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楠的情况,连关兴权也感觉奇怪,一个罐子能有多少重?
差点闯祸!这下张楠才彻底从魔怔当中反应过来:明明知道这罐子里出土时可是有“藏货”的,结果因为场面实在太壮观,魔怔着给忘了——一打开荷叶形盖子,罐子里头整整齐齐叠着一层层青瓷小碟。
张楠是不用数就知道,一共99个!
不过关兴权还是数了数,小碟子分开包装:因为罐子里边还有不少空余的空间,要是不拿出来,运输时一旦震动过大怕出事。
再说,清点起来也蛮好玩的,都是好东西呀!
至于盖罐本身的分量也非常重,因为关兴权发现罐子的罐壁非常厚,达到了2至2.5公分!
胎骨如此厚重的罐子极其少见,更不用说罐体内外满施梅子青釉。
看着关兴权对那个罐子有兴趣,张楠道:“这个罐子最大的特色在釉色上:釉层厚,这是反复多次施釉而成,而且釉色柔和淡雅,洁净莹泽,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华夏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宝贝?”
“国宝中的国宝!”
“哦。”
关兴权可不管你国宝不国宝,手上还有活呢!
“阿楠,这里面好放不放,一共99个,有点意思!从这玩样的容积看,能够放的小瓷碟不止99件。”
这两天,从边上清理出来的同样小瓷碟还有一些,但没放进罐子里。
“九在传统文化中有长久之意,所谓九九归一,就是希望长治久安。这些东西最晚是南宋瓷器,那会西川处于战乱中,这里很长时间内都是宋蒙战争的主战场。老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中的老百姓估计特别渴望安定。
关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兵荒马乱之中,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全家人必须马上逃难!
这批珍贵的瓷器没法携带,瓷器主人只能命人将它们掩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主人感慨万千!虽然时间紧迫,仍然小心翼翼地在瓷罐中摆放了99个小碟子,希望早日平息战乱,国家安宁、家人团聚!
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取回这些宝贝了。
从此,这些宝贝在地下沉睡了700多年,直到今天才被我们挖出来!”
张楠有些感慨:当触摸这些历经近千年的出土宝物时,他似乎能和当初埋下他们的古人对话!
这种微妙的感觉,绝大部分玩了一辈子古董的人都不会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亲手从土中起出一件器物!
传世品就算了,你就是有一仓库,也别想有一次那种令人神往、沉醉的感受!
连从他人手中买来刚出土不久器物,那种感觉也不会有!
张楠是爱死那种感觉了!
当一件器物被自己从土中取出,他似乎就是在和古人对话——千年之前的人将它们埋下,之后悠远的时间里外界沧海桑田,但它们一直就静静地在地下,似乎忽略了时间……
漫长的年月,又如同只是睡了一觉之后,张楠将它们从土中取出,就如同古人亲手将东西放在这,然后等着自己去取。
那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没有经过第三人之手,通过亲手捧起的器物,张楠似乎能伸手触摸那个悠远的时代;
似乎看到那千年前的衣带飘飘、华夏衣冠……
如果器物有思想,它们会不会欢呼雀跃?或是宁可继续沉睡。
张楠不吸-毒,但这种微妙的感觉比吸毒还要让人沉迷其中!
那一刻,能忘却一切烦扰!
不为钱、不为利,就是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你能触摸到那个时代,触摸到那个时代的一瞬间!
这就是张楠的魔怔!
……
关兴权手里的活不停,耳朵仔细听,等张楠说完,回了句:“你该去当个诗人!”
“呵呵,诗人?”
关兴权暂时还不会感受那种魔怔的美妙,张楠不想多说,人人都有点秘密。
其实关兴权也有秘密:都这么多天了,他都没问张楠为什么来这里,而且一挖就挖出这么多国宝级别的文物!
别人看不出来,但关兴权确定张楠是个神奇的人:有件事甚至是老班长都应该没发现,张楠在美国行的后半段,有事情瞒着大家。
关兴权看出来了:老班长复员后,他被送到更高层次的军事单位培训过,从人的言谈举止这些细节,他能看出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那个老约翰在商业谈判中,根本就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人——主事的竟然是张楠!
虽然那帮子商人、律师都是老江湖,加上张楠体现出来得不符合年龄的稳重、高水平的掩饰,似乎一切正常。
但关兴权心里清楚,那次商业谈判就是场导演好的大戏而已!
估计导演就是张楠!
不过这关自个什么事呢?
人人都有秘密,自个能看出张楠是真心喜欢古董,不是那些黑市贩子只想着赚大钱、往国外走私!
对自个也极好,做服装生意出口还是有利于国家,自己干嘛要一定搞明白?
在首长身边那些年,关兴权记住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知道的别知道!
这点已经浸入到了他的骨子里!
如今老班长和张楠就是自己的老板,还是亲人,张楠和班长又不会干危害国家的事,其他爱咋爱的!
什么事都想着搞明白,那会很累的。
……
等最后一样器物起出妥善放好,两人将大土坑回填。
拉着最后一车纸板箱回了宾馆——这会房间到处都是纸板箱!
第二天一早,两人又花了半天时间,收帐篷搬东西,还把原本靠近大土坑附近的一大块油菜地都弄了个乱七八糟!
不少连根挖起的油菜都被堆到回填土上头——下雨了,农民兄弟这几天绝对不会去碰那些将会腐烂的油菜杆。
“什么时候和村长打声招呼?”张楠问关兴权。
“等班长到了再说,走之前来一趟。”
如今“研究基地”还是两人的地盘,不告而别反而会引起村民的怀疑,虽然那样也没多少问题。
但一打招呼:咱们要走了。那就一切正常!
差点闯祸!这下张楠才彻底从魔怔当中反应过来:明明知道这罐子里出土时可是有“藏货”的,结果因为场面实在太壮观,魔怔着给忘了——一打开荷叶形盖子,罐子里头整整齐齐叠着一层层青瓷小碟。
张楠是不用数就知道,一共99个!
不过关兴权还是数了数,小碟子分开包装:因为罐子里边还有不少空余的空间,要是不拿出来,运输时一旦震动过大怕出事。
再说,清点起来也蛮好玩的,都是好东西呀!
至于盖罐本身的分量也非常重,因为关兴权发现罐子的罐壁非常厚,达到了2至2.5公分!
胎骨如此厚重的罐子极其少见,更不用说罐体内外满施梅子青釉。
看着关兴权对那个罐子有兴趣,张楠道:“这个罐子最大的特色在釉色上:釉层厚,这是反复多次施釉而成,而且釉色柔和淡雅,洁净莹泽,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真正达到了华夏陶瓷学千百年来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宝贝?”
“国宝中的国宝!”
“哦。”
关兴权可不管你国宝不国宝,手上还有活呢!
“阿楠,这里面好放不放,一共99个,有点意思!从这玩样的容积看,能够放的小瓷碟不止99件。”
这两天,从边上清理出来的同样小瓷碟还有一些,但没放进罐子里。
“九在传统文化中有长久之意,所谓九九归一,就是希望长治久安。这些东西最晚是南宋瓷器,那会西川处于战乱中,这里很长时间内都是宋蒙战争的主战场。老百姓流离失所,战乱中的老百姓估计特别渴望安定。
关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兵荒马乱之中,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全家人必须马上逃难!
这批珍贵的瓷器没法携带,瓷器主人只能命人将它们掩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不可预知的未来,主人感慨万千!虽然时间紧迫,仍然小心翼翼地在瓷罐中摆放了99个小碟子,希望早日平息战乱,国家安宁、家人团聚!
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取回这些宝贝了。
从此,这些宝贝在地下沉睡了700多年,直到今天才被我们挖出来!”
张楠有些感慨:当触摸这些历经近千年的出土宝物时,他似乎能和当初埋下他们的古人对话!
这种微妙的感觉,绝大部分玩了一辈子古董的人都不会有,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亲手从土中起出一件器物!
传世品就算了,你就是有一仓库,也别想有一次那种令人神往、沉醉的感受!
连从他人手中买来刚出土不久器物,那种感觉也不会有!
张楠是爱死那种感觉了!
当一件器物被自己从土中取出,他似乎就是在和古人对话——千年之前的人将它们埋下,之后悠远的时间里外界沧海桑田,但它们一直就静静地在地下,似乎忽略了时间……
漫长的年月,又如同只是睡了一觉之后,张楠将它们从土中取出,就如同古人亲手将东西放在这,然后等着自己去取。
那是一种精神的传递,没有经过第三人之手,通过亲手捧起的器物,张楠似乎能伸手触摸那个悠远的时代;
似乎看到那千年前的衣带飘飘、华夏衣冠……
如果器物有思想,它们会不会欢呼雀跃?或是宁可继续沉睡。
张楠不吸-毒,但这种微妙的感觉比吸毒还要让人沉迷其中!
那一刻,能忘却一切烦扰!
不为钱、不为利,就是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你能触摸到那个时代,触摸到那个时代的一瞬间!
这就是张楠的魔怔!
……
关兴权手里的活不停,耳朵仔细听,等张楠说完,回了句:“你该去当个诗人!”
“呵呵,诗人?”
关兴权暂时还不会感受那种魔怔的美妙,张楠不想多说,人人都有点秘密。
其实关兴权也有秘密:都这么多天了,他都没问张楠为什么来这里,而且一挖就挖出这么多国宝级别的文物!
别人看不出来,但关兴权确定张楠是个神奇的人:有件事甚至是老班长都应该没发现,张楠在美国行的后半段,有事情瞒着大家。
关兴权看出来了:老班长复员后,他被送到更高层次的军事单位培训过,从人的言谈举止这些细节,他能看出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那个老约翰在商业谈判中,根本就不是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人——主事的竟然是张楠!
虽然那帮子商人、律师都是老江湖,加上张楠体现出来得不符合年龄的稳重、高水平的掩饰,似乎一切正常。
但关兴权心里清楚,那次商业谈判就是场导演好的大戏而已!
估计导演就是张楠!
不过这关自个什么事呢?
人人都有秘密,自个能看出张楠是真心喜欢古董,不是那些黑市贩子只想着赚大钱、往国外走私!
对自个也极好,做服装生意出口还是有利于国家,自己干嘛要一定搞明白?
在首长身边那些年,关兴权记住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该问的别问,不该听的别听,不该知道的别知道!
这点已经浸入到了他的骨子里!
如今老班长和张楠就是自己的老板,还是亲人,张楠和班长又不会干危害国家的事,其他爱咋爱的!
什么事都想着搞明白,那会很累的。
……
等最后一样器物起出妥善放好,两人将大土坑回填。
拉着最后一车纸板箱回了宾馆——这会房间到处都是纸板箱!
第二天一早,两人又花了半天时间,收帐篷搬东西,还把原本靠近大土坑附近的一大块油菜地都弄了个乱七八糟!
不少连根挖起的油菜都被堆到回填土上头——下雨了,农民兄弟这几天绝对不会去碰那些将会腐烂的油菜杆。
“什么时候和村长打声招呼?”张楠问关兴权。
“等班长到了再说,走之前来一趟。”
如今“研究基地”还是两人的地盘,不告而别反而会引起村民的怀疑,虽然那样也没多少问题。
但一打招呼:咱们要走了。那就一切正常!
第一时间更新《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