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夕阳余辉
明帝国朱祁钰时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一是红夷入侵南洋,这是明帝国最终向欧洲扩张,也就是后来数次西征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分水岭就是于谦病故,从此开始,明帝国的扩张速度慢了下来,并且以国内发展,巩固内政为主。
这两个分水岭实际上就是明帝国在重外与重内两个方向上的转变。红夷入侵南洋之后,明帝国的基本政策都是以扩张为主,通过扩张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而且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张。而于谦病故之后,朱祁钰开始重视国内发展,扩张的速度放慢了很多,国家的发展也不再以扩张为基础了。
三个月之后,朱文正被正式任命为帝国第二任总理大臣,负责总管帝国内政外交事务,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而朱文正只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就因病辞职了。帝国的第三任总理大臣是前外交大臣何山。何山也只当了五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而辞职。而朱祁钰时代的最后一任总理大臣为于谦的儿子于冕。也正是从于冕开始,于氏家族成为了帝国最为显赫的政治家族,其地位仅在帝国皇族之下。
朱祁钰也再没有发动远征,至少没有亲自率军远征。对欧洲的远征行动在四年之后结束,当瑞典王国的古斯塔夫国王承认了明帝国的宗主国地位之后,远征结束。虽然,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明帝国的远征军仍然在世界各地征战。包括后来在新大陆上对几个印第安国家地远征行动,但是朱祁钰再也没有参加过远征,甚至可以说,远征只是明帝国继续巩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动而已,而不再是帝国的主要任务。
陈懋在两年因老辞职,罗国栋成为了帝国第二任总参谋长。五年后,杨天奉接任了这一职务。此时杨天奉已经是帝国陆军元帅,陆军司令。帝国陆军头号人物。而在朱祁钰时代最后的一位总参谋长是顾成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陆海两军司令官轮换担任总参谋长的规矩被确定了下来。
因为朱文正,何山两人都不是于谦那中全能型的总理人才,因此,朱祁钰在半年后,开始亲理朝政。因此,朱文正与何山也被认为是“幌子总理”。在两人担任总理的九年中。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朱祁钰处理地,两个总理实际上等同于皇帝的高级顾问与秘书。也就是这九年时间,朱祁钰巩固了他在此之前二十一征战所获得地战果,巩固了帝国的根基,同时也让帝国避免了内乱。
在朱祁钰亲理国政的九年中,内政发展永远是帝国的重点,而且这重点中的重点是人才的培养。这大概也是因为失去了于谦对朱祁钰产生的巨大影响吧。在于谦之后,帝国竟然无一人能够顶替。这让朱祁钰深感震惊。也让朱祁钰深感后悔。帝国在人才地培养,以及选拔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这九年中,朱祁钰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系统。
明帝国第一个正规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朱祁钰确定的教育系统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公共教育,由国家负担教育费用,所有适龄儿童。不分贵贱,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性别,只要是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都将进入帝国政府开办地学堂,接受五年的基础教育。而这一阶段的教育中,以读书识字,以及基本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为主。第二个阶段为拓展教育阶段。所有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少年都将参加这一阶段的学习,家庭困难者。将由帝国政府出资赞助学习,而家庭有能力支持学习者,将自费参加学习。而这一阶段的教育也是五年,分成了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拓展基础知识,二是掌握职业技能。选择职业技能学习地学生在完成这一阶段学习的时候,已经是十七岁的成年人了(帝国以十六岁为成年标准),而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后,就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力,可以在社会上自力更生,参加社会生产等活动。而选择基础知识拓展教育的,将有机会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高级教育阶段。这就是后来的大学,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在他们离开大学的时候,就将成为帝国最为重要地精英人才。而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地志向选择相关方面的学科,进行深化学习。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由国家出钱资助,并且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地教育体制。西方国家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出现类似的教育机制。显然,在这一点上,明帝国远远的走在了前面。也许,在朱祁钰时代,这套教育体系的优越性,以及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还没有体现出来,可在后来的数百年间,帝国的绝大部分人才都是依靠这套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明帝国能够在朱祁钰时代之后,仍然领先世界数百年,朱祁钰所建立的教育体系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除了完善教育,为帝国建立起培养人才的体系之外,朱祁钰还在这九年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即政府考核。在政府以公务员的形式确定了工作人员与官员的分别之后,一直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这样优秀的人员很难在政府中冒头,也就很难被选拔出来。因此,政府的考核机制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人才能否被发现,以及能否被利用起来。而真正做这件事的不是朱祁钰,而是朱文正。在朱文正担任首相的四年中。这是他做出地最大的贡献。而朱文正在玩弄权术方面的能力使他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以说,朱文正在这一点上的贡献,就比他在其他各个方面所做出地贡献更为重大。
除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之外,朱祁钰在这九年中做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完善帝国的交通网络。这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同时也是朱祁钰在帝国与外界褒贬不一的一件大事。
修路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朱祁钰时代。在后朱祁钰时代,帝国仍然在不断的修路。通过完善道路来达到控制世界的目地。比如,早在景泰九年,朱祁钰就开始修路,征集大量日本劳工,为帝国设计了九条主要干道。而现在,随着帝国步伐向外迈进,帝国的道路体系也就越来越重要了。而在景泰二十八年。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诞生之后,修路(铁路)更成为了帝国的头号大事,而这也是帝国控制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主要手段。铁路的出现,让帝国首次拥有了在大陆深处大范围快速调遣军队的手段。
其实,朱祁钰只是拉开了修路的序幕。到16世纪末,帝国已经修建了十五万里的铁路,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善地铁路系统。到了17世纪的时候,帝国完成了横贯亚欧大路的铁路干线。可以不再依靠海洋来运送兵力。当然,在铁路沿线出现的大量定居点,也为帝国移民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是帝国迅速扩张的根本动力,到了18世纪中叶的时候,乌拉尔山以东。兴都库什山以北地整个地区都已经在帝国的控制之中了。而到19世纪的时候,帝国已经拥有近六亿人口,新扩张的领土也都得到了巩固,明帝国成为了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强大的国家。
在朱祁钰时代,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就是从帝国京城出发,一直延续到了伊斯兰堡的大干道。这条道路的总历程达到了三万里。这条路直到景泰二十九年才最后完成,沿路一共设了一千五百多个驿站,三百多个移民据点。以及一百多个兵站。而参加这条道路施工的劳工达到了五百多万人。其中有一百多万日本劳工倒在了路基旁,再也没有站起来。
对苏伊士运河的拓展工程(第二期工程)也是当时地主要工程。这也被归为了修路方面,当然,这是水路。这一期工程从景泰二十七年开始策划,景泰二十九年开始动工,一直延续到了朱祁钰时代之后。当苏伊士运河地河道得到了拓展之后,帝国新型战舰与大型帆船都能够从此通过了。而后来为了让蒸汽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还扩建了数次。当然,拓展苏伊士运河的同行能力地代价是极为巨大的。
朱祁钰在其后期所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发展帝国的科技,可以说,这对整个明帝国的影响一点都不在发展教育,兴建道路之下。明帝国一直以科技立国,以科技为本,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明帝国在科技方面的领先程度是非常巨大的。朱祁钰也特别重视科技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这也让明帝国后来的诸多皇帝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就算在明帝国处于内乱,处于低谷的时候,明帝国都仍然能够傲立世界强国之首,在数百年间维持着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在朱祁钰时代,有三项主要的科技进步。一是蒸汽机的出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机械力量,其意义是超前的。以往,明帝国的工业动力主要是水力,风力,畜力等,而这些力量不但有限,而且不受人为控制,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也就无法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特别是水力,在缺水的地方,干旱的季节里,这几乎将导致工业崩溃。而蒸汽机的出现,首次让人掌握了一种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的,而且极为强大的力量。当然,在朱祁钰时代,蒸汽机的应用还是很狭窄的,而且技术仍然不是很完善。直到17世纪,蒸汽机才得到了重大改进,成为了工业的真正动力,也成为了船舶的动力。
二是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工业是诞生在战争中的,因为对高能炸药的追求,因此化工工业成为了当时明帝国重点发展的工业体系。而化工又推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因此,有人称化工为现代工业之母,这并没有错。没有化工工业,很多现代化的工业根本就建立不起来,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也让明帝国掌握着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军事力量。
三是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又被称为现代工业之父。好的钢材,意味着更好的机器,更坚固的设备,更强大的动力。比如,蒸汽机的发展就离不该强大的钢铁工业,以及优秀的钢材。蒸汽机的原理早在景泰初年就由朱祁钰向段灵提了出来,这并不复杂,可当时因为没有合适的钢材,也没有合适的加工方法,因此蒸汽机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景泰二十六年,帝国冶炼出了第一炉高质量合金钢的时候,制造蒸汽机才有了可能。
除了这三个基础方面的工业之外,医疗科技,农业科技,基础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帝国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走出大学,深入到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去之后,科学的力量爆发了出来,而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明帝国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头号科学强国的地位。从朱祁钰时代到二十世纪之前的几百年中,明帝国的科学发明占了全世界的八成以上!
当然,朱祁钰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一个奠定了明帝国数百年强大基业的皇帝,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因为,他遗留了一点,那就是,他没有完善帝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建立起一套合适的治国机制,结果,在他之后,帝国因为这个问题,而爆发了数次内乱,甚至差点因此导致帝国没落。显然,朱祁钰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所以,他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全文终)
...
明帝国朱祁钰时代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一是红夷入侵南洋,这是明帝国最终向欧洲扩张,也就是后来数次西征的根本原因。第二个分水岭就是于谦病故,从此开始,明帝国的扩张速度慢了下来,并且以国内发展,巩固内政为主。
这两个分水岭实际上就是明帝国在重外与重内两个方向上的转变。红夷入侵南洋之后,明帝国的基本政策都是以扩张为主,通过扩张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而且发展的动力也是扩张。而于谦病故之后,朱祁钰开始重视国内发展,扩张的速度放慢了很多,国家的发展也不再以扩张为基础了。
三个月之后,朱文正被正式任命为帝国第二任总理大臣,负责总管帝国内政外交事务,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而朱文正只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就因病辞职了。帝国的第三任总理大臣是前外交大臣何山。何山也只当了五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而辞职。而朱祁钰时代的最后一任总理大臣为于谦的儿子于冕。也正是从于冕开始,于氏家族成为了帝国最为显赫的政治家族,其地位仅在帝国皇族之下。
朱祁钰也再没有发动远征,至少没有亲自率军远征。对欧洲的远征行动在四年之后结束,当瑞典王国的古斯塔夫国王承认了明帝国的宗主国地位之后,远征结束。虽然,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里,明帝国的远征军仍然在世界各地征战。包括后来在新大陆上对几个印第安国家地远征行动,但是朱祁钰再也没有参加过远征,甚至可以说,远征只是明帝国继续巩固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动而已,而不再是帝国的主要任务。
陈懋在两年因老辞职,罗国栋成为了帝国第二任总参谋长。五年后,杨天奉接任了这一职务。此时杨天奉已经是帝国陆军元帅,陆军司令。帝国陆军头号人物。而在朱祁钰时代最后的一位总参谋长是顾成林。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陆海两军司令官轮换担任总参谋长的规矩被确定了下来。
因为朱文正,何山两人都不是于谦那中全能型的总理人才,因此,朱祁钰在半年后,开始亲理朝政。因此,朱文正与何山也被认为是“幌子总理”。在两人担任总理的九年中。几乎所有国家大事都是由朱祁钰处理地,两个总理实际上等同于皇帝的高级顾问与秘书。也就是这九年时间,朱祁钰巩固了他在此之前二十一征战所获得地战果,巩固了帝国的根基,同时也让帝国避免了内乱。
在朱祁钰亲理国政的九年中,内政发展永远是帝国的重点,而且这重点中的重点是人才的培养。这大概也是因为失去了于谦对朱祁钰产生的巨大影响吧。在于谦之后,帝国竟然无一人能够顶替。这让朱祁钰深感震惊。也让朱祁钰深感后悔。帝国在人才地培养,以及选拔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这九年中,朱祁钰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与选拔系统。
明帝国第一个正规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个时候完成的。朱祁钰确定的教育系统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公共教育,由国家负担教育费用,所有适龄儿童。不分贵贱,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性别,只要是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都将进入帝国政府开办地学堂,接受五年的基础教育。而这一阶段的教育中,以读书识字,以及基本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文化知识为主。第二个阶段为拓展教育阶段。所有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少年都将参加这一阶段的学习,家庭困难者。将由帝国政府出资赞助学习,而家庭有能力支持学习者,将自费参加学习。而这一阶段的教育也是五年,分成了两个方向,一是继续拓展基础知识,二是掌握职业技能。选择职业技能学习地学生在完成这一阶段学习的时候,已经是十七岁的成年人了(帝国以十六岁为成年标准),而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后,就将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力,可以在社会上自力更生,参加社会生产等活动。而选择基础知识拓展教育的,将有机会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高级教育阶段。这就是后来的大学,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在他们离开大学的时候,就将成为帝国最为重要地精英人才。而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地志向选择相关方面的学科,进行深化学习。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由国家出钱资助,并且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地教育体制。西方国家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出现类似的教育机制。显然,在这一点上,明帝国远远的走在了前面。也许,在朱祁钰时代,这套教育体系的优越性,以及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还没有体现出来,可在后来的数百年间,帝国的绝大部分人才都是依靠这套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明帝国能够在朱祁钰时代之后,仍然领先世界数百年,朱祁钰所建立的教育体系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除了完善教育,为帝国建立起培养人才的体系之外,朱祁钰还在这九年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即政府考核。在政府以公务员的形式确定了工作人员与官员的分别之后,一直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这样优秀的人员很难在政府中冒头,也就很难被选拔出来。因此,政府的考核机制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人才能否被发现,以及能否被利用起来。而真正做这件事的不是朱祁钰,而是朱文正。在朱文正担任首相的四年中。这是他做出地最大的贡献。而朱文正在玩弄权术方面的能力使他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以说,朱文正在这一点上的贡献,就比他在其他各个方面所做出地贡献更为重大。
除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之外,朱祁钰在这九年中做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完善帝国的交通网络。这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同时也是朱祁钰在帝国与外界褒贬不一的一件大事。
修路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朱祁钰时代。在后朱祁钰时代,帝国仍然在不断的修路。通过完善道路来达到控制世界的目地。比如,早在景泰九年,朱祁钰就开始修路,征集大量日本劳工,为帝国设计了九条主要干道。而现在,随着帝国步伐向外迈进,帝国的道路体系也就越来越重要了。而在景泰二十八年。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诞生之后,修路(铁路)更成为了帝国的头号大事,而这也是帝国控制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主要手段。铁路的出现,让帝国首次拥有了在大陆深处大范围快速调遣军队的手段。
其实,朱祁钰只是拉开了修路的序幕。到16世纪末,帝国已经修建了十五万里的铁路,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善地铁路系统。到了17世纪的时候,帝国完成了横贯亚欧大路的铁路干线。可以不再依靠海洋来运送兵力。当然,在铁路沿线出现的大量定居点,也为帝国移民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是帝国迅速扩张的根本动力,到了18世纪中叶的时候,乌拉尔山以东。兴都库什山以北地整个地区都已经在帝国的控制之中了。而到19世纪的时候,帝国已经拥有近六亿人口,新扩张的领土也都得到了巩固,明帝国成为了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最强大的国家。
在朱祁钰时代,最重要的一条道路就是从帝国京城出发,一直延续到了伊斯兰堡的大干道。这条道路的总历程达到了三万里。这条路直到景泰二十九年才最后完成,沿路一共设了一千五百多个驿站,三百多个移民据点。以及一百多个兵站。而参加这条道路施工的劳工达到了五百多万人。其中有一百多万日本劳工倒在了路基旁,再也没有站起来。
对苏伊士运河的拓展工程(第二期工程)也是当时地主要工程。这也被归为了修路方面,当然,这是水路。这一期工程从景泰二十七年开始策划,景泰二十九年开始动工,一直延续到了朱祁钰时代之后。当苏伊士运河地河道得到了拓展之后,帝国新型战舰与大型帆船都能够从此通过了。而后来为了让蒸汽船通过,苏伊士运河还扩建了数次。当然,拓展苏伊士运河的同行能力地代价是极为巨大的。
朱祁钰在其后期所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发展帝国的科技,可以说,这对整个明帝国的影响一点都不在发展教育,兴建道路之下。明帝国一直以科技立国,以科技为本,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明帝国在科技方面的领先程度是非常巨大的。朱祁钰也特别重视科技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这也让明帝国后来的诸多皇帝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就算在明帝国处于内乱,处于低谷的时候,明帝国都仍然能够傲立世界强国之首,在数百年间维持着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
在朱祁钰时代,有三项主要的科技进步。一是蒸汽机的出现,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由人来控制的机械力量,其意义是超前的。以往,明帝国的工业动力主要是水力,风力,畜力等,而这些力量不但有限,而且不受人为控制,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也就无法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特别是水力,在缺水的地方,干旱的季节里,这几乎将导致工业崩溃。而蒸汽机的出现,首次让人掌握了一种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的,而且极为强大的力量。当然,在朱祁钰时代,蒸汽机的应用还是很狭窄的,而且技术仍然不是很完善。直到17世纪,蒸汽机才得到了重大改进,成为了工业的真正动力,也成为了船舶的动力。
二是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工业是诞生在战争中的,因为对高能炸药的追求,因此化工工业成为了当时明帝国重点发展的工业体系。而化工又推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因此,有人称化工为现代工业之母,这并没有错。没有化工工业,很多现代化的工业根本就建立不起来,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也让明帝国掌握着比其他国家强大得多的军事力量。
三是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又被称为现代工业之父。好的钢材,意味着更好的机器,更坚固的设备,更强大的动力。比如,蒸汽机的发展就离不该强大的钢铁工业,以及优秀的钢材。蒸汽机的原理早在景泰初年就由朱祁钰向段灵提了出来,这并不复杂,可当时因为没有合适的钢材,也没有合适的加工方法,因此蒸汽机一直没有出现。直到景泰二十六年,帝国冶炼出了第一炉高质量合金钢的时候,制造蒸汽机才有了可能。
除了这三个基础方面的工业之外,医疗科技,农业科技,基础物理学,数学,化学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帝国建立起了完善的教育体制,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走出大学,深入到社会生活与工作中去之后,科学的力量爆发了出来,而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明帝国都一直保持着世界上头号科学强国的地位。从朱祁钰时代到二十世纪之前的几百年中,明帝国的科学发明占了全世界的八成以上!
当然,朱祁钰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一个奠定了明帝国数百年强大基业的皇帝,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因为,他遗留了一点,那就是,他没有完善帝国的政治体制,没有建立起一套合适的治国机制,结果,在他之后,帝国因为这个问题,而爆发了数次内乱,甚至差点因此导致帝国没落。显然,朱祁钰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他也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所以,他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全文终)
...
第一时间更新《新明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