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儒林之耻
张行面向大臣,说道:“这洛阳乃天下的首富之地,然而,却照样有生活艰难的贫民。各位,能不能让皇上到贫民区去看看呢?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吧?”说罢,立刻看向汉灵帝,见他一脸的失望,连忙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赵忠在汉灵帝背后轻声道:“皇上,慢慢来,别急,小神仙一定会有后手的。皇上都忍了几年了,何必在乎多忍一会儿?缺口已经打开了,小神仙正在逐步扩大战果呢。”
汉灵帝半信半疑地看向张行,见张行肯定地点了点头,这才期待地看向其他的大臣。要扩大战果啊,似乎很关键呢?千万不能堵住了啊!
卫尉周靖见汉灵帝满含期待的目光扫过自己,心中一乐。他爷爷的,这是好事啊!若是皇上光临洛阳城,老子的队伍不就杀到宫外去了吗?什么执金吾啊,廷尉啊,北军中侯啊,光禄勋啊,甚至于司隶校尉,都不得乖乖地听我的安排与指挥吗?俺可是皇上的贴身卫队呢。而且事成之后,皇上多多少少总要表示一下的,士兵们高兴了,俺脸上也有光啊!
既能讨得皇上的欢心,又有实际的功勋与赏赐,这种事可不能落于人后啊。周靖不等汉灵帝的目光移开,立马起身道:“皇上,末将赞同此议!末将敢担保,在这洛阳城内,末将定能护得皇上的安全。”语气平静,却又坚定无比,心机深沉的周靖,尽显了忠臣的风采。
汉灵帝心想,他爷爷的,贫民窟又有什么好看的?老子根本就懒得理他们!若不是相信张行一定有jīng彩的后手,老子早就翻脸走人了。见周靖表态支持自己,毕竟也算是支持出宫的第一人了,微笑道:“周爱卿赤胆忠心,朕是知道的,坐下吧。”
汉灵帝觉得有点怪,这些大臣的模样,既不像是反对,也不像是赞成,反而倒像是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周靖满意地坐下后,再看看其他人的模样,心中猛地一惊。他爷爷的,老子似乎疏忽了什么啊?
众人都是疑惑地看向张行,张行却伪作不知,问道:“周将军已经赞成了,其他大臣呢?你们到底是什么意见?说说话吧!”然后,将目光落在太尉闻人袭的身上,问道:“闻太尉,您乃三公之首,您说说吧。”张行暗想,老狐狸,老子敬重君子,但是也不会歧视小人,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灰sè的家伙了。今天这盆脏水,能不能泼在你的身上呢?真是期待啊!
受孔子的影响,世人皆以为小人最坏,然而,张行却认为并非如此。小人也是有原则,有坚持的。逐利的商人创造了法治,这就是明证。像闻人袭这种灰sè的人,他是没有任何原则和坚持的。他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眼前的富贵,最高目的就保住xìng命,所以,他是最可怜的,同时又将是最可恨的。
君子会为道义而牺牲自己,会创造出一个温馨的家园。小人也会为利益而舍弃生命,会创造出一个契约的国度。像这种灰sè的人,利益和道义都是可以抛弃的。为了保命,他将出卖一切,也毁掉一切。人们往往因为其可怜,而原谅了他的可恨。
随着**制度的不断强化,这种人将越来越多。鲁迅先生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是真正的冷眼旁观者,他们将坐看民族的沦亡。仅仅是两三个rì本士兵,就能够从村头杀到村尾,途中极少反抗者,这就是暴力与道德的双重奴役的后果。儒教难辞其咎!它用一种伪道德,抽掉了民族的脊梁。
道德与等级无关!礼仪之邦?我呸!等级之邦也!奴化之邦也!
众大臣已经见识了张行的利嘴。连乔玄都败下阵来,谁还敢轻举妄动?明知道张行说得似乎不对,可是,却一个个都是守口如瓶。
闻人袭受了身份的限制,却是不得不说了,“张真人,这皇上赈济洛阳的灾民时,也是去过贫民区的。你这个提议,似乎,似乎没有必要啊!”
急功近利的周靖这才知道自己忽略的是什么了,顿时闹了个满脸通红。汉灵帝也是回过神来,原来就是做做样子啊,这有什么新鲜的?
张行盯着闻人袭道:“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皇上出宫的目的,是要了解民间的疾苦的,而不是做做样子,远远地看几眼就走了的。太尉大人乃是三公之首,请您给个主意,该如何让皇上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呢?”
众大臣都是心中一乐。这张行怎么欺负起老狐狸来了?他爷爷的,怎么真正体验?当然是亲口尝尝那些垃圾食物,或者是在贫民窟中睡一夜啦!这种话,还是让您这个老狐狸说罢,咱们就不奉陪了,哈哈!
张行话音刚落,太傅胡广立刻笑眯眯地道:“太尉大人,您德高望重,就请您给个主意吧!”
司空乔玄立身正直,对于闻人袭本就非常不屑,此刻哪还有不落井下石的,神情严肃地道:“闻大人,还真得您来拿这个主意。皇上出宫,安全第一。太尉您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也就是皇上出宫时的最高负责人。您的主意,才是最重要的啊!”
闻人袭心中暗骂,狗屁统帅啊,老子能够调得动一兵一卒吗?不过是个摆设罢了。你乔玄这么说,根本就没安好心。
正要辩解,司徒许训已经接口道:“闻大人,乔司空说得有理,在下也不敢逾越了身份,就由您来拿主意了。”
闻人袭岂肯轻易就范,对着张行一拱手,客气地道:“小神仙智慧非凡,大家应该听听小神仙的意见才是。”然后扫视众臣,大声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可惜,谁都不给他面子。
张行装出一副惊慌失措,万分惭愧的模样,摆手道:“在下初来乍到,还真不知道这大汉的规矩和习俗。还以为自己提了个极好的建议呢,没想到你们早就这么做了。在下已经闹了个大笑话,哪里还敢胡乱出主意,还是您说吧!”
闻人袭无言以对,两眼又扫向其他的大臣,想找个替罪羊出来。尚书令许栩年纪既轻,实权又重,可是官位却很小,自然是最好的人选。闻人袭的目光饱含着热情与期待,立马就向许栩投出了橄榄枝。
他爷爷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论资排辈也是气死人。身为皇上的左右手,许栩是谁都不怕的,可是,也不能失了礼节呀!只好婉言谢绝道:“太尉大人,下官就是个跑腿的。如此大事,哪有下官先说的份儿?大人有令,下官照办就是了。请大人先说吧,下官洗耳恭听!”言辞很客气,态度却很坚决。实权在握,不服不行啊!
汉灵帝左看右看,实在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会如此推让,不耐烦地道:“闻太尉,叫你说,你就说呗!推来推去的,还是个男人吗?”
他爷爷的,还是个男人吗?
这就是中原大汉的风骨了。以黄河中游的一个部落,能够建立起纵横万里的帝国,能够创造出傲视世界的文明,靠的就是这份风骨啊!在前世的时候,张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河南人?中华文明的真正缔造者啊,凭什么轻视人家?后来才搞清楚,不过是新旧思想的冲突而已。
汉灵帝的这话一说,张行听了,心中一喜。只要你汉灵帝还是一个男人,还想做一个好汉,那就好办多了。若是你只知道享乐,只会玩弄女人,老子就只好推翻你这个江山了。直接弄死你?不不不,那是不能的。俺是神仙,不是侠客。
汉灵帝的话传入一众大臣的耳中,那就太搞笑了。众大臣实在想笑,却又不敢笑,或者是不好意思笑。他爷爷的,一个个两眼望天,憋得满脸通红,浑身颤抖。
太傅胡广才是真正的博士,不像张行这种水货,到底是养气的水平高些,最快地恢复了镇定,微笑道:“太尉大人,皇上已经发话了,我们就听您的了啊!”
然后,面孔一转,对着全体大臣道:“皇上有旨,令太尉大人拿这个主意。如何让皇上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就全看太尉大人的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听着,知道吗?”
“知道了!”回答声是那么的整齐有力,充分体现了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名誉总理和国家名誉主席都发话了,常委们自然是热烈支持啦!可是,怎么都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呢?
乔玄嘿嘿一乐,接口道:“我补充一句,如果你们对太尉大人的主意有所怀疑,觉得不够周全,不够给力,不能让皇上深深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一定要立刻提出来,以便太尉大人想出更好的办法。你们一定要当好太尉的参谋,记住了吗?”
“记住了!!!”回答声更加爽快与坚定了!众大臣心中暗自竖起了大拇指!乔司空这招釜底抽薪实在是高啊!老子只做参谋,再不用有任何的顾忌了。
我RI,铁板订钉了,再没有敷衍的余地了。
君子有正气,小人有血气,像闻人袭这种人,才是最没有气节的,他只有一丝苟活的畏缩之气。在全体大臣的虎视眈眈之下,在汉灵帝越来越不耐烦的瞪视之下,可怜的闻人袭,只好颤声说道:“皇上,依微臣看来,若是想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皇上就必须,就必须……”
汉灵帝猛地一拍御座,怒道:“必须!必须什么?你倒是说啊!你想急死朕吗?”
闻人袭终于被逼上绝路了,他会这么说呢?
闻人袭一直在左思右想,跪地求饶,说自己没有主意吗?皇上立刻会解了自己的职务,甚至会将自己赶出洛阳,永不录用。那些大臣更不会饶了自己。人人都知道这话不能说,你推到我们身上,算是什么玩意?打马虎眼,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吗?乔玄可是盯着呢。单凭乔玄,俺就不是对手了,何况今天真是邪乎,居然都把枪头对准自己了。
思前想后,还是得罪皇上最合算。小孩子嘛,总是有办法哄的。
闻人袭毕竟是老于宦海,心机也是不差的。吞吞吐吐,畏畏缩缩,不过是为自己接下来的表演做个铺垫而已。汉灵帝一发怒,立刻双膝跪地,大声道:“皇上,微臣赤胆忠心,天rì可鉴,可是一想到皇上会因此而受苦,微臣真是痛彻五内,心如刀绞。这个主意,就实在是难以出口啊!”说到这里,闻人袭已是泪流满面。看着汉灵帝的目光,就像孙子见了爷爷,小狗见了主人一般。那副摇尾乞怜的模样,实在是,实在是让人作呕。
每次看满清的宫廷戏时,看到如今这副场景,张行都是哈哈大笑。觉得那些大臣真是狡猾,把皇上糊弄得一愣一愣的,就像玩弄傻瓜一样。张行如今的眼光和立场已经变了,不再是一个看戏的了,而是有了救国救民的志向了,所以,他再也受不了这种狡猾奴才式的腥臭表演了。愚弄皇上,使皇上继续傻瓜下去,自己倒是占了便宜,民族呢?国家呢?
张行仅仅看了一个开头,就连忙将头转向了一边。
只见所有大臣都是一脸的鄙夷之sè。乔玄、曹嵩和郭禧等老臣更是怒形于sè。看那个样子,似乎要将闻人袭痛打一顿才解气。他爷爷的,这不是给咱们这些儒生丢脸吗?真是儒林之耻啊!
汉代的儒林,还是铁骨铮铮的啊!错的只是观念,不是人格,张行欣慰地想着。回头一看,只见汉灵帝怒气全无,感动地道:“闻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若是传了出去,那些读书人又该骂我不敬重儒生了。”
得!连胡闹混账的小孩子都比闻人袭懂得人格的尊贵呢!乔玄等人的脸sè顿时好了许多,对于闻人袭的鄙视,就更深更重了。
闻人袭背对众人,此刻的心中和眼里也只有汉灵帝,哪知道众位大臣的反感,心中得意,满脸忠诚地道:“皇上,要想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微臣斗胆,请皇上品尝百姓的食物,与百姓同甘共苦!”
说罢,闻人袭猛地磕了一个头,发出了“砰”的一声大响。抬起头时,视死如归地看着汉灵帝。
他爷爷的,不就是劝皇上吃一口百姓的粮食吗?怎么搞得像是拯救了整个天下似的。
如果这是在满清,闻人袭一定会成为忠臣的榜样,万民的青天,可是,这里是大汉,是一个依然有血气,有正气,也有真正的儒生风骨的时代。就算将魏征放在这里,也要逊sè不少。为什么?大唐有**吗?
大汉的儒生,是为了天下,宁愿舍弃生命的真儒生。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向异族侵略者摇尾乞怜的假儒生。大汉的儒生,相信自己的主张是正义的,而自己就是真理的勇将与卫士。满清的儒生呢,不过是一群乞食的奴才与恶狗而已。
乔玄大吼道:“闻人袭,你在干什么,你不觉得丢人吗?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普天下儒生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闻人袭愕然回头,只见每个人都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曹嵩朝着汉灵帝一拱手,语气森然地道:“皇上,曹嵩无礼,请皇上斩了闻人袭。老夫与他,不共戴天!”说罢,将手中的茶杯狠狠一砸。
“砰”的一声,宫殿之中,落针可闻,一片死寂!
(今天就这一章了,谢谢大家观看!)
张行面向大臣,说道:“这洛阳乃天下的首富之地,然而,却照样有生活艰难的贫民。各位,能不能让皇上到贫民区去看看呢?不过是几步路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吧?”说罢,立刻看向汉灵帝,见他一脸的失望,连忙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赵忠在汉灵帝背后轻声道:“皇上,慢慢来,别急,小神仙一定会有后手的。皇上都忍了几年了,何必在乎多忍一会儿?缺口已经打开了,小神仙正在逐步扩大战果呢。”
汉灵帝半信半疑地看向张行,见张行肯定地点了点头,这才期待地看向其他的大臣。要扩大战果啊,似乎很关键呢?千万不能堵住了啊!
卫尉周靖见汉灵帝满含期待的目光扫过自己,心中一乐。他爷爷的,这是好事啊!若是皇上光临洛阳城,老子的队伍不就杀到宫外去了吗?什么执金吾啊,廷尉啊,北军中侯啊,光禄勋啊,甚至于司隶校尉,都不得乖乖地听我的安排与指挥吗?俺可是皇上的贴身卫队呢。而且事成之后,皇上多多少少总要表示一下的,士兵们高兴了,俺脸上也有光啊!
既能讨得皇上的欢心,又有实际的功勋与赏赐,这种事可不能落于人后啊。周靖不等汉灵帝的目光移开,立马起身道:“皇上,末将赞同此议!末将敢担保,在这洛阳城内,末将定能护得皇上的安全。”语气平静,却又坚定无比,心机深沉的周靖,尽显了忠臣的风采。
汉灵帝心想,他爷爷的,贫民窟又有什么好看的?老子根本就懒得理他们!若不是相信张行一定有jīng彩的后手,老子早就翻脸走人了。见周靖表态支持自己,毕竟也算是支持出宫的第一人了,微笑道:“周爱卿赤胆忠心,朕是知道的,坐下吧。”
汉灵帝觉得有点怪,这些大臣的模样,既不像是反对,也不像是赞成,反而倒像是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周靖满意地坐下后,再看看其他人的模样,心中猛地一惊。他爷爷的,老子似乎疏忽了什么啊?
众人都是疑惑地看向张行,张行却伪作不知,问道:“周将军已经赞成了,其他大臣呢?你们到底是什么意见?说说话吧!”然后,将目光落在太尉闻人袭的身上,问道:“闻太尉,您乃三公之首,您说说吧。”张行暗想,老狐狸,老子敬重君子,但是也不会歧视小人,最讨厌的,就是你这种灰sè的家伙了。今天这盆脏水,能不能泼在你的身上呢?真是期待啊!
受孔子的影响,世人皆以为小人最坏,然而,张行却认为并非如此。小人也是有原则,有坚持的。逐利的商人创造了法治,这就是明证。像闻人袭这种灰sè的人,他是没有任何原则和坚持的。他的唯一目的就是保住眼前的富贵,最高目的就保住xìng命,所以,他是最可怜的,同时又将是最可恨的。
君子会为道义而牺牲自己,会创造出一个温馨的家园。小人也会为利益而舍弃生命,会创造出一个契约的国度。像这种灰sè的人,利益和道义都是可以抛弃的。为了保命,他将出卖一切,也毁掉一切。人们往往因为其可怜,而原谅了他的可恨。
随着**制度的不断强化,这种人将越来越多。鲁迅先生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是真正的冷眼旁观者,他们将坐看民族的沦亡。仅仅是两三个rì本士兵,就能够从村头杀到村尾,途中极少反抗者,这就是暴力与道德的双重奴役的后果。儒教难辞其咎!它用一种伪道德,抽掉了民族的脊梁。
道德与等级无关!礼仪之邦?我呸!等级之邦也!奴化之邦也!
众大臣已经见识了张行的利嘴。连乔玄都败下阵来,谁还敢轻举妄动?明知道张行说得似乎不对,可是,却一个个都是守口如瓶。
闻人袭受了身份的限制,却是不得不说了,“张真人,这皇上赈济洛阳的灾民时,也是去过贫民区的。你这个提议,似乎,似乎没有必要啊!”
急功近利的周靖这才知道自己忽略的是什么了,顿时闹了个满脸通红。汉灵帝也是回过神来,原来就是做做样子啊,这有什么新鲜的?
张行盯着闻人袭道:“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皇上出宫的目的,是要了解民间的疾苦的,而不是做做样子,远远地看几眼就走了的。太尉大人乃是三公之首,请您给个主意,该如何让皇上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呢?”
众大臣都是心中一乐。这张行怎么欺负起老狐狸来了?他爷爷的,怎么真正体验?当然是亲口尝尝那些垃圾食物,或者是在贫民窟中睡一夜啦!这种话,还是让您这个老狐狸说罢,咱们就不奉陪了,哈哈!
张行话音刚落,太傅胡广立刻笑眯眯地道:“太尉大人,您德高望重,就请您给个主意吧!”
司空乔玄立身正直,对于闻人袭本就非常不屑,此刻哪还有不落井下石的,神情严肃地道:“闻大人,还真得您来拿这个主意。皇上出宫,安全第一。太尉您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也就是皇上出宫时的最高负责人。您的主意,才是最重要的啊!”
闻人袭心中暗骂,狗屁统帅啊,老子能够调得动一兵一卒吗?不过是个摆设罢了。你乔玄这么说,根本就没安好心。
正要辩解,司徒许训已经接口道:“闻大人,乔司空说得有理,在下也不敢逾越了身份,就由您来拿主意了。”
闻人袭岂肯轻易就范,对着张行一拱手,客气地道:“小神仙智慧非凡,大家应该听听小神仙的意见才是。”然后扫视众臣,大声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可惜,谁都不给他面子。
张行装出一副惊慌失措,万分惭愧的模样,摆手道:“在下初来乍到,还真不知道这大汉的规矩和习俗。还以为自己提了个极好的建议呢,没想到你们早就这么做了。在下已经闹了个大笑话,哪里还敢胡乱出主意,还是您说吧!”
闻人袭无言以对,两眼又扫向其他的大臣,想找个替罪羊出来。尚书令许栩年纪既轻,实权又重,可是官位却很小,自然是最好的人选。闻人袭的目光饱含着热情与期待,立马就向许栩投出了橄榄枝。
他爷爷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论资排辈也是气死人。身为皇上的左右手,许栩是谁都不怕的,可是,也不能失了礼节呀!只好婉言谢绝道:“太尉大人,下官就是个跑腿的。如此大事,哪有下官先说的份儿?大人有令,下官照办就是了。请大人先说吧,下官洗耳恭听!”言辞很客气,态度却很坚决。实权在握,不服不行啊!
汉灵帝左看右看,实在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会如此推让,不耐烦地道:“闻太尉,叫你说,你就说呗!推来推去的,还是个男人吗?”
他爷爷的,还是个男人吗?
这就是中原大汉的风骨了。以黄河中游的一个部落,能够建立起纵横万里的帝国,能够创造出傲视世界的文明,靠的就是这份风骨啊!在前世的时候,张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河南人?中华文明的真正缔造者啊,凭什么轻视人家?后来才搞清楚,不过是新旧思想的冲突而已。
汉灵帝的这话一说,张行听了,心中一喜。只要你汉灵帝还是一个男人,还想做一个好汉,那就好办多了。若是你只知道享乐,只会玩弄女人,老子就只好推翻你这个江山了。直接弄死你?不不不,那是不能的。俺是神仙,不是侠客。
汉灵帝的话传入一众大臣的耳中,那就太搞笑了。众大臣实在想笑,却又不敢笑,或者是不好意思笑。他爷爷的,一个个两眼望天,憋得满脸通红,浑身颤抖。
太傅胡广才是真正的博士,不像张行这种水货,到底是养气的水平高些,最快地恢复了镇定,微笑道:“太尉大人,皇上已经发话了,我们就听您的了啊!”
然后,面孔一转,对着全体大臣道:“皇上有旨,令太尉大人拿这个主意。如何让皇上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就全看太尉大人的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听着,知道吗?”
“知道了!”回答声是那么的整齐有力,充分体现了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名誉总理和国家名誉主席都发话了,常委们自然是热烈支持啦!可是,怎么都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呢?
乔玄嘿嘿一乐,接口道:“我补充一句,如果你们对太尉大人的主意有所怀疑,觉得不够周全,不够给力,不能让皇上深深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一定要立刻提出来,以便太尉大人想出更好的办法。你们一定要当好太尉的参谋,记住了吗?”
“记住了!!!”回答声更加爽快与坚定了!众大臣心中暗自竖起了大拇指!乔司空这招釜底抽薪实在是高啊!老子只做参谋,再不用有任何的顾忌了。
我RI,铁板订钉了,再没有敷衍的余地了。
君子有正气,小人有血气,像闻人袭这种人,才是最没有气节的,他只有一丝苟活的畏缩之气。在全体大臣的虎视眈眈之下,在汉灵帝越来越不耐烦的瞪视之下,可怜的闻人袭,只好颤声说道:“皇上,依微臣看来,若是想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皇上就必须,就必须……”
汉灵帝猛地一拍御座,怒道:“必须!必须什么?你倒是说啊!你想急死朕吗?”
闻人袭终于被逼上绝路了,他会这么说呢?
闻人袭一直在左思右想,跪地求饶,说自己没有主意吗?皇上立刻会解了自己的职务,甚至会将自己赶出洛阳,永不录用。那些大臣更不会饶了自己。人人都知道这话不能说,你推到我们身上,算是什么玩意?打马虎眼,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吗?乔玄可是盯着呢。单凭乔玄,俺就不是对手了,何况今天真是邪乎,居然都把枪头对准自己了。
思前想后,还是得罪皇上最合算。小孩子嘛,总是有办法哄的。
闻人袭毕竟是老于宦海,心机也是不差的。吞吞吐吐,畏畏缩缩,不过是为自己接下来的表演做个铺垫而已。汉灵帝一发怒,立刻双膝跪地,大声道:“皇上,微臣赤胆忠心,天rì可鉴,可是一想到皇上会因此而受苦,微臣真是痛彻五内,心如刀绞。这个主意,就实在是难以出口啊!”说到这里,闻人袭已是泪流满面。看着汉灵帝的目光,就像孙子见了爷爷,小狗见了主人一般。那副摇尾乞怜的模样,实在是,实在是让人作呕。
每次看满清的宫廷戏时,看到如今这副场景,张行都是哈哈大笑。觉得那些大臣真是狡猾,把皇上糊弄得一愣一愣的,就像玩弄傻瓜一样。张行如今的眼光和立场已经变了,不再是一个看戏的了,而是有了救国救民的志向了,所以,他再也受不了这种狡猾奴才式的腥臭表演了。愚弄皇上,使皇上继续傻瓜下去,自己倒是占了便宜,民族呢?国家呢?
张行仅仅看了一个开头,就连忙将头转向了一边。
只见所有大臣都是一脸的鄙夷之sè。乔玄、曹嵩和郭禧等老臣更是怒形于sè。看那个样子,似乎要将闻人袭痛打一顿才解气。他爷爷的,这不是给咱们这些儒生丢脸吗?真是儒林之耻啊!
汉代的儒林,还是铁骨铮铮的啊!错的只是观念,不是人格,张行欣慰地想着。回头一看,只见汉灵帝怒气全无,感动地道:“闻大人,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若是传了出去,那些读书人又该骂我不敬重儒生了。”
得!连胡闹混账的小孩子都比闻人袭懂得人格的尊贵呢!乔玄等人的脸sè顿时好了许多,对于闻人袭的鄙视,就更深更重了。
闻人袭背对众人,此刻的心中和眼里也只有汉灵帝,哪知道众位大臣的反感,心中得意,满脸忠诚地道:“皇上,要想真正体验到民间的疾苦,微臣斗胆,请皇上品尝百姓的食物,与百姓同甘共苦!”
说罢,闻人袭猛地磕了一个头,发出了“砰”的一声大响。抬起头时,视死如归地看着汉灵帝。
他爷爷的,不就是劝皇上吃一口百姓的粮食吗?怎么搞得像是拯救了整个天下似的。
如果这是在满清,闻人袭一定会成为忠臣的榜样,万民的青天,可是,这里是大汉,是一个依然有血气,有正气,也有真正的儒生风骨的时代。就算将魏征放在这里,也要逊sè不少。为什么?大唐有**吗?
大汉的儒生,是为了天下,宁愿舍弃生命的真儒生。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向异族侵略者摇尾乞怜的假儒生。大汉的儒生,相信自己的主张是正义的,而自己就是真理的勇将与卫士。满清的儒生呢,不过是一群乞食的奴才与恶狗而已。
乔玄大吼道:“闻人袭,你在干什么,你不觉得丢人吗?老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普天下儒生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闻人袭愕然回头,只见每个人都恶狠狠地看着自己。
曹嵩朝着汉灵帝一拱手,语气森然地道:“皇上,曹嵩无礼,请皇上斩了闻人袭。老夫与他,不共戴天!”说罢,将手中的茶杯狠狠一砸。
“砰”的一声,宫殿之中,落针可闻,一片死寂!
(今天就这一章了,谢谢大家观看!)
第一时间更新《道德启示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