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罗衣野鸭(2)
申炎一脸疑惑,迅调整焦矩。I镜内景清晰了:驾船的人头是黑的,面孔有些像魏北石。那人从水里捞起一件什么东西,动机器驶回了对岸。
镜头渐移,上游我岸山脚下走来一个人。焦矩调准,可见这人披着棉衣,头戴草帽子,背着鱼篓子,走进了村北头靠江边的一个院子里。
*******************
巴久礼走来:“晚上打夜班了吧?具体方案修改完了?”
“完了,老申基本一夜没睡。稿子我看了,是再讨论一次,还是你审批签署?”柳金栋拿着一摞稿纸,指着墙上由两张大白纸拼成的、已经标绘了红蓝队标符号、手工放大的局部地图说。
巴久礼:“实施细则不用报批,文字也不必过分推敲。郑志同志看过就执行吧!现什么异常了吗?”
大倍望远镜前的申炎,抬起惺忪红的眼说:“昨晚十点整,对岸了望台闪了三下手电筒光。五分钟后又闪一次,间隔、节奏很有规律,不像是哨兵照亮儿。今天清晨的事就更蹊跷了……”
*******************
孙思弟和史延忠,并肩来到小红楼楼上的大倍望远镜前。袁永裕憨笑着的娃娃脸,躲在他俩身后。
热烈握手之后,申炎指着娃娃脸问:“现在干什么呢?”
孙思弟:“当班长,本事大着哩!昨夜潜伏,排长去查哨儿,裤腿儿让这家伙挂上教练手榴弹弦,还没现他哩。”
史延忠:“我们可想你啦!没事就念叨你。”
巴久礼走来。三个人立正、敬礼。
“跟你们队长感情这么深哪!干脆,你们几个化装登岛踏察去吧!别忘了叫上吕秀敏。”
“我去取便衣。”袁永裕还是那么风风火火。
“等等!再找个报话员来,带上两瓦电台。”申炎说。
“这不是么!”孙思弟指着史延忠说。
申炎拍拍脑袋:“咳!‘通信桥’在东山头教导队训出来的,他还去看过我呢。小史,你回去把两瓦台与主台调好频道,锁定,外面套上个麻袋什么的。再通知观察哨注意苏方动向,一有情况就让主台呼叫我们。”
******************
四男一女划船登上乌巴劳岛。吕秀敏拿着望远镜;史延忠背麻袋;申炎、孙思弟和袁永裕扛着钐刀,都穿着便装。
“老毛子哨兵打电话了。”吕秀敏举着望远镜说。
申炎边走边比划草场范围。孙思弟说:“孙队长说,这里能开二十垧好地,‘蜂腰’上面还能开十五六垧哩。”
袁永裕走到一堆钢铁齿轮和有锯齿的钢条跟前,说:“看!苏联人扔下的打草机废零件。”
吕秀敏:“老毛子官儿跑上了望塔了。”
申炎正在用钐刀打草:“从登岛点走到这儿六分钟,跑步大约两分钟。从生产队队部,到刚才的登岛点,得多长时间?”
孙思弟:“跑步,摆渡快点,七八分钟吧。”
史延忠轰起一群水鸟,“哟!这么多野鸭子呀!”
“那边还有几片水泡子,里面的野鸭子可多了。”吕秀敏说。
袁永裕跑过去,喊道:“好多小鸭子,飞不起来,快来抓呀!”
史延忠脱了上衣和长裤跑进水里。袁永裕没脱就跳下水。其余三个人也在草丛里、“塔头”下捉了起来。
一架直升飞机在苏岸上空往返巡游。
史延忠举着野鸭子喊:“野鸭子的干活!中国人吃了吃了的。”
人们手里全掐着鸭子。史延忠让三个男人围着他,用自己的上衣包好电台,腾出麻袋来装野鸭子。
******************
申炎等五个人回到生产队队部。
民兵们正坐在屋前学俄语:“达罗衣,勃列日涅夫!”“达罗衣,柯西金哪!”
袁永裕把麻袋里的野鸭子倒进大铁盆子里,笑道:“中午让你们——达罗衣野鸭子。”
民兵们笑着围过来。史延忠提来一桶开水冲进铁盆子里,说:“民兵同志们,快上课去吧!我们要开膛择毛啦!别溅你们一身。”
******************
“哟!这么多野鸭子呀!敏姑娘,你可是福星高照哇!”一个油头粉面的五十来岁女人走来,手里拿着一块手帕,自来笑儿的脸上翘着薄嘴唇,金牙闪闪,走路一扭三晃。
吕秀敏厌恶地瞅一眼:“你又动什么歪心思了?”
“我早就说过,你可是个人物哇!不在县里头当你的大常委,原先我还以为是恋家哪!这不,能招来这么多大‘哥比蛋’,那么不是新生的玉堂春又是什么?你就可着性子挑自己个儿的王金龙吧!”这女人嘴不闲着,眼也不停地睃巡,盯了一会儿军装裹着的电台,又目不转睛打量只穿着裤衩背心的史延忠。
吕秀敏:“又跑来胡说八道,是否是又想挨批了呀?”
“挨批好哇!那么多人逗弄我一个,那不是香饽饽吗?自打前清到如今,这六岔就出了我和你这么俩人物。如今我老了,残花败柳喽!该是你红火的时候啦!”那女人说着,酸溜溜地走了。
******************
史延忠:“刚才那人是谁呀?那么肉麻。”
孙思弟笑了:“这人咱可惹不起!红极一时的‘大红裤衩子’,上下三千里大名鼎鼎哩!”
袁永裕瞪起圆眼:“咋个?就是她呀!早就听过这个球名字。”
孙思弟:“她家原先开店。旧社会跑船的、放木排的、淘金子的、赶爬犁的,来往都住在她家。只要肯出钱,她妈和她都陪吃陪住。有一天早上,一个‘水鸭子’——就是放木排的,正解缆要走,她撵到江边喊着要东西。‘水鸭子’举着一条红裤衩子说,钱给多了,拿走这个留个念想,以后好再来呀。从那以后,村里就没人再叫她别的名。是不是这回事儿?小吕你说。”
小吕挺不好意思地说:“指导员掌握的民情,那还能有错儿?我知道的不一定比你多。”
申炎:“解放后呢?”
吕秀敏:“我刚上学那前儿,她家的店还开着。来往行人,包括县、社——那会儿叫区吧,还都住她那儿,好像是大跃进以后才关的门儿。”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申炎一脸疑惑,迅调整焦矩。I镜内景清晰了:驾船的人头是黑的,面孔有些像魏北石。那人从水里捞起一件什么东西,动机器驶回了对岸。
镜头渐移,上游我岸山脚下走来一个人。焦矩调准,可见这人披着棉衣,头戴草帽子,背着鱼篓子,走进了村北头靠江边的一个院子里。
*******************
巴久礼走来:“晚上打夜班了吧?具体方案修改完了?”
“完了,老申基本一夜没睡。稿子我看了,是再讨论一次,还是你审批签署?”柳金栋拿着一摞稿纸,指着墙上由两张大白纸拼成的、已经标绘了红蓝队标符号、手工放大的局部地图说。
巴久礼:“实施细则不用报批,文字也不必过分推敲。郑志同志看过就执行吧!现什么异常了吗?”
大倍望远镜前的申炎,抬起惺忪红的眼说:“昨晚十点整,对岸了望台闪了三下手电筒光。五分钟后又闪一次,间隔、节奏很有规律,不像是哨兵照亮儿。今天清晨的事就更蹊跷了……”
*******************
孙思弟和史延忠,并肩来到小红楼楼上的大倍望远镜前。袁永裕憨笑着的娃娃脸,躲在他俩身后。
热烈握手之后,申炎指着娃娃脸问:“现在干什么呢?”
孙思弟:“当班长,本事大着哩!昨夜潜伏,排长去查哨儿,裤腿儿让这家伙挂上教练手榴弹弦,还没现他哩。”
史延忠:“我们可想你啦!没事就念叨你。”
巴久礼走来。三个人立正、敬礼。
“跟你们队长感情这么深哪!干脆,你们几个化装登岛踏察去吧!别忘了叫上吕秀敏。”
“我去取便衣。”袁永裕还是那么风风火火。
“等等!再找个报话员来,带上两瓦电台。”申炎说。
“这不是么!”孙思弟指着史延忠说。
申炎拍拍脑袋:“咳!‘通信桥’在东山头教导队训出来的,他还去看过我呢。小史,你回去把两瓦台与主台调好频道,锁定,外面套上个麻袋什么的。再通知观察哨注意苏方动向,一有情况就让主台呼叫我们。”
******************
四男一女划船登上乌巴劳岛。吕秀敏拿着望远镜;史延忠背麻袋;申炎、孙思弟和袁永裕扛着钐刀,都穿着便装。
“老毛子哨兵打电话了。”吕秀敏举着望远镜说。
申炎边走边比划草场范围。孙思弟说:“孙队长说,这里能开二十垧好地,‘蜂腰’上面还能开十五六垧哩。”
袁永裕走到一堆钢铁齿轮和有锯齿的钢条跟前,说:“看!苏联人扔下的打草机废零件。”
吕秀敏:“老毛子官儿跑上了望塔了。”
申炎正在用钐刀打草:“从登岛点走到这儿六分钟,跑步大约两分钟。从生产队队部,到刚才的登岛点,得多长时间?”
孙思弟:“跑步,摆渡快点,七八分钟吧。”
史延忠轰起一群水鸟,“哟!这么多野鸭子呀!”
“那边还有几片水泡子,里面的野鸭子可多了。”吕秀敏说。
袁永裕跑过去,喊道:“好多小鸭子,飞不起来,快来抓呀!”
史延忠脱了上衣和长裤跑进水里。袁永裕没脱就跳下水。其余三个人也在草丛里、“塔头”下捉了起来。
一架直升飞机在苏岸上空往返巡游。
史延忠举着野鸭子喊:“野鸭子的干活!中国人吃了吃了的。”
人们手里全掐着鸭子。史延忠让三个男人围着他,用自己的上衣包好电台,腾出麻袋来装野鸭子。
******************
申炎等五个人回到生产队队部。
民兵们正坐在屋前学俄语:“达罗衣,勃列日涅夫!”“达罗衣,柯西金哪!”
袁永裕把麻袋里的野鸭子倒进大铁盆子里,笑道:“中午让你们——达罗衣野鸭子。”
民兵们笑着围过来。史延忠提来一桶开水冲进铁盆子里,说:“民兵同志们,快上课去吧!我们要开膛择毛啦!别溅你们一身。”
******************
“哟!这么多野鸭子呀!敏姑娘,你可是福星高照哇!”一个油头粉面的五十来岁女人走来,手里拿着一块手帕,自来笑儿的脸上翘着薄嘴唇,金牙闪闪,走路一扭三晃。
吕秀敏厌恶地瞅一眼:“你又动什么歪心思了?”
“我早就说过,你可是个人物哇!不在县里头当你的大常委,原先我还以为是恋家哪!这不,能招来这么多大‘哥比蛋’,那么不是新生的玉堂春又是什么?你就可着性子挑自己个儿的王金龙吧!”这女人嘴不闲着,眼也不停地睃巡,盯了一会儿军装裹着的电台,又目不转睛打量只穿着裤衩背心的史延忠。
吕秀敏:“又跑来胡说八道,是否是又想挨批了呀?”
“挨批好哇!那么多人逗弄我一个,那不是香饽饽吗?自打前清到如今,这六岔就出了我和你这么俩人物。如今我老了,残花败柳喽!该是你红火的时候啦!”那女人说着,酸溜溜地走了。
******************
史延忠:“刚才那人是谁呀?那么肉麻。”
孙思弟笑了:“这人咱可惹不起!红极一时的‘大红裤衩子’,上下三千里大名鼎鼎哩!”
袁永裕瞪起圆眼:“咋个?就是她呀!早就听过这个球名字。”
孙思弟:“她家原先开店。旧社会跑船的、放木排的、淘金子的、赶爬犁的,来往都住在她家。只要肯出钱,她妈和她都陪吃陪住。有一天早上,一个‘水鸭子’——就是放木排的,正解缆要走,她撵到江边喊着要东西。‘水鸭子’举着一条红裤衩子说,钱给多了,拿走这个留个念想,以后好再来呀。从那以后,村里就没人再叫她别的名。是不是这回事儿?小吕你说。”
小吕挺不好意思地说:“指导员掌握的民情,那还能有错儿?我知道的不一定比你多。”
申炎:“解放后呢?”
吕秀敏:“我刚上学那前儿,她家的店还开着。来往行人,包括县、社——那会儿叫区吧,还都住她那儿,好像是大跃进以后才关的门儿。”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一时间更新《大流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