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多尔衮请来了一路有力援军,在场的诸位王爷、贝勒都松了一口气,实在是金华贼战斗力过于可怕,没有强力援军的话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对付承天朝发动的新一轮攻势。
过去皇太极当国的时候,一场大战大清一般只战死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如果阵亡者破千基本就是灭国之战的配置,哪怕是松山、潼关、一片石大清军的阵亡数字都有限。
但是跟金华贼开战之后形势完全变了,一场大战下来折损几千人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若是处置不当就是一场大战折损几万人,杭州之役、湖州之役、溧阳之役、苏州之役、南京之役都是如此,哪怕是一场普通战斗都有几百人的伤亡。
再这么打下去,皇太极给大清国攒下来的家底恐怕就要荡然无存,因此多铎第一个开口问道:“是哪里来的有力援军?对付金华贼可不能让阿猫阿狗来应付!”
他虽然不相信多尔衮会变戏法一般变出一路极其有力的援军,但若是有这么一路援军形势或许就不一样了,而多尔衮非常明确地问道:“你们都知道左梦庚吧?”
左梦庚就是左良玉的儿子,左良玉死后就由左梦庚负责统领左良玉全军,只是左梦庚很不争气被黄得功击败,接着又在九江降清并被编入了八旗牛录。
但是在场的王爷、贝勒听说多尔衮所谓“有力援军”只是左梦庚所部,顿时觉得十分失望,马上有人问道:“左梦庚才几个牛录?这不能叫有力援军吧!”
左梦庚降清以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就采取兵将分离的战术,包括左梦庚在内的左良玉部高层被调往北京编成牛录,而左良玉所部主力则在阿济格与多铎的调度下在湖广、江西作战,现在左梦庚手下也只有十几个刚刚编成的汉军牛录。
虽然这十几个牛录都是大清国特意采用掺砂子的策略编成,其中有很多骨干是辽东旧人,不管是忠诚度还是战斗力都胜过了一般的绿营兵与新附军,但是这样的牛录战斗力连入关之前编成的汉军牛录都比不上,何况是对面是遇上满洲八旗往往都能一定而胜的越明军。
而多尔衮已经想到了大家的反应,所以第一时间就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左梦庚总共有十八个牛录,本来是分隶各旗,但是为了对付金华贼我觉得与董源所领牛录集中使用。”
一说到董源这个名字诸位王爷、贝勒就明白了,都觉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毕竟董源这个名字在外人耳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诸位王爷、贝勒不但都知道这个名字,而且也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叫佟养甲。
没错,董源的真名叫佟养甲,他出自辽阳佟氏,正是大清国潜伏在明国的高级间谍,辽宁佟氏勾结努尔哈赤叛乱之际,他以“避祸”名义入关并化名董源投入左良玉军中多年,不但步步高深并深得左良玉信任,做到管盐副总兵的位置。
但他既然是大清国的高级间谍,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不断向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传递机密情报,去年在倾覆弘光朝这件事上佟养甲更是出了大力,当时满洲贵族已经决定让佟养甲认祖归宗恢复满人身份,甚至准备让他出任一省督抚。
只是谁也没想到倾覆弘光朝之后反而惹出了厉害无数倍的刘永锡,现在诸位王爷、贝勒都觉得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当见好就收让福王去对付刘永锡,而佟养甲认祖归宗的事情也只能暂时告一段落,毕竟董源这个汉人身份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事实也是如此,大家都觉得左梦庚手上虽然有十八个牛录但还是不堪大用,但是让左梦庚与佟养甲合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左梦庚暂时只能算是一个外人。
他当初不但败于大清军甚至还败在黄得功之手,绝对是不堪大用,由他统领这十八个牛录也未必十分可靠,但是他与佟养甲的五个牛录合编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毕竟佟养甲的公开身份还是董源,不但是汉人,而且还是左良玉当年手下的管盐副总兵,跟左梦庚手下十八个牛录从某种意义来说完全是一家人,由他来监视左梦庚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而且佟养甲的五个牛录虽然也是左良玉旧部,但是只有诸位王爷、贝勒知道这些所谓“左良玉旧部”当中至少有两三成是跟随佟养甲多年的辽东旧人,是大清国绝对值得信赖的力量,两军合营之后力量必然倍增。
因此代善觉得多尔衮的方案很有可行性:“这主意是不错,但就是董源麾下只有五个牛录太单薄了些,应当让他想办法招募旧部多编几个牛录!”
而多尔衮马上说道:“嗯,左梦庚与董源合营之后,应当有三十个牛录才行!”
即使对于鼎盛时期的大清国来说,三十个汉军牛录也是相当强大的力量,因此诸位王爷、贝勒都觉得这确实是一支有力援军,但是多铎经受了越明军的无数次打击,觉得光是三十个牛录的汉军并不能解决问题:“三十个汉军牛录恐怕不行,应当再多添点兵马!”
多尔衮信心十足地说道:“豫王的想法和我一样,除了左梦庚与董源之外,耿继茂也要与他们合营!”
耿继茂就是耿仲明的儿子,虽然耿仲明死于江宁之役,所部兵马也几乎全军尽没,只有百八十人逃了出来,但是耿仲明毕竟在北京与关外留了些种子下来,所以清廷第一时间让耿继茂继承怀顺王之侠,并将耿仲明旧部都交给耿继茂。
而耿继茂既然与刘永锡有杀父之仇,在这件事上自然表现得格外积极,除了想尽办法收容从江南逃回的耿仲明旧部之外还招募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共有新旧兵千余人号称两千之众,虽然力量稍显单薄,但是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外自然形势肯定不一样。
多铎当即说道:“耿继茂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后,确实是一路强力援军,不过我们应当要求朝鲜派援兵一起南征!”
多尔衮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已经让朝鲜派一千五百鸟枪手随军南征,但是最有力的援军还是在南面,豫王、肃王应当知道我在说哪一路兵马!”
虽然越明军已经一路打到了徐州,但是江淮之间仍然有不少流兵散勇活动,甚至有不少部队之前就是大清国的绿营兵、江南新附军,这些部队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实力最强甚至达到数千之众并占有固定地盘。
虽然大部分游杂武力迫于形势已经改换了越明朝的旗号,但是他们不但有着降清的黑历史而且还是越明军随时准备解决的杂系武力,所以一直跟大清国这边保持联络。
多铎、豪格都觉得多尔衮考虑得比较周全,所以站出来向大家保证有这么一回事:“确实这么一路义军准备在江淮之际揭杆而起,他们跟金华贼有着血海深仇,现在打出金华贼的旗号完全只是迫于形势,只是我们大举出征这路义军一定会响应我们。”
说什么“血海深仇”自然是胡说八道,这路部队之所以与多铎、豪格一直保持联系主要还是他们想继续保持现有的人马、地盘与绝对独立性,但不管是刘永锡、王普祥还是张博易,都不可能允许江淮之际有这么一支仅仅在名义上归顺承天朝的数千人武力,更不要说这支武力还有自己的地盘形同藩镇。
如果不是刚刚平定江北到处都是流兵散勇,张博易与王普祥肯定会第一时间出手解决这支武力,但依然要求接收行政权并对这支武力进行整编,而这支武力自然希望利用大清国来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但是听说在江淮之间还有这么一支援军之外,在场的王爷、贝勒终于满意:“既然有这么多路援军的话,不但要拿下徐州,最好是把凤阳、淮安甚至南京也拿下来,到时候跟金华贼谈判我们就可以占据主动了。”
虽然说是要隔着秦淮南北对峙甚至可以接受以黄河划界的结局,但是这些女真将领的内心深处仍然是极其好战想着把一切好处都占尽,他们总惦记着要消灭一切对手,最好是借这个机会重新拿下江南。
而多尔衮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所以才会提出再次南征的方案:“今年南征跟去年不一样,我们不但会大获全胜,而且还会见好就收!”
但是只有多尔衮才知道,他是想着打完这一仗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多铎、豪格、阿济格不是刘永锡的对手,但是他多尔衮出马就完全不一样。
他多尔衮就是这么一个天下无敌的男人,到时候他倒是想看看南朝的张皇后、朱皇后到底是如何国色天香。
多尔衮从来没有这么自信过。
过去皇太极当国的时候,一场大战大清一般只战死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如果阵亡者破千基本就是灭国之战的配置,哪怕是松山、潼关、一片石大清军的阵亡数字都有限。
但是跟金华贼开战之后形势完全变了,一场大战下来折损几千人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若是处置不当就是一场大战折损几万人,杭州之役、湖州之役、溧阳之役、苏州之役、南京之役都是如此,哪怕是一场普通战斗都有几百人的伤亡。
再这么打下去,皇太极给大清国攒下来的家底恐怕就要荡然无存,因此多铎第一个开口问道:“是哪里来的有力援军?对付金华贼可不能让阿猫阿狗来应付!”
他虽然不相信多尔衮会变戏法一般变出一路极其有力的援军,但若是有这么一路援军形势或许就不一样了,而多尔衮非常明确地问道:“你们都知道左梦庚吧?”
左梦庚就是左良玉的儿子,左良玉死后就由左梦庚负责统领左良玉全军,只是左梦庚很不争气被黄得功击败,接着又在九江降清并被编入了八旗牛录。
但是在场的王爷、贝勒听说多尔衮所谓“有力援军”只是左梦庚所部,顿时觉得十分失望,马上有人问道:“左梦庚才几个牛录?这不能叫有力援军吧!”
左梦庚降清以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就采取兵将分离的战术,包括左梦庚在内的左良玉部高层被调往北京编成牛录,而左良玉所部主力则在阿济格与多铎的调度下在湖广、江西作战,现在左梦庚手下也只有十几个刚刚编成的汉军牛录。
虽然这十几个牛录都是大清国特意采用掺砂子的策略编成,其中有很多骨干是辽东旧人,不管是忠诚度还是战斗力都胜过了一般的绿营兵与新附军,但是这样的牛录战斗力连入关之前编成的汉军牛录都比不上,何况是对面是遇上满洲八旗往往都能一定而胜的越明军。
而多尔衮已经想到了大家的反应,所以第一时间就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左梦庚总共有十八个牛录,本来是分隶各旗,但是为了对付金华贼我觉得与董源所领牛录集中使用。”
一说到董源这个名字诸位王爷、贝勒就明白了,都觉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毕竟董源这个名字在外人耳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是诸位王爷、贝勒不但都知道这个名字,而且也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叫佟养甲。
没错,董源的真名叫佟养甲,他出自辽阳佟氏,正是大清国潜伏在明国的高级间谍,辽宁佟氏勾结努尔哈赤叛乱之际,他以“避祸”名义入关并化名董源投入左良玉军中多年,不但步步高深并深得左良玉信任,做到管盐副总兵的位置。
但他既然是大清国的高级间谍,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不断向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传递机密情报,去年在倾覆弘光朝这件事上佟养甲更是出了大力,当时满洲贵族已经决定让佟养甲认祖归宗恢复满人身份,甚至准备让他出任一省督抚。
只是谁也没想到倾覆弘光朝之后反而惹出了厉害无数倍的刘永锡,现在诸位王爷、贝勒都觉得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当见好就收让福王去对付刘永锡,而佟养甲认祖归宗的事情也只能暂时告一段落,毕竟董源这个汉人身份肯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事实也是如此,大家都觉得左梦庚手上虽然有十八个牛录但还是不堪大用,但是让左梦庚与佟养甲合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左梦庚暂时只能算是一个外人。
他当初不但败于大清军甚至还败在黄得功之手,绝对是不堪大用,由他统领这十八个牛录也未必十分可靠,但是他与佟养甲的五个牛录合编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毕竟佟养甲的公开身份还是董源,不但是汉人,而且还是左良玉当年手下的管盐副总兵,跟左梦庚手下十八个牛录从某种意义来说完全是一家人,由他来监视左梦庚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而且佟养甲的五个牛录虽然也是左良玉旧部,但是只有诸位王爷、贝勒知道这些所谓“左良玉旧部”当中至少有两三成是跟随佟养甲多年的辽东旧人,是大清国绝对值得信赖的力量,两军合营之后力量必然倍增。
因此代善觉得多尔衮的方案很有可行性:“这主意是不错,但就是董源麾下只有五个牛录太单薄了些,应当让他想办法招募旧部多编几个牛录!”
而多尔衮马上说道:“嗯,左梦庚与董源合营之后,应当有三十个牛录才行!”
即使对于鼎盛时期的大清国来说,三十个汉军牛录也是相当强大的力量,因此诸位王爷、贝勒都觉得这确实是一支有力援军,但是多铎经受了越明军的无数次打击,觉得光是三十个牛录的汉军并不能解决问题:“三十个汉军牛录恐怕不行,应当再多添点兵马!”
多尔衮信心十足地说道:“豫王的想法和我一样,除了左梦庚与董源之外,耿继茂也要与他们合营!”
耿继茂就是耿仲明的儿子,虽然耿仲明死于江宁之役,所部兵马也几乎全军尽没,只有百八十人逃了出来,但是耿仲明毕竟在北京与关外留了些种子下来,所以清廷第一时间让耿继茂继承怀顺王之侠,并将耿仲明旧部都交给耿继茂。
而耿继茂既然与刘永锡有杀父之仇,在这件事上自然表现得格外积极,除了想尽办法收容从江南逃回的耿仲明旧部之外还招募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共有新旧兵千余人号称两千之众,虽然力量稍显单薄,但是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外自然形势肯定不一样。
多铎当即说道:“耿继茂与左梦庚、董源合营之后,确实是一路强力援军,不过我们应当要求朝鲜派援兵一起南征!”
多尔衮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我已经让朝鲜派一千五百鸟枪手随军南征,但是最有力的援军还是在南面,豫王、肃王应当知道我在说哪一路兵马!”
虽然越明军已经一路打到了徐州,但是江淮之间仍然有不少流兵散勇活动,甚至有不少部队之前就是大清国的绿营兵、江南新附军,这些部队少则数十,多则数百,实力最强甚至达到数千之众并占有固定地盘。
虽然大部分游杂武力迫于形势已经改换了越明朝的旗号,但是他们不但有着降清的黑历史而且还是越明军随时准备解决的杂系武力,所以一直跟大清国这边保持联络。
多铎、豪格都觉得多尔衮考虑得比较周全,所以站出来向大家保证有这么一回事:“确实这么一路义军准备在江淮之际揭杆而起,他们跟金华贼有着血海深仇,现在打出金华贼的旗号完全只是迫于形势,只是我们大举出征这路义军一定会响应我们。”
说什么“血海深仇”自然是胡说八道,这路部队之所以与多铎、豪格一直保持联系主要还是他们想继续保持现有的人马、地盘与绝对独立性,但不管是刘永锡、王普祥还是张博易,都不可能允许江淮之际有这么一支仅仅在名义上归顺承天朝的数千人武力,更不要说这支武力还有自己的地盘形同藩镇。
如果不是刚刚平定江北到处都是流兵散勇,张博易与王普祥肯定会第一时间出手解决这支武力,但依然要求接收行政权并对这支武力进行整编,而这支武力自然希望利用大清国来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
但是听说在江淮之间还有这么一支援军之外,在场的王爷、贝勒终于满意:“既然有这么多路援军的话,不但要拿下徐州,最好是把凤阳、淮安甚至南京也拿下来,到时候跟金华贼谈判我们就可以占据主动了。”
虽然说是要隔着秦淮南北对峙甚至可以接受以黄河划界的结局,但是这些女真将领的内心深处仍然是极其好战想着把一切好处都占尽,他们总惦记着要消灭一切对手,最好是借这个机会重新拿下江南。
而多尔衮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所以才会提出再次南征的方案:“今年南征跟去年不一样,我们不但会大获全胜,而且还会见好就收!”
但是只有多尔衮才知道,他是想着打完这一仗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多铎、豪格、阿济格不是刘永锡的对手,但是他多尔衮出马就完全不一样。
他多尔衮就是这么一个天下无敌的男人,到时候他倒是想看看南朝的张皇后、朱皇后到底是如何国色天香。
多尔衮从来没有这么自信过。
第一时间更新《明风八万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