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历史热潮之下,各朝各代的正史野史都被说尽了,我只好斗胆说说史前史。
史前史之所以迄今还是空缺,因为他不好说。这个阶段,史料极少不说,有限的史料还不成体系,极为混乱,相互冲突。
这个阶段搞不清楚的事太多了,比如,最基本的,“三皇五帝”是谁?再比如,少昊的老爹是谁?是黄帝,还是黄帝的儿子,亦或是白帝?搞不清老爹是谁还情有可原,现代人有时候都搞不清老爹,何况性开放的远古时期。但是搞不清是老妈还是老婆就说不过去了。这种事在史前史中也是有的。比如女娲,到底是伏羲的老公,还是老娘,亦或是妹子,还是身兼数职?
这都是些说不清楚的问题,所谓知名学者,面对几万年前的事,也只能抓着后脑勺捕风捉影。有时也并非因为缺乏史料,而是史料本身也不清楚,比如夸父这个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而该书的《大黄北经》则说:“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再比如,关于少昊的国家所在地,《拾遗记》中说:“少昊以主西方,一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山海经大荒东经》则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这些相互冲突的记载到底该信谁?或者另有其他解释?乱来乱去,头都大了也高不清楚。所以,便于重构历史,我们必须从混乱中脱身,杂中取一,妥善作出解释。
为了写作本书,我读过几本三皇五帝时代的小说或历史演义,写得倒不能说差,但是无一例外,都把原始社会写成封建社会了。里面的钩心斗角和军事战争与秦朝汉朝的历史毫无差别。史料证明,三皇时期,尚无金属兵器,都是拿木棍和石头打架的,那些骑着战马、带着盔甲、擂着战鼓打仗的未免有点像穿越。
本书打算别开一例,还原远古社会的真实风貌,把穿兽皮的历史和穿盔甲的历史区分清楚,让上古英雄回归那个住山洞、吃野果、群居杂交、野兽横行的洪荒时代。当然,黄帝之后,荛舜禹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大有改观,我们也要与时具进的,但是绝不能达月进嘛。
研究史前史,避不开“神话”。其实我们称之为“神话”的东西,就是远古人的“历史”,在他们眼里神话都是千真万确的事。远古人要定期在部落大会上,用庄严的仪式由专门人才,向部落全体成员讲述神话传说。
闲言少叙,下面开始进入远古社会,去看英雄与神的时代。
以各民族姓氏、图腾、神话作为破解华夏文明发展史的线索,以编年体的形式再现上古帝皇的秘史。对山海经进行揭秘,以《山海经》中的帝皇谱系为架构,以民族神话做拼图,解开关于史前帝皇、远古诸神以及民俗风情等的秘密。
在建立上古帝皇史的同时,揭示玉皇大帝、西王母、九天玄女、炎帝、蚩尤、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人物本来的面貌,还原神话的真实。同时与当代少数民族及考古相结合,解读了山神、海神、四方神、天干地支、巨人族、女人国等神奇的民族风情。
以古本《山海经》为框架,以《竹本纪年》《史记》等为重要参考资料,以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补充线索,创造性地再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夏朝建立的历史。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到炎帝、黄帝时期的“三皇五帝”都包括其中,为解读山海经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把《山海经》定义为华夏族试图独立发展的文明传播史,分析了华胥族与其他民族进行联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最终建立夏朝,演变为“华胥族”的漫长历史。
把帝皇家族谱系作为主要线索,系统分析《山海经》的秘密。从《海经》部分入手,以各民族的联姻与家族谱系作为破解《山海经》的入口。
1、《山海经》中的时代划分及过渡时期
黄帝以前的历史实难考据,把甲骨文作为上古文字考据,进而确定殷商文化的存在,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这里从旧石器时代的有巢氏开始,到周文王建立周代,划分为几个远古历史时期。
(1)《山海经》记载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代表人物有巢氏。距今约两万多年。
新石器时代,代表人物燧人氏、?m兹氏。距今约一万五千多年。
原始林业时代,代表人物伏羲氏、女娲氏。距今约一万两千多年,以史前大洪水为标志。
原始农耕时代,代表人物神农氏炎帝。距今约七千多年。
改良农耕时代,代表人物轩辕氏黄帝。距今约五千多年。这也是有据可查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说法的由来。大禹之子建立夏代,距今约四千多年。
原始商业时代,代表人物商汤。距今约三千五百多年。
原始政治时代,代表人物周文王。距今约三千多年。
《山海经》记载的历史主要集中在神农氏到夏启时期,即距今七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历史。
(2)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演变
从有巢氏到夏启建立夏朝为止,是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部落中占据话语权的多为女性,在婚姻产生的后代或衍生的新部落多随母系姓氏,或重新创造具有母系部落特征的姓氏。但母系社会的代言人可能是男性,这是为了战争和交际方便的需要。一般来说,在文明形态越原始的部落中,母系的地位越高。这无论是周代以后的草原部落,还是现在依旧存在的原始部族中依然可以见到这种文明形态。
(3)从部落长老制到国家制的过渡
《山海经》中记载的各部落中,最早实行的是部落长老制,各个有血缘关系的小部落组成大部落,大部落组成部族,比如华夏族等,各部落因实力不同而推出人数不等的长老,组成长老协会,进而推举出部落首领。中原和东方部族推举出的首领具有如下特征,为燧人氏“风”姓之后,所在部落实力强劲,首领本身最好是与其它实力部落的混血后代,这样容易获得联姻带来的好处,实现强力部族的轮流执政。当然首领也是同时期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优秀人物。这种“禅让”制度并没有刻意回避父传子的情形,但这和夏启建立的“家天下”世袭制不同,部落长老联盟可以随时终止父传子的情况。
(4)文化中心的从西南到东部、中部的转移
有巢氏应该起源于西南的山部丛林之中,即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昆仑圣地,燧人氏和?m兹氏联姻的嫡系后人一直居住在昆仑山,拥有名义上的天下,即《山海经》最早的天帝,具有次一级地位的是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之旁。天帝也是后来玉皇大帝传说的最早来源。成为各部落以致大部族首领的往往是实力强劲,拥有相对的先进技术和文明的部落。最早的燧人氏和?m兹氏的后人在昆仑圣地称天帝,统领草原和山林各部落。
但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又崛起了在山东日照汤谷擅长天文、农时的东方帝俊族,以及在中部以农耕为主的炎帝、黄帝。自此形成的华夏族被草原上的戎狄,西夷和南蛮包围的局面。西王母部落则保留了对西夷和部分草原部落的控制力。而在昆仑山上的天帝在西王母族崛起之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在史前大洪水过后,风之五部结盟推出新的共主伏羲氏,并被西王母族承认。昆仑山天帝的称号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5)姓氏的演变
姓氏是一个部落最初的文明烙印,宣告其告别了最原始的状态,而为这个文明世界所接受。《百家姓》中的众多姓氏,最远只能追溯到黄帝时期。但《山海经》中记载的历史则可把姓氏的繁衍再向前推演到一万年之久。最早的姓氏为代表草原部落的“允”姓和山林部落的“风姓”,其后的姓氏则因繁衍的需要,由此两姓衍生出来。那些原来在文明的黑暗中挣扎的前行的部落,通过与这两个部落或其后人的频繁战争与联姻,获得了自己的姓氏,从而得以在文明的演化中占据最基本的位置。黄帝成为共主后,姓氏的繁衍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这也代表着更多部族打上了文明的烙印。《山海经》的《山经》部分记录了山川物产,《海经》部分记录了的华夏族与其他部落之间存在的极为复杂的联姻关系。而这种联姻关系以华夏族为主体,基本是从“风”姓演化来的。
(6)图腾的演变
在获得一个伟大的姓氏以后,部落首领所作的还包括创造一个强力的图腾。该图腾和姓氏一起,不但反映了其母系和父系部落的特点,也必须具有新部落的特征。最早的图腾体系中,草原的游牧部落以犬、羊为主要图腾,山林部落以兽类、鸟、蛇类为主要图腾。燧人氏?m兹氏后人中,夷族图腾以鸟为主,蛮族图腾以蛇为主,戎狄以犬为主,羌以羊为主。但草原上的部落,因居住环境的关系,又衍生出以牛、马、狼等图腾来。华胥在向中部迁徙的过程中,华族以山神和木为图腾,胥族以兽类为图腾,这也包括了后来炎帝和黄帝的共祖少典氏熊图腾。其后的炎帝因为农耕的需要,与羌族联姻而建立了牛图腾。黄帝族则因为农耕的需要,选用水族中的龙作为图腾。最初的龙图腾可能具有鳄鱼、蛇的多重形象,也可能指某一类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龙图腾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终综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龙图腾终于出现,成为华夏族当之无愧的终极象征。
史前史之所以迄今还是空缺,因为他不好说。这个阶段,史料极少不说,有限的史料还不成体系,极为混乱,相互冲突。
这个阶段搞不清楚的事太多了,比如,最基本的,“三皇五帝”是谁?再比如,少昊的老爹是谁?是黄帝,还是黄帝的儿子,亦或是白帝?搞不清老爹是谁还情有可原,现代人有时候都搞不清老爹,何况性开放的远古时期。但是搞不清是老妈还是老婆就说不过去了。这种事在史前史中也是有的。比如女娲,到底是伏羲的老公,还是老娘,亦或是妹子,还是身兼数职?
这都是些说不清楚的问题,所谓知名学者,面对几万年前的事,也只能抓着后脑勺捕风捉影。有时也并非因为缺乏史料,而是史料本身也不清楚,比如夸父这个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而该书的《大黄北经》则说:“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再比如,关于少昊的国家所在地,《拾遗记》中说:“少昊以主西方,一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山海经大荒东经》则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这些相互冲突的记载到底该信谁?或者另有其他解释?乱来乱去,头都大了也高不清楚。所以,便于重构历史,我们必须从混乱中脱身,杂中取一,妥善作出解释。
为了写作本书,我读过几本三皇五帝时代的小说或历史演义,写得倒不能说差,但是无一例外,都把原始社会写成封建社会了。里面的钩心斗角和军事战争与秦朝汉朝的历史毫无差别。史料证明,三皇时期,尚无金属兵器,都是拿木棍和石头打架的,那些骑着战马、带着盔甲、擂着战鼓打仗的未免有点像穿越。
本书打算别开一例,还原远古社会的真实风貌,把穿兽皮的历史和穿盔甲的历史区分清楚,让上古英雄回归那个住山洞、吃野果、群居杂交、野兽横行的洪荒时代。当然,黄帝之后,荛舜禹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大有改观,我们也要与时具进的,但是绝不能达月进嘛。
研究史前史,避不开“神话”。其实我们称之为“神话”的东西,就是远古人的“历史”,在他们眼里神话都是千真万确的事。远古人要定期在部落大会上,用庄严的仪式由专门人才,向部落全体成员讲述神话传说。
闲言少叙,下面开始进入远古社会,去看英雄与神的时代。
以各民族姓氏、图腾、神话作为破解华夏文明发展史的线索,以编年体的形式再现上古帝皇的秘史。对山海经进行揭秘,以《山海经》中的帝皇谱系为架构,以民族神话做拼图,解开关于史前帝皇、远古诸神以及民俗风情等的秘密。
在建立上古帝皇史的同时,揭示玉皇大帝、西王母、九天玄女、炎帝、蚩尤、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话人物本来的面貌,还原神话的真实。同时与当代少数民族及考古相结合,解读了山神、海神、四方神、天干地支、巨人族、女人国等神奇的民族风情。
以古本《山海经》为框架,以《竹本纪年》《史记》等为重要参考资料,以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补充线索,创造性地再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夏朝建立的历史。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到炎帝、黄帝时期的“三皇五帝”都包括其中,为解读山海经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把《山海经》定义为华夏族试图独立发展的文明传播史,分析了华胥族与其他民族进行联姻、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最终建立夏朝,演变为“华胥族”的漫长历史。
把帝皇家族谱系作为主要线索,系统分析《山海经》的秘密。从《海经》部分入手,以各民族的联姻与家族谱系作为破解《山海经》的入口。
1、《山海经》中的时代划分及过渡时期
黄帝以前的历史实难考据,把甲骨文作为上古文字考据,进而确定殷商文化的存在,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这里从旧石器时代的有巢氏开始,到周文王建立周代,划分为几个远古历史时期。
(1)《山海经》记载的时代
旧石器时代,代表人物有巢氏。距今约两万多年。
新石器时代,代表人物燧人氏、?m兹氏。距今约一万五千多年。
原始林业时代,代表人物伏羲氏、女娲氏。距今约一万两千多年,以史前大洪水为标志。
原始农耕时代,代表人物神农氏炎帝。距今约七千多年。
改良农耕时代,代表人物轩辕氏黄帝。距今约五千多年。这也是有据可查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说法的由来。大禹之子建立夏代,距今约四千多年。
原始商业时代,代表人物商汤。距今约三千五百多年。
原始政治时代,代表人物周文王。距今约三千多年。
《山海经》记载的历史主要集中在神农氏到夏启时期,即距今七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历史。
(2)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演变
从有巢氏到夏启建立夏朝为止,是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部落中占据话语权的多为女性,在婚姻产生的后代或衍生的新部落多随母系姓氏,或重新创造具有母系部落特征的姓氏。但母系社会的代言人可能是男性,这是为了战争和交际方便的需要。一般来说,在文明形态越原始的部落中,母系的地位越高。这无论是周代以后的草原部落,还是现在依旧存在的原始部族中依然可以见到这种文明形态。
(3)从部落长老制到国家制的过渡
《山海经》中记载的各部落中,最早实行的是部落长老制,各个有血缘关系的小部落组成大部落,大部落组成部族,比如华夏族等,各部落因实力不同而推出人数不等的长老,组成长老协会,进而推举出部落首领。中原和东方部族推举出的首领具有如下特征,为燧人氏“风”姓之后,所在部落实力强劲,首领本身最好是与其它实力部落的混血后代,这样容易获得联姻带来的好处,实现强力部族的轮流执政。当然首领也是同时期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优秀人物。这种“禅让”制度并没有刻意回避父传子的情形,但这和夏启建立的“家天下”世袭制不同,部落长老联盟可以随时终止父传子的情况。
(4)文化中心的从西南到东部、中部的转移
有巢氏应该起源于西南的山部丛林之中,即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昆仑圣地,燧人氏和?m兹氏联姻的嫡系后人一直居住在昆仑山,拥有名义上的天下,即《山海经》最早的天帝,具有次一级地位的是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之旁。天帝也是后来玉皇大帝传说的最早来源。成为各部落以致大部族首领的往往是实力强劲,拥有相对的先进技术和文明的部落。最早的燧人氏和?m兹氏的后人在昆仑圣地称天帝,统领草原和山林各部落。
但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又崛起了在山东日照汤谷擅长天文、农时的东方帝俊族,以及在中部以农耕为主的炎帝、黄帝。自此形成的华夏族被草原上的戎狄,西夷和南蛮包围的局面。西王母部落则保留了对西夷和部分草原部落的控制力。而在昆仑山上的天帝在西王母族崛起之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在史前大洪水过后,风之五部结盟推出新的共主伏羲氏,并被西王母族承认。昆仑山天帝的称号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5)姓氏的演变
姓氏是一个部落最初的文明烙印,宣告其告别了最原始的状态,而为这个文明世界所接受。《百家姓》中的众多姓氏,最远只能追溯到黄帝时期。但《山海经》中记载的历史则可把姓氏的繁衍再向前推演到一万年之久。最早的姓氏为代表草原部落的“允”姓和山林部落的“风姓”,其后的姓氏则因繁衍的需要,由此两姓衍生出来。那些原来在文明的黑暗中挣扎的前行的部落,通过与这两个部落或其后人的频繁战争与联姻,获得了自己的姓氏,从而得以在文明的演化中占据最基本的位置。黄帝成为共主后,姓氏的繁衍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这也代表着更多部族打上了文明的烙印。《山海经》的《山经》部分记录了山川物产,《海经》部分记录了的华夏族与其他部落之间存在的极为复杂的联姻关系。而这种联姻关系以华夏族为主体,基本是从“风”姓演化来的。
(6)图腾的演变
在获得一个伟大的姓氏以后,部落首领所作的还包括创造一个强力的图腾。该图腾和姓氏一起,不但反映了其母系和父系部落的特点,也必须具有新部落的特征。最早的图腾体系中,草原的游牧部落以犬、羊为主要图腾,山林部落以兽类、鸟、蛇类为主要图腾。燧人氏?m兹氏后人中,夷族图腾以鸟为主,蛮族图腾以蛇为主,戎狄以犬为主,羌以羊为主。但草原上的部落,因居住环境的关系,又衍生出以牛、马、狼等图腾来。华胥在向中部迁徙的过程中,华族以山神和木为图腾,胥族以兽类为图腾,这也包括了后来炎帝和黄帝的共祖少典氏熊图腾。其后的炎帝因为农耕的需要,与羌族联姻而建立了牛图腾。黄帝族则因为农耕的需要,选用水族中的龙作为图腾。最初的龙图腾可能具有鳄鱼、蛇的多重形象,也可能指某一类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龙图腾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最终综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龙图腾终于出现,成为华夏族当之无愧的终极象征。
第一时间更新《中华秘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