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数鸟(4)
宾馆房间里,苏文礼:“提到姓朱的,达娅娜紧张了一下。I说到柔河和毕含环她也紧张,拒不认账老打岔。提到格南,她没有什么反应。现在看来,曲厚礼不像是有什么掩饰,是这家伙跟曲后礼说‘年轻女人’的时候有意留了伪装。她和毕含环肯定接过头,朱景斌是她展的?”
申炎:“格南的特务,可能和她不是一个分支系统的。”
毕文友:“同一个特务组织,派到同一个地方的几个特务,也往往互不相识、互不通气。这既是安全需要,也便于情报相互印证。达娅娜可能和安大礼没有来往。毕含环和安德列是在伯力建立的关系,达娅娜不一定知道。除了老郑哥俩儿和曲后礼,她只说出了朱、翟两个人。”
申炎:“她这个分支还有没有别的人,目前难以查清。老郑哥俩儿有多大油水?”
毕文友:“那俩宝贝我们接触过,一对儿老文盲、死心眼、顽固分子、榆木疙瘩,肯定挤不出什么油水。他们打了一辈子光棍儿,临秋末晚贴上了大名鼎鼎风韵犹存的洋女人,那不是赖蛤蟆吃上了开鹅肉嘛!这种人还有什么觉悟哇?死心塌地甘做马弁和‘大茶壶’,忠心耿耿为主子当起了挡风墙。我曾安排普通百姓去达娅娜家试探,他俩谁在家谁在院子里站岗。可计只是为主子听差跑腿儿出苦力的角色,特务网络这类核心机密的事,他们俩恐怕摸不着边儿。”
李良:“曲后礼怎么办?”
毕文友:“大体上说了老实话,危险性已经不大了。继续监视吧!抓了也不大好判,判不好还申诉评反负,伤用比正作用还大。你说呢?组长。”
申炎:“你说得对。达娅娜是条混身涂了油的蛇,掐不着七寸就很难逮住。我们验证过几次,对岸掌握冷水的动向很准、很及时。他们通过什么渠道传递呢?”
苏文礼:“无外乎光、声、无线电三种手段,不会是人来人往或文字传送吧?”
申炎:“用收音机接收暗语,这是特务常用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办法。问题是她怎么传出去呢?这种特务,不会去江里漂玻璃瓶、夜里打电筒闪亮儿吧!有秘密电台?”
毕文友:“文革前监测过,中波短波都没现。”
申炎:“现在苏军的短波电台也不多了。微波定向、浓缩,倒适合她们使用。长波近地传播,微波直线传播。西南山的地窨子的地形很理想,老郑哥俩会操作高科技?”
毕文友:“说不准。不过,那个地窨子肯定有用,不应该留了。达娅娜可以说那是外侨财产,怎么把它整掉呢?”
申炎:“那好办。我让县武装部组织人,在那个山头的南坡建一个同样大小的地窨子,让老郑头子搬过去。就说北坡是战术要点,民兵要准备打仗,要在那修复和利用日本工事。修点儿堑壕、掩体费不了多少劲儿,真打仗也真有用。明天就办!”
毕文友:“那好!咱们今天这么一搅活,达娅娜肯定惊。地窨子再搬家,她就更害怕了,也算是砸了‘耗子洞’啊!情报传送手段,恐怕一时半时找不出来,今后留心观察吧!这是我个人意见,请组长拍板。”
申炎:“我估计,让在娅娜惊的事还有,等着瞅吧!对了,得通知邮电控制冷水到金川的电话、电报和信件。事不宜迟,现要就办。再通知金矿保卫科立即严密监控朱景斌一伙儿的行动,特别是与山外的沟通和接触。李良带上我的信,从这儿去段户和剑阳一趟,办完事回格南镇革委会招待所会合。”
******************
冷水大旅社门前马路上。迟文革衣冠不整、头零乱、嘻怒无常,额头上有块新结的疤痂:“哈哈!他说我是特务,和达娅娜秘密联系。不对!我找她不是给她送情报,是让她告诉她妹妹别跟艾俊仁好。我向县委举报,吓跑了艾俊仁。我专了魏北石的政,把他逼到苏联当了特务。他们俩报复我,让我也坐飞机摔死。我可不能死,得找达娅娜让她说明白,我怎么能是特务呢?你过去见我,现在为什么不见了呢?不见不行……”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来:“哟!这不是含瑙的造反派头子迟万福吗?怎么疯成这模样儿了?”
迟文革边走边喊:“嘻嘻,我不疯,你才疯呢。我不叫迟万福了,你知道吗?我是大名鼎鼎的叫迟文革。‘东北新暑光’都听我的话。六岔战斗村,一村变三村,你们能整到人民日报上去吗?能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去吗?你不行。嘿嘿!我还要抓特务呢!等我找到达娅娜弄清真相你就明白了。她不见我,我就跟她算老账。他们说咱们俩是一家人,你不见我行吗……”
******************
初冬,兴安岭深处,金川金矿保卫科办公室。
申炎:“你们金矿地处兴安岭腹地,是卫疆县的战备‘小三线’。这里离‘庚子俄难’古战场——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要点守备地域四里沟一百公里,是它左侧最近的邻居,也是从左翼迂回它侧后的唯一通路。周围百里之内,你们是唯一有治安权的单位。眼下社情怎么样?”
保卫科长:“日伪时期,这里聚集了不少修路、伐木、采金的人。抗战胜利后没剩下多少,成分可挺复杂。以后来的都是些‘盲流’,在老家不是挨饿就是受管制。到这儿也不开荒种地,成天窜林子打猎、采药,偷偷淘金。这个矿一成立,多数变成了职工。‘要准备打仗’以来,隔三差五就升起信号弹。最近有个工人喝醉了说酒话,仗一打起来他们就砸民兵武器库,上山打游击。机修厂还现一个工人偷偷造了一支小口径手枪。我们报告县保卫部了,还没有答复。”
毕文友:“县保卫部报告我们了,这不来了吗?你先说说医院那个朱医生的履历和现实表现。昨天给你们打电话以后,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
保卫科长:“昨天和今天,没现外来人接触朱景斌。邮局收到一封电报,内容是‘姨妈旧病复,需要急救药。’报局特地让这儿的邮局问我们何时投送。朱医生叫朱景斌,光复前留学日本,回国后在长春开诊所,自吹给伪满皇上看过病。光复的时候,一个人偷偷跑到这儿来,说是怕把他当汉奸抓起来。每次政治运动他都是重点审查对象,没现其他问题。这人没结过婚,可从没断过女人。‘社教’后一直住在一个七十来岁老头儿家里‘搭伙’——就是‘拉帮套’。老头儿的媳妇三十多岁。”
苏文礼:“现在还有这种事啊?”
保卫科长:“这里偏僻闭塞、地广人稀,光复后一直是三不管的地方。金矿建立后人才逐渐多起来,‘社教’才登记户口。那老头儿是个老‘闯关东’淘金的,据说他攒了两瓶子沙金。五十岁的时候看上个十六岁姑娘,用八两金子买通姑娘的爹妈,让比他小的岳父母掐着姑娘的胳膊腿完成了‘洞房花浊夜’。朱景斌以看病为名跟那女人勾搭上,第二个孩子就是他的。‘社教’前他跟别人说,他的夜生活比在日本逛窑子还快活。老头儿侍候他俩儿,比妓院里的‘大茶壶’还低三下四。人们说,那老头儿肯定没说出金子埋在哪儿,不然早见阎王了。”
苏文礼:“这还是社会主义吗?”
毕文友:“十年前,这方圆二百里还听不到广播,报纸送不进来。零星散落的一些人家,除了淘金、采山货挣钱,就是吃喝、赌钱、跑破鞋。山高皇帝远,谁管得着哇?”
宾馆房间里,苏文礼:“提到姓朱的,达娅娜紧张了一下。I说到柔河和毕含环她也紧张,拒不认账老打岔。提到格南,她没有什么反应。现在看来,曲厚礼不像是有什么掩饰,是这家伙跟曲后礼说‘年轻女人’的时候有意留了伪装。她和毕含环肯定接过头,朱景斌是她展的?”
申炎:“格南的特务,可能和她不是一个分支系统的。”
毕文友:“同一个特务组织,派到同一个地方的几个特务,也往往互不相识、互不通气。这既是安全需要,也便于情报相互印证。达娅娜可能和安大礼没有来往。毕含环和安德列是在伯力建立的关系,达娅娜不一定知道。除了老郑哥俩儿和曲后礼,她只说出了朱、翟两个人。”
申炎:“她这个分支还有没有别的人,目前难以查清。老郑哥俩儿有多大油水?”
毕文友:“那俩宝贝我们接触过,一对儿老文盲、死心眼、顽固分子、榆木疙瘩,肯定挤不出什么油水。他们打了一辈子光棍儿,临秋末晚贴上了大名鼎鼎风韵犹存的洋女人,那不是赖蛤蟆吃上了开鹅肉嘛!这种人还有什么觉悟哇?死心塌地甘做马弁和‘大茶壶’,忠心耿耿为主子当起了挡风墙。我曾安排普通百姓去达娅娜家试探,他俩谁在家谁在院子里站岗。可计只是为主子听差跑腿儿出苦力的角色,特务网络这类核心机密的事,他们俩恐怕摸不着边儿。”
李良:“曲后礼怎么办?”
毕文友:“大体上说了老实话,危险性已经不大了。继续监视吧!抓了也不大好判,判不好还申诉评反负,伤用比正作用还大。你说呢?组长。”
申炎:“你说得对。达娅娜是条混身涂了油的蛇,掐不着七寸就很难逮住。我们验证过几次,对岸掌握冷水的动向很准、很及时。他们通过什么渠道传递呢?”
苏文礼:“无外乎光、声、无线电三种手段,不会是人来人往或文字传送吧?”
申炎:“用收音机接收暗语,这是特务常用的,也是比较安全的办法。问题是她怎么传出去呢?这种特务,不会去江里漂玻璃瓶、夜里打电筒闪亮儿吧!有秘密电台?”
毕文友:“文革前监测过,中波短波都没现。”
申炎:“现在苏军的短波电台也不多了。微波定向、浓缩,倒适合她们使用。长波近地传播,微波直线传播。西南山的地窨子的地形很理想,老郑哥俩会操作高科技?”
毕文友:“说不准。不过,那个地窨子肯定有用,不应该留了。达娅娜可以说那是外侨财产,怎么把它整掉呢?”
申炎:“那好办。我让县武装部组织人,在那个山头的南坡建一个同样大小的地窨子,让老郑头子搬过去。就说北坡是战术要点,民兵要准备打仗,要在那修复和利用日本工事。修点儿堑壕、掩体费不了多少劲儿,真打仗也真有用。明天就办!”
毕文友:“那好!咱们今天这么一搅活,达娅娜肯定惊。地窨子再搬家,她就更害怕了,也算是砸了‘耗子洞’啊!情报传送手段,恐怕一时半时找不出来,今后留心观察吧!这是我个人意见,请组长拍板。”
申炎:“我估计,让在娅娜惊的事还有,等着瞅吧!对了,得通知邮电控制冷水到金川的电话、电报和信件。事不宜迟,现要就办。再通知金矿保卫科立即严密监控朱景斌一伙儿的行动,特别是与山外的沟通和接触。李良带上我的信,从这儿去段户和剑阳一趟,办完事回格南镇革委会招待所会合。”
******************
冷水大旅社门前马路上。迟文革衣冠不整、头零乱、嘻怒无常,额头上有块新结的疤痂:“哈哈!他说我是特务,和达娅娜秘密联系。不对!我找她不是给她送情报,是让她告诉她妹妹别跟艾俊仁好。我向县委举报,吓跑了艾俊仁。我专了魏北石的政,把他逼到苏联当了特务。他们俩报复我,让我也坐飞机摔死。我可不能死,得找达娅娜让她说明白,我怎么能是特务呢?你过去见我,现在为什么不见了呢?不见不行……”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走来:“哟!这不是含瑙的造反派头子迟万福吗?怎么疯成这模样儿了?”
迟文革边走边喊:“嘻嘻,我不疯,你才疯呢。我不叫迟万福了,你知道吗?我是大名鼎鼎的叫迟文革。‘东北新暑光’都听我的话。六岔战斗村,一村变三村,你们能整到人民日报上去吗?能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去吗?你不行。嘿嘿!我还要抓特务呢!等我找到达娅娜弄清真相你就明白了。她不见我,我就跟她算老账。他们说咱们俩是一家人,你不见我行吗……”
******************
初冬,兴安岭深处,金川金矿保卫科办公室。
申炎:“你们金矿地处兴安岭腹地,是卫疆县的战备‘小三线’。这里离‘庚子俄难’古战场——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要点守备地域四里沟一百公里,是它左侧最近的邻居,也是从左翼迂回它侧后的唯一通路。周围百里之内,你们是唯一有治安权的单位。眼下社情怎么样?”
保卫科长:“日伪时期,这里聚集了不少修路、伐木、采金的人。抗战胜利后没剩下多少,成分可挺复杂。以后来的都是些‘盲流’,在老家不是挨饿就是受管制。到这儿也不开荒种地,成天窜林子打猎、采药,偷偷淘金。这个矿一成立,多数变成了职工。‘要准备打仗’以来,隔三差五就升起信号弹。最近有个工人喝醉了说酒话,仗一打起来他们就砸民兵武器库,上山打游击。机修厂还现一个工人偷偷造了一支小口径手枪。我们报告县保卫部了,还没有答复。”
毕文友:“县保卫部报告我们了,这不来了吗?你先说说医院那个朱医生的履历和现实表现。昨天给你们打电话以后,有没有什么异常表现?”
保卫科长:“昨天和今天,没现外来人接触朱景斌。邮局收到一封电报,内容是‘姨妈旧病复,需要急救药。’报局特地让这儿的邮局问我们何时投送。朱医生叫朱景斌,光复前留学日本,回国后在长春开诊所,自吹给伪满皇上看过病。光复的时候,一个人偷偷跑到这儿来,说是怕把他当汉奸抓起来。每次政治运动他都是重点审查对象,没现其他问题。这人没结过婚,可从没断过女人。‘社教’后一直住在一个七十来岁老头儿家里‘搭伙’——就是‘拉帮套’。老头儿的媳妇三十多岁。”
苏文礼:“现在还有这种事啊?”
保卫科长:“这里偏僻闭塞、地广人稀,光复后一直是三不管的地方。金矿建立后人才逐渐多起来,‘社教’才登记户口。那老头儿是个老‘闯关东’淘金的,据说他攒了两瓶子沙金。五十岁的时候看上个十六岁姑娘,用八两金子买通姑娘的爹妈,让比他小的岳父母掐着姑娘的胳膊腿完成了‘洞房花浊夜’。朱景斌以看病为名跟那女人勾搭上,第二个孩子就是他的。‘社教’前他跟别人说,他的夜生活比在日本逛窑子还快活。老头儿侍候他俩儿,比妓院里的‘大茶壶’还低三下四。人们说,那老头儿肯定没说出金子埋在哪儿,不然早见阎王了。”
苏文礼:“这还是社会主义吗?”
毕文友:“十年前,这方圆二百里还听不到广播,报纸送不进来。零星散落的一些人家,除了淘金、采山货挣钱,就是吃喝、赌钱、跑破鞋。山高皇帝远,谁管得着哇?”
第一时间更新《大流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