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在晋文公死后,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之战、彭衙之战,秦军皆大败。秦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转而向西,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史记》和《汉书.诸王侯表序》与中学课本中被列为“春秋五霸”。宋桓公的次子,子姓,名兹甫,谥号曰“襄”,为宋国君主,称“宋公兹甫”,简曰“宋兹甫”(先秦贵族男子用氏,故不称子兹甫)。被史料认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因此襄公小有名气。平定齐乱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结果宋军大败,次年宋襄公因重伤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继位。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汉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姓芈,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晋楚争霸折叠
楚王问鼎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韬光养晦,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晋楚拉锯
在前591年楚庄王死后,楚国霸业渐衰。晋国经历晋景公、晋厉公两代经营,渐渐超越楚国。晋国在前589年的鞍之战与前578年的麻隧之战中,分别打败齐国与秦国,国势复振。后来晋楚两国再度爆发第三次巨战——鄢陵之战,晋国以获胜收场,楚国霸权受到更为严重的削弱。但不久晋国发生内乱,晋厉公被弑。这一阶段,晋楚实力大体相当,形成中原拉锯战。
晋悼复霸
晋厉公死后,晋悼公继位,对内改革政治,任贤用能,驾驭群臣,对外联宋纳吴,慑秦挟齐,三分晋军,争郑疲楚,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压倒性强过楚国,中原诸侯皆附晋,晋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诸侯。晋国霸业复兴。楚国迫于晋国的再度强盛,不得不放弃对中原霸权的争夺。
弭兵会盟
晋悼公死后,君权再度下移,晋国六卿专擅国政,兴于内耗,意与楚国和盟。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国的华元与向戌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争霸折叠
吴越争霸当中原诸侯争霸战争尘埃落定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继续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在中原会盟诸侯而内部空虚的时机,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了最后一个霸主。
吴国,是姬姓诸侯国,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73年,历700余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是为美谈。而二者,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想知道《神探贝斯特》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史记》和《汉书.诸王侯表序》与中学课本中被列为“春秋五霸”。宋桓公的次子,子姓,名兹甫,谥号曰“襄”,为宋国君主,称“宋公兹甫”,简曰“宋兹甫”(先秦贵族男子用氏,故不称子兹甫)。被史料认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齐国平定内乱,拥立齐孝公,因此襄公小有名气。平定齐乱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与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结果宋军大败,次年宋襄公因重伤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继位。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汉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姓芈,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晋楚争霸折叠
楚王问鼎
楚国在城濮之战后,韬光养晦,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胜。不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晋楚拉锯
在前591年楚庄王死后,楚国霸业渐衰。晋国经历晋景公、晋厉公两代经营,渐渐超越楚国。晋国在前589年的鞍之战与前578年的麻隧之战中,分别打败齐国与秦国,国势复振。后来晋楚两国再度爆发第三次巨战——鄢陵之战,晋国以获胜收场,楚国霸权受到更为严重的削弱。但不久晋国发生内乱,晋厉公被弑。这一阶段,晋楚实力大体相当,形成中原拉锯战。
晋悼复霸
晋厉公死后,晋悼公继位,对内改革政治,任贤用能,驾驭群臣,对外联宋纳吴,慑秦挟齐,三分晋军,争郑疲楚,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压倒性强过楚国,中原诸侯皆附晋,晋悼公八年之内九合诸侯。晋国霸业复兴。楚国迫于晋国的再度强盛,不得不放弃对中原霸权的争夺。
弭兵会盟
晋悼公死后,君权再度下移,晋国六卿专擅国政,兴于内耗,意与楚国和盟。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国的华元与向戌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
吴越争霸折叠
吴越争霸当中原诸侯争霸战争尘埃落定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迫使越王勾践向他称臣。继续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在中原会盟诸侯而内部空虚的时机,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了最后一个霸主。
吴国,是姬姓诸侯国,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73年,历700余年,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是为美谈。而二者,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想知道《神探贝斯特》更多精彩动态吗?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选择添加朋友中添加公众号,搜索“wang”,关注公众号,再也不会错过每次更新!)(未完待续)
第一时间更新《神探贝斯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