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的话,显然给了张一鸣深深的触动。
直到多年之后,张一鸣已经完成对YY网络科技旗下那家专业的人工智能推送子公司的MBO之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念念不忘地转述了那天顾诚对他的当头棒喝。
所谓MBO,就是“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也就是公司的CEO这些人,从董事长、股东会手上把公司的大股盘下来,从而实现公司经营权、控制权和所有权的统一。
“传媒、教育、娱乐,这一切产业,归根到底是咨询和内容、从生产者的人脑灌输到消费者的人脑的过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拘泥于印刷、出版、网络电子展示这些模式。要从头到尾梳理整个产业在某个历史时代的最瓶颈环节是什么,最稀缺、也拥有最高附加值的环节是什么。而我们YY网络科技要重点提供的,就是这个最稀缺、最值钱的一环。至于其他苦力活儿,完全可以交给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配套商嘛。
终有一日,我们连小说都不用生产,让苦力们去写好了。我们连电影都不用拍,让苦力们去拍好了,我们只负责帮助其中的精品,从垃圾堆中杀出来,精确呈现到恰好喜欢他们的消费者眼前就行。”
这番话要做到,没有两三年时间,不足以期以小成。若是想臻于大成,五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顾诚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他说了要改革的事情,那就一定要改革。不管原来在内容生产侧有多大既得利益的管理层、执行层,但凡和顾诚的理念不合,那就一律雷霆处置,哪怕因此被逼到竞争对手那边也在所不惜。
腾云的创S和度娘家的ZH,乃至他们各家的视频网站,一时之间竟然也吸收到了不少业内资深骨干,作为人力资源上的新血,补充到了自己的团队中。
这些人暂时也会带走用户,制造貌似可以持续的虚假繁荣,一年半载之内哪怕推高腾云和度娘相关子公司的股价估值,也是没什么奇怪的。
但顾诚不为所动。
08年,这个金融危机和文化产业复兴的年头,就在这种暂时看不明朗的云波诡谲中渡过了。
第二年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同样因为蝴蝶效应而偏差颇多,让哪怕知道历史的顾诚也无法占太多好处。
但总的来说,该崩盘的国家还是那些。希腊之后,南欧四渣紧随其后,爱尔兰症候稍轻——这些都是看看财务报表就能看出来的,不属于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所谓黑天鹅,是意料不到的、猝然发生且对金融股债市场产生重大冲击的事件。而灰犀牛则是谁都看出只要不做改革、这事儿迟早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其发生早晚、具体时间点的事情。
顾诚虽然没有在金融危机中直接投机牟利,却是提前运筹准备了充分的抄底资金,大肆在欧洲传媒界扩张。欧洲本土化几个刚刚冒出头角的云音乐产品,诸如另一个时空的SPONIFY等等,都被顾诚的投资团队严密盯防、或收购、或投资、或打压,着实整顿了一番优势资源。
与此同时,顾诚在国内的即时通讯领域优势继续扩大,在内容产业方面倒是依然跟腾云、度娘呈现不明朗的胶着状态。
手机版的YY在这一年正式取代了另一个时空2011年后微信的角色,把各方便捷型功能优化整合,成了第一个人人都离不开的国民级应用——因为顾诚的影响,国内的3G网络商用化进程提前了大约两年,所以移动互联网APP的生态发展也随之提前两年,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何况手机版YY或者微信的需求瓶颈也仅仅只是网速,而非手机性能——手游类产品才是最吃手机性能的。因此只要网络质量提前两年优化,哪怕硬件差一点儿,这些IM软件也能顺畅地跑。
……
当然,所谓的“在内容产业呈现胶着竞争状态”,只是说的总体大趋势。是指那些量大管饱的小白游戏小白网剧小白网文方面,YY娱乐的营收并没有和对手拉开差距。
但是在质量上,一贯秉持小而美、坚持不向商业妥协的YY娱乐,还是颇出了一些精品的。在音乐领域,国内有许松之流的新原创音乐人被发掘、签约;在日韩也颇多新人SOLO创意者投奔了YY云音乐的麾下。
除了“华夏好声音”和“K-POP-STAR”、“AKB48”之外,YY影音部门在刘慧、林志凌、高大松的运筹下,又扶持资助了好几项小众、专项的音乐选秀、研讨节目。
相比于“华夏好声音”,这些新节目或专注于摇滚,或专注于民谣,或专注于嘻哈POP,总而言之都是只专精一种风格的细分市场先行者。
这些节目刚出来的第一年,乃至第二年,毫无疑问都是要为顾诚赔点钱的。毕竟一个国家的国民音乐欣赏素养,不是那么快容易培养起来的。09年的国人,哪里会在乎自己听的音乐是什么流派、什么风格?至少10几亿国人都只要音乐听着顺耳就行了。
历史上摇滚民谣嘻哈这些细分市场的窄众重垂、深耕细作,怎么也得2013年之后才冒头、2015年后才培养起愿意掏钱的市场受众人群。如今即使顾诚致力于提高国民欣赏素质,先赔本赚吆喝三年,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幸好,如今放眼国内,也就顾诚赔得起这每年十几亿人民币的开支。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连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需要有洛伦佐.美第奇这样的大富豪赞助,才能流芳千古。
顾诚已经是亚洲首富了,花点儿钱,被后世之人以“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总设计师”铭功史册,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音乐、游戏领域,在电影产业这个顾诚当年起家的地方,他也颇投资了几项情怀之作。
2008年年底,顾诚就找到了已经在前一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语圈导演一哥、湾湾的李桉导演,拿出一个从好莱坞买来、被他自己高屋建瓴魔改了一番的本子,跟李桉讨论合作。
或许是因为顾诚本人也拿出了《三丁目的夕阳》这种囊括了包括金麒麟奖在内的多项东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更是血洗了扶桑电影学院奖。
他好歹也是证明了自己在电影圈子里的眼光、价值和水准,不会再被艺术家当成一个只有钱的外行狗大户。
所以,即使是已经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同样正如日中天的李桉,也没敢再摆架子、跟上次那样推个蔡明量出来糊弄。
李桉亲自飞到钱塘求见了顾诚,看了这个名叫《艺术家》的本子。
“这是一部默片,我们要做的就是突出‘在有声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有声电影依然是不能完全替代默片的艺术效果的,比如只能用同期声、录音效果不佳、演员的表情渲染能力下降……’这些比较优势。要在这部电影里面,尽量把有声电影早期的局限性,重新100%润物无声地浮现出来。
好莱坞上了年纪的评委们,是很喜欢这种致敬‘末路英雄最后闪光点’的怀旧艺术片的。而我们要做的还不仅与此,要利用这部片子以古讽今。让目前还因为传统媒体衰落、互联网传媒兴起而不知所措的人,藉此看清哪些艺术形式的特点是没法互联网化的,是移动互联网到来后‘它们被比较优势拼掉皮肉血管后、剩下来的骨、神’。
让我们站在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用自嘲的语气,为互联网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开个扬声器、放大镜,让传统媒体的人来这儿找自信,找出路。最后得出‘何须转型,只要自然生长、找到自己价值’的道理——当然,说理不能太硬,故事还是要圆润一些的。如果你对本子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和我交流。”
顾诚和李桉导演的第一次会面,他就开诚布公地把他的全部想法和盘托出。李桉这种最喜欢发掘正常历史观反面被湮没价值的大导演,果然是瞬间被顾诚的想法吸引出了兴趣,当场拍板一定通力合作。
李桉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然要拍默片,那就回到胶片时代,就用黑白胶片拍!所有新技术手段都不用上,就回到80年前、1930年代的好莱坞技术拍!我想办法去弄那些老值钱的古董设备,不过经费上可能会……”
顾诚当即表示:“不要考虑钱的问题。”
哥一个保底估值五六百亿美元资产的人,还用在乎一部自己的情怀电影花多少预算么?
《艺术家》这部电影,在另一个时空原本该是被法国大导演迈克.哈扎纳维希乌斯拍出来,由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主演的。在2012年狂揽了第84界奥斯卡奖的五项奖项,包括当年的最佳影片。
片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1927年时当红的好莱坞默片巨星乔治.瓦伦汀,才华洋溢,无人不识,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女影迷佩姬.米勒。佩姬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走红但无人提携。乔治偶然拉了女新人一把后,谁知佩姬抓住机会就此走红,数年之后声望已经和乔治相去不远。
但是乔治本人却是一个古板的、恪守默片表演方式的演员。随着1930年代有声电影的崛起,佩姬及时跟上了时代,继续走红。乔治却就此没落,始终在反思有声电影的短处。最终在片尾经过多次磨难,乔治在领悟了新旧艺术的融合之道后,才慨然开始出演有声电影,和佩姬继续相伴公事。
让杜雅尔丹版本的《艺术家》,虽然也有一些“薪尽火传”的意思,但要论立意高远,肯定是不如顾诚魔改之后的版本的。这也是老派艺术家的短板,因为他们不了解新事物,也就很难分析“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旧艺术形态残存的比较优势”这个问题。
顾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度拔高的,目的也是奔着奥斯卡奖去的。
对于演员的选角,他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委婉地说,如果可以给权宝雅一个角色,那就最好。
李桉一开始自然是不太愿意这么干的。毕竟权宝雅虽然演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资历实在是太浅了,学历也不够科班。后来虽然上了三年音乐演艺类的大学,系统恶补了一番,但这年头电影类名校的优秀学生还少么?而这种要冲击奥斯卡奖的电影,又怎么是小角色可以撑起来的。
然而后来经过一番细细揣摩,李桉也不得不承认,《艺术家》这部片子的设计,还真挺适合给权宝雅一个角色的。
首先,这是一部默片,而眼下已经快2010年代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演过默片的专业演员,至少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人,早就老死了。
所以,这个地球上,没有人对演默片是专业的,所有名演员都得从老片子上反复看反复学,并且啃前人的著作。换句话说,所有人在这方面都被拉回了同一个起跑线,而此时一张白纸形态的女演员,显然是有一些优势的。
其次,默片因为没有台词,所以需要演员的表情尽量浮夸一些,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传达艺术效果——如果没看过默片,没什么概念的,大概可以回忆一下米国老动画片《猫和老鼠》,那玩意儿上,汤姆和杰瑞的戏几乎都是没台词的,只有配乐,可以视作默片(大狗副警长的戏不算,那个是有台词的)
而国人乃至米国、扶桑的艺术家,对东夷演员平素最大的抨击,就是“表情浮夸、表演做作”——这个其实跟东夷语本身同音异议词太多、语言表意浓度不足有关系,所以东夷人平时说话不得不和含了一口热水、随时会被烫死那样语气浮夸。以至于到了演电影的时候,那几十年来积累的坏习惯也改不掉。
但是,一旦到了默片模式,表情和肢体语言浮夸、做作,就从一个劣势变成优势了——夷语的表意浓度却是渣渣,但总比默片的没有语言要好。
最后,片中的女主角佩姬,一开始在落魄状态下,只是一个舞姬,因为跳舞跳的好才偶然被乔治发掘,演了个女配角起家。而权宝雅的舞技早已是亚洲天后的级别,这方面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本来毫无机会的权宝雅,却因为谁都没拍过默片、大家都是一张白纸;默片需要东夷式的浮夸表情、肢体语言;乃至女主角必须能歌善舞……这么三个因素一加成,看上去倒是颇为合用。
李桉最终选择了接受顾诚的推荐。
纯粹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考量,而不是因为投资人的压迫。
这部片子最终在09年年初开拍,当年就拍完了。因为是黑白胶片拍摄的默片,也不存在什么繁冗的后期制作,稍微剪辑一番就能上映,连复杂的配音工作都不需要,就一条背景音乐的音轨从头通到尾。
权宝雅的造型被进行了修饰,通过化妆使之看上去像是一个明治时代就移民了米国的扶桑N代混血儿,以便契合1930年代的米国社会——那个年代连排华都还没过去呢,在米国的华夏人和东夷人毫无地位可言,也就融入代数多一些的扶桑移民混血后裔,才有可能混进好莱坞白人圈子。
顾诚因为不想演外族人,最终没有参演,只以编剧身份跟完了这部片子。大部分工作都是李桉处理的,他并没有花太多精力。
拍完之后,他关照调整了一下上映期,确保拿去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首映展出,以满足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精神洁癖要求。而后再拿去2010年2月的奥斯卡参赛。
……
拍完《艺术家》之后,攒够了电影经验的顾诚,总算准备来花点儿业余时间,弄一部他人生唯一的“自编自导自演”电影。
他选中的剧本,是从好莱坞买来的《在云端》。这部片子的剧本成文很早,如果不是被顾诚买下,09年就已经该被派拉蒙公司给拍了。如今因为顾诚的截胡,才拖延了下来。
这是一部讲述社交网络对人际交往和人力资源工作影响的电影——在米国,原本有很多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类似于国内的猎头公司,专门负责帮大企业提供招人和炒人的外包业务——跟国内猎头的唯一区别,只在于米国的人力资源公司不光要招人,还要帮炒人。
因为米国有强大的劳工权益保护法案,还有强大的工会,所以在米国企业开除人很难。而国内因为资本方强势得多,炒人方便得多,所以猎头公司就没这块业务了。
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上,片子的主角本该是好莱坞老戏骨乔治.克鲁尼演的。如果按照原先的发展轨迹,这片子也可以拿到6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女配,并且成功在“最佳编剧奖”环节获奖。
片中乔治克鲁尼演的主角瑞恩,就是一个专门帮人力资源公司给客户炒鱿鱼的“解雇专员”,他懂得非常精湛的安慰人的话术,每年在米国各地当空中飞人,飞来飞去解雇人。
后来随着社交网络和视频聊天的崛起,人力资源公司的管理层觉得让员工飞来飞去出差、面对面倾听被解雇人的心理诉求,实在是太费事、办公成本太高了。结果就听信了一个有“新经济”、“互联网思维”的锐意进取女新人娜塔莉的意见,改为“在视频聊天中帮客户解雇员工”。
主角瑞恩觉得这样的工作太不人性化了,而解雇工作需要面对面倾听对方的心灵、感知对方的肢体语言小动作,坚决反对视频化解雇。管理层出于成本考虑不听,坚持让瑞恩带娜塔莉,实践视频化解雇。
最后,娜塔莉因为一场视频解雇中措辞失当、没有感知到被解雇者的轻生倾向,从而跳楼自杀后,才幡然悔悟,发现了“互联网碎片式的社交,自有其无法取代面对面真人交流的短板和不足”。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部反思“互联网和新传媒,在新时代下依然有哪些事情是做不到的”这个大命题的电影。非常契合顾诚的“拷问新时代和旧技术结合三部曲”的进程。
在《艺术家》这部片子上,跟着李桉鞍前马后实践学习了数月的顾诚,在导演的驾驭能力上自忖又提升了数成,所以他终于决定在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亲自担纲所有提纲挈领的指挥工作。
自编自导自演。
他亲自主演主角瑞恩。
让经过《艺术家》历练、演技又有长足进步的权宝雅饰演他的助手娜塔莉。
片子的立意,继续在拷问技术进步和人类需求这个大命题上狂奔。
从09年下半年开拍,加上精良的后期剪辑和音轨,最终可以确保在2010年上映、2011年参加奥斯卡。
顾诚知道,则是他本人在影视音乐圈亲力亲为的最后一作。
他从08年就已经是亚洲首富了。
等他拍完这部片子、参加完奥斯卡奖,那都是2011年的事儿了。
到时候他怎么也得是世界首富的有力竞争者了,真要是当上了世界首富,还继续亲力亲为拍电影,多少是有些惊世骇组的。
就让这部《在云端》,承载着他指导人类前进方向的理念,成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吧。
直到多年之后,张一鸣已经完成对YY网络科技旗下那家专业的人工智能推送子公司的MBO之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念念不忘地转述了那天顾诚对他的当头棒喝。
所谓MBO,就是“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也就是公司的CEO这些人,从董事长、股东会手上把公司的大股盘下来,从而实现公司经营权、控制权和所有权的统一。
“传媒、教育、娱乐,这一切产业,归根到底是咨询和内容、从生产者的人脑灌输到消费者的人脑的过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拘泥于印刷、出版、网络电子展示这些模式。要从头到尾梳理整个产业在某个历史时代的最瓶颈环节是什么,最稀缺、也拥有最高附加值的环节是什么。而我们YY网络科技要重点提供的,就是这个最稀缺、最值钱的一环。至于其他苦力活儿,完全可以交给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配套商嘛。
终有一日,我们连小说都不用生产,让苦力们去写好了。我们连电影都不用拍,让苦力们去拍好了,我们只负责帮助其中的精品,从垃圾堆中杀出来,精确呈现到恰好喜欢他们的消费者眼前就行。”
这番话要做到,没有两三年时间,不足以期以小成。若是想臻于大成,五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顾诚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他说了要改革的事情,那就一定要改革。不管原来在内容生产侧有多大既得利益的管理层、执行层,但凡和顾诚的理念不合,那就一律雷霆处置,哪怕因此被逼到竞争对手那边也在所不惜。
腾云的创S和度娘家的ZH,乃至他们各家的视频网站,一时之间竟然也吸收到了不少业内资深骨干,作为人力资源上的新血,补充到了自己的团队中。
这些人暂时也会带走用户,制造貌似可以持续的虚假繁荣,一年半载之内哪怕推高腾云和度娘相关子公司的股价估值,也是没什么奇怪的。
但顾诚不为所动。
08年,这个金融危机和文化产业复兴的年头,就在这种暂时看不明朗的云波诡谲中渡过了。
第二年随之而来的欧债危机同样因为蝴蝶效应而偏差颇多,让哪怕知道历史的顾诚也无法占太多好处。
但总的来说,该崩盘的国家还是那些。希腊之后,南欧四渣紧随其后,爱尔兰症候稍轻——这些都是看看财务报表就能看出来的,不属于黑天鹅,而是灰犀牛。
所谓黑天鹅,是意料不到的、猝然发生且对金融股债市场产生重大冲击的事件。而灰犀牛则是谁都看出只要不做改革、这事儿迟早会发生,只是不知道其发生早晚、具体时间点的事情。
顾诚虽然没有在金融危机中直接投机牟利,却是提前运筹准备了充分的抄底资金,大肆在欧洲传媒界扩张。欧洲本土化几个刚刚冒出头角的云音乐产品,诸如另一个时空的SPONIFY等等,都被顾诚的投资团队严密盯防、或收购、或投资、或打压,着实整顿了一番优势资源。
与此同时,顾诚在国内的即时通讯领域优势继续扩大,在内容产业方面倒是依然跟腾云、度娘呈现不明朗的胶着状态。
手机版的YY在这一年正式取代了另一个时空2011年后微信的角色,把各方便捷型功能优化整合,成了第一个人人都离不开的国民级应用——因为顾诚的影响,国内的3G网络商用化进程提前了大约两年,所以移动互联网APP的生态发展也随之提前两年,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何况手机版YY或者微信的需求瓶颈也仅仅只是网速,而非手机性能——手游类产品才是最吃手机性能的。因此只要网络质量提前两年优化,哪怕硬件差一点儿,这些IM软件也能顺畅地跑。
……
当然,所谓的“在内容产业呈现胶着竞争状态”,只是说的总体大趋势。是指那些量大管饱的小白游戏小白网剧小白网文方面,YY娱乐的营收并没有和对手拉开差距。
但是在质量上,一贯秉持小而美、坚持不向商业妥协的YY娱乐,还是颇出了一些精品的。在音乐领域,国内有许松之流的新原创音乐人被发掘、签约;在日韩也颇多新人SOLO创意者投奔了YY云音乐的麾下。
除了“华夏好声音”和“K-POP-STAR”、“AKB48”之外,YY影音部门在刘慧、林志凌、高大松的运筹下,又扶持资助了好几项小众、专项的音乐选秀、研讨节目。
相比于“华夏好声音”,这些新节目或专注于摇滚,或专注于民谣,或专注于嘻哈POP,总而言之都是只专精一种风格的细分市场先行者。
这些节目刚出来的第一年,乃至第二年,毫无疑问都是要为顾诚赔点钱的。毕竟一个国家的国民音乐欣赏素养,不是那么快容易培养起来的。09年的国人,哪里会在乎自己听的音乐是什么流派、什么风格?至少10几亿国人都只要音乐听着顺耳就行了。
历史上摇滚民谣嘻哈这些细分市场的窄众重垂、深耕细作,怎么也得2013年之后才冒头、2015年后才培养起愿意掏钱的市场受众人群。如今即使顾诚致力于提高国民欣赏素质,先赔本赚吆喝三年,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幸好,如今放眼国内,也就顾诚赔得起这每年十几亿人民币的开支。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连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需要有洛伦佐.美第奇这样的大富豪赞助,才能流芳千古。
顾诚已经是亚洲首富了,花点儿钱,被后世之人以“第二次文艺复兴的总设计师”铭功史册,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音乐、游戏领域,在电影产业这个顾诚当年起家的地方,他也颇投资了几项情怀之作。
2008年年底,顾诚就找到了已经在前一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语圈导演一哥、湾湾的李桉导演,拿出一个从好莱坞买来、被他自己高屋建瓴魔改了一番的本子,跟李桉讨论合作。
或许是因为顾诚本人也拿出了《三丁目的夕阳》这种囊括了包括金麒麟奖在内的多项东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更是血洗了扶桑电影学院奖。
他好歹也是证明了自己在电影圈子里的眼光、价值和水准,不会再被艺术家当成一个只有钱的外行狗大户。
所以,即使是已经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同样正如日中天的李桉,也没敢再摆架子、跟上次那样推个蔡明量出来糊弄。
李桉亲自飞到钱塘求见了顾诚,看了这个名叫《艺术家》的本子。
“这是一部默片,我们要做的就是突出‘在有声电影刚刚出现的年代,有声电影依然是不能完全替代默片的艺术效果的,比如只能用同期声、录音效果不佳、演员的表情渲染能力下降……’这些比较优势。要在这部电影里面,尽量把有声电影早期的局限性,重新100%润物无声地浮现出来。
好莱坞上了年纪的评委们,是很喜欢这种致敬‘末路英雄最后闪光点’的怀旧艺术片的。而我们要做的还不仅与此,要利用这部片子以古讽今。让目前还因为传统媒体衰落、互联网传媒兴起而不知所措的人,藉此看清哪些艺术形式的特点是没法互联网化的,是移动互联网到来后‘它们被比较优势拼掉皮肉血管后、剩下来的骨、神’。
让我们站在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用自嘲的语气,为互联网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开个扬声器、放大镜,让传统媒体的人来这儿找自信,找出路。最后得出‘何须转型,只要自然生长、找到自己价值’的道理——当然,说理不能太硬,故事还是要圆润一些的。如果你对本子有什么想法,完全可以和我交流。”
顾诚和李桉导演的第一次会面,他就开诚布公地把他的全部想法和盘托出。李桉这种最喜欢发掘正常历史观反面被湮没价值的大导演,果然是瞬间被顾诚的想法吸引出了兴趣,当场拍板一定通力合作。
李桉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然要拍默片,那就回到胶片时代,就用黑白胶片拍!所有新技术手段都不用上,就回到80年前、1930年代的好莱坞技术拍!我想办法去弄那些老值钱的古董设备,不过经费上可能会……”
顾诚当即表示:“不要考虑钱的问题。”
哥一个保底估值五六百亿美元资产的人,还用在乎一部自己的情怀电影花多少预算么?
《艺术家》这部电影,在另一个时空原本该是被法国大导演迈克.哈扎纳维希乌斯拍出来,由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主演的。在2012年狂揽了第84界奥斯卡奖的五项奖项,包括当年的最佳影片。
片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1927年时当红的好莱坞默片巨星乔治.瓦伦汀,才华洋溢,无人不识,偶然机会下邂逅了女影迷佩姬.米勒。佩姬热爱表演,立志要在演艺圈走红但无人提携。乔治偶然拉了女新人一把后,谁知佩姬抓住机会就此走红,数年之后声望已经和乔治相去不远。
但是乔治本人却是一个古板的、恪守默片表演方式的演员。随着1930年代有声电影的崛起,佩姬及时跟上了时代,继续走红。乔治却就此没落,始终在反思有声电影的短处。最终在片尾经过多次磨难,乔治在领悟了新旧艺术的融合之道后,才慨然开始出演有声电影,和佩姬继续相伴公事。
让杜雅尔丹版本的《艺术家》,虽然也有一些“薪尽火传”的意思,但要论立意高远,肯定是不如顾诚魔改之后的版本的。这也是老派艺术家的短板,因为他们不了解新事物,也就很难分析“在新事物的冲击下,旧艺术形态残存的比较优势”这个问题。
顾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度拔高的,目的也是奔着奥斯卡奖去的。
对于演员的选角,他也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委婉地说,如果可以给权宝雅一个角色,那就最好。
李桉一开始自然是不太愿意这么干的。毕竟权宝雅虽然演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资历实在是太浅了,学历也不够科班。后来虽然上了三年音乐演艺类的大学,系统恶补了一番,但这年头电影类名校的优秀学生还少么?而这种要冲击奥斯卡奖的电影,又怎么是小角色可以撑起来的。
然而后来经过一番细细揣摩,李桉也不得不承认,《艺术家》这部片子的设计,还真挺适合给权宝雅一个角色的。
首先,这是一部默片,而眼下已经快2010年代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演过默片的专业演员,至少都是七十多年前的人,早就老死了。
所以,这个地球上,没有人对演默片是专业的,所有名演员都得从老片子上反复看反复学,并且啃前人的著作。换句话说,所有人在这方面都被拉回了同一个起跑线,而此时一张白纸形态的女演员,显然是有一些优势的。
其次,默片因为没有台词,所以需要演员的表情尽量浮夸一些,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去传达艺术效果——如果没看过默片,没什么概念的,大概可以回忆一下米国老动画片《猫和老鼠》,那玩意儿上,汤姆和杰瑞的戏几乎都是没台词的,只有配乐,可以视作默片(大狗副警长的戏不算,那个是有台词的)
而国人乃至米国、扶桑的艺术家,对东夷演员平素最大的抨击,就是“表情浮夸、表演做作”——这个其实跟东夷语本身同音异议词太多、语言表意浓度不足有关系,所以东夷人平时说话不得不和含了一口热水、随时会被烫死那样语气浮夸。以至于到了演电影的时候,那几十年来积累的坏习惯也改不掉。
但是,一旦到了默片模式,表情和肢体语言浮夸、做作,就从一个劣势变成优势了——夷语的表意浓度却是渣渣,但总比默片的没有语言要好。
最后,片中的女主角佩姬,一开始在落魄状态下,只是一个舞姬,因为跳舞跳的好才偶然被乔治发掘,演了个女配角起家。而权宝雅的舞技早已是亚洲天后的级别,这方面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
本来毫无机会的权宝雅,却因为谁都没拍过默片、大家都是一张白纸;默片需要东夷式的浮夸表情、肢体语言;乃至女主角必须能歌善舞……这么三个因素一加成,看上去倒是颇为合用。
李桉最终选择了接受顾诚的推荐。
纯粹是站在艺术的角度上考量,而不是因为投资人的压迫。
这部片子最终在09年年初开拍,当年就拍完了。因为是黑白胶片拍摄的默片,也不存在什么繁冗的后期制作,稍微剪辑一番就能上映,连复杂的配音工作都不需要,就一条背景音乐的音轨从头通到尾。
权宝雅的造型被进行了修饰,通过化妆使之看上去像是一个明治时代就移民了米国的扶桑N代混血儿,以便契合1930年代的米国社会——那个年代连排华都还没过去呢,在米国的华夏人和东夷人毫无地位可言,也就融入代数多一些的扶桑移民混血后裔,才有可能混进好莱坞白人圈子。
顾诚因为不想演外族人,最终没有参演,只以编剧身份跟完了这部片子。大部分工作都是李桉处理的,他并没有花太多精力。
拍完之后,他关照调整了一下上映期,确保拿去当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首映展出,以满足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精神洁癖要求。而后再拿去2010年2月的奥斯卡参赛。
……
拍完《艺术家》之后,攒够了电影经验的顾诚,总算准备来花点儿业余时间,弄一部他人生唯一的“自编自导自演”电影。
他选中的剧本,是从好莱坞买来的《在云端》。这部片子的剧本成文很早,如果不是被顾诚买下,09年就已经该被派拉蒙公司给拍了。如今因为顾诚的截胡,才拖延了下来。
这是一部讲述社交网络对人际交往和人力资源工作影响的电影——在米国,原本有很多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类似于国内的猎头公司,专门负责帮大企业提供招人和炒人的外包业务——跟国内猎头的唯一区别,只在于米国的人力资源公司不光要招人,还要帮炒人。
因为米国有强大的劳工权益保护法案,还有强大的工会,所以在米国企业开除人很难。而国内因为资本方强势得多,炒人方便得多,所以猎头公司就没这块业务了。
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上,片子的主角本该是好莱坞老戏骨乔治.克鲁尼演的。如果按照原先的发展轨迹,这片子也可以拿到6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女配,并且成功在“最佳编剧奖”环节获奖。
片中乔治克鲁尼演的主角瑞恩,就是一个专门帮人力资源公司给客户炒鱿鱼的“解雇专员”,他懂得非常精湛的安慰人的话术,每年在米国各地当空中飞人,飞来飞去解雇人。
后来随着社交网络和视频聊天的崛起,人力资源公司的管理层觉得让员工飞来飞去出差、面对面倾听被解雇人的心理诉求,实在是太费事、办公成本太高了。结果就听信了一个有“新经济”、“互联网思维”的锐意进取女新人娜塔莉的意见,改为“在视频聊天中帮客户解雇员工”。
主角瑞恩觉得这样的工作太不人性化了,而解雇工作需要面对面倾听对方的心灵、感知对方的肢体语言小动作,坚决反对视频化解雇。管理层出于成本考虑不听,坚持让瑞恩带娜塔莉,实践视频化解雇。
最后,娜塔莉因为一场视频解雇中措辞失当、没有感知到被解雇者的轻生倾向,从而跳楼自杀后,才幡然悔悟,发现了“互联网碎片式的社交,自有其无法取代面对面真人交流的短板和不足”。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部反思“互联网和新传媒,在新时代下依然有哪些事情是做不到的”这个大命题的电影。非常契合顾诚的“拷问新时代和旧技术结合三部曲”的进程。
在《艺术家》这部片子上,跟着李桉鞍前马后实践学习了数月的顾诚,在导演的驾驭能力上自忖又提升了数成,所以他终于决定在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亲自担纲所有提纲挈领的指挥工作。
自编自导自演。
他亲自主演主角瑞恩。
让经过《艺术家》历练、演技又有长足进步的权宝雅饰演他的助手娜塔莉。
片子的立意,继续在拷问技术进步和人类需求这个大命题上狂奔。
从09年下半年开拍,加上精良的后期剪辑和音轨,最终可以确保在2010年上映、2011年参加奥斯卡。
顾诚知道,则是他本人在影视音乐圈亲力亲为的最后一作。
他从08年就已经是亚洲首富了。
等他拍完这部片子、参加完奥斯卡奖,那都是2011年的事儿了。
到时候他怎么也得是世界首富的有力竞争者了,真要是当上了世界首富,还继续亲力亲为拍电影,多少是有些惊世骇组的。
就让这部《在云端》,承载着他指导人类前进方向的理念,成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吧。
第一时间更新《文娱救世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