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圣旨的含金量他比谁都明白,不过是新亭府的知府大人需要一个政绩来洗刷大槐村的事情,这才硬是推着他上台,不然的话皇帝哪里知道他这号人物。
虽说现在是被圣旨赞赏了,但实际上这样的赞赏大周上下不知道有多少个, 也就是戴河镇偏远才觉得稀罕而已。
当然, 大部分的品行牌坊都是下面的官员上推, 朝廷通过之后才建立的,赵九福的这个牌坊有御赐的名头在, 好歹是比旁人的含金量强一些。
即使如此, 赵九福若是上赶着与那位内侍打交道的怕也不能比被看上,说到底孝悌之家是虚的,秀才功名才是实在的,宫廷出来的人哪里会在意秀才两字。
赵九福琢磨着还不如识趣一点听知县的话, 说不定还能讨到好, 再者, 他也实在是没工夫出门, 圣旨赐下之后, 赵家简直是门庭若市, 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看热闹。
这个十里八乡可不是夸张的形容词, 而是写实派用语, 要说赵九福中秀才的时候, 那是全村人都过来贺喜, 那么现在至少会戴河镇听到消息的人家都过来了。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空着手来的,寻常人家就拎几个鸡蛋,抓一把青菜,富贵人家送的礼物就昂贵有些,不过大家显然都有分寸,贵的太过分的人家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是想要看热闹,毕竟这可是圣旨敕封的牌坊,他们过来能搭把手,将来说出去也有面子啊,值得说道一辈子的事情。
是的,在县太爷他们离开的当天,陈家村长就找上门来了,拉着老赵头一个一个老弟,满口说道:“赵老弟,这可是咱们陈家村的大事儿啊,上次说秀才牌坊你不同意,这次的总没有说道了吧,这可是圣人亲口赏赐的,今天就得动土造起来。”
老赵头已经欢喜的昏了头,哪里还会反对,他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商量怎么建,用什么建,建造在哪里比较合适。
最后一番商量下来,两个老爷子都觉得牌坊立在村口的位置最好,别人一来就能看见,至于材料自然是用最好的石头,这石头放的住,子子孙孙都能传下去。
原本的主角赵九福反倒是没什么事情了,他毕竟年纪还小,造牌坊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他能干的,最多也就是在那边转转鼓励一下士气。
不过比起在家里头待客,赵九福还宁愿去工地帮忙,就算是弄得浑身狼狈也无所谓,总比被人夸了又夸来的实在,他只嘱咐了老陈氏不可收太贵重的礼物,其他就不提了。
老陈氏也是个有分寸的,一般的礼就都收下,若是有人送了太贵重的,她也不会碍于面子收着,直说不敢收,怕污了圣上的夸奖。
几次之后那些人便知道赵家人的态度了,心中倒是有些佩服,暗道不愧是孝悌之家,这老太太看着只是个农家妇人,但也不眼皮子浅贪财。
他们那里知道,老陈氏瞧着那些昂贵金光闪闪的东西也心疼着呢,好歹她疼儿子的心情赛过了银钱,知道这些东西肯定是不能收下的。
再者如今赵家也不缺钱,不说之前赵九福给人画人像拿回家的银子,光是这次圣上就赏赐了一百两的牌坊银子,原本就是用不完的,后面戴知县又遣人送来一百两说是赏赐。
修建牌坊就是石材贵了一些,但那矿场的老板一听说是修建牌坊,给的价格都优惠了几分。至于人工费,来帮忙的人都说不要,硬是要给反倒是生气。
最后赵家只得准备好一日三餐给来帮忙的人,想着等最后结束了一人再给一个礼包,总不会太亏待了大家,最后一算一百两银子都花不了。
这牌坊前前后后修了一个多月才总算是建起来了,赵家不吝惜材料,做工的人也仔细,虽说没有精雕细琢臻于完美,但看起来也古朴大气。
尤其是孝悌之家这四个大字,看起来尤其是风光,如今牌坊一立,使得陈家村也变得不普通起来,这段时间外嫁媳妇走娘家的几率都多了许多。
牌坊建完那一日,陈家村长愣是拉着老赵头喝了大半天的水酒,俩老头不知道为什么有说不完的话,说到最后还抱头痛哭起来,弄得老陈氏一边骂人一边收拾。
赵九福暗道他们这算不算喜极而泣,他不知道的是,老赵头勉强能算,陈家村长却不一定了,他这哭声中真带着几分惋惜,这么出息的后生为什么偏偏不是他陈家人呢?
牌坊一立,赵家倒是清净了许多,这一日老赵头早早的把几个儿子媳妇都喊了过来。
大约是被皇帝赞了一句孝悌之家的缘故,这些天赵家人越发的和睦了,赵老大赵老四家且不说,就是不爱来赵家的丁氏如今都常常过来,一口一个娘喊得亲热,邓氏就更别提了,对外满嘴说自己也孝顺,对弟弟又有多好,小心思都少了几分。
毕竟都是好的变化,老赵头对此也乐见其成,这一日喊大家伙儿都过来不是为别的,而是因为之前老陈氏尝试着制作的蜜饯已经好了,他们尝过之后都觉得味道不错。
原本早就该好了,只是今年赵家事情多,先是赵九福得考试,后头四个媳妇陆续怀孕,后面又出了牌坊的事情,弄得老陈氏差点没把蜜饯给忘了。
“爹,娘,阿福。”赵家兄弟纷纷落座,分家之后板凳一直都不够了,赵家男人不约而同的把位置让给媳妇,自己就站在旁边,赵老大不讲究,索性擦了擦地面就盘腿坐了下来,其余兄弟顿时有样学样。
老赵头扫了一眼几个儿子,又看了看挺着肚子的几个媳妇,这才开口说道:“这是你们娘做的蜜饯,你们啥都别问,先过来吃一颗尝尝。”
赵家兄弟满肚子的疑问,暗道莫非二老把他们喊过来就是吃蜜饯,不过老赵头都这么说了,他们就真的开始吃,这一吃倒是觉得味道真不错。
等他们一个个都吃了,老赵头就问了:“尝完了,觉得味道怎么样?”
赵老大顿时抓瞎,跟着老爹大眼瞪小眼:“好吃是挺好吃的,就是不顶饿。”
赵老二以前在镇上杂货铺也卖过一些蜜饯,倒是有几分考究:“这蜜饯的味道很正,带着几分胃酸,吃一颗就开胃,质量很是上陈。”
赵老三一听质量好,赶紧又吃了一颗,这才说道:“确实是好吃,爹,这也是被人送来的吗,估计是府城买的吧,咱戴河镇可没这么好吃的蜜饯。”
赵老四却有些奇怪,他在新亭府也打探过蜜饯生意,总觉得味道不太一样:“爹,您就别卖关子了,我们都觉得好吃。”
老赵头眯了眯眼睛,赞扬的看了一眼赵老四,暗道自己几个儿子里头,除了阿福之外也就是老四脑子最聪明,老二也还成,就是不贴心。
“之前你们弟弟去府城考试的时候,在书店废书里头翻到一本做蜜饯的秘法,他就想法子带了回来,我就让你们娘试试看,如今倒是真做了出来。”
“这,这个是娘做的?”赵老大惊讶的问道。
不是他不信任亲娘,而是蜜饯制作不容易,这可不是简单的晒干就成了,若是如此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做,村里头也有一些婆娘手巧,每年秋天从山上弄一些野果子来自己做蜜饯,但味道都一般,比不得如今他们吃的好。
老陈氏翻了个白眼,瞪着大儿子骂道:“怎么,不是我做的还是你做的不成?”
赵老二脑子灵活许多,想了一下疑惑的问道:“爹,娘,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我们做这个蜜饯的买卖?”
老赵头点了点头,旁边的赵老大就急了,问道:“爹,这怎么能行,咱们阿福是读书人,如今还是圣上亲口夸过的孝悌之家,怎么能去从商?”
老赵头也瞪了一眼心急的儿子,说:“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再想想这事儿能不能行。”
“咱家现在确实是有银子了,但这银子都是阿福赚回来的,自然得留着给他将来赶考,别的不说,若是去京城赶考的话,还不得准备个百八十两的银子?”老赵头反问道,一群儿子都默认了这话,他们自然不会知道老俩口如今藏着的银钱都不只三百两了。
老赵头继续说道:“分家这几年爹也看着,光靠种地的话能得几个银子,你们一个个养儿育女的都不够,更别提其他的了,难道你们就不想多挣点钱?”
自从赵九福读书出息了,他知道这些儿子也有过送儿子读书的念头,只是碍于银钱不凑手,或者孩子年龄大了才没有行动,如今几个媳妇又怀孕了,这事儿肯定又会被提起。
“经商自然是不能的,不然以后咱娃娃都不能读书了。”老赵头自然也反对经商,却说道,“可咱们自家包一个山头,种上果树,果子下来了做成蜜饯,到时候再卖出去,也不能算是经商吧,这个让你们弟弟来讲。”
赵九福早就研究过这个,很快就说道:“大周朝与前朝不同,对商人的限制少了许多,吃什么穿什么几乎没有定例,不过真正的商籍之人,三代之间不可参加科举。”
旁边的赵家兄弟听了就有几分着急,赵九福继续说道:“哥哥们先别着急,听我继续说。虽说如此,但其实像二嫂娘家那般,在镇上开一个小铺子过活的,在本朝并不算是从商。”
虽说丁氏娘家也会被称为小商小贩,但其实算不得真正的商人,不然的话赵九福去参加科考也会有一定影响,这也是大周朝律法变化之后,对商人的限制变得少了。
“大周律明文规定,从商盈利超过百两纹银一个月,才会纳入商籍。”赵九福说,“咱们买山头种果树,算是农业,是地主,不算从商盈利的,只是直接售卖蜜饯的时候才会算。”
还有一个更保险的方法就是,他们只从事蜜饯的加工工作,直接将蜜饯售卖给外来的商人,这样一来这就是农业收入,算不得从商的,只是赵九福觉得这样自家的利润就更小了,原本蜜饯就不是多么暴利的行业,想要超过一个月收入超过一百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他说完,老赵头拍了一下烟杆子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老俩口拿出一部分银钱来,你们各家各户再凑一凑,到时候把后山给包下来种果树,就种桃子李子杏子这些常见也好侍弄的,蜜饯的方子就算是你们弟弟白给的,到时候蜜饯做好了卖了钱,大家伙儿按照份子来分,谁家也不占便宜,其他的你们能不能赚到更多,那就看你们自己了。”
老赵头把话说得明白,很快就让几个儿子媳妇回去想一想,想明白了就来跟他说。
等几个儿子走了,老赵头才问道:“阿福,你知道为何我不提让你二哥做生意的事情吗?”
赵九福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反问道:“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单单让二哥做后面的蜜饯生意,其他的哥哥心里头不痛快,觉得他赚的更多,二哥也不一定能满意。”
老赵头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就是如此,所以反倒是不如大家分摊比较好,若是老二家的有本事把后面的蜜饯都吃下,那是他厉害,若是不能,咱们家的东西好也不怕卖不出去,再说了,这样一来也不会被人说经商。”
赵九福立刻给他爹比了个大大的手指,暗道姜还是老的辣。
另一头,赵家几兄弟自然各有商量,赵老大和小陈氏都觉得跟着爹走准没错,那蜜饯确实是好吃,他们家儿子多,如今肚子里还有一个在呢,能赚钱总归是好事,只是他们家底子薄,也不知道能拿出多少银钱来。
赵老二确实是想把蜜饯吃下来,但现在说这事儿为时过早,丁氏倒是有些主意,但生意上的事情她向来听赵老二的,见他分析的头头是道,倒是也不反对参股。
赵老三跟赵老大的心思一样,邓氏琢磨着若是大伯小叔妯娌都同意的话,她总归不能反对的,那不是显得她特别不孝顺吗,她好歹也是皇帝夸过一家子里头的一个,可不能拖后腿。
赵老四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他比老赵头更有自信,那蜜饯口味不错,总不至于卖不出去的。至于山地,他们这块的山地便宜的很,不值什么钱,就算是全亏了他们家也受得起,当然亏损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一时间更新《农家考霸(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