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东在驿馆里等得毛焦火辣,一顿午饭也吃得没什么滋味。午饭后,还不见袁崇焕回来,岳东无奈只好拿起本书看,这回不是什么名著《金瓶梅》(他可不敢把这样的书带在身边),是孙承宗的《车营扣答合编》。这本书是孙承宗孙承宗任辽东经略时,根据与后金作战经验,在筹划军事的过程中整理而成。全书共一百零八个问答,由《车营总说》、《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和《车营百八说》等四部分组成,通过问、答、说、图等对车营编组方法、营阵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很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与各兵种的协同动作。如说:“用车在用火”,“用火在叠阵”。所谓“用火”即是发扬火力;所谓叠阵即步、骑、炮重叠配置,彼此协同,长短相补。战斗队形也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使用方、圆、曲、直、锐等各种队形。这本书是袁崇焕送给他的,要他好好研读。正看着,岳东听见黎阿海的声音:“老爷,你回来了。”岳东急忙放下书,走出房间,就看见满脸喜气的袁崇焕。
袁崇焕见到岳东,就道:“岳东,跟为师上来。”袁崇焕所住之处,乃是驿馆东头的一个幽静小院,正房有三间,中间是客堂,东侧作卧室,西侧是书房。岳东和黎阿海住在偏房。袁崇焕和岳东进到客堂,落座后,袁崇焕就道:“岳东,为师已经向皇上举荐你,而皇上加你为兵部郎中,参议辽东军事。”岳东一听,喜出往外,他绝没想到加官晋爵来得如此快,他原先的主意是,先在袁崇焕手下立些军功,然后得到升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些军队。看来,跟袁崇焕来京城是来对了。——看来,真是好心人有好报,自己一心想救袁督师,那知寸功未立就得了如此高官。这兵部郎中想来应该相当于国防部的科长?还是司长?这参议辽东军事就厉害了,哈哈,应该相当于沈阳军区的参谋长了吧!岳东越想越得意。袁崇焕见之,就jing告他:“岳东,你年纪尚轻,以后为人处世更应该不骄不躁、谦恭虚己,切莫骄傲自大,落人口实。

岳东收敛笑容,躬身道:“学生,谨记先生教诲。先生,今ri宫中,皇上可问起辽东之事?”

袁崇焕笑道:“为师乃督师督师蓟、辽,皇上召我,当然问我辽东之事。”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皇上问我几年复辽。”

岳东一下紧张起来,问:“老师,怎么回答?”

袁崇焕却不答,反问道:“你认为几年复辽。”

岳东答:“少则五六年,多则仈jiu年。”

袁崇焕喜道:“你也以为六年可复辽。”

岳东的一颗心直往下沉,就听见袁崇焕的声音:“为师也言六年复辽。”岳东聊以自慰的是,毕竟五年变成六年,虽然,改变不大,但聊胜于无。

正在此时,那个胖胖的驿馆小官进来禀报:钱龙锡钱大人到访。袁崇焕赶忙迎出去,他心中犹疑:这才在宫中与钱老分手,这时,他又急急赶来,所为何事?

钱龙锡已经到了院门口,见袁崇焕出来,就拱手行礼。他注意到,袁崇焕身后跟着一位年轻人,作学子打扮,双眼神采熠熠。于是,钱龙锡问道:“此人可是岳东?”袁崇焕笑道:“钱阁老,好眼力,此人正是岳东。”转过头,他对岳东道:“东儿,快来拜见钱大人。”

岳东赶忙上前,躬身行礼道:“学生岳东,拜见钱大人。”在这一瞬间,岳东感觉到自己正在踏上历史的舞台,不知不觉中有了些沉重感、使命感。自此以后,自己更应该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

钱龙锡对岳东的第一印象很好,笑道:“不必多礼,岳郎中,果然是少年才俊。让我想不服老都不行。”

入客堂,袁崇焕和钱龙锡分宾主坐下,岳东侍立在侧。袁崇焕问钱龙锡,为何而来。钱答,为辽东事。

两人于是探讨其辽东的局势,及应采取的举措。当谈到毛文龙时,岳东听见袁崇焕道:“恢复自东江始,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易易耳。”岳东在心里苦笑,去毛易,则招祸亦易也。钱龙锡窥见岳东脸上的神sè有变,乃道:“岳东,你以为然否?”岳东答道:“先生远见,学生深以为然,毛总兵能用,则善。不能用,去之易耳。”

袁崇焕微微诧异,岳东在毛文龙这事上,不是与自己意见相左吗?何出此语。

吃过晚饭,送走钱龙锡后,袁崇焕问岳东,为什么那样说?岳东答曰:“学生与老师意见不一,乃是我师生间的事,不足为外人道。”

袁崇焕赞许地点点头,心中对岳东又添几分信任。

第二ri,袁崇焕把自己管在书房写奏折。岳东则禀过袁崇焕后,出去游玩——他要好好看看这明古都。袁崇焕在驿馆却难得清净,不断有旧识前来拜访。

游玩中,岳东居然在前门发现了“老字号”———六必居,浓烈的酱香扑面而来。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岳东记起běijing的同学曾带给自己一瓶六必居的白糖蒜。岳东用二十五文钱买了一大包各种各样的酱菜。发现六必居,让岳东很兴奋,开始满大街找“全聚德”,在询问了无数人后,终于死心:敢情明朝还没有全聚德。想起那黄油油的烤鸭,岳东只有猛咽口水了。

中午,岳东也没回驿馆,就在外面吃了。直到快晚饭了,才兴致勃勃的回来,手上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进驿馆,就被一人拦住。

“岳贤弟,别来无恙。”那人道。

岳东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考举人时的同年,洛阳举人,李都冠,忙道:“都冠兄。”

这李都冠于去年chun闱中第,赐同进士出身,现任翰林院编修。今ri上午,听得翰林院的同僚议论纷纷,说是岳东,一个十八岁的举人居然一步登天,升了兵部郎中参议辽东军事。他便急急寻来驿馆。那知,等到中午,岳东也没回来。下午,又来,终于等到岳东。他十年寒窗,却不过作个翰林院编修,心下自是不甘。在开封时,他就听说了岳东的种种神奇之事,如今岳东高升郎中,让他不得不生出感慨:人的富贵是天注定的,岳东会考也不参加,就平步青云,当真是天生富贵命。还好,他是自己的同年,这个交情一定要好好套套的。自己以后的仕途可能系于岳东身上了。

几番客气后,岳东退却不过,就由李都冠作东,于离驿馆不远的一处酒楼,开宴一席。酒足饭饱后,李都冠邀岳东去依红院叹词论赋。岳东连连摆手,严辞拒绝。其实,他内心是非常想去讨论诗歌文学的,但就在袁崇焕眼皮下,又是京师,自己现在大小是个风云人物(寒!),若惹人议论,岂不前功尽弃,一世英名付东流。——我忍,大不了,回驿馆冲冷水澡!

;

...

第一时间更新《万里长歌录》最新章节。

架空历史相关阅读More+

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

电力大唐

千年棋盘

史上最强夫子

才女三国之玲珑羽

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