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群策群力
“小童,那些遥远没影子的事,不要想了,还是想想眼前事。海二叔的意见是让你读书,准备考大学,这也是全村人的意见。”
“啊?考大学?”
海云辰望着金童:“没错,考大学。在这件事上我也支持,你是天才,将来肯定前途不可限量。海地村一穷二白,只要你将来当官了,才能真正地帮助海地村走出困境。大家对你寄予厚望,全村人会支援你。海二叔决定让海玉放弃学业,转而支持你。”
“海玉是大学生,”金童问,“按照你们这里……哦,我是说大学生谁都能考吗,要懂多少东西才能考?”
海云辰一愣一愣地无所适从,怔了半晌,看着金童:“你真不知道?”
金童咧嘴傻笑。
海云辰怀疑大家推举金童上大学的想法错了,随即想到金童的医术,眼睛一亮:“小童,凭你的医术,考取医大应该没问题。”
“学习医术的学校?”
海云辰苦笑:“对,你这次猜对了。”
金童摸着朝天辫笑道:“听起来很有意思,有机会见识见识。”
“有机会?”海云辰惊愕,“你不想考取大学?”
金童嘿嘿摇头:“二哥,海地村急需度过眼前困境,那些孤儿寡母需要生活,我必须帮助大家。读书的事不急,你们随时能教我,以后条件好了,读书有的是机会。”
“可是……”
“二哥不用再劝说,我说过不想离开虎爪峰。”
“为什么?”
金童没回答这个问题,他已经跟海地村的打成一片,住在虎爪峰上,没人怀疑,也没人来骚扰。更重要的是虎爪峰比较偏僻,适合他苦修天碑真解,研究各家医术,融合贯通找出化解亓韵丹的手段,顺便就地取材炼制普通丹丸,帮海地村赚钱。
海云辰叹道:“这么说你不愿离开虎爪峰,也没有建议。”
金童灵机一闪:“大家住在半山是暂时,以后有条件肯定要修建房子,上次在镇上治病时,我听说有专门做这一行的,能不能赚钱,如果可以,不妨考虑。”
海云辰道:“你说的是建筑行业吧。这一行现在是热门行业。改革开放带来勃勃生机,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城市建设尤为重要,需要建筑工人。但是,主要以建筑公司为主,吃的铁饭碗,托托人走关系安排一两个人到建筑公司,应该可以。问题是海地村需要安排大批人员,否则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金童道:“我们自己不能组建建筑公司?”
海云辰一怔:“你是说以海地村的名义成立建筑公司?想法虽好,恐怕不可能。目前建筑行业以国营单位为主,私人没听说有建筑公司。像在农村,私人工匠很多,打家具,修房子,没形成规模。”
“为什么不行?”
“这……”简单的的问题,本来很容易解释,但此刻,海云辰却觉得解释不清楚。
金童道:“二哥,海地村刚刚受灾,需要赚钱门路生存,有自己的建筑公司,是件好事。”
海云辰点点头:“小童,你说的道理我懂,关键是政策是否允许。也许,海地村情况特殊,政府考虑到这一点,同意我们成立工程队。我会到乡里问问,乡里会考虑我们的处境。小童谢谢你,这是一条出路。”
灵幻嗖地跳到金童肩膀上,它着急了,海云辰不明白金童不厌其烦地想成立建筑公司的用意,它却一清二楚,这是在为以后疏通河道、填平沟壑做准备。娘的,如果真干起来,自身问题啥时候解决?灵幻不干,抓着金童的脖子。金童大怒,这家伙总是跟他捣乱,抓住灵幻的尾巴狠狠地丢出去。其结果是一人一兽又打了一架,最后不了了之。
海云辰哭笑不得,摇摇头走了!
此后的几天,金童连续在药厂坐镇治疗患者,患者蜂拥而来,他不眠不休诊治。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接受心脏病一类的顽疾,他打算长期坐镇,直到海地村村民们度过难关。灵幻眼不见心不烦,躲在虎爪峰苦修天碑真解。撒穆金协助金童,随着体内排出部分,智力大增,在金童的指点下为患者扎针,是金童的得力助手。
海二叔和海万煌等海地村较有威望着,几天来讨论赚钱门路。他们重视金童的意见,可是,金童缺乏热心,表示没有意见。大家识趣地不再打扰金童。
这天,海云辰找上金童。
“小童,你上次提出组建地海村建筑公司一事,我到乡政府问过了。”
金童有兴趣了:“怎么说?”
“如我猜测一样,乡政府否定了海王村成立建筑公司的提议。”
“为什么?”
“乡政府不是不想帮忙,他们也想,是当前政策不允许。”海运解释,又道,“就算允许,我们条件不够,没有精通各项技术的技术员,没有相应的设备,谁敢把工程交给我们啊。”
金童道:“那就算了,以后有条件再说。”
“不过,”海云辰语气一转,“乡政府同意我们成立工程队,考虑到海地村的特殊处境,乡政府在各项政策方面给我们开绿灯,尽量提供支援。我通过战友在省城联系一家建筑公司,同意海地村建筑队在他们工地打工赚钱。乡里给我们提供车辆送到省城。我觉得很不错,是一条能赚钱养活村里人的门路,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二哥,你见过世面,懂得的多,想法肯定没错。”
又是这话,海云辰呆了呆:“小童,你对海地村的发展还有什么想法?”
“我哪懂得这些,”金童摇头,迟疑道,“孽江改道,怒海经常肆虐,最好迁地为良。”
海云辰摇头:“故土难舍,恐怕行不通。大家讨论过迁地为良,最后否定了。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很久以前怒海淹没过一次村子,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没发生严重灾害。大概二十年前,怒海异常地咆哮,差点水淹海地村,十年前也是这样。最近五年怒海反常地经常掀起洪峰巨浪,奇怪的是这几天慢慢地平静不少。因此大家迷信的认为,海地村的灾难过去了,不应该抛弃祖宗留下的土地和家。”
“哦,有这样的事?”
金童似有所悟,他推测那次水淹海地村,是某个修真者在海底加入了寒精,火精和寒精相遇引发了强烈的波动,给海地村带来严重的灾难。二十年前修真者吸取火精与寒精中和后的能量,再次掀起海涛极具波动,十年前亦是。至于最近几年怒海异常,是火精出世的前兆。火精和寒精被火眼吸收,怒海慢慢地平静,海底岩浆被他的阵法镇着,暂时不会爆发出来。
“二哥,你应该劝说大家暂时搬迁到其它地方,时机成熟再回来。”
“小童,这是全村人的大事,不要说我,我爹也做不了主。一旦搬迁,不可能回来。你想想,人一生有多少精力,又能赚多少钱,还要养家糊口,有闲钱折腾吗?大家都清楚这一点,宁愿住在半山腰简陋的房子里,不愿搬迁。”
“也许,大家想得长远。”
“也许吧!”
海地村的人不愿迁地为良,给金童带来了极大压力。孽江不疏通,沟壑不填平,海底村难以旧地重建;只要岩浆存在,怒海永远平静不了,随时会掀起滔天巨浪吞噬沿周围一切。这事间接与他有关,他决不能一走了之。
经大家研究决定,年轻人组成工程队到省城打工,由海云辰带领。能找到其它门路的个人,村里支持单干。余者分成三组,一组在海二叔的带领下在海底药厂制药;一路在村长海万煌的带领下外出销售药丸;最后一组负责草药,这一组基本有妇女组成。至于金童,大家有目共睹,村里目前的经济来源,靠金童不眠不休治疗患者赚取,如果说村里目前的各种计划,能不能赚到钱很难说,而金童这几天已经赚来两千多元,在农村这是一笔大收入,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地海村来说,是惊人财富!
这天晚饭时,几个年轻人坐在金童周围。
王彦明颇为遗憾道:“小童,你真不去省城呀,多遗憾,如果你去,大家在一起,肯定很热闹。”他不是地海村人,对海地村受灾深表同情,一直在努力帮忙,这次去省城打工,他是工程队其中一员。
“是呀,我真希望小童去省城,”海云山遗憾,“以小童的医术,在省城开一家诊所,以金神医的招牌和医术,必定日进斗金。”
海小川道:“任何事有利有弊,小童去省城固然是好事,短期内能赚到大钱,但海底药厂没人坐镇。药厂是大家目前的生活保障,没有小童坐镇收入肯定下降。为了将来发展考虑,小童不去省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海玉看着金童:“你为何不说话?”
金童问:“说什么?”
众人一怔,接着哈哈大笑。
海玉粉脸一红:“敢情大家说了半天,你一句都没听进去。”
金童咧咧嘴:“你问这呀,我都听到了。小川说的没错,我留在药厂是件好事。”
“别,别断章取义,你这样说大家会生吃了我,”海小川忙摆手,“我声明,我是说去省城有去的好处,留下有留下的利益。小童,拜托,拜托你下次别这样害我。”
海玉笑道:“得了,大家没误会你,紧张什么。”看着金童,“小川说得没错,去留各有利弊。但我支持你去省城,想想,药厂基本走上正轨,你在与不在都一样。再说患者,省城肯定患者多,而且诊治费较高,赚钱更多。这是公。为私,你在省城能接触到很多同行,他们受过良好的医术教育,临床经验丰富,你们可以互相交流技术,互相学习。省城是一省省会,是文化、经济等中心,各方面都是最好,你应该去看看。”
金童心里一动:“省城有很多医生?”
王彦明笑道:“何止是多,医科大学教授、学者、教师一大堆,学生成千上万,不要小看学生,他们都是未来的医生,你说多不多?还有什么卫生院、医护学校、医学会等等,数不胜数,多去了。”
金童道:“有机会去看看。”
“啊,”王彦明苦笑,“你不动心呀,为何要等机会,现在就是机会。”
金童咧咧嘴:“是吗,不觉得。”
海玉突然道:“小童,这次海地村遭灾,你有责任。”
众人惊愕,金童有什么责任?
“小童,那些遥远没影子的事,不要想了,还是想想眼前事。海二叔的意见是让你读书,准备考大学,这也是全村人的意见。”
“啊?考大学?”
海云辰望着金童:“没错,考大学。在这件事上我也支持,你是天才,将来肯定前途不可限量。海地村一穷二白,只要你将来当官了,才能真正地帮助海地村走出困境。大家对你寄予厚望,全村人会支援你。海二叔决定让海玉放弃学业,转而支持你。”
“海玉是大学生,”金童问,“按照你们这里……哦,我是说大学生谁都能考吗,要懂多少东西才能考?”
海云辰一愣一愣地无所适从,怔了半晌,看着金童:“你真不知道?”
金童咧嘴傻笑。
海云辰怀疑大家推举金童上大学的想法错了,随即想到金童的医术,眼睛一亮:“小童,凭你的医术,考取医大应该没问题。”
“学习医术的学校?”
海云辰苦笑:“对,你这次猜对了。”
金童摸着朝天辫笑道:“听起来很有意思,有机会见识见识。”
“有机会?”海云辰惊愕,“你不想考取大学?”
金童嘿嘿摇头:“二哥,海地村急需度过眼前困境,那些孤儿寡母需要生活,我必须帮助大家。读书的事不急,你们随时能教我,以后条件好了,读书有的是机会。”
“可是……”
“二哥不用再劝说,我说过不想离开虎爪峰。”
“为什么?”
金童没回答这个问题,他已经跟海地村的打成一片,住在虎爪峰上,没人怀疑,也没人来骚扰。更重要的是虎爪峰比较偏僻,适合他苦修天碑真解,研究各家医术,融合贯通找出化解亓韵丹的手段,顺便就地取材炼制普通丹丸,帮海地村赚钱。
海云辰叹道:“这么说你不愿离开虎爪峰,也没有建议。”
金童灵机一闪:“大家住在半山是暂时,以后有条件肯定要修建房子,上次在镇上治病时,我听说有专门做这一行的,能不能赚钱,如果可以,不妨考虑。”
海云辰道:“你说的是建筑行业吧。这一行现在是热门行业。改革开放带来勃勃生机,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城市建设尤为重要,需要建筑工人。但是,主要以建筑公司为主,吃的铁饭碗,托托人走关系安排一两个人到建筑公司,应该可以。问题是海地村需要安排大批人员,否则解决不了吃饭问题。”
金童道:“我们自己不能组建建筑公司?”
海云辰一怔:“你是说以海地村的名义成立建筑公司?想法虽好,恐怕不可能。目前建筑行业以国营单位为主,私人没听说有建筑公司。像在农村,私人工匠很多,打家具,修房子,没形成规模。”
“为什么不行?”
“这……”简单的的问题,本来很容易解释,但此刻,海云辰却觉得解释不清楚。
金童道:“二哥,海地村刚刚受灾,需要赚钱门路生存,有自己的建筑公司,是件好事。”
海云辰点点头:“小童,你说的道理我懂,关键是政策是否允许。也许,海地村情况特殊,政府考虑到这一点,同意我们成立工程队。我会到乡里问问,乡里会考虑我们的处境。小童谢谢你,这是一条出路。”
灵幻嗖地跳到金童肩膀上,它着急了,海云辰不明白金童不厌其烦地想成立建筑公司的用意,它却一清二楚,这是在为以后疏通河道、填平沟壑做准备。娘的,如果真干起来,自身问题啥时候解决?灵幻不干,抓着金童的脖子。金童大怒,这家伙总是跟他捣乱,抓住灵幻的尾巴狠狠地丢出去。其结果是一人一兽又打了一架,最后不了了之。
海云辰哭笑不得,摇摇头走了!
此后的几天,金童连续在药厂坐镇治疗患者,患者蜂拥而来,他不眠不休诊治。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接受心脏病一类的顽疾,他打算长期坐镇,直到海地村村民们度过难关。灵幻眼不见心不烦,躲在虎爪峰苦修天碑真解。撒穆金协助金童,随着体内排出部分,智力大增,在金童的指点下为患者扎针,是金童的得力助手。
海二叔和海万煌等海地村较有威望着,几天来讨论赚钱门路。他们重视金童的意见,可是,金童缺乏热心,表示没有意见。大家识趣地不再打扰金童。
这天,海云辰找上金童。
“小童,你上次提出组建地海村建筑公司一事,我到乡政府问过了。”
金童有兴趣了:“怎么说?”
“如我猜测一样,乡政府否定了海王村成立建筑公司的提议。”
“为什么?”
“乡政府不是不想帮忙,他们也想,是当前政策不允许。”海运解释,又道,“就算允许,我们条件不够,没有精通各项技术的技术员,没有相应的设备,谁敢把工程交给我们啊。”
金童道:“那就算了,以后有条件再说。”
“不过,”海云辰语气一转,“乡政府同意我们成立工程队,考虑到海地村的特殊处境,乡政府在各项政策方面给我们开绿灯,尽量提供支援。我通过战友在省城联系一家建筑公司,同意海地村建筑队在他们工地打工赚钱。乡里给我们提供车辆送到省城。我觉得很不错,是一条能赚钱养活村里人的门路,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二哥,你见过世面,懂得的多,想法肯定没错。”
又是这话,海云辰呆了呆:“小童,你对海地村的发展还有什么想法?”
“我哪懂得这些,”金童摇头,迟疑道,“孽江改道,怒海经常肆虐,最好迁地为良。”
海云辰摇头:“故土难舍,恐怕行不通。大家讨论过迁地为良,最后否定了。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很久以前怒海淹没过一次村子,这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没发生严重灾害。大概二十年前,怒海异常地咆哮,差点水淹海地村,十年前也是这样。最近五年怒海反常地经常掀起洪峰巨浪,奇怪的是这几天慢慢地平静不少。因此大家迷信的认为,海地村的灾难过去了,不应该抛弃祖宗留下的土地和家。”
“哦,有这样的事?”
金童似有所悟,他推测那次水淹海地村,是某个修真者在海底加入了寒精,火精和寒精相遇引发了强烈的波动,给海地村带来严重的灾难。二十年前修真者吸取火精与寒精中和后的能量,再次掀起海涛极具波动,十年前亦是。至于最近几年怒海异常,是火精出世的前兆。火精和寒精被火眼吸收,怒海慢慢地平静,海底岩浆被他的阵法镇着,暂时不会爆发出来。
“二哥,你应该劝说大家暂时搬迁到其它地方,时机成熟再回来。”
“小童,这是全村人的大事,不要说我,我爹也做不了主。一旦搬迁,不可能回来。你想想,人一生有多少精力,又能赚多少钱,还要养家糊口,有闲钱折腾吗?大家都清楚这一点,宁愿住在半山腰简陋的房子里,不愿搬迁。”
“也许,大家想得长远。”
“也许吧!”
海地村的人不愿迁地为良,给金童带来了极大压力。孽江不疏通,沟壑不填平,海底村难以旧地重建;只要岩浆存在,怒海永远平静不了,随时会掀起滔天巨浪吞噬沿周围一切。这事间接与他有关,他决不能一走了之。
经大家研究决定,年轻人组成工程队到省城打工,由海云辰带领。能找到其它门路的个人,村里支持单干。余者分成三组,一组在海二叔的带领下在海底药厂制药;一路在村长海万煌的带领下外出销售药丸;最后一组负责草药,这一组基本有妇女组成。至于金童,大家有目共睹,村里目前的经济来源,靠金童不眠不休治疗患者赚取,如果说村里目前的各种计划,能不能赚到钱很难说,而金童这几天已经赚来两千多元,在农村这是一笔大收入,对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地海村来说,是惊人财富!
这天晚饭时,几个年轻人坐在金童周围。
王彦明颇为遗憾道:“小童,你真不去省城呀,多遗憾,如果你去,大家在一起,肯定很热闹。”他不是地海村人,对海地村受灾深表同情,一直在努力帮忙,这次去省城打工,他是工程队其中一员。
“是呀,我真希望小童去省城,”海云山遗憾,“以小童的医术,在省城开一家诊所,以金神医的招牌和医术,必定日进斗金。”
海小川道:“任何事有利有弊,小童去省城固然是好事,短期内能赚到大钱,但海底药厂没人坐镇。药厂是大家目前的生活保障,没有小童坐镇收入肯定下降。为了将来发展考虑,小童不去省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海玉看着金童:“你为何不说话?”
金童问:“说什么?”
众人一怔,接着哈哈大笑。
海玉粉脸一红:“敢情大家说了半天,你一句都没听进去。”
金童咧咧嘴:“你问这呀,我都听到了。小川说的没错,我留在药厂是件好事。”
“别,别断章取义,你这样说大家会生吃了我,”海小川忙摆手,“我声明,我是说去省城有去的好处,留下有留下的利益。小童,拜托,拜托你下次别这样害我。”
海玉笑道:“得了,大家没误会你,紧张什么。”看着金童,“小川说得没错,去留各有利弊。但我支持你去省城,想想,药厂基本走上正轨,你在与不在都一样。再说患者,省城肯定患者多,而且诊治费较高,赚钱更多。这是公。为私,你在省城能接触到很多同行,他们受过良好的医术教育,临床经验丰富,你们可以互相交流技术,互相学习。省城是一省省会,是文化、经济等中心,各方面都是最好,你应该去看看。”
金童心里一动:“省城有很多医生?”
王彦明笑道:“何止是多,医科大学教授、学者、教师一大堆,学生成千上万,不要小看学生,他们都是未来的医生,你说多不多?还有什么卫生院、医护学校、医学会等等,数不胜数,多去了。”
金童道:“有机会去看看。”
“啊,”王彦明苦笑,“你不动心呀,为何要等机会,现在就是机会。”
金童咧咧嘴:“是吗,不觉得。”
海玉突然道:“小童,这次海地村遭灾,你有责任。”
众人惊愕,金童有什么责任?
第一时间更新《黑榜修神丹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