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人类,急切渴盼着什么,却又办不到的时候,往往偏好扯上“神”。
被穿越之前,偶尔也看看各类穿越小说。

发现多半遇上点困难,立即就来“神”!

要么是神仙帮忙、外星宇宙舰队助阵,以超出网络时代无限倍的“法力”、科技水准,“玩”鬼子。

要么是无限吹嘘的人体“神功”,手指一点山石成金财运滚滚,八卦“神”掌一比划“吐纳”间鬼子全部死翘翘。

不知该说鬼子太强大,强大到咱们新时代各色经天纬地之才都认为,没有神仙、外星人帮忙,就玩不转他们。

还是该说,咱们的“经天纬地之才”们,不幸患了病,不发“神经”解决不了困难。

吴毅暗自庆幸,自己是共和国“五好青年”。

牙好,不无齿,不至于咬不动粗粮、菜饼子,生怕没打几个鬼子,就饿死个球。

胃好,不挑食,不至于没有肯德基、麦当劳就活不下去,抗战时期艰苦生活难不倒。

身体好,有消灭敌人的本钱,不用不切实际地想着哪路神仙给本“易筋经”,好把细胳膊细腿练粗。

脑子好,具备应有的知识,用不着遇到点困难,就企盼哪个“神”给开外挂。

心态好,没有外星人助阵,自己也能发挥智慧把战打好,不必哭天抢地嘴炮呜呼发骚!

仗着这“五好”,不用无能为力,堕落到“神经”地步,真好!

怂恿拢到身边的自己人出资,又不是后世那样的集资、骗贷供挥霍,债台高点也没啥嘛!

而且效益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了。

兴隆地形多山区,深山闭塞人口稀少是肯定的。

但散居各处的人家,还是不算太少。

引发狼啸之前,为防止鬼子进山的追兵祸害这些人家。

安排先行撤离的柳社人员,都是惯常在山间行走,跟山民们稔熟的老人。

而且带上宫本工段缴获的部分银元、钞票,防止舍不下瓶瓶罐罐,不肯赶紧“坚壁清野”。

由于措施到位,四条线路沿途散居的百余户人家。

除了带不走的房舍、家当,被鬼子追兵、补给组轮番毁坏泄愤。

五六百口人,没有出现一个伤亡。

拿着“冀东特别勤务旅”给付的补偿,淳朴的山民们相信。

这样的队伍,才是自家队伍,才是老百姓的依靠。

四十多个青年扛着火枪,结伴由家人簇拥着找来,坚决要求加入。

吴毅也不客气,让杨部十几个已经学会拆解、擦拭保养武器的老油条,带上他们。

以一拖六的方式,将杨部整合出来、经技工们修理好的百余支各式步枪,进行仔仔细细地拆解、擦拭。

杨部这些步枪,口径、型号驳杂。

有老套筒、汉阳造、金钩枪,这样相对“先进”的。

也有十七响文且斯得、九响赛宾斯,五响黎意、快利、哈其开斯这些十九世纪中期老枪!

甚至是单打一的边针枪,也有那么十几杆。

兴许连杨二所部,都嫌这些枪结构复杂、又老旧不趁手。

基本是到手后,就没有彻底拆解过。

所谓的擦拭,也只不过是将看得见的表面抹抹,上点枪油了事。

用着、用着觉得坏了,就成了“富余”枪支。

高薪请来的技工们,按照吴毅的授意,只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理。

排除故障之后,组织杨部原先充当枪械修理工的十几位爷,率先学会拆解保养。

现在,正好当起“教员”,教这些老少爷们。

其中一位叫鲁富义的老大爷,六十好几了。

却精神矍铄,腿脚也利索。

送他的三个孙儿来入伍,还说若是队伍上肯要,他老人家也算一个!

擦拭拆解的时候,拿上一支夏曼利枪,竟然老泪横流、泣不成声。

弄得临时充当“教员”的那些人不知所措,赶紧向吴毅报告。

安慰一番,再温言询问。

才知道这老人家,曾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一员,用的正是这种夏曼利枪。

甲午战争中,在旅顺与日寇作战受伤,痊愈后流落到兴隆山中开荒种地、狩猎。

老人识字不多,却将孙辈赋予“强盛国家,复兴中华”八个字,寄托对国家强大的夙愿。

此次选了孙辈中枪法好的鲁志国、鲁志家、鲁志兴三个送来,就是下定决心要为抗击日寇出力,以了夙愿。

“呵,鲁大爷,您放心!

“有你们大家这样的中国爷们,它小鬼子就休想猖狂!

“这些枪,就是准备分给大家伙的。

“往后鬼子、汉奸要是胆敢进山祸害,俺们就拿起枪,叫他们有来无回……”

本来就是让大家先熟悉枪械保养,然后进行必要的射击训练,再进行正式授枪。

百多号老少爷们知道让自己拆解、擦拭这些枪支,并非临时拉夫干杂活。

一个个都像呵护孩子般,精心伺候到手的老枪。

尽管他们多数人只用过土火枪,但鲁大爷这样的老人还是有的,当场成了“教练”。

牛筋洞西北面一处山沟,早已布置好各类靶标。

省却射击训练环节,吴毅干脆组织他们进行实弹射击。

第一项是距离一百米固定靶,五发实弹自选姿势。

跟着再给实弹五发,对一百米外的移动靶自选姿势射击。

猎户不愧是出狙击手最多的群体,这些人的射击姿势各异,反应能力各有千秋。

但射击水准,都相当不错,可以用平分秋色来形容。

鲁老爷子确实不是吹的,清代新军打下的底子,加上数十年来用土火枪在山间狩猎。

重新拿起老枪,装弹娴熟,射击更是弹无虚发。

有理由相信,要是对上小鬼子,要他们几条小命不是问题。

但吴毅没有什么人都编入队伍的偏好,只决定留下鲁志兴等二十余人。

而让老人和其他“落选”山民一样,扛上到手的老枪,再为他们家其余爷们捎几支。

除汉式步枪、金钩枪每枪配弹一百发,老枪弹有多少算多少,全给带上。

胆敢这样做,就不怕“后世”网络时代,也兴起“嘴炮族”。

有事没事架起嘴炮,轰轰一通,“哼呀,武装平民来抗敌,没人道啊啦呀呀……”?

嘴炮人士那类神经病、心理病态的怨骚,能拿来算人话啊?

面对敌寇入侵国土、家园,可不比和平时期。

什么“手无寸铁”的倾诉说辞,固然能够打动心地善良的人们。

鬼子这类禽兽却在耻笑:我们没让你们支那人,不肯手上拿点铁来拼命啊!

确实也是,待宰猪羊任人宰割,你想占啥“理”?

今后,这些散居各处的猎户,不再三里一户、五里一家地分散居住。

而是依照他们的意愿,选深山中几处易守难攻,兼顾方便生产、生活的地点。

形成些十到二十户的新村子,每村组织一个不脱产的护卫队。

视情况,加强部分手雷手、榴弹,加强自卫能力。

少量日伪要是胆敢进山作恶,无需动用部队,就够他们有来无回。

遇上大批敌人,又可以相互支援,为部队赴援争取时间。

百姓具备一定能力自保,多好!

第一时间更新《兵锋无形》最新章节。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九荒剑魔

乌雅的远古时代

那些年,我们携手走过的青春

武域灵主

重生之撩夫攻略

女商窈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