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岳父母就要回北京去了。妍子的意思要他们在温州多住几天:“北京的事,有什么事呢?养老院,陈经理就可以搞定了,你们不放心吗?再说,你们也没那么多应酬,去这么早干啥?”
岳母说到:“妍子,我们一家倒是过年了,你想想,你金姨怎么过年?我们过去,她的年才开始,对不对?”
她这样一说,我明白了,心里倒同情金姨来。她什么都有,但年过半百,却没有亲人,在万家灯火、户户团圆的日子,她该是多么寂寞啊。
妍子说到:“那这样,今后过年,你叫金姨跟我们一起过,不就行了吗?”
岳母说到:“一起过,恐怕更难过些。”
我们都沉默了,是的,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时刻,她看到这一家亲密的样子,是不是更容易悲伤呢?
过年我跟班长打过电话,跟他全家人都分别说话拜年,班长好像也说过,她和嫂子大年初一也要到金总家拜年,把她当家里长辈一样。但是,这些都无法弥补她没有亲人的落寞。
小苏在电话里却是兴奋得很:“庄哥,你不晓得,我今年是第一次在北京过年,北京几乎是个空城,公交车站都没几个人等车。你别年春节联欢晚会那热闹,那是电视台,现在街上真没几个人。”
“你怎么不回老家过年呢?”我问到,他的家乡观念不是很重吗?他父母不是很爱面子吗?
“庄哥,我不比你和妍子大户人家,回老家过年,过不起啊。我算过,所以亲戚都比我穷,再加上那些同学朋友,他们都带孩子来拜年的话,我都要给红包的。几百块钱的红包拿不出手,一千元的红包是起码数,加上拜访老人等,没有上十万,过得体面?我跟我爸算了这个账,他老人家爱钱,说了句:不回,有这十万,真有亲戚帮在难处,也比过年乱丢强。”
“那你媳妇那边呢?”
小苏更兴奋了:“今年过年的意义很大了。庄哥,你不晓得,我岳父母是第一次来北京,我把他们接到北京过年。加上我妹妹,我们热闹得很。庄哥,你留给我的车真是皮实,整个春节,我开着它带领一帮人东游西逛,硬是没掉一次链子,老牌子,过硬!”
李茅的电话是大年初一打过来的,当时我正在我妈家吃饭。他开口就说:“庄哥,你好幸福哟,电话听都听得见热闹。”
“你就不幸福吗?然然这么漂亮,都被你骗到手了。”
“啥也不说了,都是眼泪,别忙,你听个声音。”我听到了机场广播那软绵绵的声音,马上问到:“你在机场?”
“嗨,我跟然然都在机场,准备到她家去吃晚饭,然然,跟庄哥打招呼。”
然然的声音:“庄哥,过年好,给你拜年了。”
“可惜红包送不到你们手上。你们怎么大年初一还在机场?”
“庄哥你不知道,李茅这个传统守旧的家伙,本来说过年,选定一家过就行了。他非要大年三十在他老家,正月初一到我家,这不,航班有点晚点,估计我们回家吃晚饭,有点悬了。”
“你把电话给李茅,我要说说他。”
“喂,庄哥,有何指示?”李茅的声音。
“伙计,大过年的,你玩空中飞人,你不会把你父母提前接到北京过年,大年初一再到然然家,少跑一趟不行?”
“哥,你不是没看出来,我老头子是个守旧的人,非要在老家显摆,这意思,你懂的噻。况且,我们公司要上市了,工作紧张得很。腊月二十八才放假,他们来北京,也没功夫陪他们。我们正月初三就要上班,兄弟也不容易啊。”
我理解,李茅和然然他们这些年轻精英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以超乎寻常的劳动强度和智力输出,中国才新近产生了大量的新科技公司。中国从九十年代以来,大量的大学扩招,虽然有点良莠不齐,但也培训了大量的理工人才,这如此大基数的竞争中,许多优秀的年轻人用智慧、探索和拼搏,为中国产业和科技的进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们是中国新的脊梁,他们努力向前冲,中国奔跑的速度就慢不下来。
当然,我也接到张思远问候的电话了,他让我代问妍子好。他在老家和父母在一起,他刚打完一盘游戏,我问他是什么游戏,他说是“红色警戒”,这款游戏比较老,需要在电脑上进行,但在一些年轻人中比较受欢迎。由于游戏占用的内存比较大,所以现在的手机支撑不了。我在想,如果技术进步,手机的内存和速度提升后,估计有一天,也能支撑这样的大型游戏时,那么,是不是有更多的年轻人,整天抱着手机玩呢?
有需求就有商机,成功的商人,应该主动创造需求。这是我突然冒出的想法。
比如,思远玩的“红色警戒”,是款战争游戏,火爆到现在,绝对是个奇迹。这里有个现象,就是当过兵的人一般不玩战争游戏,但没当过兵的人,或者说在社会上越是比较宅的人,越喜欢战争游戏,因为他们需要将生活情景完全移置,在全新的自己最不熟悉的战争场景中,寻找价值感。我在想,战争游戏估计是今后游戏中的一个主要类别,开发它,绝对有很大商机。
其实除了这些人,我还很想念张老师,还想念二娃,张老师在哪儿呢?你应该给我个线索,这么多年的恩情,我现在有条件了,我想报答。二娃,你在哪儿呢?我们是否还可以像当年一样打闹,像当年一样疯狂地玩泥巴?你们,几乎是我少年时期最美好的亮色了,你们给我这么多帮助和理解,却什么也没得到。我现在什么都有了,想和你们分享,想让你们看到我的快乐,你们却找不到了。
“给每一位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海子的这一句诗,让我痛彻心扉。
当春节的烟花响起,我们都爱总结自己。他们总结一年,我在总结一生。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仿佛变成了一只孔雀,飞到了童年的老家。这个场景似乎原来发生过,二娃家晒被子,被面上有一支孔雀,当时我不太懂它叫什么,就问二娃的姐姐,她比我高几年级,在我面前属于有知识的人。她煞有介事地跟我介绍:“这叫磅头鸦,非常厉害,头特别硬,跟其它鸟打架,就用头撞。它这铁头,连人都撞得死。”说得我充满敬畏,世上还有这种神奇的鸟,怪不得可以画到被面上。我真相信了。这次在梦中,我变成了孔雀,又看到了二娃的姐姐,我想对她说:“我认得孔雀了,不叫磅头鸦,你骗我,我都相信了。”结果,嘴里发出的声音是鸟叫,她根本没理我,我就从上空飞过去了。
从梦中醒来,身边的妍子呼吸均匀,她无法知道,我此时的心情。我想起了我父亲教给我的一个笑话,真是苦中作乐的段子啊。他形容了山后树林小鸟们的叫声。布谷鸟儿叫到:“卖屋,卖屋。”黄鹂鸟说:“我来给你写约,我来给你写约。”知鸟推销它的生意:“配钥匙,配钥匙。”这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从远处急忙飞来,边飞边喊:“留个墩墩,留个墩墩!”这是来捡漏的。
那么苦的生活啊,那么苦的父亲,为了让我高兴,编出这个段子,也许费劲了他多少天的智慧和聪明。我眼泪默默地下来了:爸,你受的苦,我要帮你把福享回来!
妍子在我控制不住的抽泣声音醒来,她帮我擦泪:“想你爸了?”
“嗯”,妍子是最懂我的人。
睡不着了,妍子也睡不着了,她说到:“哥,讲讲你的童年吧。”
我给她讲了二娃的故事,讲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割草的经历。讲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较劲、互相安慰的经历。讲我当年对他的羡慕,现在对他的思念。讲我有一天与他重逢时,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没有拘束地进入到年少的时光。
“哥,你们肯定能。”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一直没有中断对他的思念,他肯定也没有。”
心情释放后,进入睡眠就非常简单,况且,还有妍子的安慰和她温暖的怀抱。
岳父母回北京后,我们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习惯。宋姐回来了,她说这是第一次,她回家过了个整年,非常感激我们。她还带了些腌鱼、干笋之类的东西,我吃起来非常高兴。在我们四川老家,过年前都要腌制猪肉香肠,还要用烟熏,以利于长期保存。虽然在温州不怎么吃这些,商场也有卖的,我们也不怎么买。但吃到腌味,过年的口感也就回来了。
春节后北方下雪,南方多雨,上午一般到厂里去一两个小时,下午就在家看书喝茶了。妍子用来逃避苦闷的毛衣继续打了起来,只是念珠不离手,有时缠住毛线。我要帮她解,她不干,自己细细的动作,慢慢地理清,沉静而从容,让我看到她另一种静态的美。
我开始看南先生的《愣严大义》了。我知道有《愣严经》,看原始经典肯定比看大义解释更正宗,但我自觉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和修为,可以看这种经典,连打坐都没理顺的人,哪有能力按经典修习呢。
看南先生的书有个感觉,就是轻松。他在讲故事,他在打比方,这是普及本,犹如一个科普作家,仿佛也是一本童话。《小蝌蚪找妈妈》的即视感,让人非常舒服。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人。阿难,佛教中的著名人物,佛祖的兄弟,长期在身边服侍佛祖的人,记忆力超群,可称得上学霸,但修为一般,所以总犯错误。
他犯的错误我也犯过,几乎所有男人都有可能犯。他被美女迷住了,我也曾经是那样。想到这里,不禁一笑。
当时,阿难已经跟随佛陀有好几年时间了,可以说是修行有一定基础了。当时的阿难,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佛教的威仪感、作为王子的尊贵感,是自然流露。他在一天中午托钵化缘时,被城里美女摩登伽女看上,美女与俊男,本身就容易出事。况且,这美女还有外道符咒,估计比我遇到那个所谓的地煞符有用,念得阿难五心不定,神魂颠倒。被其勾引到床上,几乎就要破戒了。
佛陀看到阿难没回来,当然他用慧眼一看,知道事情不好,叫来文殊大士,前去解救。文殊菩萨何许人也?智慧第一的神仙,当然就迅速运用神通,解救了阿难。他将阿难带至佛前,接受佛的训导。
但是,爱情,总是让人疯狂的,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摩登伽女不是善茬,也一同跟来,仿佛要用爱情来战胜佛法。是的,年轻的人啊,总是以为爱情是无敌的。
佛陀没有直接批评,直接给出对错的判断。就冲这点,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只是给阿难提了一个问题:“你当年为什么要跟我出家呢?”真可谓是循循善诱。
我估计阿难当时心中也有所不服,也比较硬气。因为他是佛陀的兄弟,所以敢于当面硬刚:“我当年看到你回来,你的形象如此庄严,我心生欢喜,所以就跟你出家了。”
这真真的是实话,这不像是老师与学生间的讨论,倒是像兄弟之间的拌嘴。
“那你用什么看,用什么喜欢呢?”佛陀这样问下去,是直接往根处打,根本没有转移话题或者偷换概念的机会。可见,佛陀的风格,直指人心。
看到这里,我知道,自己是在欣赏一场辩论比赛了。这场辩论比我在大学里看到的辩论难度高上百倍,因为没有正反方,没有任何预设立场。这怎么辩论法呢?立论没有,驳论如何展开?
我在大学观看学长们的一场辩论比赛,总觉得他们有点胡搅蛮缠的特点。总想在对方的立论中找错,穷追猛打;要不就是偷换人家的概念,比方乱飞;再则就是用自己也不清楚的特例,反证自己的观点。当时我就有一个感觉:辩论无真理,都是语言游戏。
但看到这场辩论,才知道什么叫高级,没有预设立场,没正反方,从问题开始,一步一步引出答案。虽然有辩论的输赢,但最终是引导出结论。当然,不用往后看,一定是佛陀赢,绝对真理嘛,人天导师。
有爱情的人是无所畏惧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特别是在美女的面前。阿难是勇敢的年轻人,他的回答直接而毫不躲闪:“我是用眼睛看,用心喜欢。”
接下来,人类辩论史上最精彩的一幕开始了。这就是书中描写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
佛陀密不透风的提问,阿难尽一切想象和可能的回答,基本穷尽了人类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有价值的思考。在这里,我才感受到,佛教在逻辑上、在思维上、在语言上,比我曾经看过的所有经典,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关于心在哪里的问题,进行了七个回合的交锋,以至于阿难理屈词穷。比如心在身内、身体外、身体内外之间等等,阿难穷尽了一切空间方位,都被佛陀一一完美驳斥。
关于用什么见的问题,进行了八个方面的讨论,以至于阿难自己都无法举出新的可能性了。比如,用眼见?用心见?用眼与心的神经根来见?可能性举完了,答案呢?
谁也不知道答案了。因为心在哪里?哪里都不对。用什么见?不知道用什么见了。难道我们没有心?没有见的功能了?
这样巨大的疑问出来,不光是当时的阿难及听法的大众,就是今天的我,也觉得难以相信。我终于明白了文大姐强调的:不可思议。
我突然想到,如果按他们辩论的方式来展开今天的辩论大赛,根本就无法辩论下去,因为没人能够说出答案。转念又想,辩论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佛陀只是通过辩论,来证明我们平时的所有关于心、关于见的观念,全部是错误的。
那么,正确答案呢?
此经话锋一转,进入一个巨大的结论:“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世界观的范畴。本来说心、说见,基本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怎么突然跳到世界观上来呢?
我突然想到,所有认识的对象,都是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所有认识都会是错误的。这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啊。这才是经典,这才是大学问啊。
但是,我不懂,我不理解,为什么他这样说。万法唯心,我听说过这个词,但看上面两个结论,就令人震撼了。心不仅是宰一切的,而且是创造一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就好比天主教中的上帝。但他又说,心是不存在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世界不存在?难道是我不存在?难道是认识不存在?
一切皆空,我在哪里?
我不敢往下想了,因为思维的逻辑没有着力点。人的思维就像是个射线,从端点出发,你思维或习惯或爱好的偏好,就是你的方向,但没有端点,所有方向都没有出发的地方了。
但是,《愣严经》的原文,却是难得的古代美文,用词精当典雅,简直可以作任何文体的范本,这个译者,简直是个大文豪,不亚于韩愈了。
等我仔细查找它的译者时,才明白,这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本身佛陀的内容就是经典,译者又是三们高僧共同研究对照,执笔者,是大名鼎鼎的房融!房家在唐代,绝对是除皇室以外的第一精英家族,名相房玄龄的名字,任何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房融的官职曾经位居宰相,其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绝对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执笔这本经典的翻译,可以说是他在学术和宗教上最大的功德,也可以这样说,凭这部译作,他就可以称得上唐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了。他在书中的署名很长,但我要把它认真记下来,以不忘这位世匠的功绩。全称是:菩萨戒弟子前正仪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我为什么对这几位译者推崇那么高呢?是因为自己的经历。我看了不少外国名著,由于自己英语不太好,主要是看译著,但许多译著翻译得生硬难懂,根本无法看下去。
过去讲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对于信,就是要忠于原文原意,要忠于,首先自己要理解,不能生吞活剥。更不能不懂装懂,瞎子牵瞎子。对于佛经来说,如果不能做到信,那就犯了根本错误,这可是修行手册,不能代代害人,遗误千年众生,这个罪过,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所谓达,就是要通达。许多人翻译外国名著,信到是信了,不过大量使用中国人不习惯的从句复句,不加解释的专有名词,看起来打头,想起来头晕,好好的菜,让他烧糊了。所谓雅,就是要优美,要给人美感。外国名著肯定是优美的,要不然不成其为经典,但你翻译得白如开水、烂如枯草,几个中国人爱读?
要成为优秀的翻译家,必须是中外两种文字的大师,才能够传递出准确的美感。比如杨绛翻译的《唐吉诃德》,幽默风趣,简直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傅雷翻译的《飘》,名字就非常传神。英文原意是:随风而逝,他译成一个汉字:飘,神不神。中间的人名,所谓嘉斯丽、白瑞德,都适合中国人对人名三个字的习惯。我们看到的外国人,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这种功力,非大师不能。
但是,《愣严经》我是看不下去了,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分析和理解基础,它已经把我平时擅长的逻辑思维的起点,都空掉了,我如何理解呢?
算了,看些其他的吧。好在,妍子和我的打坐,一直在进行。
岳母说到:“妍子,我们一家倒是过年了,你想想,你金姨怎么过年?我们过去,她的年才开始,对不对?”
她这样一说,我明白了,心里倒同情金姨来。她什么都有,但年过半百,却没有亲人,在万家灯火、户户团圆的日子,她该是多么寂寞啊。
妍子说到:“那这样,今后过年,你叫金姨跟我们一起过,不就行了吗?”
岳母说到:“一起过,恐怕更难过些。”
我们都沉默了,是的,在这个亲人团聚的时刻,她看到这一家亲密的样子,是不是更容易悲伤呢?
过年我跟班长打过电话,跟他全家人都分别说话拜年,班长好像也说过,她和嫂子大年初一也要到金总家拜年,把她当家里长辈一样。但是,这些都无法弥补她没有亲人的落寞。
小苏在电话里却是兴奋得很:“庄哥,你不晓得,我今年是第一次在北京过年,北京几乎是个空城,公交车站都没几个人等车。你别年春节联欢晚会那热闹,那是电视台,现在街上真没几个人。”
“你怎么不回老家过年呢?”我问到,他的家乡观念不是很重吗?他父母不是很爱面子吗?
“庄哥,我不比你和妍子大户人家,回老家过年,过不起啊。我算过,所以亲戚都比我穷,再加上那些同学朋友,他们都带孩子来拜年的话,我都要给红包的。几百块钱的红包拿不出手,一千元的红包是起码数,加上拜访老人等,没有上十万,过得体面?我跟我爸算了这个账,他老人家爱钱,说了句:不回,有这十万,真有亲戚帮在难处,也比过年乱丢强。”
“那你媳妇那边呢?”
小苏更兴奋了:“今年过年的意义很大了。庄哥,你不晓得,我岳父母是第一次来北京,我把他们接到北京过年。加上我妹妹,我们热闹得很。庄哥,你留给我的车真是皮实,整个春节,我开着它带领一帮人东游西逛,硬是没掉一次链子,老牌子,过硬!”
李茅的电话是大年初一打过来的,当时我正在我妈家吃饭。他开口就说:“庄哥,你好幸福哟,电话听都听得见热闹。”
“你就不幸福吗?然然这么漂亮,都被你骗到手了。”
“啥也不说了,都是眼泪,别忙,你听个声音。”我听到了机场广播那软绵绵的声音,马上问到:“你在机场?”
“嗨,我跟然然都在机场,准备到她家去吃晚饭,然然,跟庄哥打招呼。”
然然的声音:“庄哥,过年好,给你拜年了。”
“可惜红包送不到你们手上。你们怎么大年初一还在机场?”
“庄哥你不知道,李茅这个传统守旧的家伙,本来说过年,选定一家过就行了。他非要大年三十在他老家,正月初一到我家,这不,航班有点晚点,估计我们回家吃晚饭,有点悬了。”
“你把电话给李茅,我要说说他。”
“喂,庄哥,有何指示?”李茅的声音。
“伙计,大过年的,你玩空中飞人,你不会把你父母提前接到北京过年,大年初一再到然然家,少跑一趟不行?”
“哥,你不是没看出来,我老头子是个守旧的人,非要在老家显摆,这意思,你懂的噻。况且,我们公司要上市了,工作紧张得很。腊月二十八才放假,他们来北京,也没功夫陪他们。我们正月初三就要上班,兄弟也不容易啊。”
我理解,李茅和然然他们这些年轻精英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以超乎寻常的劳动强度和智力输出,中国才新近产生了大量的新科技公司。中国从九十年代以来,大量的大学扩招,虽然有点良莠不齐,但也培训了大量的理工人才,这如此大基数的竞争中,许多优秀的年轻人用智慧、探索和拼搏,为中国产业和科技的进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们是中国新的脊梁,他们努力向前冲,中国奔跑的速度就慢不下来。
当然,我也接到张思远问候的电话了,他让我代问妍子好。他在老家和父母在一起,他刚打完一盘游戏,我问他是什么游戏,他说是“红色警戒”,这款游戏比较老,需要在电脑上进行,但在一些年轻人中比较受欢迎。由于游戏占用的内存比较大,所以现在的手机支撑不了。我在想,如果技术进步,手机的内存和速度提升后,估计有一天,也能支撑这样的大型游戏时,那么,是不是有更多的年轻人,整天抱着手机玩呢?
有需求就有商机,成功的商人,应该主动创造需求。这是我突然冒出的想法。
比如,思远玩的“红色警戒”,是款战争游戏,火爆到现在,绝对是个奇迹。这里有个现象,就是当过兵的人一般不玩战争游戏,但没当过兵的人,或者说在社会上越是比较宅的人,越喜欢战争游戏,因为他们需要将生活情景完全移置,在全新的自己最不熟悉的战争场景中,寻找价值感。我在想,战争游戏估计是今后游戏中的一个主要类别,开发它,绝对有很大商机。
其实除了这些人,我还很想念张老师,还想念二娃,张老师在哪儿呢?你应该给我个线索,这么多年的恩情,我现在有条件了,我想报答。二娃,你在哪儿呢?我们是否还可以像当年一样打闹,像当年一样疯狂地玩泥巴?你们,几乎是我少年时期最美好的亮色了,你们给我这么多帮助和理解,却什么也没得到。我现在什么都有了,想和你们分享,想让你们看到我的快乐,你们却找不到了。
“给每一位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海子的这一句诗,让我痛彻心扉。
当春节的烟花响起,我们都爱总结自己。他们总结一年,我在总结一生。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仿佛变成了一只孔雀,飞到了童年的老家。这个场景似乎原来发生过,二娃家晒被子,被面上有一支孔雀,当时我不太懂它叫什么,就问二娃的姐姐,她比我高几年级,在我面前属于有知识的人。她煞有介事地跟我介绍:“这叫磅头鸦,非常厉害,头特别硬,跟其它鸟打架,就用头撞。它这铁头,连人都撞得死。”说得我充满敬畏,世上还有这种神奇的鸟,怪不得可以画到被面上。我真相信了。这次在梦中,我变成了孔雀,又看到了二娃的姐姐,我想对她说:“我认得孔雀了,不叫磅头鸦,你骗我,我都相信了。”结果,嘴里发出的声音是鸟叫,她根本没理我,我就从上空飞过去了。
从梦中醒来,身边的妍子呼吸均匀,她无法知道,我此时的心情。我想起了我父亲教给我的一个笑话,真是苦中作乐的段子啊。他形容了山后树林小鸟们的叫声。布谷鸟儿叫到:“卖屋,卖屋。”黄鹂鸟说:“我来给你写约,我来给你写约。”知鸟推销它的生意:“配钥匙,配钥匙。”这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从远处急忙飞来,边飞边喊:“留个墩墩,留个墩墩!”这是来捡漏的。
那么苦的生活啊,那么苦的父亲,为了让我高兴,编出这个段子,也许费劲了他多少天的智慧和聪明。我眼泪默默地下来了:爸,你受的苦,我要帮你把福享回来!
妍子在我控制不住的抽泣声音醒来,她帮我擦泪:“想你爸了?”
“嗯”,妍子是最懂我的人。
睡不着了,妍子也睡不着了,她说到:“哥,讲讲你的童年吧。”
我给她讲了二娃的故事,讲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割草的经历。讲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较劲、互相安慰的经历。讲我当年对他的羡慕,现在对他的思念。讲我有一天与他重逢时,我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没有拘束地进入到年少的时光。
“哥,你们肯定能。”
“为什么呢?”
“因为,你一直没有中断对他的思念,他肯定也没有。”
心情释放后,进入睡眠就非常简单,况且,还有妍子的安慰和她温暖的怀抱。
岳父母回北京后,我们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习惯。宋姐回来了,她说这是第一次,她回家过了个整年,非常感激我们。她还带了些腌鱼、干笋之类的东西,我吃起来非常高兴。在我们四川老家,过年前都要腌制猪肉香肠,还要用烟熏,以利于长期保存。虽然在温州不怎么吃这些,商场也有卖的,我们也不怎么买。但吃到腌味,过年的口感也就回来了。
春节后北方下雪,南方多雨,上午一般到厂里去一两个小时,下午就在家看书喝茶了。妍子用来逃避苦闷的毛衣继续打了起来,只是念珠不离手,有时缠住毛线。我要帮她解,她不干,自己细细的动作,慢慢地理清,沉静而从容,让我看到她另一种静态的美。
我开始看南先生的《愣严大义》了。我知道有《愣严经》,看原始经典肯定比看大义解释更正宗,但我自觉自己根本没有资格和修为,可以看这种经典,连打坐都没理顺的人,哪有能力按经典修习呢。
看南先生的书有个感觉,就是轻松。他在讲故事,他在打比方,这是普及本,犹如一个科普作家,仿佛也是一本童话。《小蝌蚪找妈妈》的即视感,让人非常舒服。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人。阿难,佛教中的著名人物,佛祖的兄弟,长期在身边服侍佛祖的人,记忆力超群,可称得上学霸,但修为一般,所以总犯错误。
他犯的错误我也犯过,几乎所有男人都有可能犯。他被美女迷住了,我也曾经是那样。想到这里,不禁一笑。
当时,阿难已经跟随佛陀有好几年时间了,可以说是修行有一定基础了。当时的阿难,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佛教的威仪感、作为王子的尊贵感,是自然流露。他在一天中午托钵化缘时,被城里美女摩登伽女看上,美女与俊男,本身就容易出事。况且,这美女还有外道符咒,估计比我遇到那个所谓的地煞符有用,念得阿难五心不定,神魂颠倒。被其勾引到床上,几乎就要破戒了。
佛陀看到阿难没回来,当然他用慧眼一看,知道事情不好,叫来文殊大士,前去解救。文殊菩萨何许人也?智慧第一的神仙,当然就迅速运用神通,解救了阿难。他将阿难带至佛前,接受佛的训导。
但是,爱情,总是让人疯狂的,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摩登伽女不是善茬,也一同跟来,仿佛要用爱情来战胜佛法。是的,年轻的人啊,总是以为爱情是无敌的。
佛陀没有直接批评,直接给出对错的判断。就冲这点,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只是给阿难提了一个问题:“你当年为什么要跟我出家呢?”真可谓是循循善诱。
我估计阿难当时心中也有所不服,也比较硬气。因为他是佛陀的兄弟,所以敢于当面硬刚:“我当年看到你回来,你的形象如此庄严,我心生欢喜,所以就跟你出家了。”
这真真的是实话,这不像是老师与学生间的讨论,倒是像兄弟之间的拌嘴。
“那你用什么看,用什么喜欢呢?”佛陀这样问下去,是直接往根处打,根本没有转移话题或者偷换概念的机会。可见,佛陀的风格,直指人心。
看到这里,我知道,自己是在欣赏一场辩论比赛了。这场辩论比我在大学里看到的辩论难度高上百倍,因为没有正反方,没有任何预设立场。这怎么辩论法呢?立论没有,驳论如何展开?
我在大学观看学长们的一场辩论比赛,总觉得他们有点胡搅蛮缠的特点。总想在对方的立论中找错,穷追猛打;要不就是偷换人家的概念,比方乱飞;再则就是用自己也不清楚的特例,反证自己的观点。当时我就有一个感觉:辩论无真理,都是语言游戏。
但看到这场辩论,才知道什么叫高级,没有预设立场,没正反方,从问题开始,一步一步引出答案。虽然有辩论的输赢,但最终是引导出结论。当然,不用往后看,一定是佛陀赢,绝对真理嘛,人天导师。
有爱情的人是无所畏惧的,年轻人无所畏惧,特别是在美女的面前。阿难是勇敢的年轻人,他的回答直接而毫不躲闪:“我是用眼睛看,用心喜欢。”
接下来,人类辩论史上最精彩的一幕开始了。这就是书中描写的“七处征心、八还辩见。”
佛陀密不透风的提问,阿难尽一切想象和可能的回答,基本穷尽了人类在这个问题上所有有价值的思考。在这里,我才感受到,佛教在逻辑上、在思维上、在语言上,比我曾经看过的所有经典,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关于心在哪里的问题,进行了七个回合的交锋,以至于阿难理屈词穷。比如心在身内、身体外、身体内外之间等等,阿难穷尽了一切空间方位,都被佛陀一一完美驳斥。
关于用什么见的问题,进行了八个方面的讨论,以至于阿难自己都无法举出新的可能性了。比如,用眼见?用心见?用眼与心的神经根来见?可能性举完了,答案呢?
谁也不知道答案了。因为心在哪里?哪里都不对。用什么见?不知道用什么见了。难道我们没有心?没有见的功能了?
这样巨大的疑问出来,不光是当时的阿难及听法的大众,就是今天的我,也觉得难以相信。我终于明白了文大姐强调的:不可思议。
我突然想到,如果按他们辩论的方式来展开今天的辩论大赛,根本就无法辩论下去,因为没人能够说出答案。转念又想,辩论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佛陀只是通过辩论,来证明我们平时的所有关于心、关于见的观念,全部是错误的。
那么,正确答案呢?
此经话锋一转,进入一个巨大的结论:“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世界观的范畴。本来说心、说见,基本属于认识论的范畴,怎么突然跳到世界观上来呢?
我突然想到,所有认识的对象,都是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所有认识都会是错误的。这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啊。这才是经典,这才是大学问啊。
但是,我不懂,我不理解,为什么他这样说。万法唯心,我听说过这个词,但看上面两个结论,就令人震撼了。心不仅是宰一切的,而且是创造一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就好比天主教中的上帝。但他又说,心是不存在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世界不存在?难道是我不存在?难道是认识不存在?
一切皆空,我在哪里?
我不敢往下想了,因为思维的逻辑没有着力点。人的思维就像是个射线,从端点出发,你思维或习惯或爱好的偏好,就是你的方向,但没有端点,所有方向都没有出发的地方了。
但是,《愣严经》的原文,却是难得的古代美文,用词精当典雅,简直可以作任何文体的范本,这个译者,简直是个大文豪,不亚于韩愈了。
等我仔细查找它的译者时,才明白,这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本身佛陀的内容就是经典,译者又是三们高僧共同研究对照,执笔者,是大名鼎鼎的房融!房家在唐代,绝对是除皇室以外的第一精英家族,名相房玄龄的名字,任何一位历史爱好者都不陌生。房融的官职曾经位居宰相,其文化修养和思维能力,绝对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执笔这本经典的翻译,可以说是他在学术和宗教上最大的功德,也可以这样说,凭这部译作,他就可以称得上唐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了。他在书中的署名很长,但我要把它认真记下来,以不忘这位世匠的功绩。全称是:菩萨戒弟子前正仪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我为什么对这几位译者推崇那么高呢?是因为自己的经历。我看了不少外国名著,由于自己英语不太好,主要是看译著,但许多译著翻译得生硬难懂,根本无法看下去。
过去讲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对于信,就是要忠于原文原意,要忠于,首先自己要理解,不能生吞活剥。更不能不懂装懂,瞎子牵瞎子。对于佛经来说,如果不能做到信,那就犯了根本错误,这可是修行手册,不能代代害人,遗误千年众生,这个罪过,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所谓达,就是要通达。许多人翻译外国名著,信到是信了,不过大量使用中国人不习惯的从句复句,不加解释的专有名词,看起来打头,想起来头晕,好好的菜,让他烧糊了。所谓雅,就是要优美,要给人美感。外国名著肯定是优美的,要不然不成其为经典,但你翻译得白如开水、烂如枯草,几个中国人爱读?
要成为优秀的翻译家,必须是中外两种文字的大师,才能够传递出准确的美感。比如杨绛翻译的《唐吉诃德》,幽默风趣,简直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傅雷翻译的《飘》,名字就非常传神。英文原意是:随风而逝,他译成一个汉字:飘,神不神。中间的人名,所谓嘉斯丽、白瑞德,都适合中国人对人名三个字的习惯。我们看到的外国人,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这种功力,非大师不能。
但是,《愣严经》我是看不下去了,我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分析和理解基础,它已经把我平时擅长的逻辑思维的起点,都空掉了,我如何理解呢?
算了,看些其他的吧。好在,妍子和我的打坐,一直在进行。
第一时间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