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先例,以往州城的万胜和米店只是小店,就因为抱上操守大人的大腿,这两年急速膨胀起来,成为州城数一数二的大米店。规模虽大,却没人敢动他们一下,笑话,不说操守大人支持,便是郑经纶两个侄女就嫁给操守大人心腹爱将韩朝,韩仲兄弟,谁敢对他们怎么样?现在的郑经纶,走到商会之中,谁不要恭恭敬敬称他声:“四爷?”
想到那个美妙的前景,很多人坐不住了,往林道符,齐天良那边活动的人多起来。
随着布匹棉花皮料的购买前来,舜乡堡被服厂也快速开动起来,从堡内与州城各地招募来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用她们勤劳的双手,赚取自己的口粮与工钱,大大补贴了家用。
与此同时,三千余个从州城及境内各地挑选出来的青壮军户们也汇集舜乡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似训练。对这些人,还是老办法,他们中的甲长,管队官之类的军官头目,便从各个把总中的老兵挑选。新老结合,可以加快这些青壮们的成军。
这些人编伍后,王斗估计自己手头将达到十几个把总的兵力。
对新军王斗非常重视,亲自前往舜乡堡训勉。编伍完毕,便开始正式的训练。这些新军都是住于堡外新建的营房内,训练前他们很是过了几天好日子,白面馒头,大块的肉,让他们有如处在天堂之感。
不过接下来严酷的训练就让他们哭爹喊娘,苦不堪言了。新军很多是州城人氏,比原来的舜乡堡军户更油一些。更受不了苦,短短几日,很多人便起了逃跑之心。
不过操练前各教官早己言明,有谁敢当逃兵的。定会受到严厉处罚,不但如此,他们的家小也会跟着受累。他们举了以前舜乡堡矫九高等人的例子,又举了新近州城那些全家被驱逐出去军户们的例子,让这些新兵们想一想。敢逃跑的后果是什么?
各新兵队中的甲长,管队官们闲时也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言道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想当年……唉,真是不用说了,终算熬出头了。听闻军官们也是这样苦过来,新军们心理才舒服多了,大家都一样,这些老家伙能熬过来,想必自己也能。
经过各军官们的心理辅导。新兵们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除此外,各总现在还新增了一个专门安抚军士心理的军官。
该军官从各总中的识字人员挑选,长相都较为文雅,而且较细心,较耐心。他们的工作便是注意总中军士的心理动向,找那些情绪不稳的人拉拉家常,听他们的倾诉或是哭诉,向他们言明操练的必要性,随便提提当年自己也是这样苦过来的。
比起自己队中那些粗鲁的军官们。显然这些人更受军士们的欢喜,向该员哭诉的军士排成长队,虽然大部分军官对该人都不感冒。
……
新军训练进行得有条不紊,崇祯十年十月。王斗在州城忙活时,他接到一个消息,卫城守备李贻安病死了。
崇祯七年时,因王斗之功,当时为保安卫指挥使的李贻安升署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崇祯九年,再因王斗之功。他又升署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李贻安在保安卫最后几年,累有大功,他死后,部议从优给于祭葬,崇祯帝也下旨:“李贻安保障保安州地,肤功甚著,李贻安既殁,朕心缺然,廕一子锦衣卫百户。”
李贻安死后,署守备徐祖成接任保安卫城守备之位。
拜祭完李贻安不久,十月下,王斗忽然又接到一个消息,宣大总督卢象升前来保安州城巡视。
卢象升的宣大总督府设在阳和,不过按例秋日会移驻宣府镇城,卢象升向来勤勉,上任后宣大各地几乎跑了个遍。此次他巡视宣府镇东路,第一站就是先到保安州城。
比起去年,卢象升此次的仪仗规模大大减少,只是一些随行的护卫及官员,到了州城,卢象升拒绝了王斗的宴请提议,他摆摆手,迫不及待地道:“王斗,你带我到处看看。”
在仔细看过保安州城内城外,军营教场,甚至城外的屯田各地后,卢象升久久不语,他身旁各随从官员则是露出赞赏感叹的神情。
卢象升上任后,大力督促各地操练兵马,督理屯粮,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成绩。不过看过保安州城后,才发现这边力度更大,一口气开垦几十万亩田地,还尽数打上灌井水车,这种气魄气象,让人耳目一新。更难的的是,当地军民生活安定,州城非常洁净,流民皆有救济,众人都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视察完州城各处后,王斗将卢象升请到操守府邸内休息,卢象升在议事大厅内走来走去,似乎神情激动,良久,他叹道:“屯田操练,保安州有如此成效,王斗你做得好啊,连本督都是自愧不如。”
王斗吃了一惊,卢象升这样夸奖太重了,他正要说话,卢象升一摆手,他道:“王斗,本督有一事不明,你屯田操练,想必耗费钱粮不少,你是如何筹措的,可能告知本督?”
卢象升善以治军屯田,上任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过卢象升还不满意,认为没达到心中所想。主要是钱粮不足,没有粮饷,如何练兵,士兵也要吃饱了才能操练不是?
特别现在的大明营兵都是兵油子,不见粮饷根本不动,自己只得激劝再三,时时激以忠义,并与部下同甘共苦,日日下来,卢象升感觉自己心力交瘁。
看到王斗在州城的三个把总兵马,皆是彪悍无比,卢象升只能摇头叹气,这些守兵朝廷都是不发粮饷的,需要卫所自给自足,王斗却能操练如此。暂不说王斗的练兵才能,卢象升很想知道王斗养这些兵的钱粮是如何来的,他也想学习借鉴一二。
※※※
老白牛:
回狮子滚绣球书友,鸳鸯战袄又称胖袄,大明会典军装篇:“凡折徵。弘治十一年奏准、山西大同、太原府等处胖袄、照旧徵收本色。平阳、并泽潞五州胖袄、该于本布政司寄库者、照先年例、每件折银一两五钱。候支尽之日、仍徵本色。”(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边军一小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