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虞水灵和虞景儿身份变更后的次军事会议,在太子行在召开。k除在四川和阿里补打的你死我活的张俊,还有在江北抗战的韩世忠外,能来的将领都基本到齐。
前面虞水灵和岳飞的争斗大家早已听闻,对他们之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自朝廷的封赏旨意下达后,大家都意识到在双方的争斗中虞水灵一方胜出。但这场争斗,到底会给今后的抗金作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却是无法确定的.这也是赶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将领们所希望了解的,总不能悬着一颗心打仗吧?!
考虑到下面众将一定会对今后的指挥充满了疑虑,在众人行完拜见之礼后,与太子并坐位的虞水灵抢先开了口:“在场的诸位大都和我打过交道,不过那时你们以为是在和我父亲交往。现在,水灵以女子之身,奉朝廷之命监军,也是为了保住大宋。我把话说在前面,过去无论生过什么,一概不再提起,大家从今往后要一体同心,为保卫大宋江山而战。如果有在战事中怡误战机、不服从命令的,依律处置,决不宽待!下面,还是请太子行在的诸位,说说下一步的打算。”
金宋之间烽火重燃,九月,宋吴磷军于秦州附近剡家湾击败入陕金军;娄室所率东路军从淮河一线南下,结果在拓皋之战中被岳氏父子率领的宋军击败。
越国王兀术亲率十万精锐骑兵,突破大宋太子行在所在地庐州正面的淮河防线,直接威胁庐州的安危。金军随后调集精兵强将,准备打破宋军的拦截,攻下庐州这个如今大宋的抗金中心。
随即,金军猛攻安丰军驻地,以夺取庐州外围的最后一个屏障。
负责守卫安丰军军堡的是原张俊部下的王德,他是已经过世的八字军王彦的长子,也是抗金名将。
前锋金军先是大举围城,王德令部下大开城门,学了一回空城计。不少部将担心此计传遍天下,会不会给金军识破,但王德却执意如此做。结果,金军看到大开的城门,疑惧万分,不仅不敢进内,反而向后退了十里重新扎营。
王德立刻命自己的部将出兵冲击金军大营,金军大败,再次退兵十里。
等到夜间,天气变坏,浓云密布、风雨交加,勇将刘合带数百名敢死队袭金营,用强弓劲弩狂射一通,并以火箭焚烧金军营帐。金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无法看见袭击的宋军,顿时大乱、自相混战,不得不大败再退二十里。
兀术正在后面正带着骑兵清剿骚扰金军后路的宋军,听到前锋战败的军报,气的大骂前锋无能,亲率部下昼夜兼程赶来攻城。他手下的决胜军士兵身披重铠,用铁钩甩上城头,攀着城墙鱼贯而上。
王德督军死战,箭下如雨,金兵的死尸在城下层层堆积,到后来进攻的金军连下脚之地都没有了。兀术又改用老办法——火攻,用火箭射入城池,被严阵以待的宋军扑灭。
双方在城上城下足足打了一天,直到夜半方才各自收兵。
金军从远处赶来后就直接攻城,本已疲敝,人马又饥又渴又累。宋军早已在城外水流、池水和草丛撒下了各种毒药,金军人马食用后中毒,很多金兵和马匹就此了帐。
金军给折腾的够呛,宋军却是以逸待劳、轮番休息。等到第二天中午,金军正在忙于救治中毒的人马,宋军突然出击,直捣兀术中军,把金人大营搅得乱七八糟。
到了晚上,宋军再次出动,打算故技重施。
这回兀术却猜到了宋军的行动,设下圈套将率军冲营的王德和他的六千多部下一并围住。兀术很欣赏王德的勇气和谋略,要他投降,却被王德拒绝,宁可战死、绝不屈膝。
见王德意志坚定、无法动摇,兀术正准备下令将所有宋军射杀的时候,金营的后路却传来了震动天地的战鼓之声,火光照亮了周围数十里,金军大营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メち
黑暗之中,但见身披银甲的一名青年将领手执一对大号的铁锤,后面还跟着一个长相与他极为相似的年青人,手执一杆银枪,率数百精锐骑兵,直冲入金人大营之中。
两将在金军中间往来冲杀,居然无一合能敌之将。其他宋军将士也是全力奋战,金军仓促之间无法应战,四散奔逃。
兀术眼见黑暗中宋军源源不断,整个战场上无数声音在高喊“岳家军来了!岳帅来了!”,金军士气已溃,整个大营给冲的一塌糊涂,只得长叹一声,下令撤军。
被包围的王德本来已经是闭目等死,却突然听得金军大乱,身边的人大叫:“将军,援军到了,我们有救了。”
他睁眼一看,对面一员青年将领正冲将进来,手中长枪挥舞,沿途金兵可以说是碰着就骨断经折,要不就是一个血窟隆。
到得跟前,那名青年将领大喝:“王将军,快跟我冲出去。”
王德带兵随着那名将领冲出金营,看金军乱成一团,那名将领对他一笑:“将军请回城,我再回去冲杀一次,告辞了。”
一反身,那名青年又冲回了金营。
此时的金营已经是火光冲天,不知道有多少宋军在里面横冲直撞,王德看金军已经抗不住了,正在忙着逃跑,心中一热,也率军再次冲进了金营。
一夜混战,金军被宋军赶着后撤数十里,方才停住了脚步。
第八节
等收兵回到安丰军军堡,王德看到另一位年纪略长的将领正在城门口等候,身边只有大概两、三千兵马正在休息,那名青年将领正在检视自己的部下。
王德顿感惊讶,下马走上前,拱手致谢:“多谢两位将军相救之恩,王德永生难忘。”
“不必客气,大家同为大宋臣子,为国效力是理所当然之事,将军不必记在心上。”年长一些的将领拱手还礼,笑着回答。
王德身边的副将刘合一直疑惑难解,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问道:“这位将军,你们的兵马是否已经大部分入城了?”
“没有啊,我们一共就带来了两千八百多骑兵,除了昨晚受伤和战死的,全都在这里了。”年轻一点的将领刚刚检视完自己的下属,走回来的时候听到了刘合的问话,随口回答。
“啊?!”
王德及部下皆惊,敢以不足三千骑兵冲击金军大营,还是越国王兀术亲自率领的十万精锐,结果兀术却给他们赶跑了!这两位也太吓人了些。
此时,那名年长的将领向王德拱手告辞:“兀术很快就会现我们并不是宋军主力,他一定会重新回来。我手下都是骑兵,守城并非长项,就先告辞了,我们会在外围纠缠金军,减轻你们的负担。另外,韩世忠元帅和岳帅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不久安丰军之围就可以解,请将军放心。”
看对方将士都已经上马,准备离开,一直心中不安的王德还是追问道:“请两位将军通名。”
两人对视了一眼,为的一笑,拱拱手:“在下岳云,那个是我的二弟岳雷。还是请王将军快些进城,我兄弟先告辞了。”
王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顿时呆住,看着岳氏兄弟领兵快离开,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因为当初父亲王彦与岳飞之间的旧帐,王德一直认为当年顺昌之战是岳飞故意不救,对岳飞的为人一直很鄙视。虽然他也讨厌秦桧,但对于岳飞一案,他却是支持张俊的做法。
后来,虽然岳飞父子得以重回军队,但王德当然是站在定国郡主虞水灵一边,轻视岳飞的小人之举。却没想到,今天赶来援救自己的居然是岳飞之子!
王德很清楚,周围百里之内并没有宋军的大股部队,以岳云兄弟手下两千多兵力,要在这里坚持到安丰军解围,是多么困难的事!
旁边留守的将领小心翼翼的走到王德的马前,看他还在呆愣,出声禀报:“将军,岳云部下有百多伤重之人留在我们这里,我们……”
“同为大宋臣子,同样为国效力,自然也是同样对待。”王德从呆愣中惊醒,随口回答,然后命令:“进城。”
等兀术搞清楚了夜间来袭的不过只有两千多宋军骑兵,差点儿给岳氏兄弟气的吐血,再次回兵围攻安丰军。
三天之后,岳帅领四万宋军前来增援,在金军的战阵中转战四昼夜,与先期赶到的韩世忠将军合兵一处。
兀术见周边的宋军已经在陆续赶来,而两名大宋的中兴名将已经合兵一处,只得下令连夜撤走,拔营退兵。
王德带兵追了上去,在淮河边,数支宋军将兀术大军合围。王德见到了韩世忠将军和岳帅,百感交集的他还是向岳帅谢了岳云兄弟相救之情。
直到此时,王德才知道,岳帅次子岳雷是在岳帅重归军旅后,才从流放地脱身,随即就赶来太子行在,在岳帅出兵前与父兄汇合,跟着上了战场。
兀术自从在长江边吃过韩世忠的亏之后,以后只要渡河作战,就一定会事先准备好船只。这回他也在淮河岸边准备了不少大船,但一直在黄河两岸抗金的义军赶来,乘金人不备,一把火烧掉了不少船只。
由于船不够用,宋军又已经围了上来,兀术命其三千多名为“牙兵”的侍卫亲军断后,迎战宋军。
“牙兵”都选自女真人精锐,所有士兵仿照宋军最强的重装步兵,都是身披重型铠甲,头戴铁兜(铁头盔),防护力甚至过了宋军的重装步兵,自号“铁浮图”(浮图的意思就是铁塔)。
岳帅见这些牙兵虽然冲击力和防护力都不错,但行动迟缓。说来也是,一个人再结实,身上穿上个五、六十斤重的盔甲,没被压趴下就已经不容易了,行动当然快不了。
与韩世忠将军协商之后,把用来对付金人骑兵的长矛兵集中使用,再从各军中调集斧手。故意让步兵上前,与金人牙兵交战,然后装成战败逃跑,引其追击。等把他们往外引了一些,长矛兵冲上去先用长矛挑掉他们头上厚重的铁兜,斧手继而再用大斧猛砍杀。
牙兵被杀的血流成河,最后全军覆没。
兀术狼狈的逃过淮河,沿途遗弃的物品堆积如山。
此次战败之后,兀术眼看彻底灭亡大宋已经不再可能,与金主协商改变策略,决计以战促和,再次亲领大军南下,并以骑兵绕过正面的宋军守卫,推进至长江以北的**一带,与先后赶来的韩世忠、岳飞联军对峙,威胁大宋腹地。
此时,兀术接到了虞水灵的来信,其中分析了随着大宋的军事实力增长,明确告知他两国现在都不可能消灭对方。与其这样打下去,不如和谈,给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
虞水灵在信的最后还提醒他,大金本身的后路也不安全,蒙古人的叛乱一直不停,如果再和宋纠缠下去,先垮的不一定是谁。
虞水灵还请兀术看在虞允文父女两代人与他有过交住的旧情上,帮助促成和谈,以解双方黎民之苦。也请他今后能好好的对付治下的各族百姓,做一个真正明智的选择。
看信之后,兀术心中立时百感交集,两次出手制止大金灭宋的是虞允文父女,如今主动求和、放弃恢复中原的居然是虞水灵!好一个奇女子,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天下大势,还能够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天下的男儿应该羞死。
兀术遂上奏金主合剌,派出使节前往临安提议和谈,并明言金对大宋朝廷根本无法信任,要求虞水灵负责金宋和谈之事。
天子赵构允准,下旨任命虞水灵为和谈正使,并任命秦桧的另一个铁杆吏部尚书罗汝楫为副使,前来太子行在,准备和谈。
论坛
虞水灵和虞景儿身份变更后的次军事会议,在太子行在召开。k除在四川和阿里补打的你死我活的张俊,还有在江北抗战的韩世忠外,能来的将领都基本到齐。
前面虞水灵和岳飞的争斗大家早已听闻,对他们之间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自朝廷的封赏旨意下达后,大家都意识到在双方的争斗中虞水灵一方胜出。但这场争斗,到底会给今后的抗金作战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却是无法确定的.这也是赶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将领们所希望了解的,总不能悬着一颗心打仗吧?!
考虑到下面众将一定会对今后的指挥充满了疑虑,在众人行完拜见之礼后,与太子并坐位的虞水灵抢先开了口:“在场的诸位大都和我打过交道,不过那时你们以为是在和我父亲交往。现在,水灵以女子之身,奉朝廷之命监军,也是为了保住大宋。我把话说在前面,过去无论生过什么,一概不再提起,大家从今往后要一体同心,为保卫大宋江山而战。如果有在战事中怡误战机、不服从命令的,依律处置,决不宽待!下面,还是请太子行在的诸位,说说下一步的打算。”
金宋之间烽火重燃,九月,宋吴磷军于秦州附近剡家湾击败入陕金军;娄室所率东路军从淮河一线南下,结果在拓皋之战中被岳氏父子率领的宋军击败。
越国王兀术亲率十万精锐骑兵,突破大宋太子行在所在地庐州正面的淮河防线,直接威胁庐州的安危。金军随后调集精兵强将,准备打破宋军的拦截,攻下庐州这个如今大宋的抗金中心。
随即,金军猛攻安丰军驻地,以夺取庐州外围的最后一个屏障。
负责守卫安丰军军堡的是原张俊部下的王德,他是已经过世的八字军王彦的长子,也是抗金名将。
前锋金军先是大举围城,王德令部下大开城门,学了一回空城计。不少部将担心此计传遍天下,会不会给金军识破,但王德却执意如此做。结果,金军看到大开的城门,疑惧万分,不仅不敢进内,反而向后退了十里重新扎营。
王德立刻命自己的部将出兵冲击金军大营,金军大败,再次退兵十里。
等到夜间,天气变坏,浓云密布、风雨交加,勇将刘合带数百名敢死队袭金营,用强弓劲弩狂射一通,并以火箭焚烧金军营帐。金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无法看见袭击的宋军,顿时大乱、自相混战,不得不大败再退二十里。
兀术正在后面正带着骑兵清剿骚扰金军后路的宋军,听到前锋战败的军报,气的大骂前锋无能,亲率部下昼夜兼程赶来攻城。他手下的决胜军士兵身披重铠,用铁钩甩上城头,攀着城墙鱼贯而上。
王德督军死战,箭下如雨,金兵的死尸在城下层层堆积,到后来进攻的金军连下脚之地都没有了。兀术又改用老办法——火攻,用火箭射入城池,被严阵以待的宋军扑灭。
双方在城上城下足足打了一天,直到夜半方才各自收兵。
金军从远处赶来后就直接攻城,本已疲敝,人马又饥又渴又累。宋军早已在城外水流、池水和草丛撒下了各种毒药,金军人马食用后中毒,很多金兵和马匹就此了帐。
金军给折腾的够呛,宋军却是以逸待劳、轮番休息。等到第二天中午,金军正在忙于救治中毒的人马,宋军突然出击,直捣兀术中军,把金人大营搅得乱七八糟。
到了晚上,宋军再次出动,打算故技重施。
这回兀术却猜到了宋军的行动,设下圈套将率军冲营的王德和他的六千多部下一并围住。兀术很欣赏王德的勇气和谋略,要他投降,却被王德拒绝,宁可战死、绝不屈膝。
见王德意志坚定、无法动摇,兀术正准备下令将所有宋军射杀的时候,金营的后路却传来了震动天地的战鼓之声,火光照亮了周围数十里,金军大营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メち
黑暗之中,但见身披银甲的一名青年将领手执一对大号的铁锤,后面还跟着一个长相与他极为相似的年青人,手执一杆银枪,率数百精锐骑兵,直冲入金人大营之中。
两将在金军中间往来冲杀,居然无一合能敌之将。其他宋军将士也是全力奋战,金军仓促之间无法应战,四散奔逃。
兀术眼见黑暗中宋军源源不断,整个战场上无数声音在高喊“岳家军来了!岳帅来了!”,金军士气已溃,整个大营给冲的一塌糊涂,只得长叹一声,下令撤军。
被包围的王德本来已经是闭目等死,却突然听得金军大乱,身边的人大叫:“将军,援军到了,我们有救了。”
他睁眼一看,对面一员青年将领正冲将进来,手中长枪挥舞,沿途金兵可以说是碰着就骨断经折,要不就是一个血窟隆。
到得跟前,那名青年将领大喝:“王将军,快跟我冲出去。”
王德带兵随着那名将领冲出金营,看金军乱成一团,那名将领对他一笑:“将军请回城,我再回去冲杀一次,告辞了。”
一反身,那名青年又冲回了金营。
此时的金营已经是火光冲天,不知道有多少宋军在里面横冲直撞,王德看金军已经抗不住了,正在忙着逃跑,心中一热,也率军再次冲进了金营。
一夜混战,金军被宋军赶着后撤数十里,方才停住了脚步。
第八节
等收兵回到安丰军军堡,王德看到另一位年纪略长的将领正在城门口等候,身边只有大概两、三千兵马正在休息,那名青年将领正在检视自己的部下。
王德顿感惊讶,下马走上前,拱手致谢:“多谢两位将军相救之恩,王德永生难忘。”
“不必客气,大家同为大宋臣子,为国效力是理所当然之事,将军不必记在心上。”年长一些的将领拱手还礼,笑着回答。
王德身边的副将刘合一直疑惑难解,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开口问道:“这位将军,你们的兵马是否已经大部分入城了?”
“没有啊,我们一共就带来了两千八百多骑兵,除了昨晚受伤和战死的,全都在这里了。”年轻一点的将领刚刚检视完自己的下属,走回来的时候听到了刘合的问话,随口回答。
“啊?!”
王德及部下皆惊,敢以不足三千骑兵冲击金军大营,还是越国王兀术亲自率领的十万精锐,结果兀术却给他们赶跑了!这两位也太吓人了些。
此时,那名年长的将领向王德拱手告辞:“兀术很快就会现我们并不是宋军主力,他一定会重新回来。我手下都是骑兵,守城并非长项,就先告辞了,我们会在外围纠缠金军,减轻你们的负担。另外,韩世忠元帅和岳帅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不久安丰军之围就可以解,请将军放心。”
看对方将士都已经上马,准备离开,一直心中不安的王德还是追问道:“请两位将军通名。”
两人对视了一眼,为的一笑,拱拱手:“在下岳云,那个是我的二弟岳雷。还是请王将军快些进城,我兄弟先告辞了。”
王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顿时呆住,看着岳氏兄弟领兵快离开,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因为当初父亲王彦与岳飞之间的旧帐,王德一直认为当年顺昌之战是岳飞故意不救,对岳飞的为人一直很鄙视。虽然他也讨厌秦桧,但对于岳飞一案,他却是支持张俊的做法。
后来,虽然岳飞父子得以重回军队,但王德当然是站在定国郡主虞水灵一边,轻视岳飞的小人之举。却没想到,今天赶来援救自己的居然是岳飞之子!
王德很清楚,周围百里之内并没有宋军的大股部队,以岳云兄弟手下两千多兵力,要在这里坚持到安丰军解围,是多么困难的事!
旁边留守的将领小心翼翼的走到王德的马前,看他还在呆愣,出声禀报:“将军,岳云部下有百多伤重之人留在我们这里,我们……”
“同为大宋臣子,同样为国效力,自然也是同样对待。”王德从呆愣中惊醒,随口回答,然后命令:“进城。”
等兀术搞清楚了夜间来袭的不过只有两千多宋军骑兵,差点儿给岳氏兄弟气的吐血,再次回兵围攻安丰军。
三天之后,岳帅领四万宋军前来增援,在金军的战阵中转战四昼夜,与先期赶到的韩世忠将军合兵一处。
兀术见周边的宋军已经在陆续赶来,而两名大宋的中兴名将已经合兵一处,只得下令连夜撤走,拔营退兵。
王德带兵追了上去,在淮河边,数支宋军将兀术大军合围。王德见到了韩世忠将军和岳帅,百感交集的他还是向岳帅谢了岳云兄弟相救之情。
直到此时,王德才知道,岳帅次子岳雷是在岳帅重归军旅后,才从流放地脱身,随即就赶来太子行在,在岳帅出兵前与父兄汇合,跟着上了战场。
兀术自从在长江边吃过韩世忠的亏之后,以后只要渡河作战,就一定会事先准备好船只。这回他也在淮河岸边准备了不少大船,但一直在黄河两岸抗金的义军赶来,乘金人不备,一把火烧掉了不少船只。
由于船不够用,宋军又已经围了上来,兀术命其三千多名为“牙兵”的侍卫亲军断后,迎战宋军。
“牙兵”都选自女真人精锐,所有士兵仿照宋军最强的重装步兵,都是身披重型铠甲,头戴铁兜(铁头盔),防护力甚至过了宋军的重装步兵,自号“铁浮图”(浮图的意思就是铁塔)。
岳帅见这些牙兵虽然冲击力和防护力都不错,但行动迟缓。说来也是,一个人再结实,身上穿上个五、六十斤重的盔甲,没被压趴下就已经不容易了,行动当然快不了。
与韩世忠将军协商之后,把用来对付金人骑兵的长矛兵集中使用,再从各军中调集斧手。故意让步兵上前,与金人牙兵交战,然后装成战败逃跑,引其追击。等把他们往外引了一些,长矛兵冲上去先用长矛挑掉他们头上厚重的铁兜,斧手继而再用大斧猛砍杀。
牙兵被杀的血流成河,最后全军覆没。
兀术狼狈的逃过淮河,沿途遗弃的物品堆积如山。
此次战败之后,兀术眼看彻底灭亡大宋已经不再可能,与金主协商改变策略,决计以战促和,再次亲领大军南下,并以骑兵绕过正面的宋军守卫,推进至长江以北的**一带,与先后赶来的韩世忠、岳飞联军对峙,威胁大宋腹地。
此时,兀术接到了虞水灵的来信,其中分析了随着大宋的军事实力增长,明确告知他两国现在都不可能消灭对方。与其这样打下去,不如和谈,给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
虞水灵在信的最后还提醒他,大金本身的后路也不安全,蒙古人的叛乱一直不停,如果再和宋纠缠下去,先垮的不一定是谁。
虞水灵还请兀术看在虞允文父女两代人与他有过交住的旧情上,帮助促成和谈,以解双方黎民之苦。也请他今后能好好的对付治下的各族百姓,做一个真正明智的选择。
看信之后,兀术心中立时百感交集,两次出手制止大金灭宋的是虞允文父女,如今主动求和、放弃恢复中原的居然是虞水灵!好一个奇女子,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天下大势,还能够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天下的男儿应该羞死。
兀术遂上奏金主合剌,派出使节前往临安提议和谈,并明言金对大宋朝廷根本无法信任,要求虞水灵负责金宋和谈之事。
天子赵构允准,下旨任命虞水灵为和谈正使,并任命秦桧的另一个铁杆吏部尚书罗汝楫为副使,前来太子行在,准备和谈。
论坛
第一时间更新《血铸山河之两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