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寿隆借出迎老公相避了尴尬自不管他,江烈也是被这“老公相”三字给吸引了,无他,此时被冠以老公相称呼的,大宋朝只有一人,那就是已在徽宗朝呼风唤雨近二十年的蔡京蔡元长。三起当国又三落,门生故旧遍天下。
蔡京如今已是七十四岁高龄,第二次致仕家中,平日深居简出,没想到今日竟然跑来参加这个画坛赏鉴论坛了。大厅内的高官们早被惊动,纷纷围上去问候,王黼和郑居中等和蔡京闹对头的自是看着吃味,默默的把逢迎的都是何人给记下来,等着回头再收拾。
江烈身份不够,又是不识,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向那边张望,耳朵里却是捕捉到一句悄悄的低语,“这个老东西,不在家中等死,却巴巴的跑这来揽人气儿,莫不是还想着起复?”江烈不用转头去看,听声音就判断出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同知枢密院事蔡攸,蔡京的大儿子。
蔡京现在走路都晃悠,旁边由他的小儿子蔡绦扶着。虽然一脸的老年斑,须发皆白,不过看着倒还挺精神。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一圈的问候,只是满面春风的四下里微笑点头,口中连说“好”“托福”之类。鼓噪了一圈,总算是走进了大厅,王黼等人也不能再拿捏作势了,换上笑脸过去打招呼,蔡攸请了个安便自站到了一旁。
赵桓虽是太子,但按制是要对公卿执弟子礼的,蔡京虽致仕,身上还有太师衔,是以赵桓待相公们和蔡京客套过后,上前对蔡京行礼,而江烈只能跟着落后一步对着蔡京唱名揖礼。
蔡京和煦的问了几句太子的身体学习之类,又对近日里太子的一番作为大加夸赞,接着竟转头对着江烈笑道:“江烈,江焰天,老夫可是要代我的几个孙儿谢谢你了,《三字经》一文颇善,对孩儿们开蒙大有助益。”
江烈赶紧抱拳回道:“谢老公相夸赞,烈之拙作能入老公相法眼,自是欣喜不已。”
蔡京像是自来熟,呵呵笑道:“焰天过谦了。老夫听说焰天不但诗文锦绣,书法一道亦是造诣颇深,今日适此书画赏鉴之机,焰天当要好好表现一番,也好让我等领略一下书坛新秀的风采。”
一番话下来,却不知藏了多少玄机。看不懂的只道蔡京老没羞,谄媚的性子是落到骨子里了,竟对着一个刚入仕的小屁孩拍马屁。蔡京一党却看准了老公相立的风向标――顶太子以结奥援。王黼、郑居中之流却是闻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蔡京欲交好太子自不必说,拿江烈说事只是投石问路这么简单吗?王黼拿眼睛去瞄粱师成,没想到老梁竟装作没看见,把脸撇到了一边去,王黼心里咯噔了一下,暗骂这个老财迷定是又收了老猪狗的好处了。
“陛下驾到――”一声不男不女的唱词响起,把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投向大厅前,看到赵佶穿着一身便装相携郑皇后信步走入,全体躬身齐呼万岁、圣人千岁。
赵佶兴致颇高,抬手道了一声免礼,看见蔡京也在,亲切的招呼道:“元长也来了,却是有些日子没见你了。观卿气色,身子将养的还好。今日咱们君臣二人少不得要合做一幅。”
蔡京躬身谢道:“谢陛下厚爱。老臣搁笔了一段时日,也是手痒的紧,即然陛下有命,老臣自当陪陛下尽兴。”
赵佶也不多言,直接示意入了赏鉴大会的正题。画院的画师们纷纷把这个月新做的书画拿出来悬挂,大臣中亦有不少人把最近收集来的书画拿出来一起赏鉴。
赵佶被众人簇拥着缓步观巡,看到上眼的就停下来点评一二,不时的让身边的几个宰执发表意见。赵佶是此道高手,大臣们也多是方家,点评之语精彩独到,让远远跟在外围的江烈也是受益匪浅。
今日的作品可是不少,就这么走走停停的一圈转下来,也是用了大半个时辰。按惯例,接下来先闲话休息片刻,再由赵佶立了彩头,高手们现场写书作画竞彩。
闲聊了几句后,粱师成扬声对赵佶说道:“小的听说前些日子,张侍诏把自己花了一年有余的时间才画成的美图献于了官家,官家很是喜欢,典藏在宫中不时拿出来把玩。小的说句僭越的话,官家这可不对啊,有了好东西却不该藏私,合当拿出来让我等开开眼啊。”
赵佶笑着手指梁师成说道:“你这个猴崽子,鼻子却是灵,朕刚得了件宝贝,你便闻到了气味。不须你啰噪,朕已将此画带来了。李和,把朕的《清明上河图》仔细打开了,让众卿家赏看。”
“呼~果然是此图。”江烈刚才见梁师成和赵佶演双簧卖乖的时候,心里就有意动,听到赵佶说出名字,不免一阵兴奋。
李和先是让人把几张条案拼了,再在上面铺了绸子,这才小心翼翼的从锦盒中取出画轴,摆在案上慢慢的卷开。随着五米多长的画卷缓缓展开,全场一片惊呼。
经典就是经典,即使画中所现都是这些人日常见惯的,也被画面的精美,构思的巧妙深深吸引。远景近物构图疏密有序,房屋楼宇错落有致,往来行人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车马行船恍若眼前,整幅画作节奏和动感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忍不住击节叫好。
张择端时年三十六岁上下,正是处在其技艺巅峰阶段,又正值北宋繁华之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这传世杰作绘制完成,生动的展现了大宋国都汴京繁荣富庶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件宝贵的精品财富。
观赏了好一会儿,众人才依依不舍的看着李和把图收了。张择端则是神采奕奕,谢过赵佶给他升官,又对着贺赞的诸人回礼称谢。赵佶见众人闹够了,笑着站起身来说道:“好了,也该是诸卿下场献技的时候了。今日元长在此,我们二人便合做一幅书画,就算是今日的彩头。元长久未动笔,今日出手,墨宝难得啊,诸位可要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众人轰然称是,正待开动,郑皇后却出声拦阻道:“即是官家和蔡太师联手作画,此等好彩可不能薄了宫室子弟。我已着人去传恽王前来,片刻便到,若时再让楷儿和众卿家同台竞技,官家以为可否?”
赵佶笑道:“圣人此议甚好,便再稍待片刻。闻圣人之意,仿佛楷儿博得头筹是十拿九稳的了。呵呵,以朕之见,怕是未必啊。”
“哦,官家一向对楷儿画艺有赞,今日如何出此语?”
“呵呵,待会儿自见分明。江烈江侍读可曾来了?”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江烈连忙趋前施礼道:“臣在。”
赵佶面带微笑的说道:“太子不擅丹青,你辅东宫,便代太子下场较技,如何?”
“微臣遵命。”
“听说你制画别具一格,不取毛笔,却用竹炭,今日较技你便作硬笔画来,也好让朕看看这硬笔画的妙处。”
“是。”
江烈料定会有此节,来前便做好了准备,修磨好的炭笔和颜料笔就装在盒子里,画架画板也让太子的侍从带来了。
不多时,门外通报,恽王赵楷到了。这么快便赶来,想来是特意安排的,以这种众人瞩目的方式出场,估计是要占个先机。赵楷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青春、俊秀、皇室风范,就连江烈也不免暗暗喝了一声好彩,有这么一个青年才俊做对手,江烈也提起了不少精神。
人已到齐,赵佶不再啰嗦,大手一挥领着众人走到各自的书案前,开始写书作画。江烈却是与众不同,着人把画架支好,画板摆稳,才把笔盒打开,取出一支炭笔,闭目遐思。这一下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茂德紧张的扯着哥哥的袖子小声说道:“他干吗,不是真的只会吹大气,其实根本就不会吧?”
赵桓也有点紧张,不过还是江烈绝对信任,小声的说道:“不会。小烈镇静自若,想来已是成竹在胸,咱们静观其变就是。”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江烈终于动了,只见他运笔如飞,不时的更换粗细不同的炭笔,时而又退后观察。只因他的画板反向众人,却是看不到他画的究竟是何物,只得按下好奇,等着答案揭晓的那一刻。
赵佶和蔡京那边也是焦点,两人商量了一下,白纸铺开,赵佶站在左侧画近景花鸟,蔡京在右侧画远山春色,两人同时运笔,竟然配合的天衣无缝,远山近景也是相得益彰。赵楷那边自然也聚了一些王黼和郑居中的马仔,不过大家都知道规矩,画作完成之前不得高声,只是拼命的露出赞赏的微笑,表示恽王今天发挥颇是出色。
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场中写书法的早已完工,作画的也差不多都停了笔,只剩下赵佶蔡京那对,赵楷和江烈没有完成。蔡京毕竟年纪大了,画了这么久也是有些体力不济,题跋和修笔的任务就留给了赵佶,赵佶在艺术创作上从不摆官家架子,对此毫无芥蒂,一丝不苟的把后续工作做完。先在画卷右上首题《远山花鸟春色图》,右侧留白处写“朕携元长同绘此图。元长技艺日深,朕亦不差,君臣二人相合,笔行意动,酣畅淋漓,不宜快哉!”最后在下首落款处用他那堪称古今第一的瘦金体书法花押,“宣和三年乙丑日,御笔天。”天字照例把第一笔和下面拉开一段距离,意为“天下一人”。蔡京老老实实的在赵佶的花押后面,让了两个字头,写了“臣京谨题”。
画作即成,马屁如潮,赵佶颇为得意,蔡京也是面含微笑,把君臣情深表现的很是到位。接下来自是常例,由赵佶领衔对着已经完工的书画一一点评。转到赵楷处时,赵楷的墨花也已画完。赵佶对赵楷的画还是很欣赏的,连赞了两句,见赵楷有些自得,含笑又补了一句道:“用墨略欠仔细,心志尚需打磨。”
最后总算是转到江烈这边,赵佶含笑对着江烈问道:“江侍读还未作完吗?这硬笔本善速写,作画如何这般艰难?”
江烈抬头呵呵一笑道:“臣今日这画是人物图,是以颇废了些功夫,现已作好,待臣花押后送于官家品评。”
江烈抓起画架缓缓的转向众人,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抽气声,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一向沉稳的蔡京也是双目精光暴闪,捋着胡须的右手也停在了半道而浑不自觉。
蔡京如今已是七十四岁高龄,第二次致仕家中,平日深居简出,没想到今日竟然跑来参加这个画坛赏鉴论坛了。大厅内的高官们早被惊动,纷纷围上去问候,王黼和郑居中等和蔡京闹对头的自是看着吃味,默默的把逢迎的都是何人给记下来,等着回头再收拾。
江烈身份不够,又是不识,老老实实的待在原地向那边张望,耳朵里却是捕捉到一句悄悄的低语,“这个老东西,不在家中等死,却巴巴的跑这来揽人气儿,莫不是还想着起复?”江烈不用转头去看,听声音就判断出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同知枢密院事蔡攸,蔡京的大儿子。
蔡京现在走路都晃悠,旁边由他的小儿子蔡绦扶着。虽然一脸的老年斑,须发皆白,不过看着倒还挺精神。也不知他听没听进去一圈的问候,只是满面春风的四下里微笑点头,口中连说“好”“托福”之类。鼓噪了一圈,总算是走进了大厅,王黼等人也不能再拿捏作势了,换上笑脸过去打招呼,蔡攸请了个安便自站到了一旁。
赵桓虽是太子,但按制是要对公卿执弟子礼的,蔡京虽致仕,身上还有太师衔,是以赵桓待相公们和蔡京客套过后,上前对蔡京行礼,而江烈只能跟着落后一步对着蔡京唱名揖礼。
蔡京和煦的问了几句太子的身体学习之类,又对近日里太子的一番作为大加夸赞,接着竟转头对着江烈笑道:“江烈,江焰天,老夫可是要代我的几个孙儿谢谢你了,《三字经》一文颇善,对孩儿们开蒙大有助益。”
江烈赶紧抱拳回道:“谢老公相夸赞,烈之拙作能入老公相法眼,自是欣喜不已。”
蔡京像是自来熟,呵呵笑道:“焰天过谦了。老夫听说焰天不但诗文锦绣,书法一道亦是造诣颇深,今日适此书画赏鉴之机,焰天当要好好表现一番,也好让我等领略一下书坛新秀的风采。”
一番话下来,却不知藏了多少玄机。看不懂的只道蔡京老没羞,谄媚的性子是落到骨子里了,竟对着一个刚入仕的小屁孩拍马屁。蔡京一党却看准了老公相立的风向标――顶太子以结奥援。王黼、郑居中之流却是闻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蔡京欲交好太子自不必说,拿江烈说事只是投石问路这么简单吗?王黼拿眼睛去瞄粱师成,没想到老梁竟装作没看见,把脸撇到了一边去,王黼心里咯噔了一下,暗骂这个老财迷定是又收了老猪狗的好处了。
“陛下驾到――”一声不男不女的唱词响起,把众人的注意力重新投向大厅前,看到赵佶穿着一身便装相携郑皇后信步走入,全体躬身齐呼万岁、圣人千岁。
赵佶兴致颇高,抬手道了一声免礼,看见蔡京也在,亲切的招呼道:“元长也来了,却是有些日子没见你了。观卿气色,身子将养的还好。今日咱们君臣二人少不得要合做一幅。”
蔡京躬身谢道:“谢陛下厚爱。老臣搁笔了一段时日,也是手痒的紧,即然陛下有命,老臣自当陪陛下尽兴。”
赵佶也不多言,直接示意入了赏鉴大会的正题。画院的画师们纷纷把这个月新做的书画拿出来悬挂,大臣中亦有不少人把最近收集来的书画拿出来一起赏鉴。
赵佶被众人簇拥着缓步观巡,看到上眼的就停下来点评一二,不时的让身边的几个宰执发表意见。赵佶是此道高手,大臣们也多是方家,点评之语精彩独到,让远远跟在外围的江烈也是受益匪浅。
今日的作品可是不少,就这么走走停停的一圈转下来,也是用了大半个时辰。按惯例,接下来先闲话休息片刻,再由赵佶立了彩头,高手们现场写书作画竞彩。
闲聊了几句后,粱师成扬声对赵佶说道:“小的听说前些日子,张侍诏把自己花了一年有余的时间才画成的美图献于了官家,官家很是喜欢,典藏在宫中不时拿出来把玩。小的说句僭越的话,官家这可不对啊,有了好东西却不该藏私,合当拿出来让我等开开眼啊。”
赵佶笑着手指梁师成说道:“你这个猴崽子,鼻子却是灵,朕刚得了件宝贝,你便闻到了气味。不须你啰噪,朕已将此画带来了。李和,把朕的《清明上河图》仔细打开了,让众卿家赏看。”
“呼~果然是此图。”江烈刚才见梁师成和赵佶演双簧卖乖的时候,心里就有意动,听到赵佶说出名字,不免一阵兴奋。
李和先是让人把几张条案拼了,再在上面铺了绸子,这才小心翼翼的从锦盒中取出画轴,摆在案上慢慢的卷开。随着五米多长的画卷缓缓展开,全场一片惊呼。
经典就是经典,即使画中所现都是这些人日常见惯的,也被画面的精美,构思的巧妙深深吸引。远景近物构图疏密有序,房屋楼宇错落有致,往来行人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车马行船恍若眼前,整幅画作节奏和动感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忍不住击节叫好。
张择端时年三十六岁上下,正是处在其技艺巅峰阶段,又正值北宋繁华之时,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这传世杰作绘制完成,生动的展现了大宋国都汴京繁荣富庶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件宝贵的精品财富。
观赏了好一会儿,众人才依依不舍的看着李和把图收了。张择端则是神采奕奕,谢过赵佶给他升官,又对着贺赞的诸人回礼称谢。赵佶见众人闹够了,笑着站起身来说道:“好了,也该是诸卿下场献技的时候了。今日元长在此,我们二人便合做一幅书画,就算是今日的彩头。元长久未动笔,今日出手,墨宝难得啊,诸位可要好好表现一番才是。”
众人轰然称是,正待开动,郑皇后却出声拦阻道:“即是官家和蔡太师联手作画,此等好彩可不能薄了宫室子弟。我已着人去传恽王前来,片刻便到,若时再让楷儿和众卿家同台竞技,官家以为可否?”
赵佶笑道:“圣人此议甚好,便再稍待片刻。闻圣人之意,仿佛楷儿博得头筹是十拿九稳的了。呵呵,以朕之见,怕是未必啊。”
“哦,官家一向对楷儿画艺有赞,今日如何出此语?”
“呵呵,待会儿自见分明。江烈江侍读可曾来了?”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江烈连忙趋前施礼道:“臣在。”
赵佶面带微笑的说道:“太子不擅丹青,你辅东宫,便代太子下场较技,如何?”
“微臣遵命。”
“听说你制画别具一格,不取毛笔,却用竹炭,今日较技你便作硬笔画来,也好让朕看看这硬笔画的妙处。”
“是。”
江烈料定会有此节,来前便做好了准备,修磨好的炭笔和颜料笔就装在盒子里,画架画板也让太子的侍从带来了。
不多时,门外通报,恽王赵楷到了。这么快便赶来,想来是特意安排的,以这种众人瞩目的方式出场,估计是要占个先机。赵楷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青春、俊秀、皇室风范,就连江烈也不免暗暗喝了一声好彩,有这么一个青年才俊做对手,江烈也提起了不少精神。
人已到齐,赵佶不再啰嗦,大手一挥领着众人走到各自的书案前,开始写书作画。江烈却是与众不同,着人把画架支好,画板摆稳,才把笔盒打开,取出一支炭笔,闭目遐思。这一下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茂德紧张的扯着哥哥的袖子小声说道:“他干吗,不是真的只会吹大气,其实根本就不会吧?”
赵桓也有点紧张,不过还是江烈绝对信任,小声的说道:“不会。小烈镇静自若,想来已是成竹在胸,咱们静观其变就是。”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江烈终于动了,只见他运笔如飞,不时的更换粗细不同的炭笔,时而又退后观察。只因他的画板反向众人,却是看不到他画的究竟是何物,只得按下好奇,等着答案揭晓的那一刻。
赵佶和蔡京那边也是焦点,两人商量了一下,白纸铺开,赵佶站在左侧画近景花鸟,蔡京在右侧画远山春色,两人同时运笔,竟然配合的天衣无缝,远山近景也是相得益彰。赵楷那边自然也聚了一些王黼和郑居中的马仔,不过大家都知道规矩,画作完成之前不得高声,只是拼命的露出赞赏的微笑,表示恽王今天发挥颇是出色。
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辰,场中写书法的早已完工,作画的也差不多都停了笔,只剩下赵佶蔡京那对,赵楷和江烈没有完成。蔡京毕竟年纪大了,画了这么久也是有些体力不济,题跋和修笔的任务就留给了赵佶,赵佶在艺术创作上从不摆官家架子,对此毫无芥蒂,一丝不苟的把后续工作做完。先在画卷右上首题《远山花鸟春色图》,右侧留白处写“朕携元长同绘此图。元长技艺日深,朕亦不差,君臣二人相合,笔行意动,酣畅淋漓,不宜快哉!”最后在下首落款处用他那堪称古今第一的瘦金体书法花押,“宣和三年乙丑日,御笔天。”天字照例把第一笔和下面拉开一段距离,意为“天下一人”。蔡京老老实实的在赵佶的花押后面,让了两个字头,写了“臣京谨题”。
画作即成,马屁如潮,赵佶颇为得意,蔡京也是面含微笑,把君臣情深表现的很是到位。接下来自是常例,由赵佶领衔对着已经完工的书画一一点评。转到赵楷处时,赵楷的墨花也已画完。赵佶对赵楷的画还是很欣赏的,连赞了两句,见赵楷有些自得,含笑又补了一句道:“用墨略欠仔细,心志尚需打磨。”
最后总算是转到江烈这边,赵佶含笑对着江烈问道:“江侍读还未作完吗?这硬笔本善速写,作画如何这般艰难?”
江烈抬头呵呵一笑道:“臣今日这画是人物图,是以颇废了些功夫,现已作好,待臣花押后送于官家品评。”
江烈抓起画架缓缓的转向众人,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抽气声,就连见惯了大风大浪,一向沉稳的蔡京也是双目精光暴闪,捋着胡须的右手也停在了半道而浑不自觉。
第一时间更新《碧海长天艳山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