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泰宁军节度使张觉初胜之后,立刻向大宋朝廷告捷尐x?x說s?s箼5?
大宋天子赵佶大喜过望,觉得自己能力排众议,实在是魄力非凡,马上下诏赐予张觉敕书锆命,大大加封张觉及其部下,并犒赏平州军民。还赋诗寄平州》:“赴勤王役,功成业敬天。平州名立地,喜泪化成川。永作归宋想,哪怕地处远。中兴须再举,寄语慰心泉。”
整个平州都沉浸在战胜金人的兴奋与喜悦之中,在初胜的情况下根本没考虑到金人还会有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对金人可能的偷袭毫无戒备。
张觉本身是个文人,因辽亡之时的混乱方才能领一州兵马;投金后,也是因为金人崛起太快,没有足够的官员,才封他为南京留守,掌管平、营、滦三州军政大事,他本身并无太高的军事素养,在大胜的喜悦中疏忽了对金人再次进攻的防备。
就在此时,率骑兵曰夜兼程的金军大将斡离不已经到达平州外围,潜迹至张觉所驻的营州城外,乘着夜色以迅猛之势动了突然袭击。
猝不及防之下,平州军训练不足的弊病显露无遗,立时溃散,金军轻松攻陷营州,并俘获张觉家人。
张觉孤身突围之后,仓皇西逃于郭药师军中,然后被常胜军送往燕山府藏匿。
金军遂移师围攻平、滦两州,滦州守将张忠嗣和张敦固献滦州降金,并将平州叛乱说成是大宋暗中煽动所至。
金人又在此时抓获了南逃的大宋天使,得到了大宋天子赐予张觉的御笔金花笺手诏和敕书诏命,手诏中还有大宋皇帝赵佶所书“吾将与汝灭女真”之语。
金人这才知道宋人违约背盟的行径,震怒的金主吴乞买恨的咬牙切齿,坚定了攻宋的决心。
气愤之下,金军重兵围困平州城。
为尽快解决平州叛乱,斡离不遣张敦固与金使入平州劝降,结果平州军民群情激奋,打动了前来劝降的张敦固,他毅然带领平州军民继续抗击金兵。
差点儿给坚强不屈的平州人气疯了的斡离不,调集重兵将平州死死围住。
半年后,平州军民死战到底,无人能够生还,平州城被斡离不荑为平地。
在镇压了平州反金起义之后,金人派特使前往燕山府,要求交出平州反叛的领导者张觉。
宣抚使王安中自知事关重大,紧急上报朝廷请示处置。
大宋天子赵佶不知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还是真的在意张觉的忠心,下旨要宣抚使王安中将张觉妥善隐藏。然后,偷偷搜寻与张觉相貌酷之人,将其人头送交金人以了结此事。
但金人所派的密谍早就找到了真正的张觉,金人立刻指责宋人欺哄自己,这个人头是假的,并指出张觉早已改名。威胁说如果不交出张觉,他们将打下燕京自己来搜。
大宋偷鸡不着,反给金人抓住了小辫子,更加坐实了金人所认为的大宋不可信的认识。
愤怒之极的金人随即遣使大宋,严厉谴责宋朝违约、背信等等无耻行径,并要求大宋立刻交出张觉,否则金人决不肯善罢甘休。
这下,在对外关系中多次失信弃义的宋人再也无法抵赖,束手无策。整个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只知互相指责、甚至漫骂。
被金人的威胁吓慌了手脚的天子赵佶自知理亏,从支持张觉反金归宋的坚决,一下又变成了提心吊胆,深怕金人借机难。
事到临头,不敢承担背约责任的大宋朝廷,在金朝强大的压力和兵锋的威胁下,早就忘记了平州军民所付出的重大牺牲和惨痛代价,也把当初对张觉的奖赏抛在了脑后。
张觉最终被他一心一意向往着的朝廷杀害,他的头颅连着两个一起逃亡到大宋的儿子一起,被大宋朝廷献给金人以求平安。メち
这下,金人又有了展现自己机敏和智慧的良机。
接到张觉的人头,金人立刻将人头传视整个幽云地区,宣扬大宋的背恩弃义,并明确表示此事是因大宋而起,故“罪不及其余”,除张觉一人外,连他的家人都不会受到追究。
张觉被大宋朝廷出卖并杀害的消息一经传出,不止在归降大宋的原辽将士中,就连在幽云地区都引起轩然大波,无数军民群情激愤。
不少人为张觉举哀,痛哭流涕,恨透了大宋的寡恩和无情,幽云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悲愤之中。
常胜军郭药师过去就与张觉十分友好,知道了张觉遇害的消息,气急了的郭药师冲到燕山府府衙,忿忿不平地指着宣抚使王安中破口大骂。
绝望的宣抚使王安中劳累了半天,却落得个里外不是人,早已心力憔悴,对下属的质问和斥责无颜相对。面对着幽云军民上下人心瓦解、怨气冲天的局面,王安中自知幽云已经不复为大宋所有,逐向朝廷上书,辞官而去。
听到张觉遇害的消息,本来已经深居简出、度曰如年的赵良嗣彻底的绝望了,他瘫倒在地号啕大哭:“完了、完了,我马家休矣!”
利用前往神霄宫敬神的机会,赵良嗣拉着马林求见清义道长和虞允文,哀求他们、也请他们传告李纲大人,如果有一天马家大祸临头,请他们想办法保住马林,给马家留一后根。至于他自己,只能等着金兵南下的时候,为朝廷做替罪羊了。
清义道长和虞允文都向赵良嗣大人保证一定会保护马家,请他放心。但两人心里都很清楚,赵良嗣的绝望不是没有道理,以朝廷做事的方法来说,到金兵真的入侵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忘记赵良嗣大人曾经坚决反对收容张觉一事,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赵良嗣的头上。
不只是他们,所有有识之士心里都非常清楚,这次大宋的愚蠢做法给了金人最好的借口,大金的南下已经成为了必然会生的事,只是朝廷至今还在梦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最勇猛的金人大将粘罕(汉名完颜宗翰)是大金早期最英勇善战的名将,也是女真人最早的“战神”级别的人物,深得两代金主的信任。在渴望建功立业、或其它种种愿望促成的、坚决要求立刻进攻大宋的人中,粘罕最是积极。他与宋军在幽云一战中打过交道,对于宋军的战斗力极其轻视。
张觉一事尚未平定,粘罕已经在在反叛大宋、投奔金人的原驻守易州常胜军将领韩民义的帮助下,将大宋外强中干的特点全部分析给金主听,并且进言大宋现在有实力的军队不多,根本是不堪一战。
魏王斡离不是金人最知名的将领之一,在金人将领中的地位已经基本与粘罕持平。他利用与金主的亲近关系,在吴乞买面前力陈大宋既然能够背叛自己多年的盟国,也未必不会背叛刚刚结盟几年的大金!现在,大宋已经背叛了宋金两国刚刚达成的盟约,这种素来喜欢背信弃义国家根本不值得相信,应该先下手为强,干脆把大宋收拾掉,免得有一天它也向大金捅上背后一刀。
斡离不如此下功夫的劝说金主,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他的爱妻——辽朝金辇公主的原故。
金辇公主是辽天祚帝的女儿,当初是辽为了与金合议,送到大金和亲的。当时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根本没打算和辽和谈,自然也不会留意辽朝的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直接把她丢给了刚刚立下功劳的爱子斡离不,随他怎么处理。但这位公主很幸运,斡离不很喜欢她,将公主立为正妻。
到了大金不几年,金辇公主就听说了辽灭亡的消息。
悲愤之下,金辇公主不敢把这个仇记在大金的头上,也根本不承认是自己父皇的荒唐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是认为大宋在大契丹背后插上一刀的小人举动,才是辽这么快的灭亡的原因。虽然自己的父皇和母妃总算是保住了性命,但她还是从心底里恨透了大宋:我们辽完蛋了,你们大宋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为报之亡国之仇,金辇公主不只是不断的用女儿家的柔情似水来打动丈夫斡离不;而且,还利用了她身为辽的公主和魏王正妃的机遇。
大金初建,很多礼仪、规据都仅是草草而制。金辇公主从小生长在宫庭,熟悉宫庭礼仪,大金的宫中妃嫔和皇室便常向她征询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事。金辇公主就利用了宫中人的信任,故意向后宫妃嫔介绍大宋是多么的富有、美好,勾引起金人对宋的羡慕和向往。
原辽降将耶律余堵最得金主的四皇侄,也就是大金昌平王兀术的欣赏,被调到兀术的手下任职。他十分熟悉幽云之人与宋之间的隔阂,向金人断言幽云之人不可能帮助大宋抵抗,金人能够轻易打到黄河岸边。
为表示对新朝的忠诚之心,耶律余堵鼓动如簧之舌,卖力的说服兀术。并且,耶律余堵也借用在兀术身边,能够接触到大金军事上层的机会,不住的散布宋人易攻的论调。
大金内部主张南侵的意见占了上风,完全成了一边倒,金主吴乞买已经被主张攻宋的将领们给打动了。只是直到现在,大金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也是他最喜欢的侄儿昌平王兀术依然没有表过任何意见。
一直十分宠爱并信重兀术的吴乞买,知道自己这个侄儿做事严谨的风格,他不开口,一定有他的考虑,故此一时还下不了开战的决心。
为了说服自己的四弟,斡离不和金辇公主在家中设宴相请兀术,并邀请了诸多力主攻宋的将领陪同。
在听了众将的叫嚣之后,一直沉默的兀术只提出了两个问题:一,粮草,大金和辽的大战刚刚结束,之前辽境内又多年大灾,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持;二,兵力,大宋和辽不同的是,它的绝对人口数量远远过了辽和金合起来的总数。如果,金侵宋之后,大宋在面临灭国的危险下,有可能采取全民总动员的方式,那样,宋的兵力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一个打一个,大宋士兵绝对不是金兵的对手,那我三个打一个、或者五个、甚或十个打一个总可以了吧?在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金国侵宋根本没有胜算,所冒的风险过大。
听了兀术的分析之后,大部分将领被他堵的无言可对,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斡离不和兀术兄弟最信任的军师哈迷蚩。他喜欢中原文化,是金人中难得的熟悉中原典籍,并能够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人。
在辽灭亡后,哈迷蚩就一直在收集大宋的资料,现在,他已经得出了攻宋并不是很困难的结论,决定说服兀术。
哈迷蚩当众分析了现在大宋的情况,着重说明了宋朝在位的天子赵佶并不比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好多少,也是个糊涂、昏庸的皇帝。大宋对武将极度的不信任,也轻视军人,百姓视当兵为耻,这和大金完全是两码事,进行全民总动员根本就不可能。
至于粮草,大宋虽然也遭了灾,但现在差不多已经恢复了,金兵南下可以在宋境内解决粮秣问题。
最后,哈迷蚩提出了“剖腹挖心”的战略方案,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大金强大的骑兵,直接深入宋境,攻克大宋都城汴京,一举擒获大宋的皇帝和朝廷重臣,这样,就算大宋还有实力反抗,也会投鼠忌器、难予挥了。
兀术听从了哈迷蚩的建议,他还有另一个深层的考虑:女真人不事生产,靠打猎和掠夺为生。过去,女真人最多的时候,兵力也不过数千。如今,金朝建立,光骑兵就有十万之众。这些军队都是打仗打出瘾头来的,让他们解甲归田,只怕反而会弄出事端,导致朝廷不稳。还不如用大宋来练练手,反正就算灭不了宋,以金军强悍的战斗力来说,也吃不了大亏。
既然大金的军方已经统一了攻宋的战略,金主当然下定了南侵的决心,下诏成立侵宋作战指挥部,开始灭宋前的战备。
大金侵宋的准备已经提上日程,甚至连战略都已经商定,整个国家的军事机器开始了全面运转,大宋已经面临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论坛
泰宁军节度使张觉初胜之后,立刻向大宋朝廷告捷尐x?x說s?s箼5?
大宋天子赵佶大喜过望,觉得自己能力排众议,实在是魄力非凡,马上下诏赐予张觉敕书锆命,大大加封张觉及其部下,并犒赏平州军民。还赋诗寄平州》:“赴勤王役,功成业敬天。平州名立地,喜泪化成川。永作归宋想,哪怕地处远。中兴须再举,寄语慰心泉。”
整个平州都沉浸在战胜金人的兴奋与喜悦之中,在初胜的情况下根本没考虑到金人还会有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对金人可能的偷袭毫无戒备。
张觉本身是个文人,因辽亡之时的混乱方才能领一州兵马;投金后,也是因为金人崛起太快,没有足够的官员,才封他为南京留守,掌管平、营、滦三州军政大事,他本身并无太高的军事素养,在大胜的喜悦中疏忽了对金人再次进攻的防备。
就在此时,率骑兵曰夜兼程的金军大将斡离不已经到达平州外围,潜迹至张觉所驻的营州城外,乘着夜色以迅猛之势动了突然袭击。
猝不及防之下,平州军训练不足的弊病显露无遗,立时溃散,金军轻松攻陷营州,并俘获张觉家人。
张觉孤身突围之后,仓皇西逃于郭药师军中,然后被常胜军送往燕山府藏匿。
金军遂移师围攻平、滦两州,滦州守将张忠嗣和张敦固献滦州降金,并将平州叛乱说成是大宋暗中煽动所至。
金人又在此时抓获了南逃的大宋天使,得到了大宋天子赐予张觉的御笔金花笺手诏和敕书诏命,手诏中还有大宋皇帝赵佶所书“吾将与汝灭女真”之语。
金人这才知道宋人违约背盟的行径,震怒的金主吴乞买恨的咬牙切齿,坚定了攻宋的决心。
气愤之下,金军重兵围困平州城。
为尽快解决平州叛乱,斡离不遣张敦固与金使入平州劝降,结果平州军民群情激奋,打动了前来劝降的张敦固,他毅然带领平州军民继续抗击金兵。
差点儿给坚强不屈的平州人气疯了的斡离不,调集重兵将平州死死围住。
半年后,平州军民死战到底,无人能够生还,平州城被斡离不荑为平地。
在镇压了平州反金起义之后,金人派特使前往燕山府,要求交出平州反叛的领导者张觉。
宣抚使王安中自知事关重大,紧急上报朝廷请示处置。
大宋天子赵佶不知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还是真的在意张觉的忠心,下旨要宣抚使王安中将张觉妥善隐藏。然后,偷偷搜寻与张觉相貌酷之人,将其人头送交金人以了结此事。
但金人所派的密谍早就找到了真正的张觉,金人立刻指责宋人欺哄自己,这个人头是假的,并指出张觉早已改名。威胁说如果不交出张觉,他们将打下燕京自己来搜。
大宋偷鸡不着,反给金人抓住了小辫子,更加坐实了金人所认为的大宋不可信的认识。
愤怒之极的金人随即遣使大宋,严厉谴责宋朝违约、背信等等无耻行径,并要求大宋立刻交出张觉,否则金人决不肯善罢甘休。
这下,在对外关系中多次失信弃义的宋人再也无法抵赖,束手无策。整个朝廷乱成了一锅粥,只知互相指责、甚至漫骂。
被金人的威胁吓慌了手脚的天子赵佶自知理亏,从支持张觉反金归宋的坚决,一下又变成了提心吊胆,深怕金人借机难。
事到临头,不敢承担背约责任的大宋朝廷,在金朝强大的压力和兵锋的威胁下,早就忘记了平州军民所付出的重大牺牲和惨痛代价,也把当初对张觉的奖赏抛在了脑后。
张觉最终被他一心一意向往着的朝廷杀害,他的头颅连着两个一起逃亡到大宋的儿子一起,被大宋朝廷献给金人以求平安。メち
这下,金人又有了展现自己机敏和智慧的良机。
接到张觉的人头,金人立刻将人头传视整个幽云地区,宣扬大宋的背恩弃义,并明确表示此事是因大宋而起,故“罪不及其余”,除张觉一人外,连他的家人都不会受到追究。
张觉被大宋朝廷出卖并杀害的消息一经传出,不止在归降大宋的原辽将士中,就连在幽云地区都引起轩然大波,无数军民群情激愤。
不少人为张觉举哀,痛哭流涕,恨透了大宋的寡恩和无情,幽云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悲愤之中。
常胜军郭药师过去就与张觉十分友好,知道了张觉遇害的消息,气急了的郭药师冲到燕山府府衙,忿忿不平地指着宣抚使王安中破口大骂。
绝望的宣抚使王安中劳累了半天,却落得个里外不是人,早已心力憔悴,对下属的质问和斥责无颜相对。面对着幽云军民上下人心瓦解、怨气冲天的局面,王安中自知幽云已经不复为大宋所有,逐向朝廷上书,辞官而去。
听到张觉遇害的消息,本来已经深居简出、度曰如年的赵良嗣彻底的绝望了,他瘫倒在地号啕大哭:“完了、完了,我马家休矣!”
利用前往神霄宫敬神的机会,赵良嗣拉着马林求见清义道长和虞允文,哀求他们、也请他们传告李纲大人,如果有一天马家大祸临头,请他们想办法保住马林,给马家留一后根。至于他自己,只能等着金兵南下的时候,为朝廷做替罪羊了。
清义道长和虞允文都向赵良嗣大人保证一定会保护马家,请他放心。但两人心里都很清楚,赵良嗣的绝望不是没有道理,以朝廷做事的方法来说,到金兵真的入侵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忘记赵良嗣大人曾经坚决反对收容张觉一事,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赵良嗣的头上。
不只是他们,所有有识之士心里都非常清楚,这次大宋的愚蠢做法给了金人最好的借口,大金的南下已经成为了必然会生的事,只是朝廷至今还在梦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最勇猛的金人大将粘罕(汉名完颜宗翰)是大金早期最英勇善战的名将,也是女真人最早的“战神”级别的人物,深得两代金主的信任。在渴望建功立业、或其它种种愿望促成的、坚决要求立刻进攻大宋的人中,粘罕最是积极。他与宋军在幽云一战中打过交道,对于宋军的战斗力极其轻视。
张觉一事尚未平定,粘罕已经在在反叛大宋、投奔金人的原驻守易州常胜军将领韩民义的帮助下,将大宋外强中干的特点全部分析给金主听,并且进言大宋现在有实力的军队不多,根本是不堪一战。
魏王斡离不是金人最知名的将领之一,在金人将领中的地位已经基本与粘罕持平。他利用与金主的亲近关系,在吴乞买面前力陈大宋既然能够背叛自己多年的盟国,也未必不会背叛刚刚结盟几年的大金!现在,大宋已经背叛了宋金两国刚刚达成的盟约,这种素来喜欢背信弃义国家根本不值得相信,应该先下手为强,干脆把大宋收拾掉,免得有一天它也向大金捅上背后一刀。
斡离不如此下功夫的劝说金主,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他的爱妻——辽朝金辇公主的原故。
金辇公主是辽天祚帝的女儿,当初是辽为了与金合议,送到大金和亲的。当时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根本没打算和辽和谈,自然也不会留意辽朝的公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直接把她丢给了刚刚立下功劳的爱子斡离不,随他怎么处理。但这位公主很幸运,斡离不很喜欢她,将公主立为正妻。
到了大金不几年,金辇公主就听说了辽灭亡的消息。
悲愤之下,金辇公主不敢把这个仇记在大金的头上,也根本不承认是自己父皇的荒唐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是认为大宋在大契丹背后插上一刀的小人举动,才是辽这么快的灭亡的原因。虽然自己的父皇和母妃总算是保住了性命,但她还是从心底里恨透了大宋:我们辽完蛋了,你们大宋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为报之亡国之仇,金辇公主不只是不断的用女儿家的柔情似水来打动丈夫斡离不;而且,还利用了她身为辽的公主和魏王正妃的机遇。
大金初建,很多礼仪、规据都仅是草草而制。金辇公主从小生长在宫庭,熟悉宫庭礼仪,大金的宫中妃嫔和皇室便常向她征询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事。金辇公主就利用了宫中人的信任,故意向后宫妃嫔介绍大宋是多么的富有、美好,勾引起金人对宋的羡慕和向往。
原辽降将耶律余堵最得金主的四皇侄,也就是大金昌平王兀术的欣赏,被调到兀术的手下任职。他十分熟悉幽云之人与宋之间的隔阂,向金人断言幽云之人不可能帮助大宋抵抗,金人能够轻易打到黄河岸边。
为表示对新朝的忠诚之心,耶律余堵鼓动如簧之舌,卖力的说服兀术。并且,耶律余堵也借用在兀术身边,能够接触到大金军事上层的机会,不住的散布宋人易攻的论调。
大金内部主张南侵的意见占了上风,完全成了一边倒,金主吴乞买已经被主张攻宋的将领们给打动了。只是直到现在,大金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也是他最喜欢的侄儿昌平王兀术依然没有表过任何意见。
一直十分宠爱并信重兀术的吴乞买,知道自己这个侄儿做事严谨的风格,他不开口,一定有他的考虑,故此一时还下不了开战的决心。
为了说服自己的四弟,斡离不和金辇公主在家中设宴相请兀术,并邀请了诸多力主攻宋的将领陪同。
在听了众将的叫嚣之后,一直沉默的兀术只提出了两个问题:一,粮草,大金和辽的大战刚刚结束,之前辽境内又多年大灾,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持;二,兵力,大宋和辽不同的是,它的绝对人口数量远远过了辽和金合起来的总数。如果,金侵宋之后,大宋在面临灭国的危险下,有可能采取全民总动员的方式,那样,宋的兵力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一个打一个,大宋士兵绝对不是金兵的对手,那我三个打一个、或者五个、甚或十个打一个总可以了吧?在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金国侵宋根本没有胜算,所冒的风险过大。
听了兀术的分析之后,大部分将领被他堵的无言可对,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斡离不和兀术兄弟最信任的军师哈迷蚩。他喜欢中原文化,是金人中难得的熟悉中原典籍,并能够用汉语进行写作的人。
在辽灭亡后,哈迷蚩就一直在收集大宋的资料,现在,他已经得出了攻宋并不是很困难的结论,决定说服兀术。
哈迷蚩当众分析了现在大宋的情况,着重说明了宋朝在位的天子赵佶并不比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好多少,也是个糊涂、昏庸的皇帝。大宋对武将极度的不信任,也轻视军人,百姓视当兵为耻,这和大金完全是两码事,进行全民总动员根本就不可能。
至于粮草,大宋虽然也遭了灾,但现在差不多已经恢复了,金兵南下可以在宋境内解决粮秣问题。
最后,哈迷蚩提出了“剖腹挖心”的战略方案,简单点说,就是利用大金强大的骑兵,直接深入宋境,攻克大宋都城汴京,一举擒获大宋的皇帝和朝廷重臣,这样,就算大宋还有实力反抗,也会投鼠忌器、难予挥了。
兀术听从了哈迷蚩的建议,他还有另一个深层的考虑:女真人不事生产,靠打猎和掠夺为生。过去,女真人最多的时候,兵力也不过数千。如今,金朝建立,光骑兵就有十万之众。这些军队都是打仗打出瘾头来的,让他们解甲归田,只怕反而会弄出事端,导致朝廷不稳。还不如用大宋来练练手,反正就算灭不了宋,以金军强悍的战斗力来说,也吃不了大亏。
既然大金的军方已经统一了攻宋的战略,金主当然下定了南侵的决心,下诏成立侵宋作战指挥部,开始灭宋前的战备。
大金侵宋的准备已经提上日程,甚至连战略都已经商定,整个国家的军事机器开始了全面运转,大宋已经面临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论坛
第一时间更新《血铸山河之两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