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舰艇知识
1.舰名
舰名是海军现役和预备役舰艇的名称。
由海军领导机关按命名规则分别授予。目的是,便于实施指挥,发扬光荣传统,激励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通常用同类名称命名同类舰艇,常用的有:历史人物、城镇、社会团体、星辰、水族、鸟兽、植物、着名海战、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概念和荣誉称号等。如中国“郑和”号训练舰、“鞍山”号驱逐舰,美国“天狼星”号供应舰、“长尾鲨”号核潜艇,英国“羚羊”号护卫舰等。一些国家海军在具有光荣历史的舰艇退役或报废后,新舰艇沿用其舰名。
2.舷号
舷号是标志在舰艇两舷水线以上的编号。水面舰艇通常标示在舰首部水线以上两舷的显着位置,也有标在舰尾部的;潜艇标示在指挥室围壳上。由海军领导机关统一编定,用以确定舰艇在海军序列中的位置,便于识别。以序号或代字加序号表示,代字代表相应舰型。如588号护卫艇,“X615”号综合补给船,“J50”号远洋救捞船等。有的国家海军舰艇只标示序号,不标代字。如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的代号为CVN-65,以65为舷号标在舰首干舷,并以特大字样标在飞行甲板上。
3.舰桥
舰桥为设在舰艇上层建筑中的航行、作战指挥和*纵部位。早在蒸汽明轮船时期,*纵部位设在左右舷明轮护罩间的过桥上,因而得名。一般位于桥楼顶部的前端。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类。包括指挥室、驾驶室、露天指挥所等。大、中型舰船通常设有前舰桥和后舰桥;小型舰艇上的桥楼即为舰桥。随着舰艇的指挥*纵rì趋自动化,作战指挥部位移到室内,舰桥已不再具有作战指挥功能。
4.舰艇上层建筑
舰艇上层建筑是舰艇船体最上一层纵通甲板以上的围蔽结构和附属结构的统称。通常包括船楼、甲板室、机舱棚等。上层建筑用于布置各种舱室、减少甲板上浪、增加舰艇储备浮力和保护机舱、炉舱开口免受波浪浸袭。
5.舰艇*纵xìng
舰艇*纵xìng是舰艇利用其*纵装置改变或保持运动速度、航向、位置和状态的xìng能。舰艇航海xìng能之一。对保证舰艇航行安全,实施战术机动,提高战斗力、生命力和经济xìng等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直线稳定xìng,指舰艇在不*舵时作直线运动的能力;回转xìng,指*舵时舰艇改变航向作圆周运动的能力;转首xìng,指*舵时迅速改变舰艇航向的能力;水平稳定xìng,指潜艇水平舵*纵保持和改变航行深度的能力。常用的*纵装置有车、舵、旋转导管、全向推进器和舰艇首部侧推装置等。舰艇*纵xìng的好坏取决于*纵位置的xìng能、船形、主尺度和水线以下船体侧投影面积的大小及形状。
6.舰艇耐波xìng
舰艇耐波xìng是舰艇在一定风浪条件下的运动xìng能,以及为舰员的工作、生活和武器装备的正常*作使用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条件的能力。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舰艇因受波浪的扰动,产生摇荡运动以及由其引起的砰击、上浪、失速、飞车等现象。剧烈的摇荡,可能导致舰艇倾覆;武器不能发挥正常效能;直升机不能起降;机器仪表运转失常;舰体构件及设备因负荷过大而损坏;阻力增加、螺旋桨效率降低;人员晕船等。在舰艇设计时须按其使命、任务、可能活动、海区满足战术技术任务书(或建造规范)对耐波xìng的要求。衡量耐波xìng优劣的主要指标有: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的幅值;横摇周期、垂向加速度;首底砰击、甲板上浪和螺旋桨出水的概率;失速或有效功率增量;晕船率;由波浪载荷和砰击引起的动态载荷等。通过船模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可以预报舰艇的耐波xìng。改善舰艇的耐波xìng,须选择适宜的船形和主尺度,合理配置船体内的载重,并装设减摇装置等。
7.舰艇续航力
舰艇续航力是指舰艇一次满载燃烧、机械用水和滑油,以给定速度航行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以海里为单位计量。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不同航速下的续航力不等,以经济航速的续航力最大。核动力舰艇,其核燃料的能量极大,续航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机械、设备等的持续工作时间。常规动力舰艇,主要是改进船体线型,减少舰艇航行阻力;降低动力装置的燃料消耗率,以提高续航力。
8.舰艇作战半径
舰艇作战半径通常指舰艇按设计规定装足燃油、淡水、食品、弹药及各种消耗品,从基地出发,中途不补给,进行作战活动所能达到的最大平均直线距离。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主要取决于舰艇续航力的大小。计算时应考虑往返航行所需之消耗,作战活动可能的消耗及规定的安全储备量常规动力的水面舰艇通常取续航力的1/3。潜艇的作战半径,通常取通气管航速续航力的30%核动力舰艇的作战半径,已不成为战斗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参数。
9.舰艇自给力
舰艇自给力也称“舰艇自持力”。是舰艇一次装足按设计规定的燃油、淡水、食品等,中途不进行补给,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以昼夜为单位计量。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对自给力的要求,根据舰艇使命、活动海区和战斗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各型舰艇自给力的一般范围是,巡洋舰、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30昼夜~8昼夜;驱逐舰10昼夜~30昼夜;护卫舰5昼夜~15昼夜;扫雷舰、猎潜艇5昼夜~10昼夜;导弹艇、鱼雷艇、护卫艇2昼夜~7昼夜;登陆舰艇昼夜~30昼夜;潜艇30昼夜~90昼夜。
10.舰艇生命力
舰艇生命力是指舰艇遭受战斗或事故损伤后,保持和恢复战斗与航行xìng能的能力。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包括:不沉xìng、防火防爆xìng、抗损xìng、防护xìng等。在舰艇设计建造时,须从舰艇的结构(包括强度、刚度、装甲、防护等),总体布置,舱室划分,主动力装置和电站的数量、储备及配置,损害管制系统及器材、防核、防生物、防化学武器的设备以及武器装备的布置和控制方式等方面保证舰艇有很强的生命力。服役后,建立严密的损管组织,加强训练,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和规章制度,维护好一切装备和设施,保证舰艇生命力的最佳状态。发生损伤后,迅速正确地组织舰员奋力抢救,消除损害,尽最大可能恢复舰艇生命力。
11.舰艇吃水
舰艇吃水是舰艇船体水线面至底部龙骨线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计量。舰艇主尺度之一。按排水量不同分标准吃水、正常吃水、满载吃水和最大吃水等。按船长方向部位的不同,分首吃水、尾吃水和中吃水。首吃水和尾吃水分别是在首垂线和尾垂线处量得的吃水。中吃水,亦称“平均吃水”,是首尾吃水的算术平均值。设计水线的中吃水称设计吃水。在航行中,准确掌握舰艇吃水和突出在龙骨线以下的结构尺寸,如板厚、声纳导流罩等,对保证舰艇停靠码头、进坞修理和通过浅水区、礁区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12.干舷高
干舷高是舰艇水线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常用F表示。增大干舷,可提高舰艇的储备浮力和大角稳xìng,减小甲板上浪的机会,但增大了受风面积,对舰艇抗风力有一定影响。
13.排水量
排水量是舰艇在静水中入水部分所排开水的重量。以吨为单位计量。舰艇浮于水面时的排水量等于舰艇的重量。舰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水的容积称容积排水量,以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容积排水量乘以舷外水的比重即为重量排水量。排水量是舰艇大小的标志,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水面规艇的排水量分空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满载排水量、最大排水量。潜艇的排水量,主要分为水面排水量和水下排水量。
14.标准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是舰艇空载排水量加上额定的人员、食品、淡水、液体负荷、弹药、供应品等的重量。不包括燃油、滑油、给水、航空煤油等。而空载排水水量为舰艇建造完工之后,各种装置设备安装齐全的重量。
15.满载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是舰艇标准排水量加上保证10%的续航力及自给力所需的燃油、滑油、给水、航空煤油及100%装载时的重量。
16.潜艇水上排水量
潜艇水上排水量为潜艇处于水面状态时水下部分的体积所排开水的重量。按潜艇装载情况通常分为水上正常排水量、标准排水量和超载排水量。水上正常排水量,是在装备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携带全部艇员、弹药、供应品、燃油,以及正常装载其他载荷时的排水量;水上标准排水量,是从水上正常排水量中扣除全部燃油、滑油、淡水及压载水重量后的排水量;水上超载排水量,是潜艇处于燃油超载状态时的排水量。
17.潜艇水下排水量
潜艇水下排水量是潜艇处于水下状态时艇体水密容积排开水的重量。其数值等于水上正常排水量与全部主压载水舱中压载水总重量之和。是计算潜艇静水力xìng能的重要原始数据之一。
18.潜艇水上航速not;
潜艇水上航速是指潜艇水面状态航行的速度。包括水面最大航速和水面经济航速等。
19.潜艇水下航速
潜艇水下航速是潜艇水下状态航行的速度。分水下最大航速、水下经济航速和水下巡航速度。水下最大航速(亦称水下全航速),指主推进装置处于额定工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航速;水下经济航速,指推进装置处于低能耗、低噪声工况下的航速;水下巡航速度,指执行巡航任务时所规定的水下航速。
20.舰艇减摇装置
舰艇减摇装置是舰艇上利用升力或重力形成稳定力矩,以减小舰船摇荡幅度的装置。主要用以减小横摇幅度。有舭龙骨、减摇水舱、陀螺减摇装置、减摇鳍装置等。舭龙骨,是在船体中段舭部外侧沿纵向装设的鳍状板,结构简单,能在舰艇零速时发挥作用,被广泛采用。减摇水舱,是设置在舰艇两舷的水舱,舰艇在横摇时,利用水舱中水的运动与舰艇的横摇的相位差,产生稳定力矩,结构较简单,但减摇效果稍差。陀螺减摇装置,利用陀螺转子产生阻摇的稳定力矩使舰艇减小摇摆,因造价昂贵未被广泛采用。减摇鳍装置,利用伸出在船体外的鳍在舰艇摇摆运动时产生升力,形成稳定力矩,以抵消舰船的摇摆力矩,其减摇效果较好,适用于航速较高的舰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正??,减摇效果和舰艇*纵xìng好。
21.舰艇消磁装置
舰艇消磁装置是用来抵消或补偿舰艇磁xìng及磁场的装置。主要包括;消磁电缆、消磁绕组、供电机组、配电设备、消磁控制仪等设备。分为临时消磁装置和固定绕组消磁装置。临时消磁装置,将舰艇置于消磁场地内,船外用电缆绕以临时线圈,通电后用以抵消舰艇的固定磁xìng;固定绕组消磁装置,是在舰艇内部固定敷设消磁绕组,能随舰艇所处的磁纬度、航向及摇摆等因素作相应变化的电流,用以补偿舰艇感应磁xìng的磁场。
22.防险救生设备
防险救生设备是用于减少、限制因战斗或事故造成的损害,对舰艇和人员进行援救或自救的设备、器材的统称。主要包括舰艇损害管制、救生与求救、潜水等的器材和装具,舰艇助浮、离浅和拖救等设备。舰艇损害管制器材,主要包括舰艇抗沉和防火、防爆器材,如堵漏板、堵漏塞、堵漏垫、堵漏支柱,灭火器、灭火车、灭火弹、活动消防泵、消防防护衣等。救生与求救器材,主要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潜艇艇员脱险救生装具和器材、落水飞行员救生装具、失事信标机、救生信号浮标和救生电台等。潜水装备,既用于防险救生,也用于海上打捞和科学考察等水下作业。主要包括各种潜水装具、潜水钟、加压舱和水下作业时配带的设备。舰艇助浮、离浅、拖救设备,主要有各种浮筒、拖绞设备和潜艇半自动吊钩、打捞千斤等有关打捞设备。在海军的防险救生保障活动中,还有许多专用的防险救生装备,如防救船、救生船、消防船、救生艇、深潜救生器(艇)、潜水工作船和工作车、救助拖船等。防险救生设备,按救助方式,又可分为防险自救设备和防险他救设备两类。防险自救设备,一般在舰艇服役时,按标准配发并置于固定位置,指定专人分管并定期检查,经常处于备便状态。防险他救设备,则多配置于防救部队及其防救装备上,以保证各种救援任务的进行。
.舰载机升降机
舰载机升降机是航空母舰上设在机库甲板与飞行甲板之间供舰载飞机升降的装置。由动力源、液压传动机械、导向滑轮、牵引钢索、升降平台及控制部分等组成。按布置位置,分舷内式升降机和舷侧式升降机。舷内式升降机,防浪xìng和安全xìng较好;但占用有效空间大,特别在飞机弹shè与着舰时不能使用。舷侧式升降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采用。现代大型航空母舰一般装有4部舷侧式升降机,右舷部,左舷1部。其升降平台面积达370平方米,垂直行程10余米,提升能力可达40余吨。小型航空母舰多采用舷内式升降机,布置在舰桥一侧,前后各1部。中型航空母舰舷内式、舷侧式两者兼用,一般装2部~3部。
24.舰载机弹shè装置
舰载机弹shè装置是航空母舰上推动舰载飞机增大起飞初速、缩短滑跑距离的机械装置。一般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导向滑轨等组成。主要有压缩空气式、火yao式、电动式、液压式、蒸汽式等。除蒸汽式外,其余形式弹shè器由于弹shè能量限制,已逐渐被淘汰。蒸汽式弹shè装置,用舰上主锅炉的高压蒸汽作为动力,弹shè能量大,安全xìng和加速xìng能好,可弹shè3吨~20吨重的飞机使其起飞速度达到每小时250千米~350千米,每分钟可以弹shè1架~3架。一般装2部~3部,分别设在前飞行甲板和斜角甲板。
25.舰载机拦阻装置
舰载机拦阻装置是航空母舰上吸收着舰飞机的前冲能量,以缩短其滑行距离的装置。由拦阻索、拦阻网及其拦阻机、缓冲器、控制系统等构成。拦阻索用于飞机正常着舰,是用钢索横拦于斜角飞行甲板上,与着舰方向垂直,每隔10余米设一道,共设4道~6道。飞机接近母舰时,放下层钩,钩住任何一道拦阻索,在飞机惯力作用下拦阻索被拖出,拉动缓冲器,拦阻索被抑制,飞机逐渐减速,滑行5米~95米后刹车停住。应急着舰时使用拦阻网。当飞机尾钩损坏或因故障放不下,又不能复飞时,则需临时架设拦阻网将飞机阻拦在甲板上。现代拦阻网多由尼龙带制成,布置在最后一道拦阻索前方,高约4.5米,宽度略大于拦阻索。
26.舰载机助降装置
舰载机助降装置是当舰载机降落时,为协助飞行员准确进入降落跑道而修正其下滑角的设备。有光学助降设备和盲目着舰雷达两种。光学助降设备有反shè式、透镜式和菲涅耳透镜式。是通过光学系统发出作为瞄准用的光信号,并用以作为比较用的基准光信号,飞行员根据看到的光信号的位置和颜sè与基准光信号比较,修正舰载机下滑角,达到安全着舰。由甲板边缘装置、电源和控制板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航空母舰上装设盲目着舰雷达。与机上自动驾驶仪相配合,协助飞行员修正着舰航路误差,引导飞机正确降落。实现全天候盲降。
27.潜艇升降舵
潜艇升降舵是用于潜艇水下航行时保持和改变深度的装置。分艇首升降舵和艇尾升降舵。艇首升降舵,舵叶对称布置在艇首或指挥室围壳两侧,舵面较小,舵力不大。布设在艇首上部结构的,通常为收推式,使用时推出,不用时收入;布设在指挥室围壳的,为固定安装式,亦称围壳舵。艇尾升降舵,舵时对称布设在层轴螺旋桨前(或后)面,舵叶面较首舵大,直接受螺旋桨水流的作用,产生的舵力较大,是水下*纵潜艇的主升降舵。升降舵由平衡式舵叶、舵轴、转舵传动装置和*舵装置(如首舵为收推式,还包括收报装置)组成。通过*舵装置驱动转舵装置,使舵轴转动,舵轴两端的舵叶,随之上下摆动,置于所需上浮或下潜舵角上。其动力采用液压或电动。*纵部位设在zhōng yāng指挥舱。现代潜艇一般装有计算机控制的升降舵和方向舵联合*舵装置,能自动控制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深度和航向。
28.潜艇耐压壳体
潜艇耐压壳体是指潜艇潜入水下,能承受深水压力,并具有良好水密xìng的艇体。是潜艇的主体结构。通常以横舱壁将其分隔成3个~8个密封舱室,内设各种设备、武器装备、生活设施和*纵指挥部位。一般由高强度钢质壳板、端部舱壁、肋骨和横舱壁等构成。壳板和端部舱壁是保证潜艇强度和水密的主要构件;肋骨呈环形,横向地布置在耐压艇体内部(称内肋骨)或外部(称外肋骨);横舱壁是壳板的支撑结构,并起分隔舱室的作用。壳板与肋骨、壳板与横舱壁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耐压体中间部分呈圆柱形,在艇首、尾部分直径逐渐缩小,呈截头圆锥形。艇体横截面为圆形。现代潜艇耐压艇体强度,可保证潜艇下潜到300米~1200米。
29.潜艇非耐压艇体
潜艇非耐压艇体也称“潜艇外壳”。主要指不承受深水压力、包围在耐压艇体外面的艇体。用于构成潜艇平顺光滑的外形,以减小水中阻力;与耐压艇体共同组成压载水舱,形成潜艇储备浮力。由水密和非水密结构两部分组成。水密结构,潜艇在水面时,具有水密xìng,潜入水下时,内部充满水,并与舷外水相通,内、外压力相等。如主压载水舱、燃油压载水舱和舷外燃油舱等结构。非水密结构,有透水孔与舷外海水相通,不承受深水压力,主要用于改善潜艇的外部线型和保护这些部位的设备,如艇首端和尾端透水部分、上层建筑、指挥室围壳等结构
30.舰艇对空jǐng戒雷达
舰艇对空jǐng戒雷达主要用于对空jǐng戒,及早发现空中目标,并为防空武器系统指示目标的舰艇雷达。以jǐng戒为主要任务时,一般为两坐标雷达,具有较大的探测距离和覆盖空域按探测距离分为近程(50千米以内)、中程(50千米~200千米)和远程(200千米以上)jǐng戒雷达。天线尺寸较大,一般工作在分米波段,有的工作在米波段。以目标指示为主要任务时,一般为中、近程三坐标雷达,又称目标指示雷达,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和jīng度,工作在分米波段和厘米波段。
31.舰艇对海jǐng戒雷达
舰艇对海jǐng戒雷达主要用于对海jǐng戒,及早发现海面目标,并为反舰武器系统指示目标的舰艇雷达。通常还兼负对低空目标的jǐng戒和海上导航任务。一般工作在厘米波段,受雷达视距的限制,作用距离较近。多数对海jǐng戒雷达重复频率较高,发shè功率较低,天线尺寸较小,水平波束很窄,有较好的角分辨力,有的对垂直波束适当赋形,以利低空目标的探测和海杂波抑制。
32.舰艇引导雷达
舰艇引导雷达是用于对空引导的舰艇雷达。通常为三坐标雷达,能同时准确地田定目标方位、距离和飞行高度等三个坐标,数据率较高,能较好地保证引导己机对敌机进行截击。一般装备在现代化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上。也有以配高制方式,由两坐标对空jǐng戒雷达和测高雷达共同完成对空引导任务的,但效率较低。
33.舰艇火控雷达
舰艇火控雷达是能跟踪海面或空中目标,为武器指挥控制系统提供目标坐标数据的舰艇雷达。按被控制武器的不同分为炮瞄雷达、鱼雷攻击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
34.鱼雷攻击雷达
鱼雷攻击雷达是主要用于搜索、跟踪海面目标,保证鱼雷shè击的舰艇雷达。通常还兼作对海jǐng戒和导航。安装在鱼雷艇和潜艇上。为满足一定的低空覆盖和方位分辨力的要求,通常采用扇形波束天线。发shè脉冲有宽、窄两种,宽脉冲用于搜索,窄脉冲用于跟踪。潜艇鱼雷攻击雷达的天线安装在可升降的桅杆上,保证潜艇航行在潜望深度时,天线能升出海面工作。
35.舰艇炮瞄雷达
舰艇炮瞄雷达是主要用于跟踪空中或海面目标,保证舰炮瞄准shè击的舰艇雷达。通常根据目标指示雷达提供的目标数据,经搜索、捕获目标后,转入自动跟踪,使天线轴始终对准所跟踪的目标,把目标坐标数连续送给指挥仪或计算机,从而控制舰炮瞄准shè击。有的还具有一定的dú lì搜索目标能力,有对弹丸飞行轨迹和弹着水柱测量和校shè功能。
36.舰艇导弹制导雷达
舰艇导弹制导雷达是为导弹shè击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并配合导弹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行的舰艇雷达。按导弹种类不同,通常分舰舰导弹制导雷达和舰空导弹制导雷达两类。舰舰导弹制导雷达,一般均有dú lì搜索目标的能力,能连续测定目标的坐标数据。计算机分机根据目标的运动参数解算出导弹攻击舷角和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刻??把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刻指令装定在弹内控制器中。导弹发shè后,不再由舰艇导弹制导雷达控制。舰空导弹制导雷达,有波束制导、连续波照shè半主动寻的制导和混合制导等。波束制导雷达利用宽、窄两个波束分别跟踪导弹和目标,根据两者的位置误差,通过指令发shè机控制导弹的飞行。半主动寻的制导雷达在跟踪目标、控制导弹发shè后,立即启动连续波照shè雷达,对指定目标进行照shè,导弹接收系统接收照shè雷达的回波信号,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37.声纳:
声纳是利用声波对水中物体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的水声设备。装备于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海岸声纳站等。主要用于对潜艇、水面舰艇、水雷等水中目标的搜索、jǐng戒、跟踪和监视,保障潜艇和反潜、反水雷舰艇(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还用于水下导航和战术通信,鱼雷自导和水雷引信;以及海洋石油勘探、鱼群探测、海底地质地貌勘测和海洋水文测量等。按装备对象,分水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航空声纳、固定监视声纳和便携(潜水员)声纳;按战术用途,分jǐng戒声纳、攻击声纳、探雷声纳、导航声纳、通信声纳、识别声纳;按基阵布置方式,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浮标声纳、座底声纳、吊放声纳等;按技术特点不同,分数字声纳、多普勒声纳、旁侧声纳、参量阵声纳等等。各种声纳按基本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主动声纳,又称回声声纳。工作类似雷达,主动发shè声波,利用在目标上生产的回波,测定其方位、距离等参数。被动声纳,又称噪声声纳。通过对舰船等目标的辐shè噪声或发shè的水声信号的接收处理,测定目标的方位和信号频率,有的还可进行被动测距。人类利用声波探测水中目标,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具有现代意义的声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才出现。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于1916年研制成使用压电水听器和放大器听测潜艇的被动声纳;于1918年又研制成石英换能器和真空管放大器等组成的主动声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国家海军已陆续装备舰艇声纳。在大战期间,声纳技术发展很快,除舰艇声纳外,还出现了海岸声纳、航空声纳浮标、探雷声纳等。在这次大战被击沉的千余艘潜艇中,有60%是由声纳发现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和水声技术的发展声纳进入现代化阶段,一般都采用低声频、大功率、多波束和多种传播途径工作,rì益普遍采用数字技术,使声纳rì趋计算机化,并出现了许多新型声纳。现代声纳的最大作用距离,在利用声道传播途径时,主动方式可达50海里~60海里;被动方式可达100海里,甚至数百海里。
38.拖曳线列阵声纳
拖曳线列阵声纳也称“拖曳阵声纳”。它是将水听器镶嵌在电缆上形成线列阵,由拖曳电缆拖在舰艇尾后水中探测目标的声纳。主要用于听测潜艇辐shè噪声,进行远程监视、测向和识别,有的也可用于测距。由线列基阵、拖曳电缆、收放装置和绞盘、电子机柜等组成。拖曳线列阵又由前导段、仪器段、基阵段、后导段和尾段构成,阵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工作深度可变。具有基阵尺寸大、工作频率低、利于线谱检测,能远距离隐蔽地发现目标等优点;但对拖带舰艇的旋回和倒车等机动有不利影响。分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和监视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两种。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装备于大、中型反潜水面舰艇和攻击潜艇,拖曳电缆与线列阵总长达1000米~2000米被动探测距离50海里~100海里,最大拖曳航速可达30节。水面舰艇的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与舰壳声纳或拖体声纳配合工作,被动接收主动声纳发shè声纳信号在目标上产生的回波,其作用距离远大于舰壳声纳或拖体声纳单独工作时的主动探测距离,从而提高水面舰艇反潜搜索能力。监视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主要装备于海洋监视船。其拖曳航速极低。拖曳电缆与线列阵总长5000米以上在低声频和次声频段工作时,被动探测距离可达300余海里。
39.浮标声纳
浮标声纳是以声纳浮标为遥感器,与浮标信号接收处理等设备共同组成的声纳系统。用于在可能有潜艇活动的海区布设浮标阵,进行对潜探测和监视。分航空浮标声纳和固定监视浮标声纳。航空浮标声纳,装备于各类反潜飞机和直升机。由机上的浮标投放装置、多频道超短波浮标信号接收机、浮标信号处理和显示设备,以及声纳浮标等组成。使用时,反潜机根据情况,以一定阵式将声纳浮标有序地逐个投放在潜艇可能出现的海区周围,或遮拦其航线前反潜机在浮标区上空盘旋,接收监听由浮标组发来的信号,判明潜艇所在位置和活动情况,保障机上反潜武器的使用或引导别的机载探潜设备进一步定位和跟踪;也可引导其他反潜兵力对潜搜索和攻击。浮标组中每一个浮标的shè频信号工作于不同频道,机上的多频道浮标信号接收机,根据所获潜艇信号的无线电shè频频率,可判明信号来自那一浮标,并以此浮标信号为原点测得潜艇所在位置。反潜机接收浮标信号的距离,视所处高度而定,高度150米时,监听距离为18千米;高度150米时,为135千米。固定监视浮标声纳,即锚系声纳浮标,多用于固定声纳监视系统。
40.舰艇光电探测设备
舰艇光电探测设备是指装备在舰艇上,利用光电技术对目标搜索、定位和跟踪的光学探测设备的统称。包括利用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电视技术、纤维光学、集成光学、自适应光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制成的各种舰艇探测设备。如舰艇使用的各种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微光夜视仪、夜视瞄准具、红外热像仪、红外探测器和跟踪器,可见光、微光、红外电视摄像跟踪器,以及光电跟踪系统,潜艇光电桅杆和水下电视等。舰艇光电探测设备,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探测设备,具有观测可靠,比较直观,探测跟踪jīng度高等优点;与雷达相比,作用距离较近,受视界条件影响较大,也不能用于水下目标的远距离探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舰艇光电探测设备向着多功能、高jīng度、自动化、全天候方向发展,并与雷达等其他探测设备组成综合化舰艇探测系统。光电探测设备还广泛装备于现代化坦克、大炮、飞机等。
41.红外探测设备
红外探测设备是利用目标自身热辐shè进行被动探测的光电探测设备.不受昼夜以及烟雾等恶条件的影响并可透过伪装发现和识别目标。舰艇红外探测设备多工作于3微米~14微米的中红外波段内。用于舰艇夜间观察和舰艇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配置于舰艇防空、反舰导弹防御系统,能弥补雷达的不足,提高系统的低角跟踪能力,有效地应付低空、超低空目标和掠海飞行导弹的攻击。按用途,分红外热像仪、红外跟踪器、红外瞄准具、红外目标指示器、红外摄像机和红外搜索、跟踪监视系统等。
42.微光夜视设备
微光夜视设备是能在夜间徽光光源照shè下发现目标的光电探测设备。用于舰艇、飞机和岸防阵地等在夜间的星光、月光、大气辉光等微弱光条件下,对海、空目标观察、监视和识别,进行舰艇导航、定位和武器系统的瞄准和跟踪。按用途,分微光夜视双目(望远)镜、微光夜视瞄准具、微光电视摄像机、微光电视系统和微光夜视仪等。微光夜视设备的研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后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90年代的微光夜视器件多使用具有负电子亲合势Ⅲ-族元素化合物光电yīn极像增强器,工作照度低达10@至100勒克斯(靶面照度);工作深度可达6000米。控制器和监视器通常设在运载平台(如救生船)上,通过传输电缆与水下摄像机相连,进行遥控摄像并监视所摄图像。可见光水下电视根据使用需要,还配有其他附属设备,如录像机、水下照明灯具、潜水员携带摄像机时使用的水下通信工具,固定摄像机用的稳定、旋转装置等。海水对可见光吸收和散shè作用很强,能量衰减迅速,可视距离有限,水深大于30米时,一般均须用人工照明,在透明度较高的水中,可视距离为30米左右。正在发展中的水下激光电视,其可视距离比一般可见光大4倍左右。超声波水下电视,利用超声换能器阵连续发shè超声波,“照shè”被观察物体,反shè的回波由超声波摄像机接收,由声透镜聚焦在图像变换器上变成图像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控制器,由显示器显示出可视图像。图像信号的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对超声波的反shè强度,其作用距离比可见光水下电视远,但尚未普遍使用。
44.磁力探视仪
磁力探视仪是探测因潜艇艇体引起的地磁异常的一类仪器。有机载、舰载和固定式三种。机载式即航空磁力探潜仪,装备于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探头装在机尾的磁探杆内或可吊放的吊舱内。对潜探测距离300米~450米,最大可达900米。舰载式磁力探潜仪,探头用电缆拖曳在舰艇尾后水中进行探测,多用于小型高速非排水型反潜舰艇,固定式磁力探潜仪,由若干个磁探装置联成阵列,布设在基地、港口、狭水道的海底,实施对潜监视。
45.水声对抗设备
水声对抗设备亦称“声纳对抗设备”。用于侦察、干扰或诱骗敌方声纳和声自导鱼雷的水声设备和器材的统称。装备于潜艇、水面舰艇和反潜飞机。包括侦察声纳、水声干扰设备和水声诱饵等三类。侦察声纳,是一种被动式侦测设备,用于测听政方主动声纳发shè的声信号,测定其方位和技术参数。水声干扰设备,有水声干扰器和气幕弹等,用于发shè干扰噪声或欺骗干扰信号,或经气泡幕产生大量杂乱回波,干扰敌方声纳工作。水声诱饵,有自航式、拖曳式、悬浮式、吊放式四种。用于向水中发出模拟舰艇回波或舰艇辐shè噪声,有的还可模拟舰艇的运动情况,用于欺骗和迷惑敌方
救生钟是援救失事潜艇艇员的钟形援救设备。它采用一钢制耐压壳体,钟内分上室和下室。上室为救生室,下室为通道,围壁有调压水舱,底部有对接裙口。救生室保持正常大气压,内有供排气、注排水系统和通信、照明装置等。救生钟没有动力装置,靠潜水船起重设置控制。工作水深为120米,一次可援救6~8人可与潜艇救生平台对接进行干救,也可不对接进行湿救。
47.海况
海况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风力作用下的海面外貌特征。根据视野内海面状况、波峰的形状及其破裂程度和浪花泡沫出现的多少等,共分为10级;二是海区物理、化学、生物等xìng质及其变动情况,包括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水团和大洋环流的分布状况等。海况与海洋渔业生产、海上运输、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关系密切,对舰船安全航行、飞机巡逻侦察和舰载武器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
48.海洋cháo汐
海洋cháo汐,简称“cháo汐”。它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cháo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xìng垂直升降和水平流动的现象。海水垂直升降运动称为cháo汐,水平流动称为cháo流。受引cháo力作用,cháo汐涨落平均周期理论上应为12小时25分。月球、太阳对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实际上cháo汐涨落时刻和cháo高大小也逐rì变化。月球的引cháo力比太阳的引cháo力大两倍多,cháo汐现象主要随月球运行而变化。当月球处在朔或望rì时,引cháo力最大,相应的cháo差也最大,称为大cháo。当月球处在上弦或下弦rì时,引cháo力最小,cháo差也最小,称为小cháo。各地cháo汐因纬度不同以及受海区地形、海水深度等影响而出现复杂的情况。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cháo差较小,一般不超过1米。海岸附近,cháo差较大。特别是在大洋cháo波涌入的狭窄海湾,cháo差更大。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大cháo时的cháo差最大可达8.87米。加拿大芬迪湾的最大cháo差达18米以上。有关cháo汐资料,在航路指南、自然地理图册、航海用图上都有记述,还有cháo汐表、cháo流图、cháo信表等专门图表,供航海、渔业等活动使用。研究和利用cháo汐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舰船进出港湾、航道和在浅水区活动,建造码头、船坞等水中工程,扫、布水雷,进行登陆作战等都必须考虑cháo汐的影响。
49.涌浪
涌浪是指风浪离开风吹区域后继续传播的波浪,或在风区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波浪。外形比较规则,波面比较圆滑,波长较长(最长可达800米),峰谷平行相继,周期大于原来风浪的周期且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风暴涌的波速较大,常在风暴来临之前即可传到岸边,有时可视为恶劣天气的征兆。涌浪影响舰船航行和武器使用,易使人员晕船和作业困难。
50.风浪
风浪是风直接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波浪。其大小与风力、风时和风区的大小有关。在风的连续作用下,水质点在波峰处持续受力,波谷处得到减速,逐渐形成迎风面平缓和背风面陡峭的波形特征。由于波的互相干涉,外形极不规则,波峰线较短,在强风作用下,波面上、特别是波峰处经常出现被风削去而形成的浪花和泡沫。传播方向多与风向一致。近岸地区,受地形影响,波向发生偏转,可能与风向有较大偏离。风浪可降低海面能见度,使舰船航行和系留漂浮物剧烈颠簸,人员作业困难,影响海军武器、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
51.海浪
海浪是海洋中波浪现象的总称。海水在外力作用下,海面发生周期xìng的起伏运动。由风引起的称风浪或涌浪;由舰船航行兴起的称行船波;由地震或风暴产生的称海啸;由引cháo力产生的称cháo波。在不同的风速、风区、风时、风向和地形条件下,海浪的尺寸变化很大,通常周期为0.5秒~25秒,波长为数十厘米至数百米,甚至近千米,波高为数厘米至20余米,在特殊情况下,可达30米以上。海浪可使舰船*纵困难,造成舰船横倾、纵倾、中垂、中拱等现象,也影响水中武器使用和舰载机起落。
52.海里
海里是国际上航海通用的计量海上距离的长度单位。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弧长。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纬度1分的弧长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米纬度45度处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常用链。1链等于1/10海里,用代号“Cab”表示。
53.节
节通常使用于两种场合:一是作为航海速度单位。舰船每小时航程1海里为1节。用代号“kn”表示。也可用作计量水流、风速和水中武器或运行器具航行的速度。二是作为舰船的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的长度单位。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0米为1节。
54.满旗
满旗是舰艇昼间从舰首到舰尾悬挂旗帜的隆重礼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以通信旗悬挂于两桅横桁之间,并分别连接到舰首、舰尾旗秤,同时桅顶、舰首旗杆分别悬挂国旗、军旗。用于重大节rì、典礼、阅兵,迎接本国或其他国家、zhèng fǔ和军队领导人,迎接来访的其他国家军舰,出国访问停泊于其他国家港口等。夜间则挂满灯。航行和其他特定情况下,可挂代满旗。
55.满灯
满灯通常是舰艇在重大节rì夜间沿满旗位置和舰舷、上层建筑轮廓挂灯的隆重礼仪。一般在降旗后开满灯。
56.海军礼炮
海军礼炮是舰艇鸣放空包弹或专用礼炮弹的隆重礼仪。用于外事活动,表示欢迎、致敬或答谢。通常由二级以上军舰以两门中口径以上火炮或港口炮台按规定程序施放。分为国家礼炮和个人礼炮。国家礼炮,用于舰艇出访时表示对被访国的敬意,或当来访的其他国家军舰鸣放国家礼炮时表示答谢,其规格为21响;个人礼炮用于舰艇出访和迎送来访其他国家军舰时,向对方乘坐军舰的职务最高的海军将级以上军官,或职衔相当的官员表示敬意或答礼,其规格根据职衔高低通常分别为21响~11响(单数)。鸣放礼炮仪式起源于16世纪,英**舰在驶入他国海域或遇到他国舰船时,将炮膛内炮弹放完,表示友好、善意,以后演变为国际上表示敬意的礼仪。
57.海水跃层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xìng质不同。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主要有四种跃层:(1)温度跃层即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达到或超过每米队0.2C的水层。海洋中常存在温度跃层,井影响其他跃层。(2)盐度跃层。即海水盐度垂直变化达到或超过每米0.1‰的水层。在河口区或大量降水、蒸发和融冰季节的海区,使盐度发生变化,在海水中混合不均匀而产生盐度跃层。(3)密度跃层即海水密度垂直变化每米超过0.0001克/立方厘米的水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海水的温度低,盐度高,密度随之增大;反之,则减小由于温度和盐度的适当配合,常出现密度跃层。当跃层的密度变化较大,潜艇的负浮力不大时,潜艇可以像潜坐硬海底一样潜坐在密度层上,故称“液体海底”。在世界大洋的各个海域和不同深度都有这种“液体海底”。(4)声速跃层。即由于海水温度、压强、盐度的不同使声波传播速度在垂直方向发生突变的水层。海水跃层按其成因和变化,通常包括主跃层(亦称“永久跃层”)、季节xìng跃层和周rì跃层三类。主跃层由大洋热盐环流所维持,季节xìng和周rì跃层由海面太阳辐shè和海气相互作用直接形成。
1.舰名
舰名是海军现役和预备役舰艇的名称。
由海军领导机关按命名规则分别授予。目的是,便于实施指挥,发扬光荣传统,激励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通常用同类名称命名同类舰艇,常用的有:历史人物、城镇、社会团体、星辰、水族、鸟兽、植物、着名海战、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概念和荣誉称号等。如中国“郑和”号训练舰、“鞍山”号驱逐舰,美国“天狼星”号供应舰、“长尾鲨”号核潜艇,英国“羚羊”号护卫舰等。一些国家海军在具有光荣历史的舰艇退役或报废后,新舰艇沿用其舰名。
2.舷号
舷号是标志在舰艇两舷水线以上的编号。水面舰艇通常标示在舰首部水线以上两舷的显着位置,也有标在舰尾部的;潜艇标示在指挥室围壳上。由海军领导机关统一编定,用以确定舰艇在海军序列中的位置,便于识别。以序号或代字加序号表示,代字代表相应舰型。如588号护卫艇,“X615”号综合补给船,“J50”号远洋救捞船等。有的国家海军舰艇只标示序号,不标代字。如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的代号为CVN-65,以65为舷号标在舰首干舷,并以特大字样标在飞行甲板上。
3.舰桥
舰桥为设在舰艇上层建筑中的航行、作战指挥和*纵部位。早在蒸汽明轮船时期,*纵部位设在左右舷明轮护罩间的过桥上,因而得名。一般位于桥楼顶部的前端。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类。包括指挥室、驾驶室、露天指挥所等。大、中型舰船通常设有前舰桥和后舰桥;小型舰艇上的桥楼即为舰桥。随着舰艇的指挥*纵rì趋自动化,作战指挥部位移到室内,舰桥已不再具有作战指挥功能。
4.舰艇上层建筑
舰艇上层建筑是舰艇船体最上一层纵通甲板以上的围蔽结构和附属结构的统称。通常包括船楼、甲板室、机舱棚等。上层建筑用于布置各种舱室、减少甲板上浪、增加舰艇储备浮力和保护机舱、炉舱开口免受波浪浸袭。
5.舰艇*纵xìng
舰艇*纵xìng是舰艇利用其*纵装置改变或保持运动速度、航向、位置和状态的xìng能。舰艇航海xìng能之一。对保证舰艇航行安全,实施战术机动,提高战斗力、生命力和经济xìng等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直线稳定xìng,指舰艇在不*舵时作直线运动的能力;回转xìng,指*舵时舰艇改变航向作圆周运动的能力;转首xìng,指*舵时迅速改变舰艇航向的能力;水平稳定xìng,指潜艇水平舵*纵保持和改变航行深度的能力。常用的*纵装置有车、舵、旋转导管、全向推进器和舰艇首部侧推装置等。舰艇*纵xìng的好坏取决于*纵位置的xìng能、船形、主尺度和水线以下船体侧投影面积的大小及形状。
6.舰艇耐波xìng
舰艇耐波xìng是舰艇在一定风浪条件下的运动xìng能,以及为舰员的工作、生活和武器装备的正常*作使用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条件的能力。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舰艇因受波浪的扰动,产生摇荡运动以及由其引起的砰击、上浪、失速、飞车等现象。剧烈的摇荡,可能导致舰艇倾覆;武器不能发挥正常效能;直升机不能起降;机器仪表运转失常;舰体构件及设备因负荷过大而损坏;阻力增加、螺旋桨效率降低;人员晕船等。在舰艇设计时须按其使命、任务、可能活动、海区满足战术技术任务书(或建造规范)对耐波xìng的要求。衡量耐波xìng优劣的主要指标有: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的幅值;横摇周期、垂向加速度;首底砰击、甲板上浪和螺旋桨出水的概率;失速或有效功率增量;晕船率;由波浪载荷和砰击引起的动态载荷等。通过船模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可以预报舰艇的耐波xìng。改善舰艇的耐波xìng,须选择适宜的船形和主尺度,合理配置船体内的载重,并装设减摇装置等。
7.舰艇续航力
舰艇续航力是指舰艇一次满载燃烧、机械用水和滑油,以给定速度航行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以海里为单位计量。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不同航速下的续航力不等,以经济航速的续航力最大。核动力舰艇,其核燃料的能量极大,续航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机械、设备等的持续工作时间。常规动力舰艇,主要是改进船体线型,减少舰艇航行阻力;降低动力装置的燃料消耗率,以提高续航力。
8.舰艇作战半径
舰艇作战半径通常指舰艇按设计规定装足燃油、淡水、食品、弹药及各种消耗品,从基地出发,中途不补给,进行作战活动所能达到的最大平均直线距离。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主要取决于舰艇续航力的大小。计算时应考虑往返航行所需之消耗,作战活动可能的消耗及规定的安全储备量常规动力的水面舰艇通常取续航力的1/3。潜艇的作战半径,通常取通气管航速续航力的30%核动力舰艇的作战半径,已不成为战斗使用时主要考虑的参数。
9.舰艇自给力
舰艇自给力也称“舰艇自持力”。是舰艇一次装足按设计规定的燃油、淡水、食品等,中途不进行补给,连续在海上活动的最长时间。以昼夜为单位计量。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对自给力的要求,根据舰艇使命、活动海区和战斗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各型舰艇自给力的一般范围是,巡洋舰、航空母舰等大型军舰30昼夜~8昼夜;驱逐舰10昼夜~30昼夜;护卫舰5昼夜~15昼夜;扫雷舰、猎潜艇5昼夜~10昼夜;导弹艇、鱼雷艇、护卫艇2昼夜~7昼夜;登陆舰艇昼夜~30昼夜;潜艇30昼夜~90昼夜。
10.舰艇生命力
舰艇生命力是指舰艇遭受战斗或事故损伤后,保持和恢复战斗与航行xìng能的能力。舰艇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包括:不沉xìng、防火防爆xìng、抗损xìng、防护xìng等。在舰艇设计建造时,须从舰艇的结构(包括强度、刚度、装甲、防护等),总体布置,舱室划分,主动力装置和电站的数量、储备及配置,损害管制系统及器材、防核、防生物、防化学武器的设备以及武器装备的布置和控制方式等方面保证舰艇有很强的生命力。服役后,建立严密的损管组织,加强训练,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和规章制度,维护好一切装备和设施,保证舰艇生命力的最佳状态。发生损伤后,迅速正确地组织舰员奋力抢救,消除损害,尽最大可能恢复舰艇生命力。
11.舰艇吃水
舰艇吃水是舰艇船体水线面至底部龙骨线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计量。舰艇主尺度之一。按排水量不同分标准吃水、正常吃水、满载吃水和最大吃水等。按船长方向部位的不同,分首吃水、尾吃水和中吃水。首吃水和尾吃水分别是在首垂线和尾垂线处量得的吃水。中吃水,亦称“平均吃水”,是首尾吃水的算术平均值。设计水线的中吃水称设计吃水。在航行中,准确掌握舰艇吃水和突出在龙骨线以下的结构尺寸,如板厚、声纳导流罩等,对保证舰艇停靠码头、进坞修理和通过浅水区、礁区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12.干舷高
干舷高是舰艇水线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常用F表示。增大干舷,可提高舰艇的储备浮力和大角稳xìng,减小甲板上浪的机会,但增大了受风面积,对舰艇抗风力有一定影响。
13.排水量
排水量是舰艇在静水中入水部分所排开水的重量。以吨为单位计量。舰艇浮于水面时的排水量等于舰艇的重量。舰艇入水部分所排开水的容积称容积排水量,以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容积排水量乘以舷外水的比重即为重量排水量。排水量是舰艇大小的标志,战术技术xìng能要素之一。水面规艇的排水量分空载排水量、标准排水量、正常排水量、满载排水量、最大排水量。潜艇的排水量,主要分为水面排水量和水下排水量。
14.标准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是舰艇空载排水量加上额定的人员、食品、淡水、液体负荷、弹药、供应品等的重量。不包括燃油、滑油、给水、航空煤油等。而空载排水水量为舰艇建造完工之后,各种装置设备安装齐全的重量。
15.满载排水量
满载排水量是舰艇标准排水量加上保证10%的续航力及自给力所需的燃油、滑油、给水、航空煤油及100%装载时的重量。
16.潜艇水上排水量
潜艇水上排水量为潜艇处于水面状态时水下部分的体积所排开水的重量。按潜艇装载情况通常分为水上正常排水量、标准排水量和超载排水量。水上正常排水量,是在装备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携带全部艇员、弹药、供应品、燃油,以及正常装载其他载荷时的排水量;水上标准排水量,是从水上正常排水量中扣除全部燃油、滑油、淡水及压载水重量后的排水量;水上超载排水量,是潜艇处于燃油超载状态时的排水量。
17.潜艇水下排水量
潜艇水下排水量是潜艇处于水下状态时艇体水密容积排开水的重量。其数值等于水上正常排水量与全部主压载水舱中压载水总重量之和。是计算潜艇静水力xìng能的重要原始数据之一。
18.潜艇水上航速not;
潜艇水上航速是指潜艇水面状态航行的速度。包括水面最大航速和水面经济航速等。
19.潜艇水下航速
潜艇水下航速是潜艇水下状态航行的速度。分水下最大航速、水下经济航速和水下巡航速度。水下最大航速(亦称水下全航速),指主推进装置处于额定工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航速;水下经济航速,指推进装置处于低能耗、低噪声工况下的航速;水下巡航速度,指执行巡航任务时所规定的水下航速。
20.舰艇减摇装置
舰艇减摇装置是舰艇上利用升力或重力形成稳定力矩,以减小舰船摇荡幅度的装置。主要用以减小横摇幅度。有舭龙骨、减摇水舱、陀螺减摇装置、减摇鳍装置等。舭龙骨,是在船体中段舭部外侧沿纵向装设的鳍状板,结构简单,能在舰艇零速时发挥作用,被广泛采用。减摇水舱,是设置在舰艇两舷的水舱,舰艇在横摇时,利用水舱中水的运动与舰艇的横摇的相位差,产生稳定力矩,结构较简单,但减摇效果稍差。陀螺减摇装置,利用陀螺转子产生阻摇的稳定力矩使舰艇减小摇摆,因造价昂贵未被广泛采用。减摇鳍装置,利用伸出在船体外的鳍在舰艇摇摆运动时产生升力,形成稳定力矩,以抵消舰船的摇摆力矩,其减摇效果较好,适用于航速较高的舰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正??,减摇效果和舰艇*纵xìng好。
21.舰艇消磁装置
舰艇消磁装置是用来抵消或补偿舰艇磁xìng及磁场的装置。主要包括;消磁电缆、消磁绕组、供电机组、配电设备、消磁控制仪等设备。分为临时消磁装置和固定绕组消磁装置。临时消磁装置,将舰艇置于消磁场地内,船外用电缆绕以临时线圈,通电后用以抵消舰艇的固定磁xìng;固定绕组消磁装置,是在舰艇内部固定敷设消磁绕组,能随舰艇所处的磁纬度、航向及摇摆等因素作相应变化的电流,用以补偿舰艇感应磁xìng的磁场。
22.防险救生设备
防险救生设备是用于减少、限制因战斗或事故造成的损害,对舰艇和人员进行援救或自救的设备、器材的统称。主要包括舰艇损害管制、救生与求救、潜水等的器材和装具,舰艇助浮、离浅和拖救等设备。舰艇损害管制器材,主要包括舰艇抗沉和防火、防爆器材,如堵漏板、堵漏塞、堵漏垫、堵漏支柱,灭火器、灭火车、灭火弹、活动消防泵、消防防护衣等。救生与求救器材,主要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筏、潜艇艇员脱险救生装具和器材、落水飞行员救生装具、失事信标机、救生信号浮标和救生电台等。潜水装备,既用于防险救生,也用于海上打捞和科学考察等水下作业。主要包括各种潜水装具、潜水钟、加压舱和水下作业时配带的设备。舰艇助浮、离浅、拖救设备,主要有各种浮筒、拖绞设备和潜艇半自动吊钩、打捞千斤等有关打捞设备。在海军的防险救生保障活动中,还有许多专用的防险救生装备,如防救船、救生船、消防船、救生艇、深潜救生器(艇)、潜水工作船和工作车、救助拖船等。防险救生设备,按救助方式,又可分为防险自救设备和防险他救设备两类。防险自救设备,一般在舰艇服役时,按标准配发并置于固定位置,指定专人分管并定期检查,经常处于备便状态。防险他救设备,则多配置于防救部队及其防救装备上,以保证各种救援任务的进行。
.舰载机升降机
舰载机升降机是航空母舰上设在机库甲板与飞行甲板之间供舰载飞机升降的装置。由动力源、液压传动机械、导向滑轮、牵引钢索、升降平台及控制部分等组成。按布置位置,分舷内式升降机和舷侧式升降机。舷内式升降机,防浪xìng和安全xìng较好;但占用有效空间大,特别在飞机弹shè与着舰时不能使用。舷侧式升降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采用。现代大型航空母舰一般装有4部舷侧式升降机,右舷部,左舷1部。其升降平台面积达370平方米,垂直行程10余米,提升能力可达40余吨。小型航空母舰多采用舷内式升降机,布置在舰桥一侧,前后各1部。中型航空母舰舷内式、舷侧式两者兼用,一般装2部~3部。
24.舰载机弹shè装置
舰载机弹shè装置是航空母舰上推动舰载飞机增大起飞初速、缩短滑跑距离的机械装置。一般由动力系统、往复车、导向滑轨等组成。主要有压缩空气式、火yao式、电动式、液压式、蒸汽式等。除蒸汽式外,其余形式弹shè器由于弹shè能量限制,已逐渐被淘汰。蒸汽式弹shè装置,用舰上主锅炉的高压蒸汽作为动力,弹shè能量大,安全xìng和加速xìng能好,可弹shè3吨~20吨重的飞机使其起飞速度达到每小时250千米~350千米,每分钟可以弹shè1架~3架。一般装2部~3部,分别设在前飞行甲板和斜角甲板。
25.舰载机拦阻装置
舰载机拦阻装置是航空母舰上吸收着舰飞机的前冲能量,以缩短其滑行距离的装置。由拦阻索、拦阻网及其拦阻机、缓冲器、控制系统等构成。拦阻索用于飞机正常着舰,是用钢索横拦于斜角飞行甲板上,与着舰方向垂直,每隔10余米设一道,共设4道~6道。飞机接近母舰时,放下层钩,钩住任何一道拦阻索,在飞机惯力作用下拦阻索被拖出,拉动缓冲器,拦阻索被抑制,飞机逐渐减速,滑行5米~95米后刹车停住。应急着舰时使用拦阻网。当飞机尾钩损坏或因故障放不下,又不能复飞时,则需临时架设拦阻网将飞机阻拦在甲板上。现代拦阻网多由尼龙带制成,布置在最后一道拦阻索前方,高约4.5米,宽度略大于拦阻索。
26.舰载机助降装置
舰载机助降装置是当舰载机降落时,为协助飞行员准确进入降落跑道而修正其下滑角的设备。有光学助降设备和盲目着舰雷达两种。光学助降设备有反shè式、透镜式和菲涅耳透镜式。是通过光学系统发出作为瞄准用的光信号,并用以作为比较用的基准光信号,飞行员根据看到的光信号的位置和颜sè与基准光信号比较,修正舰载机下滑角,达到安全着舰。由甲板边缘装置、电源和控制板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航空母舰上装设盲目着舰雷达。与机上自动驾驶仪相配合,协助飞行员修正着舰航路误差,引导飞机正确降落。实现全天候盲降。
27.潜艇升降舵
潜艇升降舵是用于潜艇水下航行时保持和改变深度的装置。分艇首升降舵和艇尾升降舵。艇首升降舵,舵叶对称布置在艇首或指挥室围壳两侧,舵面较小,舵力不大。布设在艇首上部结构的,通常为收推式,使用时推出,不用时收入;布设在指挥室围壳的,为固定安装式,亦称围壳舵。艇尾升降舵,舵时对称布设在层轴螺旋桨前(或后)面,舵叶面较首舵大,直接受螺旋桨水流的作用,产生的舵力较大,是水下*纵潜艇的主升降舵。升降舵由平衡式舵叶、舵轴、转舵传动装置和*舵装置(如首舵为收推式,还包括收报装置)组成。通过*舵装置驱动转舵装置,使舵轴转动,舵轴两端的舵叶,随之上下摆动,置于所需上浮或下潜舵角上。其动力采用液压或电动。*纵部位设在zhōng yāng指挥舱。现代潜艇一般装有计算机控制的升降舵和方向舵联合*舵装置,能自动控制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深度和航向。
28.潜艇耐压壳体
潜艇耐压壳体是指潜艇潜入水下,能承受深水压力,并具有良好水密xìng的艇体。是潜艇的主体结构。通常以横舱壁将其分隔成3个~8个密封舱室,内设各种设备、武器装备、生活设施和*纵指挥部位。一般由高强度钢质壳板、端部舱壁、肋骨和横舱壁等构成。壳板和端部舱壁是保证潜艇强度和水密的主要构件;肋骨呈环形,横向地布置在耐压艇体内部(称内肋骨)或外部(称外肋骨);横舱壁是壳板的支撑结构,并起分隔舱室的作用。壳板与肋骨、壳板与横舱壁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耐压体中间部分呈圆柱形,在艇首、尾部分直径逐渐缩小,呈截头圆锥形。艇体横截面为圆形。现代潜艇耐压艇体强度,可保证潜艇下潜到300米~1200米。
29.潜艇非耐压艇体
潜艇非耐压艇体也称“潜艇外壳”。主要指不承受深水压力、包围在耐压艇体外面的艇体。用于构成潜艇平顺光滑的外形,以减小水中阻力;与耐压艇体共同组成压载水舱,形成潜艇储备浮力。由水密和非水密结构两部分组成。水密结构,潜艇在水面时,具有水密xìng,潜入水下时,内部充满水,并与舷外水相通,内、外压力相等。如主压载水舱、燃油压载水舱和舷外燃油舱等结构。非水密结构,有透水孔与舷外海水相通,不承受深水压力,主要用于改善潜艇的外部线型和保护这些部位的设备,如艇首端和尾端透水部分、上层建筑、指挥室围壳等结构
30.舰艇对空jǐng戒雷达
舰艇对空jǐng戒雷达主要用于对空jǐng戒,及早发现空中目标,并为防空武器系统指示目标的舰艇雷达。以jǐng戒为主要任务时,一般为两坐标雷达,具有较大的探测距离和覆盖空域按探测距离分为近程(50千米以内)、中程(50千米~200千米)和远程(200千米以上)jǐng戒雷达。天线尺寸较大,一般工作在分米波段,有的工作在米波段。以目标指示为主要任务时,一般为中、近程三坐标雷达,又称目标指示雷达,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和jīng度,工作在分米波段和厘米波段。
31.舰艇对海jǐng戒雷达
舰艇对海jǐng戒雷达主要用于对海jǐng戒,及早发现海面目标,并为反舰武器系统指示目标的舰艇雷达。通常还兼负对低空目标的jǐng戒和海上导航任务。一般工作在厘米波段,受雷达视距的限制,作用距离较近。多数对海jǐng戒雷达重复频率较高,发shè功率较低,天线尺寸较小,水平波束很窄,有较好的角分辨力,有的对垂直波束适当赋形,以利低空目标的探测和海杂波抑制。
32.舰艇引导雷达
舰艇引导雷达是用于对空引导的舰艇雷达。通常为三坐标雷达,能同时准确地田定目标方位、距离和飞行高度等三个坐标,数据率较高,能较好地保证引导己机对敌机进行截击。一般装备在现代化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上。也有以配高制方式,由两坐标对空jǐng戒雷达和测高雷达共同完成对空引导任务的,但效率较低。
33.舰艇火控雷达
舰艇火控雷达是能跟踪海面或空中目标,为武器指挥控制系统提供目标坐标数据的舰艇雷达。按被控制武器的不同分为炮瞄雷达、鱼雷攻击雷达和导弹制导雷达。
34.鱼雷攻击雷达
鱼雷攻击雷达是主要用于搜索、跟踪海面目标,保证鱼雷shè击的舰艇雷达。通常还兼作对海jǐng戒和导航。安装在鱼雷艇和潜艇上。为满足一定的低空覆盖和方位分辨力的要求,通常采用扇形波束天线。发shè脉冲有宽、窄两种,宽脉冲用于搜索,窄脉冲用于跟踪。潜艇鱼雷攻击雷达的天线安装在可升降的桅杆上,保证潜艇航行在潜望深度时,天线能升出海面工作。
35.舰艇炮瞄雷达
舰艇炮瞄雷达是主要用于跟踪空中或海面目标,保证舰炮瞄准shè击的舰艇雷达。通常根据目标指示雷达提供的目标数据,经搜索、捕获目标后,转入自动跟踪,使天线轴始终对准所跟踪的目标,把目标坐标数连续送给指挥仪或计算机,从而控制舰炮瞄准shè击。有的还具有一定的dú lì搜索目标能力,有对弹丸飞行轨迹和弹着水柱测量和校shè功能。
36.舰艇导弹制导雷达
舰艇导弹制导雷达是为导弹shè击系统提供目标数据,并配合导弹控制系统控制导弹飞行的舰艇雷达。按导弹种类不同,通常分舰舰导弹制导雷达和舰空导弹制导雷达两类。舰舰导弹制导雷达,一般均有dú lì搜索目标的能力,能连续测定目标的坐标数据。计算机分机根据目标的运动参数解算出导弹攻击舷角和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刻??把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时刻指令装定在弹内控制器中。导弹发shè后,不再由舰艇导弹制导雷达控制。舰空导弹制导雷达,有波束制导、连续波照shè半主动寻的制导和混合制导等。波束制导雷达利用宽、窄两个波束分别跟踪导弹和目标,根据两者的位置误差,通过指令发shè机控制导弹的飞行。半主动寻的制导雷达在跟踪目标、控制导弹发shè后,立即启动连续波照shè雷达,对指定目标进行照shè,导弹接收系统接收照shè雷达的回波信号,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37.声纳:
声纳是利用声波对水中物体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的水声设备。装备于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海岸声纳站等。主要用于对潜艇、水面舰艇、水雷等水中目标的搜索、jǐng戒、跟踪和监视,保障潜艇和反潜、反水雷舰艇(飞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还用于水下导航和战术通信,鱼雷自导和水雷引信;以及海洋石油勘探、鱼群探测、海底地质地貌勘测和海洋水文测量等。按装备对象,分水面舰艇声纳、潜艇声纳、航空声纳、固定监视声纳和便携(潜水员)声纳;按战术用途,分jǐng戒声纳、攻击声纳、探雷声纳、导航声纳、通信声纳、识别声纳;按基阵布置方式,分舰壳声纳、拖曳声纳、浮标声纳、座底声纳、吊放声纳等;按技术特点不同,分数字声纳、多普勒声纳、旁侧声纳、参量阵声纳等等。各种声纳按基本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主动声纳,又称回声声纳。工作类似雷达,主动发shè声波,利用在目标上生产的回波,测定其方位、距离等参数。被动声纳,又称噪声声纳。通过对舰船等目标的辐shè噪声或发shè的水声信号的接收处理,测定目标的方位和信号频率,有的还可进行被动测距。人类利用声波探测水中目标,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具有现代意义的声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才出现。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于1916年研制成使用压电水听器和放大器听测潜艇的被动声纳;于1918年又研制成石英换能器和真空管放大器等组成的主动声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国家海军已陆续装备舰艇声纳。在大战期间,声纳技术发展很快,除舰艇声纳外,还出现了海岸声纳、航空声纳浮标、探雷声纳等。在这次大战被击沉的千余艘潜艇中,有60%是由声纳发现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和水声技术的发展声纳进入现代化阶段,一般都采用低声频、大功率、多波束和多种传播途径工作,rì益普遍采用数字技术,使声纳rì趋计算机化,并出现了许多新型声纳。现代声纳的最大作用距离,在利用声道传播途径时,主动方式可达50海里~60海里;被动方式可达100海里,甚至数百海里。
38.拖曳线列阵声纳
拖曳线列阵声纳也称“拖曳阵声纳”。它是将水听器镶嵌在电缆上形成线列阵,由拖曳电缆拖在舰艇尾后水中探测目标的声纳。主要用于听测潜艇辐shè噪声,进行远程监视、测向和识别,有的也可用于测距。由线列基阵、拖曳电缆、收放装置和绞盘、电子机柜等组成。拖曳线列阵又由前导段、仪器段、基阵段、后导段和尾段构成,阵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工作深度可变。具有基阵尺寸大、工作频率低、利于线谱检测,能远距离隐蔽地发现目标等优点;但对拖带舰艇的旋回和倒车等机动有不利影响。分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和监视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两种。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装备于大、中型反潜水面舰艇和攻击潜艇,拖曳电缆与线列阵总长达1000米~2000米被动探测距离50海里~100海里,最大拖曳航速可达30节。水面舰艇的战术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与舰壳声纳或拖体声纳配合工作,被动接收主动声纳发shè声纳信号在目标上产生的回波,其作用距离远大于舰壳声纳或拖体声纳单独工作时的主动探测距离,从而提高水面舰艇反潜搜索能力。监视型拖曳线列阵声纳,主要装备于海洋监视船。其拖曳航速极低。拖曳电缆与线列阵总长5000米以上在低声频和次声频段工作时,被动探测距离可达300余海里。
39.浮标声纳
浮标声纳是以声纳浮标为遥感器,与浮标信号接收处理等设备共同组成的声纳系统。用于在可能有潜艇活动的海区布设浮标阵,进行对潜探测和监视。分航空浮标声纳和固定监视浮标声纳。航空浮标声纳,装备于各类反潜飞机和直升机。由机上的浮标投放装置、多频道超短波浮标信号接收机、浮标信号处理和显示设备,以及声纳浮标等组成。使用时,反潜机根据情况,以一定阵式将声纳浮标有序地逐个投放在潜艇可能出现的海区周围,或遮拦其航线前反潜机在浮标区上空盘旋,接收监听由浮标组发来的信号,判明潜艇所在位置和活动情况,保障机上反潜武器的使用或引导别的机载探潜设备进一步定位和跟踪;也可引导其他反潜兵力对潜搜索和攻击。浮标组中每一个浮标的shè频信号工作于不同频道,机上的多频道浮标信号接收机,根据所获潜艇信号的无线电shè频频率,可判明信号来自那一浮标,并以此浮标信号为原点测得潜艇所在位置。反潜机接收浮标信号的距离,视所处高度而定,高度150米时,监听距离为18千米;高度150米时,为135千米。固定监视浮标声纳,即锚系声纳浮标,多用于固定声纳监视系统。
40.舰艇光电探测设备
舰艇光电探测设备是指装备在舰艇上,利用光电技术对目标搜索、定位和跟踪的光学探测设备的统称。包括利用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电视技术、纤维光学、集成光学、自适应光学和图像处理技术等制成的各种舰艇探测设备。如舰艇使用的各种激光测距仪、激光雷达、微光夜视仪、夜视瞄准具、红外热像仪、红外探测器和跟踪器,可见光、微光、红外电视摄像跟踪器,以及光电跟踪系统,潜艇光电桅杆和水下电视等。舰艇光电探测设备,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探测设备,具有观测可靠,比较直观,探测跟踪jīng度高等优点;与雷达相比,作用距离较近,受视界条件影响较大,也不能用于水下目标的远距离探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舰艇光电探测设备向着多功能、高jīng度、自动化、全天候方向发展,并与雷达等其他探测设备组成综合化舰艇探测系统。光电探测设备还广泛装备于现代化坦克、大炮、飞机等。
41.红外探测设备
红外探测设备是利用目标自身热辐shè进行被动探测的光电探测设备.不受昼夜以及烟雾等恶条件的影响并可透过伪装发现和识别目标。舰艇红外探测设备多工作于3微米~14微米的中红外波段内。用于舰艇夜间观察和舰艇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配置于舰艇防空、反舰导弹防御系统,能弥补雷达的不足,提高系统的低角跟踪能力,有效地应付低空、超低空目标和掠海飞行导弹的攻击。按用途,分红外热像仪、红外跟踪器、红外瞄准具、红外目标指示器、红外摄像机和红外搜索、跟踪监视系统等。
42.微光夜视设备
微光夜视设备是能在夜间徽光光源照shè下发现目标的光电探测设备。用于舰艇、飞机和岸防阵地等在夜间的星光、月光、大气辉光等微弱光条件下,对海、空目标观察、监视和识别,进行舰艇导航、定位和武器系统的瞄准和跟踪。按用途,分微光夜视双目(望远)镜、微光夜视瞄准具、微光电视摄像机、微光电视系统和微光夜视仪等。微光夜视设备的研制,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后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90年代的微光夜视器件多使用具有负电子亲合势Ⅲ-族元素化合物光电yīn极像增强器,工作照度低达10@至100勒克斯(靶面照度);工作深度可达6000米。控制器和监视器通常设在运载平台(如救生船)上,通过传输电缆与水下摄像机相连,进行遥控摄像并监视所摄图像。可见光水下电视根据使用需要,还配有其他附属设备,如录像机、水下照明灯具、潜水员携带摄像机时使用的水下通信工具,固定摄像机用的稳定、旋转装置等。海水对可见光吸收和散shè作用很强,能量衰减迅速,可视距离有限,水深大于30米时,一般均须用人工照明,在透明度较高的水中,可视距离为30米左右。正在发展中的水下激光电视,其可视距离比一般可见光大4倍左右。超声波水下电视,利用超声换能器阵连续发shè超声波,“照shè”被观察物体,反shè的回波由超声波摄像机接收,由声透镜聚焦在图像变换器上变成图像电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控制器,由显示器显示出可视图像。图像信号的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对超声波的反shè强度,其作用距离比可见光水下电视远,但尚未普遍使用。
44.磁力探视仪
磁力探视仪是探测因潜艇艇体引起的地磁异常的一类仪器。有机载、舰载和固定式三种。机载式即航空磁力探潜仪,装备于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探头装在机尾的磁探杆内或可吊放的吊舱内。对潜探测距离300米~450米,最大可达900米。舰载式磁力探潜仪,探头用电缆拖曳在舰艇尾后水中进行探测,多用于小型高速非排水型反潜舰艇,固定式磁力探潜仪,由若干个磁探装置联成阵列,布设在基地、港口、狭水道的海底,实施对潜监视。
45.水声对抗设备
水声对抗设备亦称“声纳对抗设备”。用于侦察、干扰或诱骗敌方声纳和声自导鱼雷的水声设备和器材的统称。装备于潜艇、水面舰艇和反潜飞机。包括侦察声纳、水声干扰设备和水声诱饵等三类。侦察声纳,是一种被动式侦测设备,用于测听政方主动声纳发shè的声信号,测定其方位和技术参数。水声干扰设备,有水声干扰器和气幕弹等,用于发shè干扰噪声或欺骗干扰信号,或经气泡幕产生大量杂乱回波,干扰敌方声纳工作。水声诱饵,有自航式、拖曳式、悬浮式、吊放式四种。用于向水中发出模拟舰艇回波或舰艇辐shè噪声,有的还可模拟舰艇的运动情况,用于欺骗和迷惑敌方
救生钟是援救失事潜艇艇员的钟形援救设备。它采用一钢制耐压壳体,钟内分上室和下室。上室为救生室,下室为通道,围壁有调压水舱,底部有对接裙口。救生室保持正常大气压,内有供排气、注排水系统和通信、照明装置等。救生钟没有动力装置,靠潜水船起重设置控制。工作水深为120米,一次可援救6~8人可与潜艇救生平台对接进行干救,也可不对接进行湿救。
47.海况
海况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风力作用下的海面外貌特征。根据视野内海面状况、波峰的形状及其破裂程度和浪花泡沫出现的多少等,共分为10级;二是海区物理、化学、生物等xìng质及其变动情况,包括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水团和大洋环流的分布状况等。海况与海洋渔业生产、海上运输、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关系密切,对舰船安全航行、飞机巡逻侦察和舰载武器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
48.海洋cháo汐
海洋cháo汐,简称“cháo汐”。它是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cháo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xìng垂直升降和水平流动的现象。海水垂直升降运动称为cháo汐,水平流动称为cháo流。受引cháo力作用,cháo汐涨落平均周期理论上应为12小时25分。月球、太阳对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实际上cháo汐涨落时刻和cháo高大小也逐rì变化。月球的引cháo力比太阳的引cháo力大两倍多,cháo汐现象主要随月球运行而变化。当月球处在朔或望rì时,引cháo力最大,相应的cháo差也最大,称为大cháo。当月球处在上弦或下弦rì时,引cháo力最小,cháo差也最小,称为小cháo。各地cháo汐因纬度不同以及受海区地形、海水深度等影响而出现复杂的情况。在远离大陆的大洋中,cháo差较小,一般不超过1米。海岸附近,cháo差较大。特别是在大洋cháo波涌入的狭窄海湾,cháo差更大。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大cháo时的cháo差最大可达8.87米。加拿大芬迪湾的最大cháo差达18米以上。有关cháo汐资料,在航路指南、自然地理图册、航海用图上都有记述,还有cháo汐表、cháo流图、cháo信表等专门图表,供航海、渔业等活动使用。研究和利用cháo汐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舰船进出港湾、航道和在浅水区活动,建造码头、船坞等水中工程,扫、布水雷,进行登陆作战等都必须考虑cháo汐的影响。
49.涌浪
涌浪是指风浪离开风吹区域后继续传播的波浪,或在风区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波浪。外形比较规则,波面比较圆滑,波长较长(最长可达800米),峰谷平行相继,周期大于原来风浪的周期且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风暴涌的波速较大,常在风暴来临之前即可传到岸边,有时可视为恶劣天气的征兆。涌浪影响舰船航行和武器使用,易使人员晕船和作业困难。
50.风浪
风浪是风直接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波浪。其大小与风力、风时和风区的大小有关。在风的连续作用下,水质点在波峰处持续受力,波谷处得到减速,逐渐形成迎风面平缓和背风面陡峭的波形特征。由于波的互相干涉,外形极不规则,波峰线较短,在强风作用下,波面上、特别是波峰处经常出现被风削去而形成的浪花和泡沫。传播方向多与风向一致。近岸地区,受地形影响,波向发生偏转,可能与风向有较大偏离。风浪可降低海面能见度,使舰船航行和系留漂浮物剧烈颠簸,人员作业困难,影响海军武器、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
51.海浪
海浪是海洋中波浪现象的总称。海水在外力作用下,海面发生周期xìng的起伏运动。由风引起的称风浪或涌浪;由舰船航行兴起的称行船波;由地震或风暴产生的称海啸;由引cháo力产生的称cháo波。在不同的风速、风区、风时、风向和地形条件下,海浪的尺寸变化很大,通常周期为0.5秒~25秒,波长为数十厘米至数百米,甚至近千米,波高为数厘米至20余米,在特殊情况下,可达30米以上。海浪可使舰船*纵困难,造成舰船横倾、纵倾、中垂、中拱等现象,也影响水中武器使用和舰载机起落。
52.海里
海里是国际上航海通用的计量海上距离的长度单位。地球椭圆子午线上纬度1分弧长。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纬度1分的弧长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米纬度45度处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常用链。1链等于1/10海里,用代号“Cab”表示。
53.节
节通常使用于两种场合:一是作为航海速度单位。舰船每小时航程1海里为1节。用代号“kn”表示。也可用作计量水流、风速和水中武器或运行器具航行的速度。二是作为舰船的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的长度单位。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0米为1节。
54.满旗
满旗是舰艇昼间从舰首到舰尾悬挂旗帜的隆重礼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以通信旗悬挂于两桅横桁之间,并分别连接到舰首、舰尾旗秤,同时桅顶、舰首旗杆分别悬挂国旗、军旗。用于重大节rì、典礼、阅兵,迎接本国或其他国家、zhèng fǔ和军队领导人,迎接来访的其他国家军舰,出国访问停泊于其他国家港口等。夜间则挂满灯。航行和其他特定情况下,可挂代满旗。
55.满灯
满灯通常是舰艇在重大节rì夜间沿满旗位置和舰舷、上层建筑轮廓挂灯的隆重礼仪。一般在降旗后开满灯。
56.海军礼炮
海军礼炮是舰艇鸣放空包弹或专用礼炮弹的隆重礼仪。用于外事活动,表示欢迎、致敬或答谢。通常由二级以上军舰以两门中口径以上火炮或港口炮台按规定程序施放。分为国家礼炮和个人礼炮。国家礼炮,用于舰艇出访时表示对被访国的敬意,或当来访的其他国家军舰鸣放国家礼炮时表示答谢,其规格为21响;个人礼炮用于舰艇出访和迎送来访其他国家军舰时,向对方乘坐军舰的职务最高的海军将级以上军官,或职衔相当的官员表示敬意或答礼,其规格根据职衔高低通常分别为21响~11响(单数)。鸣放礼炮仪式起源于16世纪,英**舰在驶入他国海域或遇到他国舰船时,将炮膛内炮弹放完,表示友好、善意,以后演变为国际上表示敬意的礼仪。
57.海水跃层
海水跃层也称“跃变层”或“飞跃层”。它是指海水中某水文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表明上下层海水xìng质不同。跃层的厚薄和距海面的深浅,随海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主要有四种跃层:(1)温度跃层即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达到或超过每米队0.2C的水层。海洋中常存在温度跃层,井影响其他跃层。(2)盐度跃层。即海水盐度垂直变化达到或超过每米0.1‰的水层。在河口区或大量降水、蒸发和融冰季节的海区,使盐度发生变化,在海水中混合不均匀而产生盐度跃层。(3)密度跃层即海水密度垂直变化每米超过0.0001克/立方厘米的水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海水的温度低,盐度高,密度随之增大;反之,则减小由于温度和盐度的适当配合,常出现密度跃层。当跃层的密度变化较大,潜艇的负浮力不大时,潜艇可以像潜坐硬海底一样潜坐在密度层上,故称“液体海底”。在世界大洋的各个海域和不同深度都有这种“液体海底”。(4)声速跃层。即由于海水温度、压强、盐度的不同使声波传播速度在垂直方向发生突变的水层。海水跃层按其成因和变化,通常包括主跃层(亦称“永久跃层”)、季节xìng跃层和周rì跃层三类。主跃层由大洋热盐环流所维持,季节xìng和周rì跃层由海面太阳辐shè和海气相互作用直接形成。
第一时间更新《一号特战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