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赚钱的机会,想起了就做。他找来了一根木条,用小刀将它削成一指宽的木条,用烧红的针在一端烫了两排十二个孔。让颜良等人把别人家的马尾割了一条,当然是没割到肉。用线将马尾一簇簇的栽种到了木条带孔的那端,用剪刀将马尾剪齐。费了半天工夫的一支简易的牙刷制成了。
洗净了,沾点青盐试试,效果刚刚地,比柳条、手指头好用多了。边上的几位小伙伴纷纷要求给自己做一个,贾晟一口答应下来。反正不值个钱,再说了要想赚到钱,推广出去才行,这些人免费的做宣传如何不要呢。答应他们后,要他们等两天来拿。
贾晟就来到自己家的杂货铺子里找掌柜的,商量做牙刷卖的发财大计。
掌柜的姓郭,名淮,也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商人。见到自已东家的小少爷过来,忙迎了上来,笑呵呵的问:“今天怎么到铺子里来啦?是不是老太太要用什么东西呀?”
“我今天找你有事,有正经事!”贾晟重重的说道,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表面上年龄还小,说话份量也轻。
“什么事啊?”反正店里面这会也不忙,郭掌柜也不介意和小少爷聊聊,不经意的回答。
不理旁边两个强忍受笑意的伙计,贾晟拿出自己制作的牙刷样品给郭掌柜看。
“这是何物?”郭掌柜以为是小孩的玩具,“有什么用?”
“到后边来,我给你说。”贾晟径直走进后院,到一间专门用来谈生意的房间,等郭掌柜来了之后关上门。说:“这个东西是我做的,我命名为牙刷,是吃饭后清理牙齿用的,你认为我们现在生产这个东西卖,可有利可图?”
郭掌柜也是久在商海厮混的老手,一听立马意识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忘记了对面是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把他当成了同年的知音,因为一直听闻小少爷天生聪慧,今rì才领会到,真不愧是神童。
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生产牙刷出售。由于是私下里商量,贾晟决定给掌柜的两成干股,让掌柜的动用现有的资源,找人生产,用自己家商铺的渠道销售。自己负责开发牙膏这个后续产品,持续谋利。
郭掌柜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知道要发了,小少爷真是了不起呀,看来贾家要发达了,今后一定要抱住这个大腿,才能获得更多的富贵呀。
叮嘱了郭掌柜的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如何向贾老爷汇报。贾晟满意离开了店铺。回到了家里,抓紧时间做牙膏。
通过多次的试验,终于在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来了带香味的牙膏,虽然和后世的无法比,但在这个时代却是上好的佳品了。
销量也在郭掌柜的运作下,快速的增长,数不清的银钱流入了贾晟的钱袋。
满意的笑了,一桶金赚到了,以后其他的项目也可以进行了。
起床后用自己工坊生产的牙膏牙刷洗漱完毕,发现没有洗面nǎi,得了咱把香皂也弄出来算了。花了两rì时间,找齐了原料,做出了样品。也一样送给了郭淮生产,只等着收钱,其他一概不管。
分心做别的事,在学习上时间就不怎么充足了。管宁有些急了,盘问原因。
贾晟感觉到是时候了,自己本来知道这些知识,还要装模作样的学这些,真是浪费时间jīng力。所以决定装神弄鬼糊弄管宁一番。说:“老师,《急就篇》我已学过了,不过我看到另一篇文章更好,我背出来请老师指教。”
“哦?你还背了其他的文章?背来听听。”管宁高兴的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rì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正是后世流传的经典启蒙读物《千字文》。
管宁听完,心里大惊,问:“此何文?”
“这是我从《天书》上看到的,说是启蒙用的文字。”
“可知其义?”
“为识字之用,全文千字无一重复,且讲rì常之事。但弟子知其大略,不明所以。”
“待为师给你讲来,以后你就学这个吧。”
贾晟便将《千字文》写在了纸上,由管宁解读并传授给贾晟。
写着写着觉得不太方便,要是印刷出来就好了,不用抄得这么辛苦了。嗯,对了就把活字印刷搞出来。求管宁将千字文书写一遍。又请铜匠用黄铜把所有的字都铸成字模,常用字铸了百十来个,不常用字铸了三五个。用铁条将一定数量的字模固定到一个面上就做成了一张印刷母板,涂上油墨便可印刷了。
三个月后第一批的铜字印刷版的《千字文》新鲜亮象了。
管宁大喜,称贾晟造福儿童,功德无量,奇思妙想,巧夺天工。
当时蔡候纸因为其价格低廉,已经普及了,学子们开始用纸写字了。但是读的书都是自己抄的,印刷版的书还是很少的。有也是佛经之类的,昂贵无比,平常人家没人买得起。究起原因原来的印刷是雕板印刷,成本就高,改成铜字印刷后成本下降了百倍。一本四十来页的《千字文》成本才十文钱。
这样一来,书可以大批量印刷出来,不在是稀有的东西,就会有更多的人能见到书,读得起书。所以说也是功德无量,青史留名的好事。
看到有利可图,贾晟将郭掌柜召来,让他召集人开个书局。一边印刷经典书籍来卖,一边让人继续穿研印刷技术。郭掌柜推荐了一名落弟的茂才,名叫林正。贾晟见了认为人不错,还写一手好字,就将书局交由他来管理。
管宁却是摇头不已,自己这个弟子聪慧异常,只是有些不务正业,好好的一件有利于天下人的事,非要沾上市刽气,怎么做什么事都要想着钱呢?
贾晟笑着问:“老师不知孔子说子贡乎?”就是问老师你不知道孔子怎么说子贡的吗?
原来chūn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后来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地负累。但孔子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側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圣人说,子贡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了,所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管宁作为一代大儒那有不知此事,所以看到弟子这样说知他心中自有计较,也就随他去了。
半年后,《千字文》学完了,贾晟开始学《诗经》,学写古诗词,不时的爆出一篇绝妙好诗。
一rì,管宁指物让贾晟做诗,看到一只白鹅在院里游弋,便说:“晟儿,你以鹅为题做诗一首,做出来就可放学体息了。”“好的。”贾晟做思索状,其实是在做思想斗争,要不要抄袭呢。
自己来了这个世界不知道后面是什么样的世界呢,安拉,抄,反正现在也没知识产权什么的,再说那些名家大文学家还可以写出别的jīng彩诗篇来。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摇头晃脑的吟完,怎么没动静,偷眼一看,管老师一手背后,一手扯着自己的胡子发呆呢。
“老师?”
贾晟轻轻的叫了一声。
“哦,痛!”管宁一不小心将胡子揪下来了两根,
“好!好!好!”
反映过来的管宁连连叫好,称赞“真神童也”。
颜良更是惊的目瞪口呆,心想小主人定是文曲星下凡,这么小的年纪就能作出如些惊艳的诗来,当然诗的好坏颜良现在还不能很好的分辨,可他会看呀,看到老师这个反映,那里还不知道小主人做出了惊天之作。
没有刻意的宣传,贾晟神童之名不径而走,他的大作《咏鹅》也传遍了冀州。
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重整河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