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辛集镇、神仙山
在辛集镇外的小山丘下,住着一户严姓人家,只有祖孙两人相依为命。三间茅草屋,屋顶的烟囱飘出袅袅青烟,篱笆围栏,院中种着些许青菜,还有几束野花开的烂漫,几只虫儿叫的欢快。
严易正十分熟练的盛起一碗米饭端给爷爷,老严头看着听话懂事的严易,眼里莫名的闪过一丝不舍,而只顾着盛饭的严易并没有注意到爷爷的异常。
严易今年刚满十岁,破旧的衣衫缝补了几块补丁,原本的灰sè也洗的有些泛白,赤着小脚,上面隐隐能看到划伤的疤痕,头发蓬松脏乱,随意的生长着……只是,一双眼睛却闪着灵动的光芒,稚嫩的小脸上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气息,一看便是心思熟络之辈。
这也难怪,自严易记事起便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四处漂泊,大约两年前才安家定居于此,老严头身体不好,久疾成痨,慢慢的,严易长大懂事之后,便代替爷爷与外人打交道,他拾柴砍柴,买菜买药,曾乞讨过,吃百家饭,他曾用稚嫩的嗓音有模有样的与人讨价还价,他曾在药铺外跪了一夜求来了一贴草药,他曾奔波数十里只为买到便宜一点的米饭……在别人家的孩子坐在私塾里念书,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的时候,严易却俨如一个小大人一般,为了几文钱而奔波苦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就是严易的真实写照。
“咳咳……”老严头干咳了两声,有种喘不上气来感觉。
“爷爷,老毛病又犯了了吧?”严易放下碗筷起身拿过毛巾递给老严头关切的问道。
“没事,没事,咳咳……快吃饭!”老严头努力压下干咳的冲动,故作轻松的对严易说道,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严易点了点头,喃喃道:“明天我再去镇上李老伯的药铺,看看能不能求来一贴草药!”严易看看胸口不断起伏的老严头,鼻子一酸,轻轻的说道:“爷爷,想咳就咳出来吧……”老严头低头吃饭,仿若没有听到一般。
半晌,老严头放下手里的碗筷,忽然抬头看着严易,毅然决然的道:“爷爷准备把你送去神仙山!”
辛集镇位于景国东南,说是城镇,但规模不大,全镇只有十余万人口。辛集镇早先只是一个集市,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市逐渐人来人往,于是便有人在此地安家落户,才发展成为如今的城镇。居民更是五花八门,龙蛇混杂,有举家逃难到此,有一人流浪到此,还有就是做些小买卖的生意人也在此安家,经过数代人的建设,如今的辛集镇竟也是有模有样,甚至出现了几家大户人家,相信若不被战火燎及,再过百年之后,如今的辛集镇或更上一层楼,发展成为州府也不是不可能的。
景国,只是禹洲边缘的一个中等国家,但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南临阳洲,东南与霸洲交界,位于三大洲交界处,按理说这样的交界国家本应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经济较为发达,但是,景国却是个例外。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较为不便,而且,三大洲连年交战不断,景国也是深受其害,造成了“烽烟看景国,景国连年战”的局面。
无论是匆匆经过至此,还是长期在此地安家生活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个关于“神仙山”的传说。在辛集镇正南方向约百公里处,有一片绵延数百公里的山脉,是禹洲与阳洲的一道天然分割线。
此山脉常年雾气缭绕,一年四季每rì如此,甚至深入山脉数里处便会伸手不见五指,会觉得头晕、恶心,身体极为不适。一出山脉范围,便是艳阳高照,气候如常,仿佛一道天然屏障,阻隔着山脉内外。
曾经有无数艺高人胆大的冒险者企图深入山脉内部,但没有人成功深入过十里之外!或忍受不了身体的不适,或转着转着就从另一个方向转出来,或不醒人事,一头栽倒在地,醒过来后便出了山脉范围……不论是如何进去的,也不管是如何出来的,事后仿佛失忆了一般,对此间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甚至会持续半月之久的头痛,才渐渐恢复正常。慢慢的,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也没有人再去探查关于山脉的一切。甚至这片山脉一直成为人们的“禁地”,此山脉也被称为雾霭山,“闭口不谈“雾霭山””一时在镇中流传。
直到四十余年前,有两个腾云驾雾,脚踏飞剑的“神仙”降落在辛集,并声称要收年龄八到十二周岁的孩童修仙炼道,人们在震惊之余才知道,原来在这片山脉中有“神仙”居住。从此,更是无人敢踏足山脉半步,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仙人”降下惩罚,这片山脉从此也被称为“神仙山”。
起初,人们对这山里的“神仙”是半敬半畏,直到三年后,辛集镇及其附近几个城镇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颗粒无收,难民成灾,正值此时,与景国交界的黎国竟然派兵攻打辛集镇所在的扬河府,扬河府雪上加霜,到处死伤无数,战火连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数十位“神仙”从天而降,竟挥手间喷云吐雾,下了一场甘露,旱灾得以解决,而不久之后,黎国也鸣金收兵,掠夺了大量财物之后撤出扬河府,战争也渐渐平息,虽然小摩擦不断,但像派兵攻打景国州府的大战却不曾发生过。从此之后,人们对“神仙”恭敬异常,甚至为他们建立祠堂庙宇,并纷纷将自家孩童送与“神仙山”,毕竟,家里能出一位“神仙”,那可是天大的福泽!
但后来人们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童都能成为“神仙”,每次“神仙”收弟子,送去的孩童中,十之仈jiǔ又会被安然无恙的遣送回家,据山中的“神仙”称,是这些孩子没有成仙的缘分,强求不得!
从此,每隔五年山中的“神仙”便会在辛集附近甚至整个扬州府招收弟子,尽管被收下的可能很小,但人们还是乐此不彼的去尝试,毕竟“缘分”这个东西是谁也说不准的,说不定就被收下了呢,再说也不会折损什么,于是,时间一到,人们便把自家孩子送往“神仙”指定的轩试堂,而三天后的正午,正是“神仙”来带走这些孩子进山测试的rì子,因此,如今的辛集镇显得尤为热闹!
在辛集镇外的小山丘下,住着一户严姓人家,只有祖孙两人相依为命。三间茅草屋,屋顶的烟囱飘出袅袅青烟,篱笆围栏,院中种着些许青菜,还有几束野花开的烂漫,几只虫儿叫的欢快。
严易正十分熟练的盛起一碗米饭端给爷爷,老严头看着听话懂事的严易,眼里莫名的闪过一丝不舍,而只顾着盛饭的严易并没有注意到爷爷的异常。
严易今年刚满十岁,破旧的衣衫缝补了几块补丁,原本的灰sè也洗的有些泛白,赤着小脚,上面隐隐能看到划伤的疤痕,头发蓬松脏乱,随意的生长着……只是,一双眼睛却闪着灵动的光芒,稚嫩的小脸上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气息,一看便是心思熟络之辈。
这也难怪,自严易记事起便与爷爷生活在一起,四处漂泊,大约两年前才安家定居于此,老严头身体不好,久疾成痨,慢慢的,严易长大懂事之后,便代替爷爷与外人打交道,他拾柴砍柴,买菜买药,曾乞讨过,吃百家饭,他曾用稚嫩的嗓音有模有样的与人讨价还价,他曾在药铺外跪了一夜求来了一贴草药,他曾奔波数十里只为买到便宜一点的米饭……在别人家的孩子坐在私塾里念书,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的时候,严易却俨如一个小大人一般,为了几文钱而奔波苦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就是严易的真实写照。
“咳咳……”老严头干咳了两声,有种喘不上气来感觉。
“爷爷,老毛病又犯了了吧?”严易放下碗筷起身拿过毛巾递给老严头关切的问道。
“没事,没事,咳咳……快吃饭!”老严头努力压下干咳的冲动,故作轻松的对严易说道,然后继续低头吃饭。
严易点了点头,喃喃道:“明天我再去镇上李老伯的药铺,看看能不能求来一贴草药!”严易看看胸口不断起伏的老严头,鼻子一酸,轻轻的说道:“爷爷,想咳就咳出来吧……”老严头低头吃饭,仿若没有听到一般。
半晌,老严头放下手里的碗筷,忽然抬头看着严易,毅然决然的道:“爷爷准备把你送去神仙山!”
辛集镇位于景国东南,说是城镇,但规模不大,全镇只有十余万人口。辛集镇早先只是一个集市,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市逐渐人来人往,于是便有人在此地安家落户,才发展成为如今的城镇。居民更是五花八门,龙蛇混杂,有举家逃难到此,有一人流浪到此,还有就是做些小买卖的生意人也在此安家,经过数代人的建设,如今的辛集镇竟也是有模有样,甚至出现了几家大户人家,相信若不被战火燎及,再过百年之后,如今的辛集镇或更上一层楼,发展成为州府也不是不可能的。
景国,只是禹洲边缘的一个中等国家,但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南临阳洲,东南与霸洲交界,位于三大洲交界处,按理说这样的交界国家本应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经济较为发达,但是,景国却是个例外。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较为不便,而且,三大洲连年交战不断,景国也是深受其害,造成了“烽烟看景国,景国连年战”的局面。
无论是匆匆经过至此,还是长期在此地安家生活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个关于“神仙山”的传说。在辛集镇正南方向约百公里处,有一片绵延数百公里的山脉,是禹洲与阳洲的一道天然分割线。
此山脉常年雾气缭绕,一年四季每rì如此,甚至深入山脉数里处便会伸手不见五指,会觉得头晕、恶心,身体极为不适。一出山脉范围,便是艳阳高照,气候如常,仿佛一道天然屏障,阻隔着山脉内外。
曾经有无数艺高人胆大的冒险者企图深入山脉内部,但没有人成功深入过十里之外!或忍受不了身体的不适,或转着转着就从另一个方向转出来,或不醒人事,一头栽倒在地,醒过来后便出了山脉范围……不论是如何进去的,也不管是如何出来的,事后仿佛失忆了一般,对此间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甚至会持续半月之久的头痛,才渐渐恢复正常。慢慢的,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也没有人再去探查关于山脉的一切。甚至这片山脉一直成为人们的“禁地”,此山脉也被称为雾霭山,“闭口不谈“雾霭山””一时在镇中流传。
直到四十余年前,有两个腾云驾雾,脚踏飞剑的“神仙”降落在辛集,并声称要收年龄八到十二周岁的孩童修仙炼道,人们在震惊之余才知道,原来在这片山脉中有“神仙”居住。从此,更是无人敢踏足山脉半步,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仙人”降下惩罚,这片山脉从此也被称为“神仙山”。
起初,人们对这山里的“神仙”是半敬半畏,直到三年后,辛集镇及其附近几个城镇发生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颗粒无收,难民成灾,正值此时,与景国交界的黎国竟然派兵攻打辛集镇所在的扬河府,扬河府雪上加霜,到处死伤无数,战火连天,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不如死。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数十位“神仙”从天而降,竟挥手间喷云吐雾,下了一场甘露,旱灾得以解决,而不久之后,黎国也鸣金收兵,掠夺了大量财物之后撤出扬河府,战争也渐渐平息,虽然小摩擦不断,但像派兵攻打景国州府的大战却不曾发生过。从此之后,人们对“神仙”恭敬异常,甚至为他们建立祠堂庙宇,并纷纷将自家孩童送与“神仙山”,毕竟,家里能出一位“神仙”,那可是天大的福泽!
但后来人们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童都能成为“神仙”,每次“神仙”收弟子,送去的孩童中,十之仈jiǔ又会被安然无恙的遣送回家,据山中的“神仙”称,是这些孩子没有成仙的缘分,强求不得!
从此,每隔五年山中的“神仙”便会在辛集附近甚至整个扬州府招收弟子,尽管被收下的可能很小,但人们还是乐此不彼的去尝试,毕竟“缘分”这个东西是谁也说不准的,说不定就被收下了呢,再说也不会折损什么,于是,时间一到,人们便把自家孩子送往“神仙”指定的轩试堂,而三天后的正午,正是“神仙”来带走这些孩子进山测试的rì子,因此,如今的辛集镇显得尤为热闹!
第一时间更新《演绎仙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