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燕赵大地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天高云淡,树木茂盛,三骑犹如怒箭般疾驰而去,惊起驿道旁鸟雀无数。自京师到山海关有六百余了里路程,三人用了三天就赶到了。看着这天下第一雄关,岳东心cháo澎湃,在这座关城发生了多少次血战呀,又有多少将士在此捐躯!千百年来,他默默地守护着身后的中原大地。
时至掌灯,城门已经关了。
“城上的兄弟快开门,袁督师到了!”丁锋不愧是卖艺的,声音够洪亮。过了好一会,一个脑袋方从垛口探出:“穷叫唤什么?城门已经关了,明ri请早罢。”岳东上前道:“这位兄弟,快把门打开罢,我身后这位可是辽东督师袁大人。”
“等一会。”那军士缩头回去,到城楼禀告自己的上级,一个旗长。旗长很怀疑,“督师出来都有仪仗开路呀?怎么只三骑?”旁边一人接腔道:“听说袁大帅,可不喜欢那些排场。”又有一军道:“方大汉,不是跟袁大帅打过仗麽?”旗长四顾道:“方大汉呢?”
“去撒尿了。”
“快去找他。”
正当袁崇焕等得不耐烦时,城门终于打开。十几个军士走出来,当中一大汉走近时,突然跪倒:“袁大帅,小的给你磕头了。大帅,你总算回来了。”声音激动,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其余军士皆跪下行礼。
袁崇焕赶忙上前扶起,问道:“你是宁远的老兵?你叫什么名字?”那大汉答道:“小的曾随大帅在宁远守过城,小的叫方自勇。”
“好,好。”袁崇焕转头问众人道:“你们现在可好,兵饷有几个月没发了。”
一句话引得众兵士一遍七嘴八舌,有的说,四个月没发了;有的说,家里油盐都买不了;有说,宁远没发兵饷,已经哗变;有的说,穷得只有卖刀了。
袁崇焕听得摇头不已,再看众人衣甲破旧,面sè饥黄,长叹一声道:“你们不要担心,本督师来了,就不会让大家受苦挨饿。你们一定要安心守城,皇上已经答应,马上就发所欠军饷。”说这话时,袁崇焕心里也没底,皇上答应自己的二十万两银子,什么时候到?他想起临行前,崇祯对自己的谆谆嘱托,“朕把辽东交付给你了,你尽管放手施为,朕会着相关各部竭力配合。那二十万两兵饷十ri内必到。”但,他又想起户部尚书毕自严那张苦脸。
岳东这时肚子里已经在打鼓,就上前道:“督师要去总兵府,你们前面带路。”众兵应诺。
山海关总兵麻登云刚吃了饭,听到袁崇焕来了,赶忙吩咐亲兵准备饭菜,一边急急迎了出来。
袁崇焕叫麻登云准备点饭菜,尽量简单些,吃了饭,他还要巡视军营。岳东在一旁听得头皮发麻,赶了三天两夜的路,袁崇焕的jing神还真好!前两夜都只睡了两个时辰,真说得上是披星戴月。岳东自小坚持习武,身体练得强壮,到这时,都只想吃了饭,立刻倒在床上,美美睡一觉。看袁崇焕面sè有些发暗,眼睛里浑浊有血丝,也是极疲惫之像;他居然还强撑去巡视兵营。岳东心里很佩服,看袁崇焕的眼神又多了份景仰,却忍不住在心里叹息,可惜啊,你对崇祯如此尽忠,却会落得那样的结局!老天无眼啊!
麻登云向袁崇焕禀告,自己在接到宁远哗变的消息后,加强了城中的戒备,安抚了各营兵士。
袁崇焕勉励麻登云一番,又说明ri一早就赶往宁远。麻登云道:“督师既然明ri一早要启程,就早早歇息,不要去巡视兵营。”袁崇焕坚持前去,回头叫岳东二人早点休息。在这个时候怎么也要挺一下,岳东坚决要同袁崇焕一起去,声称“不敢落老师后!”袁崇焕不以为逆,反而心喜:孺子可教也。
麻登云又禀道:“大帅自京师来,可能还没听说,自肃上书后,已经自尽了。”
袁崇焕一惊,脸sè愈加黯淡,长叹道:“可惜啊可惜啊,想宁锦之战时,自肃为兵备,与我共守城墙,恍如昨ri,自肃没死于敌酋,却死于粮饷。可叹啊!”
巡视军营时,见岗哨严备,其余皆在房内安寝。岳东微微一笑,偷眼看麻登云,心说,一定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暗中作了准备。麻登云见岳东看他,不好意思地点头示意。
第二ri,天sè微明,三人又急急上路,仍是掌灯时分,才到宁远城,城门也是紧闭。饶是丁锋声音再洪亮,这回也喊不开城门。喊得声音嘶哑,却也无人答应。三人只好于城外寻一小土地庙,过夜。
将就一夜后,方得入城,城内三三两两的散兵在游荡。袁崇焕看得眉头大皱,转头对岳东道:“东儿,为师先去寻总兵朱梅,你在这城中打探消息,了解兵变的实情。切记,小心行事,不可鲁莽,现在士兵sāo动不安,稍有不慎,即生事端。”岳东点头应是。
岳东问明兵营的位置,就与袁崇焕分手,向着兵营行去。在兵营附近,岳东看见一家小酒馆,不少兵士在里面喝酒。岳东有些担忧,军纪如此之散,一大清早就开始喝酒。岳东慢慢走进去。小酒馆不过五张小桌,坐了十几个当兵的。岳东一进来,很是惹眼,众人都盯着他看。老板赶忙上来招呼,引他到一空位。岳东要了份野鸡肉,加份花生米,以及一壶烧酒。同桌的两个军士jing惕地看着他,其中一个塌鼻梁问道:“小哥,打那来呀?”
岳东答:“我从河南来。”
“这里干什么?”另一人问道。岳东摇头晃脑回答:“我游学天下,辽东东虏猖獗,特来此地,察后金的虚实,以待他ri,报效国家。”
“原来是个书生。”隔桌有人发出轻蔑的嘲笑。那个塌鼻梁叹了口气道:“还说什么后金兵!照这样下去,不用那些东虏来打,我们早就饿死了。”
这时,老板端上酒菜。岳东把酒给那两位军士参满,问道:“军爷,如何这样说?”塌鼻梁先谢了岳东,就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们已经断饷四月了,前两ri,闹了一阵,方才领了一点。”——因为有酒喝,称呼都变了。
岳东听他说到正题,更加地集中jing神,他问:“怎么回事?怎么闹的?”
袁崇焕和丁锋到了总兵府,总兵朱梅正在府中养伤。朱梅是袁崇焕守宁远的副将,曾与敌酋血战。在宁锦大捷中和赵率教一同守过锦州,战功垒垒,也是伤痕垒垒。袁崇焕验他伤势,见胸上、胳膊上道道旧刀伤之上,一片青淤黑紫,不禁大恨,想我大将身经百战,不曾辱于敌酋,却被乱兵所伤。可恼可恼!
袁崇焕询问朱梅此次兵变的情况。朱梅这几ri在家中养伤,也曾派亲兵调查此事,但所知不多,只知川、湖兵最先闹事,其余各营从之,是为缺粮饷故,领头的有两人张正朝、张思顺。朱梅告诉袁崇焕,详情可问兵备副使郭广,那ri若非郭广处事妥帖,恐怕局面更不可收拾。于是,袁崇焕着朱梅的亲兵去请郭广到总兵府议事。
郭广闻召,急忙赶来。第一次见到这名震辽东的大帅,他微微还有些紧张和激动。他见袁崇焕虽然清瘦,却自有一种威势。见礼之后,转入正题。袁崇焕问他那ri兵变情况。郭广答道:“那ri卑职在家听得外面喧闹,待赶到谯楼,毕大人和朱总兵已经被绑了。那些乱兵正围着两位大人讨要兵饷,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污言秽语。”。
郭广想要在这位新任督师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接着道:“卑职温言相劝,稳住这些乱兵。”说到这,郭广犹疑了,因为接下来就要说到抚赏银的事了,这擅动抚赏银可是大罪,却不知眼前这位督师的态度如何?
“郭副使,请继续说。”袁崇焕看他yu言又止,态度平和中带着威严。
郭广感受到袁崇焕的压力,忙道:“当时,情势紧急,卑职被逼无奈,开了库房取了抚赏银二万两发给乱兵,此事毕大人也同意的。”说着,郭广偷眼看袁崇焕,见他面sè如常,似乎还微微点点头。袁崇焕见郭广如此,明白他的心思,露出笑容道:“郭副使无须担心,你处理这次兵变很是稳妥,知权变又敢于任责,本督师很满意,刚才与朱总兵谈起,他也夸奖你,说若非你左右周旋,事更坏矣。”
郭广放下心中一块石头,喜道:“此乃卑职分内事矣。当不得两位大人的夸奖。”
袁崇焕道:“副使动用抚赏银一事,我一力替你开脱,不过,恐怕你安抚乱兵的大功也赏不了了。”郭广忙道:“卑职不望封赏,但求宁远的平安。”袁崇焕点点头又问道:“后来如何?”郭广答道:“那些乱兵得了两万两,却不满足,叫骂得更厉害,卑职无法,为了救几位大人,也为了尽快平息这些大兵的怒气,只好带着这些大兵去商户中又借了五万两,都打了借条,拿了这些钱方才回营。”
袁崇焕摇头笑道:“你带了一帮大兵去借钱,谁敢不借呀,真有你。“少停,袁崇焕又问道:“领头闹事的,是那几个,你可知道?”
郭广道:“领头的有两人,一个张正朝、一个张思顺。”
此时,岳东正在小酒馆喝酒吃肉,和几个士兵打得火热,喝得脸红脖子粗。岳东大笑道:“痛快,打得痛快,这些当官的平时作威作福,这下可就召报应了!哈哈。”“就是就是,俺也上前踢了那个苏狗官一脚,解气解气!”一个瘦高个满嘴喷着酒气,大着舌头道。岳东举起酒碗,道:“来来来,干干干。”一口酒进肚后,岳东又道:“不知是那位大哥领的头,他在这里么?我要好好敬他一碗酒!”
那个塌鼻梁也是醉醺醺道:“是川湖兵中的张大哥,领着干的。张大哥真是够豪气!”
“张大哥是谁?叫什么名字?”岳东问。塌鼻梁道:“张大哥叫张正朝。”张正朝,岳东默默把这个名字记下来。他又问:“川湖兵的兵营在那?”塌鼻梁一指外面的大街,道:“在东城,顺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就到了。”哦,岳东应了声,然后付帐出门,向东门行去。虽然他已经尽量少喝,但还是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走路都有些不稳。这帮大兵还真能喝,看来袁崇焕没说错,在边关酒量好,才能镇住人。
这时候,街上的散兵更多了,三三两两地在街上游荡,岳东心上担忧,这要是清兵打来,恐怕兵不血刃就占了城。这些散兵骄横得很,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粗声大气地笑骂。街面上大多的商户都关门闭户,不敢作生意,路边的小贩也少之又少。正走着,身后传来响亮的喊声:“岳公子。”
岳东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丁锋,转过身,看见袁崇焕和丁锋,及一位官员向他走来。走近,袁崇焕闻到岳东身上的酒气,眉头大皱。岳东忙说:“学生请几位士兵喝酒,探得领头闹兵变的是张正朝。”袁崇焕这才舒展眉头,并将身后的郭广作了介绍。郭广是兵备副使,是从五品的官,而岳东是正五品的官且是参军,故郭广在岳东面前要执下属礼。
“老师,这是要去那?”岳东问。郭广一听,吃惊不已,想不到,这年轻人竟然是袁崇焕的学生,难怪年纪轻轻就作了兵部郎中,以后可得好好亲近。
袁崇焕道:“为师去东城,川湖兵的兵营。”
岳东道:“学生也是去那打探消息。”袁崇焕道:“为师是去捉拿乱兵头子张正朝、一个张思顺。快随为师来。”
岳东一看袁崇焕身后,一个兵也没带,心想,就凭我们几个去捉人嘛?可别反被别人捉了。但他旋即想道,这种情况下如果带兵捉人,可能激起更大的兵变,袁崇焕是要凭他在士兵中的威望,镇住场面,捉拿乱兵头子。他的脸sè先是忧心,然后恢复如常,这一变化落入袁崇焕眼中,似乎知他心中变化,露出赞许的笑容。
郭广看在眼里,大感惊异,不愧为袁崇焕的学生,心思如此玲珑,转瞬间已经猜到袁崇焕的心思。刚才,他也曾苦劝袁崇焕带一队兵卒,不可亲身犯险。可,袁崇焕却言道:“这宁远城之兵都是我带出来的,我与他们一起浴血奋战过,生死与共过;若连一两个旗长都捉不了,我这督师也不用当了。”郭广又劝:“今时不同往ri,正是军心浮动之际。”袁崇焕却不在意,一笑道:“别说一两人,就是一营兵士,本督师也可轻缚也!”听得此言,郭广不禁热血上涌,好一句“可轻缚也”;就觉得袁崇焕那瘦小的身躯散发出冲天豪气,逼得自己呼吸不畅。
向前走了没几步,就有士兵认出了袁崇焕,纷纷上前拜见。后来,越来越多。大多数老兵见到袁崇焕都双眼通红,有的甚至饮泣不已,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帅,你可回来了。袁崇焕一一抚慰,眼睛也湿了。郭广这才明白袁崇焕刚才为何敢出那样的豪语,得军心如此,何事不成?!看着这一幕,岳东也有些感动,只有真正的爱兵如子,才能得到这些军兵的发自内心的爱戴。这些兵士见礼后,并不离去,随着袁崇焕等人向着东城军营而去,人慢慢越聚越多。因为一路都有老兵拜见,袁崇焕等人行得很慢。
在离东城兵营两百步的时候,就见一队军兵疾步而来。郭广心里一紧,丁锋暗暗握住刀把。袁崇焕面sè如常,岳东也是面sè如常,因为他觉得在袁崇焕身边,就有极大的信心,就什么也不怕,即使天塌了,也有身边这个人顶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大家支持!
;
...
时至掌灯,城门已经关了。
“城上的兄弟快开门,袁督师到了!”丁锋不愧是卖艺的,声音够洪亮。过了好一会,一个脑袋方从垛口探出:“穷叫唤什么?城门已经关了,明ri请早罢。”岳东上前道:“这位兄弟,快把门打开罢,我身后这位可是辽东督师袁大人。”
“等一会。”那军士缩头回去,到城楼禀告自己的上级,一个旗长。旗长很怀疑,“督师出来都有仪仗开路呀?怎么只三骑?”旁边一人接腔道:“听说袁大帅,可不喜欢那些排场。”又有一军道:“方大汉,不是跟袁大帅打过仗麽?”旗长四顾道:“方大汉呢?”
“去撒尿了。”
“快去找他。”
正当袁崇焕等得不耐烦时,城门终于打开。十几个军士走出来,当中一大汉走近时,突然跪倒:“袁大帅,小的给你磕头了。大帅,你总算回来了。”声音激动,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其余军士皆跪下行礼。
袁崇焕赶忙上前扶起,问道:“你是宁远的老兵?你叫什么名字?”那大汉答道:“小的曾随大帅在宁远守过城,小的叫方自勇。”
“好,好。”袁崇焕转头问众人道:“你们现在可好,兵饷有几个月没发了。”
一句话引得众兵士一遍七嘴八舌,有的说,四个月没发了;有的说,家里油盐都买不了;有说,宁远没发兵饷,已经哗变;有的说,穷得只有卖刀了。
袁崇焕听得摇头不已,再看众人衣甲破旧,面sè饥黄,长叹一声道:“你们不要担心,本督师来了,就不会让大家受苦挨饿。你们一定要安心守城,皇上已经答应,马上就发所欠军饷。”说这话时,袁崇焕心里也没底,皇上答应自己的二十万两银子,什么时候到?他想起临行前,崇祯对自己的谆谆嘱托,“朕把辽东交付给你了,你尽管放手施为,朕会着相关各部竭力配合。那二十万两兵饷十ri内必到。”但,他又想起户部尚书毕自严那张苦脸。
岳东这时肚子里已经在打鼓,就上前道:“督师要去总兵府,你们前面带路。”众兵应诺。
山海关总兵麻登云刚吃了饭,听到袁崇焕来了,赶忙吩咐亲兵准备饭菜,一边急急迎了出来。
袁崇焕叫麻登云准备点饭菜,尽量简单些,吃了饭,他还要巡视军营。岳东在一旁听得头皮发麻,赶了三天两夜的路,袁崇焕的jing神还真好!前两夜都只睡了两个时辰,真说得上是披星戴月。岳东自小坚持习武,身体练得强壮,到这时,都只想吃了饭,立刻倒在床上,美美睡一觉。看袁崇焕面sè有些发暗,眼睛里浑浊有血丝,也是极疲惫之像;他居然还强撑去巡视兵营。岳东心里很佩服,看袁崇焕的眼神又多了份景仰,却忍不住在心里叹息,可惜啊,你对崇祯如此尽忠,却会落得那样的结局!老天无眼啊!
麻登云向袁崇焕禀告,自己在接到宁远哗变的消息后,加强了城中的戒备,安抚了各营兵士。
袁崇焕勉励麻登云一番,又说明ri一早就赶往宁远。麻登云道:“督师既然明ri一早要启程,就早早歇息,不要去巡视兵营。”袁崇焕坚持前去,回头叫岳东二人早点休息。在这个时候怎么也要挺一下,岳东坚决要同袁崇焕一起去,声称“不敢落老师后!”袁崇焕不以为逆,反而心喜:孺子可教也。
麻登云又禀道:“大帅自京师来,可能还没听说,自肃上书后,已经自尽了。”
袁崇焕一惊,脸sè愈加黯淡,长叹道:“可惜啊可惜啊,想宁锦之战时,自肃为兵备,与我共守城墙,恍如昨ri,自肃没死于敌酋,却死于粮饷。可叹啊!”
巡视军营时,见岗哨严备,其余皆在房内安寝。岳东微微一笑,偷眼看麻登云,心说,一定是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暗中作了准备。麻登云见岳东看他,不好意思地点头示意。
第二ri,天sè微明,三人又急急上路,仍是掌灯时分,才到宁远城,城门也是紧闭。饶是丁锋声音再洪亮,这回也喊不开城门。喊得声音嘶哑,却也无人答应。三人只好于城外寻一小土地庙,过夜。
将就一夜后,方得入城,城内三三两两的散兵在游荡。袁崇焕看得眉头大皱,转头对岳东道:“东儿,为师先去寻总兵朱梅,你在这城中打探消息,了解兵变的实情。切记,小心行事,不可鲁莽,现在士兵sāo动不安,稍有不慎,即生事端。”岳东点头应是。
岳东问明兵营的位置,就与袁崇焕分手,向着兵营行去。在兵营附近,岳东看见一家小酒馆,不少兵士在里面喝酒。岳东有些担忧,军纪如此之散,一大清早就开始喝酒。岳东慢慢走进去。小酒馆不过五张小桌,坐了十几个当兵的。岳东一进来,很是惹眼,众人都盯着他看。老板赶忙上来招呼,引他到一空位。岳东要了份野鸡肉,加份花生米,以及一壶烧酒。同桌的两个军士jing惕地看着他,其中一个塌鼻梁问道:“小哥,打那来呀?”
岳东答:“我从河南来。”
“这里干什么?”另一人问道。岳东摇头晃脑回答:“我游学天下,辽东东虏猖獗,特来此地,察后金的虚实,以待他ri,报效国家。”
“原来是个书生。”隔桌有人发出轻蔑的嘲笑。那个塌鼻梁叹了口气道:“还说什么后金兵!照这样下去,不用那些东虏来打,我们早就饿死了。”
这时,老板端上酒菜。岳东把酒给那两位军士参满,问道:“军爷,如何这样说?”塌鼻梁先谢了岳东,就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们已经断饷四月了,前两ri,闹了一阵,方才领了一点。”——因为有酒喝,称呼都变了。
岳东听他说到正题,更加地集中jing神,他问:“怎么回事?怎么闹的?”
袁崇焕和丁锋到了总兵府,总兵朱梅正在府中养伤。朱梅是袁崇焕守宁远的副将,曾与敌酋血战。在宁锦大捷中和赵率教一同守过锦州,战功垒垒,也是伤痕垒垒。袁崇焕验他伤势,见胸上、胳膊上道道旧刀伤之上,一片青淤黑紫,不禁大恨,想我大将身经百战,不曾辱于敌酋,却被乱兵所伤。可恼可恼!
袁崇焕询问朱梅此次兵变的情况。朱梅这几ri在家中养伤,也曾派亲兵调查此事,但所知不多,只知川、湖兵最先闹事,其余各营从之,是为缺粮饷故,领头的有两人张正朝、张思顺。朱梅告诉袁崇焕,详情可问兵备副使郭广,那ri若非郭广处事妥帖,恐怕局面更不可收拾。于是,袁崇焕着朱梅的亲兵去请郭广到总兵府议事。
郭广闻召,急忙赶来。第一次见到这名震辽东的大帅,他微微还有些紧张和激动。他见袁崇焕虽然清瘦,却自有一种威势。见礼之后,转入正题。袁崇焕问他那ri兵变情况。郭广答道:“那ri卑职在家听得外面喧闹,待赶到谯楼,毕大人和朱总兵已经被绑了。那些乱兵正围着两位大人讨要兵饷,又是拳打脚踢,又是污言秽语。”。
郭广想要在这位新任督师面前好好表现一下,接着道:“卑职温言相劝,稳住这些乱兵。”说到这,郭广犹疑了,因为接下来就要说到抚赏银的事了,这擅动抚赏银可是大罪,却不知眼前这位督师的态度如何?
“郭副使,请继续说。”袁崇焕看他yu言又止,态度平和中带着威严。
郭广感受到袁崇焕的压力,忙道:“当时,情势紧急,卑职被逼无奈,开了库房取了抚赏银二万两发给乱兵,此事毕大人也同意的。”说着,郭广偷眼看袁崇焕,见他面sè如常,似乎还微微点点头。袁崇焕见郭广如此,明白他的心思,露出笑容道:“郭副使无须担心,你处理这次兵变很是稳妥,知权变又敢于任责,本督师很满意,刚才与朱总兵谈起,他也夸奖你,说若非你左右周旋,事更坏矣。”
郭广放下心中一块石头,喜道:“此乃卑职分内事矣。当不得两位大人的夸奖。”
袁崇焕道:“副使动用抚赏银一事,我一力替你开脱,不过,恐怕你安抚乱兵的大功也赏不了了。”郭广忙道:“卑职不望封赏,但求宁远的平安。”袁崇焕点点头又问道:“后来如何?”郭广答道:“那些乱兵得了两万两,却不满足,叫骂得更厉害,卑职无法,为了救几位大人,也为了尽快平息这些大兵的怒气,只好带着这些大兵去商户中又借了五万两,都打了借条,拿了这些钱方才回营。”
袁崇焕摇头笑道:“你带了一帮大兵去借钱,谁敢不借呀,真有你。“少停,袁崇焕又问道:“领头闹事的,是那几个,你可知道?”
郭广道:“领头的有两人,一个张正朝、一个张思顺。”
此时,岳东正在小酒馆喝酒吃肉,和几个士兵打得火热,喝得脸红脖子粗。岳东大笑道:“痛快,打得痛快,这些当官的平时作威作福,这下可就召报应了!哈哈。”“就是就是,俺也上前踢了那个苏狗官一脚,解气解气!”一个瘦高个满嘴喷着酒气,大着舌头道。岳东举起酒碗,道:“来来来,干干干。”一口酒进肚后,岳东又道:“不知是那位大哥领的头,他在这里么?我要好好敬他一碗酒!”
那个塌鼻梁也是醉醺醺道:“是川湖兵中的张大哥,领着干的。张大哥真是够豪气!”
“张大哥是谁?叫什么名字?”岳东问。塌鼻梁道:“张大哥叫张正朝。”张正朝,岳东默默把这个名字记下来。他又问:“川湖兵的兵营在那?”塌鼻梁一指外面的大街,道:“在东城,顺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就到了。”哦,岳东应了声,然后付帐出门,向东门行去。虽然他已经尽量少喝,但还是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走路都有些不稳。这帮大兵还真能喝,看来袁崇焕没说错,在边关酒量好,才能镇住人。
这时候,街上的散兵更多了,三三两两地在街上游荡,岳东心上担忧,这要是清兵打来,恐怕兵不血刃就占了城。这些散兵骄横得很,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粗声大气地笑骂。街面上大多的商户都关门闭户,不敢作生意,路边的小贩也少之又少。正走着,身后传来响亮的喊声:“岳公子。”
岳东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丁锋,转过身,看见袁崇焕和丁锋,及一位官员向他走来。走近,袁崇焕闻到岳东身上的酒气,眉头大皱。岳东忙说:“学生请几位士兵喝酒,探得领头闹兵变的是张正朝。”袁崇焕这才舒展眉头,并将身后的郭广作了介绍。郭广是兵备副使,是从五品的官,而岳东是正五品的官且是参军,故郭广在岳东面前要执下属礼。
“老师,这是要去那?”岳东问。郭广一听,吃惊不已,想不到,这年轻人竟然是袁崇焕的学生,难怪年纪轻轻就作了兵部郎中,以后可得好好亲近。
袁崇焕道:“为师去东城,川湖兵的兵营。”
岳东道:“学生也是去那打探消息。”袁崇焕道:“为师是去捉拿乱兵头子张正朝、一个张思顺。快随为师来。”
岳东一看袁崇焕身后,一个兵也没带,心想,就凭我们几个去捉人嘛?可别反被别人捉了。但他旋即想道,这种情况下如果带兵捉人,可能激起更大的兵变,袁崇焕是要凭他在士兵中的威望,镇住场面,捉拿乱兵头子。他的脸sè先是忧心,然后恢复如常,这一变化落入袁崇焕眼中,似乎知他心中变化,露出赞许的笑容。
郭广看在眼里,大感惊异,不愧为袁崇焕的学生,心思如此玲珑,转瞬间已经猜到袁崇焕的心思。刚才,他也曾苦劝袁崇焕带一队兵卒,不可亲身犯险。可,袁崇焕却言道:“这宁远城之兵都是我带出来的,我与他们一起浴血奋战过,生死与共过;若连一两个旗长都捉不了,我这督师也不用当了。”郭广又劝:“今时不同往ri,正是军心浮动之际。”袁崇焕却不在意,一笑道:“别说一两人,就是一营兵士,本督师也可轻缚也!”听得此言,郭广不禁热血上涌,好一句“可轻缚也”;就觉得袁崇焕那瘦小的身躯散发出冲天豪气,逼得自己呼吸不畅。
向前走了没几步,就有士兵认出了袁崇焕,纷纷上前拜见。后来,越来越多。大多数老兵见到袁崇焕都双眼通红,有的甚至饮泣不已,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帅,你可回来了。袁崇焕一一抚慰,眼睛也湿了。郭广这才明白袁崇焕刚才为何敢出那样的豪语,得军心如此,何事不成?!看着这一幕,岳东也有些感动,只有真正的爱兵如子,才能得到这些军兵的发自内心的爱戴。这些兵士见礼后,并不离去,随着袁崇焕等人向着东城军营而去,人慢慢越聚越多。因为一路都有老兵拜见,袁崇焕等人行得很慢。
在离东城兵营两百步的时候,就见一队军兵疾步而来。郭广心里一紧,丁锋暗暗握住刀把。袁崇焕面sè如常,岳东也是面sè如常,因为他觉得在袁崇焕身边,就有极大的信心,就什么也不怕,即使天塌了,也有身边这个人顶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大家支持!
;
...
第一时间更新《万里长歌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