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掌柜可否详细说说此人?”李云心中念了几遍这个名字,记忆中并没有这人的存在,这也是正常的,就像当初见到王匡时也没认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绿林首领一样。
“这……回李大人的话,小人了解的不多,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丘源陪着小心,谨慎的说道。
“无妨,将你知道的都讲出来。”
“是,听说那樊贼起于城阳,聚众几百人四处抢掠,官府曾经派兵围剿,那樊贼也是了得,竟让他给逃脱了。后来琅琊和东海那边出现的乱贼都跑去投奔他,一两个月就发展到近万人,这人自号‘三老’,带着乱贼在青、徐交界的地方肆虐。”
李云见他一口一个“贼”,觉得颇为好笑,隐隐猜测到,樊崇带领的这队人很可能就是赤眉军,当然只是猜测而已,厢房内一时间静了下来,三人看着李云沉吟不语,心中都有些忐忑。
沉默很快就被李云打破,只见其笑着说道:“两位掌柜手上的粮食都是从哪里收来的?”
看着李云没有继续乱贼的话题,包括陈掌柜在内,都是松了口气,李府少爷如今有刺jiān的官衔,在他面前谈论贼寇实在是让人心惊胆颤,生怕说错了话给自己带来灾祸。
两名掌柜说道:“小人是从颍川和淮阳那边采购,本地周边的各县零零散散也能收上来一些。”
“小人倒是比丘兄省力得多,在新野、邓县和舂陵就能筹到不少粮食。”
“如此甚好,两位尽管将粮食贩运过来,有多少我李府就收多少,其他的粮商也是一样。”
刘大海和丘源脸上均露出喜sè,如今许多地方都在闹饥荒,说实话,粮食贩卖到哪里都有得赚,只不过卖给李府每次都是现钱结算,从不拖欠,而且价格公道,附近的粮商都愿意和李府做生意,不用担心出现克扣和以势压人的情况。
几杯酒下肚,两人见李府少爷,也就是李大人态度温和,气氛渐渐轻松起来,不过今rì他们却是为了另一件事而来,就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李云见两人yù言又止的样子,随口问道:“两位和我李府也做过不少大的交易,有事直说就是!”
刘大海讪笑一声,起身恭敬地说道:“请恕小人冒昧,不知在湖阳县城建起来的茶楼是否是李大人的产业?”
说完就见李云眉头轻挑的看着自己,两腿发软,竟是跪了下来,急忙说道:“李大人恕罪,小人并没有其他意思……”
“起来吧,你们就安心的当个粮商,其余的不要多想,茶叶一事rì后再说。”李云淡淡的说道。
看着两名粮商脸sè苍白的离去,李云暗自头疼,茶楼的名声已经传开,南阳郡的茶楼陆续开业,汝南郡的还要再等等。名声在外,有利的是登门饮茶的人越来越多,次一等的茶叶销售火爆,弊端同样显现出来,暴利和垄断行业在任何时候都会被人觊觎,这是毋庸置疑的。
今rì两个小小的商人,尽管他们在各自的郡县称得上是大商人,可在李云眼里并不算什么,这样的人都想插上一脚,只怕今后会有更多的觊觎者上门,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保不住这棵摇钱树。
走在街上,钟武县变得繁华之后,现在虽然进入四月份,到了傍晚人们依然要穿上夹袄,可路上行人还是不少,遇到李云的人都是恭谨的问好,而李云却是低着头没有方向的散步。
今天的事情让李云提高了jǐng惕,他这个官职是由严尤举荐,不过知道的人非常少,恐怕也不是大司马亲自举荐,毕竟只是秩比六百石的小官,而且遥远的京师长安一滩浑水,大司马并不能成为他的保护伞,一切还是要靠自己。
李云知道,能喝得起茶的都是达官显贵,这些人也最为贪婪,换成是自己,对价比黄金的茶叶都会动心。正在想着让他头疼的问题,迎面奔过来两匹马,天sè已经变暗,上面骑士的面目看不真切,身后的家丁见来人冲了过来,大喝着纷纷拔除腰刀上前戒备。
“别慌,自己人。”李云摆摆手,说道。
来人十几步外停下,翻身下马来到近前,家丁们才认出是吴汉。
“少爷,许县令有公文送到,您回去看看吧。”
回到府上,李云也从县令派来的小吏那里了解了情况,各郡在京城长安都派驻有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联络皇帝和太守,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朝政大事等相关的情报,写在竹简或是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传送给各郡太守,被称之为“邸报”。
太守将一些和辖地有关的内容再传递给各县,所以县一级的官吏接触不到邸报,李云以前并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刺jiān是新增的官职,或许是王莽出于对眼下乱民四起的担忧,邸报同样会定期由京师的左右刺jiān传向各县的执法刺jiān。
执法刺jiān官职品秩虽低,却有督察jiān猾,安定地方的职责,在县城内可以设立专门的衙门,不过朝廷是不会管这等琐事,一切都要刺jiān本人去办,李云起初没有在意,依然是在新村待着,上面送邸报的使者找不到李云,只好交给县衙转交。
李云在书房内拿着邸报翻看,神sè渐渐凝重起来,上面记录了许多消息,可谓是jīng彩纷呈,他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有,比如江夏的王匡和羊牧,南郡的张霸,琅琊的吕母,巨鹿的马适求,东海的力子都,河北的铜马、尤来等等,就连刚刚听说的樊崇都在其列,不过上面乱民的数字最多不过千人。
“自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吏……杀人者死,伤人者尝创……”李云看着关于樊崇的部分,喃喃自语。
是了,这就是赤眉军,上面记录的数字李云是不信的,乘上十倍还差不多,就他了解的绿林就有一万之众,大乱终于要来了啊,看着邸报李云禁不住感慨。
对邸报这个东西他重视异常,准备在县城设立刺jiān衙门,方便接收消息,办公的地方很简单就能弄到,给的钱只要让别人满意,驿馆附近的宅院都可以买到,整修之后就能用。
半个月之后,李云只带了几名亲卫家丁搬到县城,这是一座属于执法刺jiān的府邸,但他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出城校验家丁,刺jiān的本职倒让他抛在脑后,生活状态也基本没变,老实说,住在钟武县城中,他的感觉很不错,这种城市生活的气息让他隐约的像是回到了现代。
这天正要出门,外边的邓清突然急匆匆的跑到李云身前,开口说道:“少爷,驿馆刚入住了两名官吏,还向驿卒打听您的情况,言语间颇为不善!”
“哦?可查清他们的身份?”李云jǐng惕之心大起。
“据驿卒说,来人手持绣衣执法的过所,少爷……要不要再调些人过来?”邓清有些不安的说道。
“不用,这县城内外都有咱们的人,你去将曾县尉请来,说明一下情况。”
听到绣衣执法这个名字,李云怔了下才是反应过来,在心里盘算了下,府宅内外有一百多名家丁,城门守卫也是自己人,对方只是两个人,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回李大人的话,小人了解的不多,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丘源陪着小心,谨慎的说道。
“无妨,将你知道的都讲出来。”
“是,听说那樊贼起于城阳,聚众几百人四处抢掠,官府曾经派兵围剿,那樊贼也是了得,竟让他给逃脱了。后来琅琊和东海那边出现的乱贼都跑去投奔他,一两个月就发展到近万人,这人自号‘三老’,带着乱贼在青、徐交界的地方肆虐。”
李云见他一口一个“贼”,觉得颇为好笑,隐隐猜测到,樊崇带领的这队人很可能就是赤眉军,当然只是猜测而已,厢房内一时间静了下来,三人看着李云沉吟不语,心中都有些忐忑。
沉默很快就被李云打破,只见其笑着说道:“两位掌柜手上的粮食都是从哪里收来的?”
看着李云没有继续乱贼的话题,包括陈掌柜在内,都是松了口气,李府少爷如今有刺jiān的官衔,在他面前谈论贼寇实在是让人心惊胆颤,生怕说错了话给自己带来灾祸。
两名掌柜说道:“小人是从颍川和淮阳那边采购,本地周边的各县零零散散也能收上来一些。”
“小人倒是比丘兄省力得多,在新野、邓县和舂陵就能筹到不少粮食。”
“如此甚好,两位尽管将粮食贩运过来,有多少我李府就收多少,其他的粮商也是一样。”
刘大海和丘源脸上均露出喜sè,如今许多地方都在闹饥荒,说实话,粮食贩卖到哪里都有得赚,只不过卖给李府每次都是现钱结算,从不拖欠,而且价格公道,附近的粮商都愿意和李府做生意,不用担心出现克扣和以势压人的情况。
几杯酒下肚,两人见李府少爷,也就是李大人态度温和,气氛渐渐轻松起来,不过今rì他们却是为了另一件事而来,就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李云见两人yù言又止的样子,随口问道:“两位和我李府也做过不少大的交易,有事直说就是!”
刘大海讪笑一声,起身恭敬地说道:“请恕小人冒昧,不知在湖阳县城建起来的茶楼是否是李大人的产业?”
说完就见李云眉头轻挑的看着自己,两腿发软,竟是跪了下来,急忙说道:“李大人恕罪,小人并没有其他意思……”
“起来吧,你们就安心的当个粮商,其余的不要多想,茶叶一事rì后再说。”李云淡淡的说道。
看着两名粮商脸sè苍白的离去,李云暗自头疼,茶楼的名声已经传开,南阳郡的茶楼陆续开业,汝南郡的还要再等等。名声在外,有利的是登门饮茶的人越来越多,次一等的茶叶销售火爆,弊端同样显现出来,暴利和垄断行业在任何时候都会被人觊觎,这是毋庸置疑的。
今rì两个小小的商人,尽管他们在各自的郡县称得上是大商人,可在李云眼里并不算什么,这样的人都想插上一脚,只怕今后会有更多的觊觎者上门,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保不住这棵摇钱树。
走在街上,钟武县变得繁华之后,现在虽然进入四月份,到了傍晚人们依然要穿上夹袄,可路上行人还是不少,遇到李云的人都是恭谨的问好,而李云却是低着头没有方向的散步。
今天的事情让李云提高了jǐng惕,他这个官职是由严尤举荐,不过知道的人非常少,恐怕也不是大司马亲自举荐,毕竟只是秩比六百石的小官,而且遥远的京师长安一滩浑水,大司马并不能成为他的保护伞,一切还是要靠自己。
李云知道,能喝得起茶的都是达官显贵,这些人也最为贪婪,换成是自己,对价比黄金的茶叶都会动心。正在想着让他头疼的问题,迎面奔过来两匹马,天sè已经变暗,上面骑士的面目看不真切,身后的家丁见来人冲了过来,大喝着纷纷拔除腰刀上前戒备。
“别慌,自己人。”李云摆摆手,说道。
来人十几步外停下,翻身下马来到近前,家丁们才认出是吴汉。
“少爷,许县令有公文送到,您回去看看吧。”
回到府上,李云也从县令派来的小吏那里了解了情况,各郡在京城长安都派驻有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联络皇帝和太守,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朝政大事等相关的情报,写在竹简或是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传送给各郡太守,被称之为“邸报”。
太守将一些和辖地有关的内容再传递给各县,所以县一级的官吏接触不到邸报,李云以前并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刺jiān是新增的官职,或许是王莽出于对眼下乱民四起的担忧,邸报同样会定期由京师的左右刺jiān传向各县的执法刺jiān。
执法刺jiān官职品秩虽低,却有督察jiān猾,安定地方的职责,在县城内可以设立专门的衙门,不过朝廷是不会管这等琐事,一切都要刺jiān本人去办,李云起初没有在意,依然是在新村待着,上面送邸报的使者找不到李云,只好交给县衙转交。
李云在书房内拿着邸报翻看,神sè渐渐凝重起来,上面记录了许多消息,可谓是jīng彩纷呈,他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有,比如江夏的王匡和羊牧,南郡的张霸,琅琊的吕母,巨鹿的马适求,东海的力子都,河北的铜马、尤来等等,就连刚刚听说的樊崇都在其列,不过上面乱民的数字最多不过千人。
“自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吏……杀人者死,伤人者尝创……”李云看着关于樊崇的部分,喃喃自语。
是了,这就是赤眉军,上面记录的数字李云是不信的,乘上十倍还差不多,就他了解的绿林就有一万之众,大乱终于要来了啊,看着邸报李云禁不住感慨。
对邸报这个东西他重视异常,准备在县城设立刺jiān衙门,方便接收消息,办公的地方很简单就能弄到,给的钱只要让别人满意,驿馆附近的宅院都可以买到,整修之后就能用。
半个月之后,李云只带了几名亲卫家丁搬到县城,这是一座属于执法刺jiān的府邸,但他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出城校验家丁,刺jiān的本职倒让他抛在脑后,生活状态也基本没变,老实说,住在钟武县城中,他的感觉很不错,这种城市生活的气息让他隐约的像是回到了现代。
这天正要出门,外边的邓清突然急匆匆的跑到李云身前,开口说道:“少爷,驿馆刚入住了两名官吏,还向驿卒打听您的情况,言语间颇为不善!”
“哦?可查清他们的身份?”李云jǐng惕之心大起。
“据驿卒说,来人手持绣衣执法的过所,少爷……要不要再调些人过来?”邓清有些不安的说道。
“不用,这县城内外都有咱们的人,你去将曾县尉请来,说明一下情况。”
听到绣衣执法这个名字,李云怔了下才是反应过来,在心里盘算了下,府宅内外有一百多名家丁,城门守卫也是自己人,对方只是两个人,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第一时间更新《西汉之江山美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