烦恼,想让自己与赫尔加的这
一夜过得更好、更充实一些,但是,职业xìng的反应和心理的恐惧使他总难以入睡,
他辗转反侧,内心的矛盾与对赫尔加的爱相互交织,他既担心自己会很快落入法网
,又对自己长期利用赫尔加为东德国家安全部提供情报感到内心不安,因为至今赫
尔加还以为她在替英国人卖命。思考再三,这位间谍老手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
为上计。并施展间谍行业的惯术、丢卒保车,舍人为己。第二天,彼得乘火车逃往
东柏林。一抵达目的地,他就给赫尔加打电话,告诉她说:“我出了点事,请你不
要担忧。”赫尔加听到电话,神情立刻紧张起来,她明白,彼得的电话在告诉她,
她的上司已暴露,并且逃遁,留她只身一人。赫尔加也试图逃离西德,但是无法与
上司联系,要在一夜之间改变生活的环境和命运,她似乎还缺少勇气。以后的两个
多月,赫尔加一直夜不能寐,她担心有朝一rì西德反间谍机构联邦刑事局的jǐng察会
闯进她的寓所。她的脑海在翻腾着,回想着10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不仅充当间谍
,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而且游戏情海,渡过了自己最辉煌也最放荡的青chūn时代;
有过成功后的刺激与兴奋,也有过矛盾与纠葛;与彼得的相识、结婚,最后的告别。……赫尔加内心越加空虚。5月5rì的清晨,赫尔加刚刚吃过早点,便听到一阵阵
急促的叩门声,听着叩门声,她心跳加快,她希望是彼得,又害怕不是,在思路混
乱步履慌张中她打开了大门,迎面来的不是她渴望的彼得,而是衣冠楚楚的jǐng察。
虽然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赫尔加还是有些茫然无措。走进jǐng察局,赫尔加遵循从
前得到的指令,矢口否认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然而,面对自己叛变的种种证据,她
显得狼狈不堪、语无伦次,她的jīng神防线彻底崩溃了。叛国?直到最后一刻,诺娃
还以为她在替英国情报处效劳。她悲愤,为自己被捉弄感到耻辱,为彼得一直欺骗
自己的感情和人生羞愤不已。她不曾想到,10年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被别人牵
着鼻子走。叛国,英国间谍?东德间谍?赫尔加再也昂不起头来,她绝望了。
1977年11月2rì,迪塞尔多夫法庭给她叛处了5年徒刑。
“纳迪斯”计算机强大的作用,一个个爆炸xìng的间谍案连续发生,连续几个月
,人们曾竭力予以掩盖。国防部长乔治·勒伯尔是一位年迈的兢兢业业的社会党人
,他很晚才获悉事实的真相。当丑闻被一家保守党的大报纸披露后,这位年迈的社
会党人不得不辞去职务。这些叛变案牵涉的范围之广、人员之多是令人惊骇的,它
动摇了整个西德的军事防务。有人说,事情发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得不修改
了它的整个防务部署。专家们分析,如果华沙条约组织决定进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国家,它可以依据所得到的情报,不费吹灰之力,倾刻间就迫使西德就范。
大量女秘书沦为间谍、机要人员被收买,使波恩zhèng fǔ大为震惊。在这些事件发
生之后,波恩zhèng fǔ调换了许多人的职位,并在当局各部门的办公室里贴上了醒目的
布告:“jǐng惕躲在暗中的唐璜,甜言蜜语能够撬开保险柜!”
如果华沙条约组织决定进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国家;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顷刻就可迫使西德就范。自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赫尔加等十几位漂亮女郎先后成
为东方间谍之后,西方的绝密文件如同流水一般泄露而出。华沙条约组织发动闪电
式袭击所需的战斗xìng情报来自这些闺中谍秀,其中主要是赫尔加·贝格尔。
“大量女秘书变成间谍,波恩zhèng fǔ当局不得不在各部到处张贴这种布告:“jǐng
惕躲在暗中的唐璜,甜言蜜语能够撬开保险柜……。”
7.1落入谍网
当赫尔加·贝格尔兴冲冲地跨进巴黎拉斯帕伊大街的阿力昂斯法语学校大门时
;这位20岁的姑娘决不会料到以后她会变成战后最危险的风云人物。很久以来,东
方的特务机构一直把能掌握外文的年青姑娘作为他们攻克的对象,以利于他们借这
些年青女郎进行谍报工作。每发现一个女xìng目标,东方特务机构都要登记注册,注
册后的女郎,在她们的全部职业生涯中,将受到不断的监视。一有机会,特务机构
就从大量的候选女郎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位,经过引诱,迫使她们一个个上钩。赫尔
加·贝格尔就是这样踏上特务事业险途的。
这位芳龄20、头发棕sè的姑娘,身材矮胖,一双伶俐的大眼,使人感到她聪明
无比。虽然长得并不漂亮,但也不泛女xìng的摩登。1961年9月的一天,她跨进了巴
黎阿力昂斯法语学校,开始了她的学业。她勤奋努力,虽然有些谨慎、腼腆,但是
入学不到一年,就通过了学校的所有考试。获得毕业文凭后,赫尔加回到了生她养
她的故乡。她来到一家化工厂任商业秘书。3年后,她离开了令她厌倦的古城皮尔
马森斯市。
1965年,赫尔加来到波恩。一张报纸上的启事引起她的兴趣,她前往联系,很
快被招聘为外交部的秘书。这位昔rì的商界小秘书在首都交上了在外省的同事们梦
寐以求的“红运”。然而,赫尔加却万万没有料到,“红运”的背后隐藏着可怕的
结局。东德国家安全部的特工人员看到条件已成熟,便立收鱼线,开始密切地注意
她的行踪。赫尔加住在波恩被称为“秘书之家”的一幢大楼的寓所里。这里舒适平
静,隔窗远望,满目一片都市风光。
赫尔加感到一阵阵的激动,她希望自己能在这里轻松的生活一段时间,忘掉痛
心的苦恋和感情的纠蔼。夜晚,赫尔加常常自己一人走向集市上的咖啡馆,在那里
消磨夜晚漫长的时光。
1966年3月的一个傍晚,她在朗哈尔特咖啡馆吃完冰淇淋,准备返回寓所时,
一位陌生的男子彬彬有礼地走上前来问她:“小姐,请告诉我剧场在什么地方?”
这位男子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充满了男子汉的气概。这位男子的热情和男xìng的气
质象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住了赫尔加的注意力,她的心剧烈地颤抖起来,一种本能
的冲动袭向她的全身,她久久地注视这位美男子:美丽的头发,高高的鼻梁,健壮
的身材。赫尔加压抑在心中的情火又一次燃烧起来。她想起了往rì与他幽会缠绵的
皮尔,她多么希望眼前的这位美男子就是往rì的他呀。当这位美男子告诉她说:“
我叫彼得·克劳斯,希望以后能与你再次见面”时,赫尔加无限激动,她毫不思索
地接受了这个请求。第二天,赫尔加换上新的礼服,如约来到朗哈尔特咖啡馆,他
们久久地攀谈,不忍离去。
第二天,他们又一次会面。不久以后,赫尔加就很少在白杨树大街自己的寓所
过夜,而经常去彼得的住地幽会了。彼得在莱茵河畔科尼施温特租了一套陈设豪华
的房间,赫尔加经常和彼得在这里谈天说地,幽幽缠绵。很快赫尔加便扑向了彼得
的怀抱,他们如胶似漆,疯狂地走向了爱情的雀巢。彼得不久就向赫尔加正式提出
了结婚的要求。他待人殷勤、温柔,态度谨慎,所以赫尔加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但
是,由于彼得对自己的生活来源守口如瓶、严加保密,这使赫尔加的父亲对这位自
称没有地位但又挥金如土的求婚者产生了疑问。赫尔加的父亲为此请了一位私人密
探对这个求婚者进行侦察,结果使贝格尔一家惊恐万状:原来未来的女婿用的竟是
假名!赫尔加要求彼得作出解释,彼得遮遮掩掩,直到他和赫尔加一起来到里米尼
度假,彼得才向她透露“真情”:他是英国情报处的间谍,他的任务是了解西方人
是否能真的信赖德国人,波恩zhèng fǔ在同苏联人的关系问题上是否明的一套,暗的一
套。彼得坦露真情后,逼迫赫尔加立即作出抉择:要么彼此分手;要么就成为一个
英国间谍夫人,并协助他的工作。
赫尔加望着彼得魁梧的身体。伏在他宽阔的身上,她不舍得丢掉这位美男子的
丈夫。抚摸着彼得健壮的肌胀,赫尔加情火起伏,她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她又
一次扑向彼得的怀抱,埋头于他有力的身躯之下。在一份东柏林伪造工厂制作的、
印有英国徽章标记的表格上,赫尔加签上了她的名字。就这样,东德国家安全部在
波恩又多了一名间谍,赫尔加在登记卡片上用的是假名——诺娃。
7.2施展魔法
婚后的赫尔加以诺娃的身份开始了她的间谍生涯。她开始从彼得那里学习获取
情况的种种手段,也开始了她风流的间谍历史。刚入谍界,诺娃并不以为自己有多
大的作用,也不知道她已成为东德的特工间谍,她以为自己从此加入了英国情报处。开始时,诺娃提供一些诸如秘密电话号码以及有关某些高级官员的风流韵事等微
不足道的情报。也许,这对于以后进行讹诈活动是有用的,但总的来说,没有多大
油水,仅仅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赫尔加的丈夫为人热情、谨慎,她非常喜爱他,他宽阔健壮的身躯、富有男xìng
魅力的肌肤、发达的胸饥有力的臂膀,无不令她梦牵魂绕。她难以相信彼得所说的
情报处的背景,她不相信有必要逃往东柏林与情报处的人相会,她根本就难以相信
自己的丈夫竟是间谍,唯一的感觉是,每天晚上与她同床共枕的彼得,似乎心事重
重,并不象他们刚堕人情海那样可信可爱。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东德安全部在波恩
的上司都要求彼得再投诱饵,牢牢地把这位新的成员巩固起来。按照上司的旨意,
彼得·克劳斯串通另一个东方间谍设置了一个新的骗局。彼得告诉诺娃:“我们的
上司已从伦敦抵达这里,他想同你会面,并向你表示祝贺。”诺娃半信半疑,在法
兰克福国家旅馆的一套豪华的客厅里,诺娃见到了一位50开外的绅士。他以上司的
身份用德语对诺娃说:“伦敦方面对你非常满意”。他赠给诺娃一支英产金笔和其
它许多名贵化妆品。诺娃确信无疑了。她为能与上司见上一面而高兴,为自己能加
入一个传奇式的情报机构而感到骄傲,他们共进了晚餐。
面对这位气度不凡的绅士彬彬有礼的款待和过分热情的招呼,赫尔加心花怒放
,她的情yù之火又一次燃烧起来,一双渴望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这位上司。当两双炽
热的眼睛相遇时,赫尔加再也按捺不住狂跳的心,当晚,他们就住进了“美洲豹”
大饭店。兴奋地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赫尔加为有一位既是她上司又是她极其理想
的情人的男人感到自豪。从此以后,赫尔加频繁地与这位自称是她上司的男人来往
,并加倍的努力,尽力满足上司提出的种种要求,向他提供价值越来越高的实质xìng
情报。以此为借口,赫尔加常常与这位上司幽会,一起出入于宾馆酒吧,忘情的吃
喝玩乐。她为多一位共度情海者而常常夜不能寐。
一次偶然的机会,1968年chūn天,诺娃的工作进行了调整,她又一次来到华沙,
任西德商务代表处主任海因里希·博克斯博士的秘书。当时,西德外交部长维利·
勃兰特正开始有计划地推行同东方和解的政策。由于华沙没有西德大使馆,因此博
克斯博士还负责同波兰官员进行秘密接触,这样赫尔加不仅能够看到商务处的各种
文件,而且对暗中的交易也了解得一清二楚。更何况,她现在又多了一条渠道,可
以在枕边套取机密。赫尔加极力装扮自己,百般卖弄风情,一有机会就挑逗这位60
岁高龄的博克斯博士。博克斯博士尽管已年岁渐高,气力不足,且笃信基督教义,
仍然难以抵制来自赫尔加这位女秘书的xìng诱惑、他也忘记了自己高贵的社会地位,
在女秘书的“无限魅力与温柔”下跌倒在床上。
彼得在华沙租了一个小套间,他每月来两次。在这个小套间里,他有时连续工
作几小时,拍照复制诺娃从商务处窃取来的大量文件。诺娃工作效率极高。她同博
克斯博士这种亲近的暧昧关系使她免去了所有检查。她只需在打字机上多垫放一张
复写纸。
每隔半月,她带上装毛衣的塑料提包到彼得的住地走一趟,秘密情报就藏在毛
衣内。这一狡猾的交接情报手段连续使用了两年,直到博克斯博士离职退休为止。
两年多的时间,博克斯博士似乎毫无怀疑,每当他稍有觉察或微感不适时,赫尔加
就投去妩媚的目光,撩拨这位商务代表处主任。一次,赫尔加如法在打印机上放上
复写纸,正在打印,博克斯博士向她走来,赫尔加急忙向他投去温柔的一笑,一只
手自然地伸向他的衣裤,另一只手迅速地取下了打印机上的复写纸。随着一声娇滴
滴的呼唤,博克斯博士便再也顾不上瞄一眼打印机,就和她躺倒在松软的沙发上了。利用这一手段,赫尔加逃过了无数次疑问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蒙混过关。由于她
的出sè工作,东柏林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始终对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乃
至整个西德战略了如指掌。
此后,赫尔加独身留在华沙,她已不象姑娘时代那样天真钟情,只要能获取情
报,能得到更多的钱物、更美丽的生活品,能受到上司的称赞,她什么都不怕。从
内心深处讲,赫尔加为自己能如此有魅力,令一个个敌人倒在她的石溜裙下俯首听
命而感到无比自豪,她一生似乎从来没有过这种满足,这样令她兴奋和激动。独身
生活一段之后,赫尔加渴望早rì返回波恩,与退休后己在那里定居的博克斯博士团
聚,同时又可以更加频繁地同彼得相会。她开始不安地给彼得打电话,要求他尽快
地打通关系寻求新的窃取情报的要位。
7.3如鱼得水
1970年9月,诺娃回到波恩,在外交部担任了一个不甚重要的职位。在这期间
,彼得又在别的地方建立了新的情报网。他使用克罗斯·韦勒的假名,并以画家的
身份在多特德安顿下来。
他决定暂时停止同诺娃的联系,以便等待时机、缩小目标。在这段时间里,赫
尔加以诺娃的假名继续活动。由于职务的原因,她只能获得一些价值低的情报。赫
尔加便经常去博克斯博士的住所,在那里同博克斯博士一起娱乐。生活了一段时间。
赫尔加这时仅30多岁,风韵十足,正是风流的大好时机。
她受不了没有男人的寂寞,每当夜sè降临,她便走进五光十sè的咖啡酒吧。1971
年2月,赫尔加穿着时髦的服装,来到法兰克福国家旅馆的休息厅,等待她的是一
位40开外、气度不凡的绅士。这位绅士就是彼得投向赫尔加的猎物,他要赫尔加打
动这位绅士,因为从他的身上可以得到重要的军事情报。彼得希望赫尔加能发展新
的间谍人员,以到处插手,而这位绅士正好与军界要人来往密切,是一个理想的发
展人眩赫尔加走向绅士,彬彬有礼地问道:“先生,您看起来好象不是德国人,是
英国人,是吗?”绅士感到奇怪,答道:“我不象吗?其实,我的祖父里有英国人
的血统。”就这样,两个人热烈地攀谈起来,不久,他们便你来我往。赫尔加试图
用自己的魅力把他拉下水,一rì,赫尔加走进高级美容店,经过仔细地化妆,穿着
一套艳丽呢绒上衣,来到了绅士的小别墅。她百般献媚,试图让绅士落入她的情网
,当她提出有关绅士好友的军事工作时,这位绅士突然感到惊讶,立即穿上衣服。
间谍习惯xìng的jǐng惕告诉赫尔加,此人非一般绅士人物,她匆匆逃离,并再也没有出
现在绅士的面前。此后,赫尔加更加谨慎行事了。两年多以后,机会又一次降临,
这位年青的女谍这时已当上了西德驻巴黎大使的秘书。彼得认为时机已到,开始频
繁地约赫尔加去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会面,在拉布什里餐厅共进晚餐,在拉丁区的
旅馆过夜。
机会的到来,给这位化名诺娃、擅长冒险的间谍带来了活力,她“又开始紧张
地活动起来”。她把所有她经手的电报的副本定期送给化名为克罗斯·韦勒的彼得。几个月后,诺娃返回波恩,经过又一次“安全审查”后,她被提升为外交部主任
秘书。
这样,诺娃大显身手,她提供的情报更为重要,连连受到上司的夸奖。诺娃不
仅更加卖力地工作,而且大展风情,从不放过每一个获取情报的机会,以致几乎所
有东柏林感兴趣的机密情报,她都握在手中。为了方便情报传递,她买了几个同样
式的手提包,对外似乎是为了方便,实质上是用这几个包源源不断地把窃取的情报
带出办公地点。在此后的4年里,她更加频繁地去彼得在多特蒙德的住地,把所有
得到的情报传往东方。彼得竭尽全力支持这位女间谍的工作,为她提供一切高级的
作案工具。诺娃逐渐得心应手,习以为常,一直用那个传递情报的塑料提包每周把
涉及各个方面的大量秘密报告给他:法德定期磋商;德国与阿拉伯对话;欧洲政治
合作;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次会议;德外交会议纪录;首脑
秘密会谈备忘录;欧洲理事会会议等几乎外交部所有的情报。东柏林的有关人员又
一次欢呼雀跃。
赫尔加的校友,后来的同事格达·奥斯丹丽德也充当了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在巴黎阿力昂斯法语学校期间,由于她苗条的身材和美丽的眼睛,引来了无数青
年人的痴迷,但他们从来没有如愿以偿。后来,格达热恋上一位在阿力昂斯法语学
校结识的德国同胞。事实上,这位自称是某汽车配件销售办事处总代表的男人也是
东德国家安全部的间谍,名施勒特尔,专门引诱女秘书上钩。这位罗曼蒂克的女xìng
渴望爱情,在施勒特尔的进攻下,很快就范。不久,他们结了婚。从1965年到1973
年,格达先后担任西德驻华盛顿大使馆和波恩外交部的秘书。她盗窃了3500多份机
密文件,全部由她丈夫拍摄成微缩胶卷,并通过科陋—柏林特快列车上的信箱寄往
东柏林。这个女间谍因此获得了德意志mín zhǔ共和国“工人阶级女英雄”金质勋章。
但是,间谍夫妻并不比其他夫妇更经得起坎坷的磨难。施勒特尔夫妇的关系出
现了裂痕。格达心里开始猜疑起来,她再也不能忍受目前的生活。1973年的一天,
她动摇了。她前往jǐng察局自首,供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然而,施勒特尔则及时地
逃之夭夭。
由于赫尔加、格达等众多“女秘书”间谍的出sè工作,西柏林的大量情报迅速
传向东德,甚至西德总统关于阿尔法新型喷气式飞机一事写给施密特总理的信;美
国卡特总统与施密特总理之间的关系报告;西德对非洲的政策等等。由于东德安全
委员会特工人员的出sè工作,西德反间谍机构领导人在出了一系列“故障”和丑闻
之后,被革除了职务。上台的是里夏德·迈尔,外称“铁扫帚”。这位铁腕人物对
机构进行了彻底的清查,他开始推行他的一套新的侦察方法,从人员编制到使用手
段。为了提高反间谍的能力,里夏德·迈尔下令配置了一台“纳迪斯”巨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耗资巨大,但却大大提高了侦破人员的工作速度。他们依造这台计算
机,侦破了东德安插间谍的各种伎俩。为寻找所有埋藏在西德的间谍人员的线索,
里夏德·迈尔要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下令,让每一位居民都必须到当地户口管理局
注册登记。
登记后的数据再输入“纳迪斯”计算机,计算机对所输入的数据jīng细的核查,
然后把所有值得怀疑的人员名单提供给侦探人员。
反间谍人员靠来自计算机的名单顺藤摸瓜,首先对怀疑者进行监视,必要时再
审查清理。首当其冲的是罗热夫妇,在经过一个月的严密监视后,罗热夫妇感到情
况不妙,于是准备外逃,在他们准备乘飞机前往柏林时,jǐng察拘禁了他们。侦察人
员在罗热夫妇的寓所里搜查到了总理府关于筹备召开下届世界最高级经济会议的秘
密报告副本,而这份材料只可能来自一位叫达格玛的女秘书的办公室。1977年5月4
rì,jǐng察逮捕了达格玛。这位美丽的女郎由于衷于爱情而堕落为间谍,初审被判处3
年徒刑,后又受到加刑,改判为4年零3个月。联邦德国国内jǐng戒局依靠“纳迪斯”
计算机,成功地逮捕了达格玛、卢策夫妇等15名间谍。这台计算机被联邦德国国内
jǐng戒局的工作人员骄做地称为“纳迪斯局长”。
7.4堕入深渊
“纳迪斯局长”的本领,使许多间谍走投无路。随着一对对间谍夫妇和间谍的
落网,西德反间谍机构开始全面反击。
1976年3月6rì,赫尔加和彼得在多特蒙德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
这一天,彼得jīng神紧张,他怀疑赫尔加已被人盯上。他们来到多特蒙德,一起
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彼得一扫往rì的疯狂,忧心忡忡,赫尔加从彼得神态中多少
感觉出了点什么,她一再追问,彼得总是以借口转移话题。3个多月以来,这位年
青妇女已被波恩反间谍机构监视,由于间谍的缕缕落网与变节,赫尔加也被告发,
并处在“纳迪斯”的监视之中。彼碍极力想摆脱这种烦恼,想让自己与赫尔加的这
一夜过得更好、更充实一些,但是,职业xìng的反应和心理的恐惧使他总难以入睡,
他辗转反侧,内心的矛盾与对赫尔加的爱相互交织,他既担心自己会很快落入法网
,又对自己长期利用赫尔加为东德国家安全部提供情报感到内心不安,因为至今赫
尔加还以为她在替英国人卖命。思考再三,这位间谍老手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
为上计。并施展间谍行业的惯术、丢卒保车,舍人为己。第二天,彼得乘火车逃往
东柏林。一抵达目的地,他就给赫尔加打电话,告诉她说:“我出了点事,请你不
要担忧。”赫尔加听到电话,神情立刻紧张起来,她明白,彼得的电话在告诉她,
她的上司已暴露,并且逃遁,留她只身一人。赫尔加也试图逃离西德,但是无法与
上司联系,要在一夜之间改变生活的环境和命运,她似乎还缺少勇气。以后的两个
多月,赫尔加一直夜不能寐,她担心有朝一rì西德反间谍机构联邦刑事局的jǐng察会
闯进她的寓所。她的脑海在翻腾着,回想着10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不仅充当间谍
,获取了无数重要情报,而且游戏情海,渡过了自己最辉煌也最放荡的青chūn时代;
有过成功后的刺激与兴奋,也有过矛盾与纠葛;与彼得的相识、结婚,最后的告别。……赫尔加内心越加空虚。5月5rì的清晨,赫尔加刚刚吃过早点,便听到一阵阵
急促的叩门声,听着叩门声,她心跳加快,她希望是彼得,又害怕不是,在思路混
乱步履慌张中她打开了大门,迎面来的不是她渴望的彼得,而是衣冠楚楚的jǐng察。
虽然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赫尔加还是有些茫然无措。走进jǐng察局,赫尔加遵循从
前得到的指令,矢口否认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然而,面对自己叛变的种种证据,她
显得狼狈不堪、语无伦次,她的jīng神防线彻底崩溃了。叛国?直到最后一刻,诺娃
还以为她在替英国情报处效劳。她悲愤,为自己被捉弄感到耻辱,为彼得一直欺骗
自己的感情和人生羞愤不已。她不曾想到,10年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被别人牵
着鼻子走。叛国,英国间谍?东德间谍?赫尔加再也昂不起头来,她绝望了。
1977年11月2rì,迪塞尔多夫法庭给她叛处了5年徒刑。
“纳迪斯”计算机强大的作用,一个个爆炸xìng的间谍案连续发生,连续几个月
,人们曾竭力予以掩盖。国防部长乔治·勒伯尔是一位年迈的兢兢业业的社会党人
,他很晚才获悉事实的真相。当丑闻被一家保守党的大报纸披露后,这位年迈的社
会党人不得不辞去职务。这些叛变案牵涉的范围之广、人员之多是令人惊骇的,它
动摇了整个西德的军事防务。有人说,事情发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得不修改
了它的整个防务部署。专家们分析,如果华沙条约组织决定进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国家,它可以依据所得到的情报,不费吹灰之力,倾刻间就迫使西德就范。
大量女秘书沦为间谍、机要人员被收买,使波恩zhèng fǔ大为震惊。在这些事件发
生之后,波恩zhèng fǔ调换了许多人的职位,并在当局各部门的办公室里贴上了醒目的
布告:“jǐng惕躲在暗中的唐璜,甜言蜜语能够撬开保险柜!”
第一时间更新《永不辩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