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十章匈奴遣使来(二)
半夜醒来,头痛欲裂,皇上亲手倒了一杯水给我,又模仿我平时的手法按揉着我的太阳穴问:“是不是很难受?朕已经叫太医熬了醒酒汤给你喝了。”
难怪我会半夜醒的,不然就我这酒量,非睡到明天中午不可。他自己的酒量也一般,难为他还照顾我,我不好意思地解释:“都是匈奴使者的话把我说得心烦意乱,不然不会喝那么多的。”
他告诉我:“朕已经跟他们的右贤王谈过了。”
“结果如何?”
看他沉吟不语,我立刻意识到:“是不是很棘手?”
他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他们点明了要你,而且只要你。”
我把和匈奴通译之间的对话跟他复述了一遍,然后纳闷地说:“他们本来对和不和亲并不在意,但看到我的画像后,临时改了主意,会冒太后女婿之名送寿礼,也是这个原因。”
皇上同样吃了一惊:“画像?什么画像?你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我摇着头说:“我也没问清楚,当时心里有点慌,随便扯了个小谎,说我有未婚夫,然后就走开了,怕他又追问未婚夫是谁,实在不想提到祁云海的名字。唉,总之一团乱。”
皇上抱住我安慰道:“别急,事情总有办法可想的。和亲之事,从来都得双方自愿,又不是战败国求和,皇室美女任他挑。现在两国势力早不是当初那般悬殊了。他们自己心里也有数,不敢贸然开战的。求亲嘛,男家只管求,至于许不许,那是女方地事,民间也尽有求亲不许的情况。”
我可没他那么乐观,心里七上八下的。如果没有琰亲王从中捣乱。许不许亲的确全看我方愿不愿意,对方怎么想无所谓。大不了继续敌对好了,反正中原和匈奴从没真正交好过。可现在这情形,只怕还得想个法子把匈奴人稳住才行,不然内外交困,腹背受敌,压力实在太大了,我真不愿意看到皇上又变成那种暴躁易怒的样子。
现在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们怎么会看到画像的呢?”
皇上问:“你们只请了三个画师,每个画师只画了一幅画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是啊,我们地那幅,还是小年那天在紫薇阁的餐厅里赶着完成地,画完就被太后当宝似地收起来了。”
“你确定没外流?”
“确定,太后那边的我也确定,她顶多给别人看看,不可能让人拿出去的。”
皇上思衬着说:“难道本朝竟有那样的高手。仅凭看过一次的印象就能临摹出另一幅画像来?”
“不可能的”,我立刻否认:“有资格进春熙宫觐见太后,并且看到那幅画的人,非富则贵,那些人都是好吹嘘好攀比地,若有这样出神入化的技艺。早传得人尽皆知了,不可能还藏着掖着。”
皇上于是得出结论:“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画师有问题。”
“我也这么认为”,头还是很痛,宿醉的滋味真不是一般的难受,我努力集中精神,希望能厘清纷乱的头绪,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试着分析道:“给我们作画的那个画师,据说画工最好。在京城久负盛名。可也是他画得最慢,修修改改无数次。他会不会实际上作了两幅或更多的画。然后只呈上一幅,其余地自己留着,好待价而沽,以牟取暴利?”
我的话刚说完,皇上已经朝帐外大声喊道:“来人!”
门外值守的太监应声问:“皇上有何吩咐?”
“去把那个画师给朕捉回来!”
“给皇上画像的那个?”
“就是他。”
“现在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当然是现在,这就派人去!天亮之后,朕要亲自审问那个里通外国的叛贼。”
太监答应着去了,我对皇上说:“如果真有第二幅画,也不见得就是画师本人卖给匈奴使者的。皇上您想啊,匈奴使者昨晚才到京城,他一个小小地画匠,消息怎么会这么灵通?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当晚就找到匈奴人下榻的驿馆交涉。多半是有人从他手里买下了画像,就为了yin*匈奴人向朝廷提亲。”
“你分析得有道理,其实要查这个也不难,朕明天就把负责接待匈奴使团的梁兆叫来,只要问明昨晚有谁去过驿馆,就基本上知道谁的嫌疑最大了。
我想了想说:“真正的嫌疑人不会做得这么明显的,只怕画像早在匈奴使者入京之前就已经交到他们手里了。”
皇上半晌无言,我能理解他的心情,要是这样的话,就难查了。匈奴使者一路走来,经过了多少地方见了多少人啊,谁知道这画像是何时在哪里易手的,除非匈奴使者自己说出来,否则根本无从查起。
皇上最后说:“不管怎样,这画师竟敢私自收藏皇上和皇后地画像牟利,同样是死罪。”
我猜测道:“会不会连他私留画像本身,都是别人授意地?或者说,有人预先高价订购,他才铤而走险,偷着多画了一幅?”
事情分析到这里,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宇文娟。
请画师进宫画像是她提议的,画师虽然是崔总管找来地,但不排除她私下里找画师买画的可能。当然,崔总管本人也脱不了干系。
只是一切都停留在猜测阶段,不可能仅凭猜测就去审问已经受封为贤妃的宇文娟,更不能随便惊动宇文泰。现在只能暗中查访,从几个直接当事人入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指使者。
有可能是宇文兄妹,有可能是宋方,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朝中想阻止皇家“姐弟**”的腐儒,或想撬走我了好让自家女儿上位的大臣还是不少的。
至于画师本人纯粹因为利欲熏心而卖画求利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第二天天还没天亮,派出去的人就传回了消息:画师在小年那天就离开京城的寓所回老家去了。他本就是外地人,几年前来京城赁了个房子作画卖画,因为画工好,很快就打响了名头,不少达官贵人找他作画。这次从宫里领了赏赐后,回去就收拾行李,雇了个车子,跟邻居说回乡过年。至于他老家在哪里,邻居也说不清楚,只大致晓得在哪个州府。
叫来崔总管审问,他也不是自己出马,而是委派别的太监去请的。查来查去,折腾了一天,最终也没查出什么名堂,因为请人的程序没问题,就连画师回家,表面上都看不出什么问题,既然是外地人来京卖画,挣了一笔钱后回乡过年就是很正常的事。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画师当天就离京,说明画像当天就已脱手,也就是说,确实有人预先高价订购。
...
半夜醒来,头痛欲裂,皇上亲手倒了一杯水给我,又模仿我平时的手法按揉着我的太阳穴问:“是不是很难受?朕已经叫太医熬了醒酒汤给你喝了。”
难怪我会半夜醒的,不然就我这酒量,非睡到明天中午不可。他自己的酒量也一般,难为他还照顾我,我不好意思地解释:“都是匈奴使者的话把我说得心烦意乱,不然不会喝那么多的。”
他告诉我:“朕已经跟他们的右贤王谈过了。”
“结果如何?”
看他沉吟不语,我立刻意识到:“是不是很棘手?”
他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点,他们点明了要你,而且只要你。”
我把和匈奴通译之间的对话跟他复述了一遍,然后纳闷地说:“他们本来对和不和亲并不在意,但看到我的画像后,临时改了主意,会冒太后女婿之名送寿礼,也是这个原因。”
皇上同样吃了一惊:“画像?什么画像?你的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我摇着头说:“我也没问清楚,当时心里有点慌,随便扯了个小谎,说我有未婚夫,然后就走开了,怕他又追问未婚夫是谁,实在不想提到祁云海的名字。唉,总之一团乱。”
皇上抱住我安慰道:“别急,事情总有办法可想的。和亲之事,从来都得双方自愿,又不是战败国求和,皇室美女任他挑。现在两国势力早不是当初那般悬殊了。他们自己心里也有数,不敢贸然开战的。求亲嘛,男家只管求,至于许不许,那是女方地事,民间也尽有求亲不许的情况。”
我可没他那么乐观,心里七上八下的。如果没有琰亲王从中捣乱。许不许亲的确全看我方愿不愿意,对方怎么想无所谓。大不了继续敌对好了,反正中原和匈奴从没真正交好过。可现在这情形,只怕还得想个法子把匈奴人稳住才行,不然内外交困,腹背受敌,压力实在太大了,我真不愿意看到皇上又变成那种暴躁易怒的样子。
现在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们怎么会看到画像的呢?”
皇上问:“你们只请了三个画师,每个画师只画了一幅画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是啊,我们地那幅,还是小年那天在紫薇阁的餐厅里赶着完成地,画完就被太后当宝似地收起来了。”
“你确定没外流?”
“确定,太后那边的我也确定,她顶多给别人看看,不可能让人拿出去的。”
皇上思衬着说:“难道本朝竟有那样的高手。仅凭看过一次的印象就能临摹出另一幅画像来?”
“不可能的”,我立刻否认:“有资格进春熙宫觐见太后,并且看到那幅画的人,非富则贵,那些人都是好吹嘘好攀比地,若有这样出神入化的技艺。早传得人尽皆知了,不可能还藏着掖着。”
皇上于是得出结论:“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画师有问题。”
“我也这么认为”,头还是很痛,宿醉的滋味真不是一般的难受,我努力集中精神,希望能厘清纷乱的头绪,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我试着分析道:“给我们作画的那个画师,据说画工最好。在京城久负盛名。可也是他画得最慢,修修改改无数次。他会不会实际上作了两幅或更多的画。然后只呈上一幅,其余地自己留着,好待价而沽,以牟取暴利?”
我的话刚说完,皇上已经朝帐外大声喊道:“来人!”
门外值守的太监应声问:“皇上有何吩咐?”
“去把那个画师给朕捉回来!”
“给皇上画像的那个?”
“就是他。”
“现在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当然是现在,这就派人去!天亮之后,朕要亲自审问那个里通外国的叛贼。”
太监答应着去了,我对皇上说:“如果真有第二幅画,也不见得就是画师本人卖给匈奴使者的。皇上您想啊,匈奴使者昨晚才到京城,他一个小小地画匠,消息怎么会这么灵通?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当晚就找到匈奴人下榻的驿馆交涉。多半是有人从他手里买下了画像,就为了yin*匈奴人向朝廷提亲。”
“你分析得有道理,其实要查这个也不难,朕明天就把负责接待匈奴使团的梁兆叫来,只要问明昨晚有谁去过驿馆,就基本上知道谁的嫌疑最大了。
我想了想说:“真正的嫌疑人不会做得这么明显的,只怕画像早在匈奴使者入京之前就已经交到他们手里了。”
皇上半晌无言,我能理解他的心情,要是这样的话,就难查了。匈奴使者一路走来,经过了多少地方见了多少人啊,谁知道这画像是何时在哪里易手的,除非匈奴使者自己说出来,否则根本无从查起。
皇上最后说:“不管怎样,这画师竟敢私自收藏皇上和皇后地画像牟利,同样是死罪。”
我猜测道:“会不会连他私留画像本身,都是别人授意地?或者说,有人预先高价订购,他才铤而走险,偷着多画了一幅?”
事情分析到这里,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宇文娟。
请画师进宫画像是她提议的,画师虽然是崔总管找来地,但不排除她私下里找画师买画的可能。当然,崔总管本人也脱不了干系。
只是一切都停留在猜测阶段,不可能仅凭猜测就去审问已经受封为贤妃的宇文娟,更不能随便惊动宇文泰。现在只能暗中查访,从几个直接当事人入手,看能不能顺藤摸瓜,找出幕后指使者。
有可能是宇文兄妹,有可能是宋方,也有可能是其他人,朝中想阻止皇家“姐弟**”的腐儒,或想撬走我了好让自家女儿上位的大臣还是不少的。
至于画师本人纯粹因为利欲熏心而卖画求利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第二天天还没天亮,派出去的人就传回了消息:画师在小年那天就离开京城的寓所回老家去了。他本就是外地人,几年前来京城赁了个房子作画卖画,因为画工好,很快就打响了名头,不少达官贵人找他作画。这次从宫里领了赏赐后,回去就收拾行李,雇了个车子,跟邻居说回乡过年。至于他老家在哪里,邻居也说不清楚,只大致晓得在哪个州府。
叫来崔总管审问,他也不是自己出马,而是委派别的太监去请的。查来查去,折腾了一天,最终也没查出什么名堂,因为请人的程序没问题,就连画师回家,表面上都看不出什么问题,既然是外地人来京卖画,挣了一笔钱后回乡过年就是很正常的事。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画师当天就离京,说明画像当天就已脱手,也就是说,确实有人预先高价订购。
...
第一时间更新《帝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