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围观的人中有人说道:“看,来了一艘官船,好气派啊!”上学用眼瞟了一眼,宽大的船身,高跷的首尾,中间的舱楼二层,一行人下得船来,突然围在一个竹床的周围大哭起来,嚎啕之声,惊得大家都往那里看。
只听得有人大喊:“妈!妈!你怎么瞬息就走了?!”
“妈!妈!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
岸上接船的人跑到竹床边,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在向接船的人说:
“船在前边黄葛湾老夫人还有声息,一下船却什么也没有了.”
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说道:
“在船上我担心快下船了,我还给老夫人喂了水,免得路上不方便,可下船一看,连气都没有了。”
这时接船的人中间有个年轻人说道:
“是不是让神医给老夫人看看。”
管家道:“什么神医?世上哪有神医?别再这添乱!”
这时官员问道:“怎么回事?”
管家道:“李小三说请神医来瞧瞧老夫人,我正训斥他。”
官员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堂堂华夏,能人多多,焉知没有医术高明之人,百姓呼为神医也是可能的,快去请!”
李小三道:“大人,他正在给大家看病,真是手到病除。”
并用手指了指岸上一大堆人的地方。
官员道:“张管家,请郎中不可高声喧哗,盛气凌人,是我们请人家,要谦恭!”
管家道:“是!”
张管家带人飞奔而去,挤进人圈,来到上学面前,拱手施礼,自报家门。
“郎中,我是涪州知州龙大人管家,与大人陪老夫人返回酉阳,刚下船老夫人突然气息全无,龙大人有请神医移步江边,去看看。”
管上学一听,立即拱手对众位看病的人道:
“人命关天,我去看看就来,望大家等我一下。”
众人:“兹关重大,郎中先去看老夫人。”
这时张春红已收拾好药箱,二人立即跟张管家来到江边。
官员拱手道:“龙某打搅郎中了”
管家道:“这就是龙大人.”
管上学拱手道:“草民见过大人。”
说着与龙大人来到床边,看老夫人,请人抽出老夫人的手,龙大人让大家禁声,让郎中切脉。
管上学搭上老夫人的脉,感到似有似无,极慢极弱。
上学道:“龙大人,老夫人似乎已脉相全无了,能否容我试着一治?”
龙大人道:“郎中但治无妨,如有什么不测,与郎中无关。”
上学拿出银针,在老夫人双耳垂处,各扎三针,接着又在百汇处扎了一针,并叫春红捏着老夫人的脉,接着又让人解开老夫人的外衣,他用银针直接扎向心窝处的心脉,慢慢捻动。上学明白,这是险招,故下这一针极为慎重。好在龙大人有言在先,于是捻动并小心进针。
春红道:“老夫人已有微弱的脉相了!”
随即又与春红一道捻动两边耳垂上的银针。
春红:“老夫人的脉相虽然仍很微弱,但已清晰了。”
“哼!”老夫人发出声音了,眼睛也微微睁开了,一看周围围了一大圈人,问道:
“怎么回事,这在什么地方?”
声音很细。
龙夫人:“老太太,这才刚下船。”
龙大人:“母亲刚才晕过去了,多亏这位郎中把你老人家救醒了。”
老夫人一看,大家泪痕满面,问道:
“你们哭了?为什么?难道我走了?”
龙大人:“母亲,你刚才气息全无,把大家都赫哭了,多亏管神医把你从阎王那里抢回来,不然的话,我们再无法见面了。”
上学问道:“不知龙大人要将老夫人抬往何处?”
龙大人道:“准备回到酉州家中。”
上学道:“此去酉州路途太远,老夫人目前的状况不宜长途颠簸,能否就在附近找个住处,暂歇一两天,让老夫人体力恢复恢复再走不迟。”
这时管家道:“神医说的很有道理,让老太太好点再动身,这个龚滩镇自家就有一个至亲,条件也不错。”
龙大人问道:“谁呀?”
大管家道:“老夫人的表侄少爷不就住在这个镇上吗?而且还是大宅大院的,方便的很。”
龙大人道:“看我这记性,朱表姑这么亲,我怎么忘记了呢?”
管家道:“大人至孝,老夫人又病重,一时未想到也是常理,我这就去张家传信。”说着急乎乎的走了。
上学道:“龙大人,江边风大,能否将老夫人暂移船上避风,等待令亲来接。”
龙大人道:“可以。”随即吩咐下人将老太太暂移船上避风。
上学叫春红拿出跛道人送的人参,切一半到船上为老夫人熬煮参汤。
龙大人表姑家住的并不太远,他表姑一听表嫂及侄儿到了,忙令人备了几乘轿子来接,很快便赶到了,而且龙大人表弟张少爷也代表全家迎接表婶及大表哥。
这时上学已在船上,龙大人一行人也来到船上,张少爷赶忙上前看望表婶,只见脸色白中带黄,病情显然不轻。
这时春红端来熬好的参汤,用小勺慢慢的喂老夫人,刚喂了六勺,上学立即叫停,服下参汤一会,老夫人脸色好些了,上学再摸摸脉,虽弱,但平稳一些了,于是告诉龙大人,可以移动老夫人了。
龙大人吩咐,所有女眷和丫鬟仆妇及郎中一家皆先行乘轿离开,他陪老夫人走。
上学道:“我和拙荆是要陪老夫人一道的,龙大人可坐轿,只留管家一道就行。”
龙大人道:“我作为人子,肯定是随家母一起的。”
等先行的上路了,龙大人才吩咐抬病床的慢慢手抬竹床,从船上下来,缓缓前行,上学夫妇陪在床边行走,时刻注视老夫人的变化。
路上,龙大人道:“我不缺奉还管郎中的人参,为什么尊夫人煮参汤是只用半支,且给家母只喂六小勺,这里有什么奥妙呢?”
上学道:“这我自然明白,据《大观征类本草》记载,人参是一种大补之药,属温性,一般人用碗喝是不会有多大问题,但老夫人这种极虚极弱的身子,是绝不能一下猛补,否则会走向反面,老夫人受不了,又会出现昏迷和心跳突然加快,什么样的后果都会发生,因此对高龄危重病人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就是中医上的辩症施治了。”
龙大人道:“很有道理,很有道理!”
上学道:“草民一事不明,想请问大人,不知可否?”
“管郎中但问无妨。”
“像老夫人这样极为虚弱的身体,只宜在家静养,为何长途舟车劳顿,冒险返里呢?“
龙大人道:“郎中有所不知,家母向来是很有主见的人,事关她的事一定要按她的意志办,我为人子,孝与顺自然是要做到的。”
上学:“是呀,百善孝为先嘛。”
龙大人:“我在涪州任上,公事十分繁忙,不能常回家照顾母亲,心中很是不安,于是接她去涪陵,在州衙后院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也好时时尽些孝道。”
上学:“大人真民之楷模。”
龙大人:“在涪陵担心她寂寞,我夫人今天陪她上庙,明天陪她礼佛,她觉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年,有一天老家来了个远房侄子,谈到家中那个长辈又过世了,哪家儿子接媳妇,哪家姑娘出嫁了,这本是寻常事,可勾起了她老人家的思乡之情,突然提出回酉阳老家,又赶上我有几件重庆府交办的事要办,一时又走不开,让别人送她回家我又不放心,她老人家毕竟是风烛残年之人了,就这样,她回老家之事就拖下来了。”管上学:“大人所虑极是。”龙大人:“是的,接着我又因公到省城成都去了一趟,耽搁了个把月,等我回来,她老人家已病在床了,原来有说有笑的,现在话也不说了,饭量也少得很了,最后竟终日卧床不起了,竟说:‘我的日子怕不多了,尽早送我回酉阳老家,我死都要死在家乡。’看这情况,我赶紧打报告给重庆府,告了几天假,并张罗船只,好不容易盼来上司准许的批文,只好赶快上路,谁知竟——,真多亏管郎中神技,否则老母亲能不能熬得过来都很难说。”
上学道:“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放在其他郎中也会这样做的。”
说着就到了龙大人表亲家门口,为了让老夫人的病榻直接抬进屋,连二堂的门和内室的隔扇都下了,一直抬到内室一张雕花大架子床前,多人拉着垫絮,抬起来轻轻放在放在床上盖了缎被,上学赶紧摸了摸脉,还好,虽弱一点但是不乱,这时老太太睁开了眼睛,问这是什么地方?龙大人道:“这是龚滩镇表姑家的上房。”这时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太太说道:“大表嫂,这是寒舍,你尽管放心在这里养病,这里就跟你的家一样,需要什么,表嫂尽管吩咐。”并对派来的两个大丫头道:“素月,素娟,一定要尽心侍候老夫人!”
“是!”两个大丫头齐声应道。
龙大人对上学道:“我姑父从事黔盐经营,主要跑贵州一带,有十几只船在乌江上走,也经营四川到贵州的客运,从重庆到六技、盘锦都有他的商号。”
当晚,他表姑在聚贤楼喊了几桌酒席送到家中款待客人。
知州龙大人、管代朋、管上学、知州表弟张幺少爷,两位大管家一席。
知州夫人、表姑、上学母亲及春红、两位管家夫人一席。
其他人另坐了两席。
由于老夫人病重在身,未饮酒,亦无高声喧哗,上学令下人通知喂老夫人半碗参汤。
龙大人对管上学道:“管郎中打算何往?”
上学看了看父亲管代朋,说道:“回大人的话,我们本是逃难,准备乘船去涪州,再转重庆置业谋生。”
龙大人道:“本官有个不成之请,想耽误郎中一家几日,随我一家返回酉阳,待老母病情稳定后再去重庆,不知二位可否考虑?”
代朋道:“行,按龙大人吩咐的办,逃难之人早迟几天无所谓。”
上学道:“家父说的是,说实在的老夫人目前的情况,我也放心不下。”
晚饭后,上学与春红又进入内室,探视老夫人病情,听见脚步声,老夫人睁开了眼睛,在上学为老夫人切脉的时候,跟着进来的龙大人问道:“母亲能吃点什么东西?”老夫人道:“喝点米汤就是了。”
上学道:“可以煮点稀饭喂老夫人。龙大人,老夫人的脉相又旺些了,估计今晚没什么大碍了,龙大人可早些歇息,您也累了一天了。”
不一会儿清稀饭煮好端上来了,放了点糖,并有两小蝶下饭菜,一是家居豆腐乳,二是豆豉皆酉阳风味,本来只端来小半碗,老太太来了胃口,又吃了个小半碗,把两个丫头都弄得不知怎样才好,老太太吃了大半碗稀饭,今天第一次进餐,又有家乡风味的咸菜下饭,心情好了起来,她叫丫鬟将她扶了起来一些,并把散乱的头发收拾整齐,叫丫鬟让在外面等着问安的妇人们进来。龙大人和上学出来到厅上叙话。
第二天,老夫人精神状况又好了些,她坚持要走,龙大人无法,只好求助上学,上学又诊了诊脉,已接近老年人的正常状况,对龙大人说,上路也可以,先要吃点东西再说,丫鬟素月说:“厨房又为老夫人煮了稀饭,可否端上来?”龙夫人叫端上来,这回是四样小菜,除昨晚那两种又加上两样咸菜,香油拌萝卜丝,呛炒老盐菜,这也是老夫人在家乡时早餐常吃的两样,老夫人一看,脸上泛起了高兴地笑容,她吃了一小碗稀饭,要求坐凉轿,她好看阔别一年的家乡,于是对凉轿做了改造,里面放了个躺椅,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垫絮,扶老夫人躺下去后,再搭了一层薄丝棉被,头枕一个软软的枕头,老太太头可在枕上转动自如。
于是道别龙大人的表姑家,离开龚滩向酉阳城进发。
男人们骑马,女人们坐轿,老太太看了会风景,在轿上晃晃悠悠的竟睡着了,上学又切了切脉,很正常,中午在丁市镇打了个尖,老太太吃的是专人带着的稀饭咸菜,在饭馆蒸热后又吃了一小碗,还让两个丫头扶着在地上走了一小圈,脸色已现浅红色。
在傍晚时这一行到达酉阳城东门外的龙家大院。下午秋日高照,秋风送爽,老夫人在凉轿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美美的睡了一觉。快到家门口才醒来,直抬到老夫人自己的房间,大家扶老夫人躺下,让老夫人再休息一下,准备吃晚饭。
老夫人在自己睡了多年的床上,心里踏实多了,也舒畅多了,连饥饿的感觉都有了。上学近内切了切脉,已没有乱像,虽然较平常弱一些,对一个大病正好转的老人亦属正常了,老太太吃了自己的米煮的稀饭,加上自己屋的咸菜和熟悉她口味的佣人,胃口大开,满满的吃了一小碗,精神好多了,叫下人扶她起来靠床上坐着,这时他注意到一个年轻媳妇坐她侧边为她切脉,很眼生,便问道:“这个妹儿有些眼生,是哪家的啊?”在旁侍候的龙夫人道:“老太太,这是您的救命恩人管郎中的夫人,为医您的病她昨天进进出出的忙乎了大半天,您还不晓得。”
老太太问道:“我们不是在船上吗,他们怎么知道我病了?”
龙夫人道:“老太太,你不晓得,抬下船的时候,你脸色蜡黄,脉也摸不到了,气也弱极了,喊也喊不醒了,大家除了哭,没有任何办法,这时管郎中赶来了,拿出银针在耳朵上扎了几针,你才恢复了脉相,你的脸色才有好转。”
当时一个贴身服侍老太太的丫鬟说道:“他们大家都赫着了,以为你老人家已经走了,哇哇大哭起来,辛亏管郎中来摸了你的脉,说并未死去,于是拿出银针把你救醒了。”
老太太道:“这么说我已走了一回,只是阎王爷不收留我,让管郎中把我从无常二爷手中救回来了。”
大家说:“可不是嘛。”
有个四十来岁的人说道:“是老太太福大命大,又经常吃斋念佛,得观音菩萨保佑,自然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老太太道:“话是这么说,郎中夫妇是出了大力的,郎中媳妇,谢谢你们两口子了。”
说完就闭上眼睛休息了,除值班丫头,大家都退了出来。
第二天上学开了张药单子,让下人去酉阳城抓来给老太太煎服。
这时老太太已好了一半了,精神也好多了,她叫人把她扶到天井中晒太阳,碰到春红来看她,便问道:“郎中媳妇,你多大了?怎么在龚滩?”
春红道:“回老夫人的话,我已满十八岁,吃十九岁的饭了。我们是从湖广省衡山县逃荒到龚滩的。我们那里闹旱灾,没吃的,饿死了好多人,接着又闹瘟疫,又死了很多人,没有办法,师傅就叫我们逃难逃出来了,准备从龚滩坐船去重庆谋个生路。”
老太太道:“重庆是个大地方,生意好做,我们家在那里有不少产业,由我家老二在那里经营者。”
春红道:“巳时已到,老太太我给您摸摸脉把!”
摸完后,春红道:“恭喜老太太,脉相已无什么问题了,老太太很快就会痊愈了。”
老太太道:“郎中媳妇,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也懂医术。”
春红道:“我们家也是医药世家,父亲在世时我也读过《脉经》和《本草学》,故略懂一点。”
春红看见老太太有点倦意,便说道:“老太太该休息了,等会我再来看你,跟你摆龙门阵。”
中午,老太太吃了一小碗干饭,泡了点肉丸子汤,吃了点炒的青菜,硬要人扶她到大门外看看,看庄稼长的怎么样,龙大人道:“庄稼已经收割了,已是窖红苕的时候了,过几天要点麦子了,只有菜地的南瓜青的青黄的黄可以看一下。”于是几个佣人扶着拥着老太太来到石朝门外,两个丫鬟抬着竹靠椅,抱着垫絮跟来了,老太太坐在高高的石朝门前,望人们在忙三秋,心情大爽。这时左邻右舍看见老太太回来了,连忙过来打招呼,问安,很快就围了一圈人。见到阔别一年的老乡亲,老太太很高兴,不断感谢乡亲们的问候,有的告诉她哪家娶了媳妇,哪家嫁了姑娘,哪家得了儿子,哪家添了孙子,一片乡情,使老太太自己才感道落叶归根了。
服了上学开的药方上的药,加上与乡邻的会面,心情大好,病情也慢慢好起来,其实自龙大人告诉老夫人得病的经过后,上学心里有数了,老夫人的病三分真病,七分心病,心情好了,病自然就好了,因此为他开的药都是调理加滋补的药。
这时上学又来到了她住的上房问候和查看病情,一切正常,便说道:“老夫人恢复的很好,要不了几天,老夫人便病好如常,可到处走走了。”
老夫人道:“管郎中,这可真要感谢你啊,如果没有你及时抢救,我可能走都走了,哪的还有今天、明天,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
上学道:“老夫人言重了,这是老夫人福大命大造化大,受老天爷保佑,我只是顺便搭个手,帮个忙罢了。”
说完上学告辞出来了,与父亲商量去龚滩的事。龙大人说道:“去涪陵的船明晨就有,现已近傍晚,肯定赶不上了,不如再在这里住一天,后天上路,坐大后天去涪陵的船。如果我母亲病情好转或稳定,我也要赶回任上,大家一起坐我的船走,岂不更方便?”代朋父子一听,也有道理,就决定再留一天。
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用晚饭的时候了,老太太的晚饭过去都是在她自己的房里吃,一般比较清淡,饭也很烂,除一碗饭外还有四个甜的小花卷,菜为榨菜炒肉丝,两个素菜,一小碟泡菜,以及酸菜肉片粉条汤,每样皆为一小碗。龙大人夫妇等老太太上桌后便离开到外面用餐去了,这是龙家多年的老规矩。
由于老太太吃的本不多,且又可口,她吃得香,故而很快便结束用食,她一时兴起,要出来看客人和儿子媳妇用餐,丫头们在上席的上方放好了太师椅,铺上棉坐垫和靠垫,把老太太扶出来,大家看老太太出来了,龙大人夫妇连忙让出上席方,即到下席方,代朋夫妇与上学夫妇坐两边,佣人为老太太在上席方放上碗筷,将太师椅移到桌前,这时代朋举杯祝老太太福体康宁,长命百岁,老太太很高兴,忙命大家坐下喝酒吃饭,不要管她。
第二天老太太情况继续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仍继续服药调养,在丫头们的搀扶下,在家中院子各处走走,并到后花园观看了盛开的菊花和挂着果实的橘子树和柚子树、柿子树,金灿灿的橘子、柚子和柿子很是受看。
这时有门子来报告,乡里乡亲们得知老太太从涪陵回来了,特来看望她,老太太吩咐丫鬟把乡亲请到院中安顿坐好,看上茶,她马上就来,老人慢慢来到中庭院子,看见满满的坐了一大圈,有二三十个人,有龙家的,也有远房的异姓亲戚,更多的是左邻右舍,有的叫姑婆,有的叫姑妈,有的喊老夫人,有的喊老太太,有的还叫她表祖祖,老太太在上首躺椅上半坐半躺的接受大家的问候,老太太谈了自己生病的情况,尤其是管郎中抢救自己的情况:“那个管郎中,大家都叫他神医,真是手到病除,那手中的银针扎下去,什么病都医的好,你们猜他才多大,二十来岁。”她吩咐丫鬟请管神医来,大家要看看管神医的风采。
一会儿上学进来,大家一看,蛮精神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头,白皙的皮肤,鼻正口方,一身儒雅的打扮,想不到竟有如此神奇的医术,都很吃惊,有的说管神医前途无量,是进入朝廷太医院当御医的人才。
这时有个中年人说道:“常言说的好,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我牙痛几天了,看了几个医馆皆不奏效,想请神医给看看。
有人给他开玩笑:“喂,吴老三,你是来看老太太还是来看你的牙痛,你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哟。”
老夫人道:“老三,不要介意,管郎中是大好人,有求必应,你又看我又看病,一举两得岂不是更好。”
老太太都不介意,上学走上前去瞧了瞧吴老三的病情,从药箱中拿出银针,刷刷刷三针插在腮帮子上,随着手的捻动,疼痛顿时减轻,很快痛就止住了,上学有给他说了治牙痛的单方,让他到坡上寻来熬水喝,就好了。
这下大家亲自看见了管神医的神技,真口服心服,老太太道:“如何?是手到病除吧?不然还以为我在吹空龙门阵呢!”
客人们明白是来看老夫人,不是上医馆,因此没有人再出现让郎中看病的事,上学也自觉离开了,让老夫人痛快的与乡亲们拉家常。老夫人留下众乡亲吃了中午饭才让大家回去。
中午午休后,老夫人让大管家打开自家储藏上等药材的柜子,让上学夫妇来挑些带在路上以便救急。上学道:“老夫人真菩萨心肠,我却之不恭,也就不客气了。”小两口挑了些不常买到的、药效好的、比较名贵的中草药放入大管家提供的布袋中,老太太特别关照管家拿三支上等高丽参送给管郎中。上学道:“老夫人给的名贵药材不知要救活多少人,老夫人行善积德,将来一定长命百岁!”春红也说道:“老夫人办百岁酒一定不忘记通知我们喽!”老夫人听得非常高兴,忙说:“一定请,一定请!”
上学道:“如此好的家园,如此孝顺的后辈,不图什么,不就图个长寿嘛,多活些年,多享几年福。”
当天晚上,上学又开了两张药单交给管家,说道:“先抓第一张,五付,一天一付,第六天再抓第二张药单,亦五付。这十付药吃完,老夫人就完全康复了。”
当屋中只剩为她切脉的上学时,老太太要上学告诉她她的身体到底怎么样?还能活多久?
上学说道:“我这几天医治时注意老夫人的脉相,通过望闻问切,对老夫人的福体已比较了解,说真的,你老身体并没有病,连老年人常得的小病都没有,五脏六腑,七经八脉皆没有问题,照这样下去,又注意保养,活一百岁绝对没有问题,甚至一百一十岁都有可能。
老太太一听,如吃了定心丸,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一百岁是稀中之稀,称人瑞啦!
上学继续说道:“但是有两点望老太太切实注意,人活在世上,总不会完全一帆风顺,有什么问题要善于排解,有什么想法要善于给人交流和倾诉,像这次病就是心气淤结而形成的。您想老家了,就叫他派人送你回来,这边有轿子接就行了,结果大人忙于公务,一时抽不出时间来送您,您老想不开,淤结于心,终于成病,差点出事,不知我说的对不?”
老夫人道:“是这样的!”
上学又道:“老夫人亦多住自己家乡和几十年住惯了的家,这里空气也好,饮食新鲜,自己所产,吃起来放心。这是其一,其二哩!这里有你的三亲六戚,三朋四友,平常大家串串门,走走人户,看看风景,心中就时刻会有愉快的心情。或者今天有人接媳妇儿,明天有人嫁姑娘,后天又有人过生日,光赴宴会您老人家都搞不赢,生活既丰富又热闹,而且都是至亲,或是很熟识的人,你又是老辈子,大家都尊敬您,众星捧月似的,你平常的日子一定很愉快。老夫人如往涪州,开始还觉得新鲜,过久了你就感到乏味,除了大人一家,没有其他人可谈话,偌大一个州衙署,没几个人,冷冷清清,逐渐就会有孤独感,心情也就不舒畅了,就想酉阳了,想自家的大院子了。”
老太太道:“管郎中,你说的对,我听你的。”老太太叫心腹丫鬟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说道:“管郎中,你要到重庆置业开馆,银子少不了要花销的,这点钱或许对你有点帮助,一定要收下。”
上学道:“多谢老夫人,我管上学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忘老夫人的资助。”
老夫人道:“我家在重庆有多家商铺,主要在城郊,我要嘱咐我家老二,一定要帮你们将医馆开起来,也好治病救人。”
上学道:“谢谢老夫人的关照。”上学出门,回到下榻的地方,把银票交给父亲收起,上学道:“昨天杨会首出手也是五十两银票,现在一共有一百三十两银子,安家置业基本上差不多了,并且还有两千铜钱做零用。”大家都很高兴。第二天黎明,龙大人告诉管代朋和管上学,他昨晚与母亲商量好,今天上午即刻启程回涪州,由于是官府专用之船,他们一到即可开船。
大家赶快用了早饭,都去上房向老夫人告别,上学又为老夫人切了一次脉,脉相正常,他告诉老夫人,他开的十付药吃了,一切都好了,老夫人再次对上学表示谢意。
只听得有人大喊:“妈!妈!你怎么瞬息就走了?!”
“妈!妈!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
岸上接船的人跑到竹床边,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在向接船的人说:
“船在前边黄葛湾老夫人还有声息,一下船却什么也没有了.”
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说道:
“在船上我担心快下船了,我还给老夫人喂了水,免得路上不方便,可下船一看,连气都没有了。”
这时接船的人中间有个年轻人说道:
“是不是让神医给老夫人看看。”
管家道:“什么神医?世上哪有神医?别再这添乱!”
这时官员问道:“怎么回事?”
管家道:“李小三说请神医来瞧瞧老夫人,我正训斥他。”
官员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堂堂华夏,能人多多,焉知没有医术高明之人,百姓呼为神医也是可能的,快去请!”
李小三道:“大人,他正在给大家看病,真是手到病除。”
并用手指了指岸上一大堆人的地方。
官员道:“张管家,请郎中不可高声喧哗,盛气凌人,是我们请人家,要谦恭!”
管家道:“是!”
张管家带人飞奔而去,挤进人圈,来到上学面前,拱手施礼,自报家门。
“郎中,我是涪州知州龙大人管家,与大人陪老夫人返回酉阳,刚下船老夫人突然气息全无,龙大人有请神医移步江边,去看看。”
管上学一听,立即拱手对众位看病的人道:
“人命关天,我去看看就来,望大家等我一下。”
众人:“兹关重大,郎中先去看老夫人。”
这时张春红已收拾好药箱,二人立即跟张管家来到江边。
官员拱手道:“龙某打搅郎中了”
管家道:“这就是龙大人.”
管上学拱手道:“草民见过大人。”
说着与龙大人来到床边,看老夫人,请人抽出老夫人的手,龙大人让大家禁声,让郎中切脉。
管上学搭上老夫人的脉,感到似有似无,极慢极弱。
上学道:“龙大人,老夫人似乎已脉相全无了,能否容我试着一治?”
龙大人道:“郎中但治无妨,如有什么不测,与郎中无关。”
上学拿出银针,在老夫人双耳垂处,各扎三针,接着又在百汇处扎了一针,并叫春红捏着老夫人的脉,接着又让人解开老夫人的外衣,他用银针直接扎向心窝处的心脉,慢慢捻动。上学明白,这是险招,故下这一针极为慎重。好在龙大人有言在先,于是捻动并小心进针。
春红道:“老夫人已有微弱的脉相了!”
随即又与春红一道捻动两边耳垂上的银针。
春红:“老夫人的脉相虽然仍很微弱,但已清晰了。”
“哼!”老夫人发出声音了,眼睛也微微睁开了,一看周围围了一大圈人,问道:
“怎么回事,这在什么地方?”
声音很细。
龙夫人:“老太太,这才刚下船。”
龙大人:“母亲刚才晕过去了,多亏这位郎中把你老人家救醒了。”
老夫人一看,大家泪痕满面,问道:
“你们哭了?为什么?难道我走了?”
龙大人:“母亲,你刚才气息全无,把大家都赫哭了,多亏管神医把你从阎王那里抢回来,不然的话,我们再无法见面了。”
上学问道:“不知龙大人要将老夫人抬往何处?”
龙大人道:“准备回到酉州家中。”
上学道:“此去酉州路途太远,老夫人目前的状况不宜长途颠簸,能否就在附近找个住处,暂歇一两天,让老夫人体力恢复恢复再走不迟。”
这时管家道:“神医说的很有道理,让老太太好点再动身,这个龚滩镇自家就有一个至亲,条件也不错。”
龙大人问道:“谁呀?”
大管家道:“老夫人的表侄少爷不就住在这个镇上吗?而且还是大宅大院的,方便的很。”
龙大人道:“看我这记性,朱表姑这么亲,我怎么忘记了呢?”
管家道:“大人至孝,老夫人又病重,一时未想到也是常理,我这就去张家传信。”说着急乎乎的走了。
上学道:“龙大人,江边风大,能否将老夫人暂移船上避风,等待令亲来接。”
龙大人道:“可以。”随即吩咐下人将老太太暂移船上避风。
上学叫春红拿出跛道人送的人参,切一半到船上为老夫人熬煮参汤。
龙大人表姑家住的并不太远,他表姑一听表嫂及侄儿到了,忙令人备了几乘轿子来接,很快便赶到了,而且龙大人表弟张少爷也代表全家迎接表婶及大表哥。
这时上学已在船上,龙大人一行人也来到船上,张少爷赶忙上前看望表婶,只见脸色白中带黄,病情显然不轻。
这时春红端来熬好的参汤,用小勺慢慢的喂老夫人,刚喂了六勺,上学立即叫停,服下参汤一会,老夫人脸色好些了,上学再摸摸脉,虽弱,但平稳一些了,于是告诉龙大人,可以移动老夫人了。
龙大人吩咐,所有女眷和丫鬟仆妇及郎中一家皆先行乘轿离开,他陪老夫人走。
上学道:“我和拙荆是要陪老夫人一道的,龙大人可坐轿,只留管家一道就行。”
龙大人道:“我作为人子,肯定是随家母一起的。”
等先行的上路了,龙大人才吩咐抬病床的慢慢手抬竹床,从船上下来,缓缓前行,上学夫妇陪在床边行走,时刻注视老夫人的变化。
路上,龙大人道:“我不缺奉还管郎中的人参,为什么尊夫人煮参汤是只用半支,且给家母只喂六小勺,这里有什么奥妙呢?”
上学道:“这我自然明白,据《大观征类本草》记载,人参是一种大补之药,属温性,一般人用碗喝是不会有多大问题,但老夫人这种极虚极弱的身子,是绝不能一下猛补,否则会走向反面,老夫人受不了,又会出现昏迷和心跳突然加快,什么样的后果都会发生,因此对高龄危重病人用药一定要慎之又慎,这就是中医上的辩症施治了。”
龙大人道:“很有道理,很有道理!”
上学道:“草民一事不明,想请问大人,不知可否?”
“管郎中但问无妨。”
“像老夫人这样极为虚弱的身体,只宜在家静养,为何长途舟车劳顿,冒险返里呢?“
龙大人道:“郎中有所不知,家母向来是很有主见的人,事关她的事一定要按她的意志办,我为人子,孝与顺自然是要做到的。”
上学:“是呀,百善孝为先嘛。”
龙大人:“我在涪州任上,公事十分繁忙,不能常回家照顾母亲,心中很是不安,于是接她去涪陵,在州衙后院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也好时时尽些孝道。”
上学:“大人真民之楷模。”
龙大人:“在涪陵担心她寂寞,我夫人今天陪她上庙,明天陪她礼佛,她觉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就过了一年,有一天老家来了个远房侄子,谈到家中那个长辈又过世了,哪家儿子接媳妇,哪家姑娘出嫁了,这本是寻常事,可勾起了她老人家的思乡之情,突然提出回酉阳老家,又赶上我有几件重庆府交办的事要办,一时又走不开,让别人送她回家我又不放心,她老人家毕竟是风烛残年之人了,就这样,她回老家之事就拖下来了。”管上学:“大人所虑极是。”龙大人:“是的,接着我又因公到省城成都去了一趟,耽搁了个把月,等我回来,她老人家已病在床了,原来有说有笑的,现在话也不说了,饭量也少得很了,最后竟终日卧床不起了,竟说:‘我的日子怕不多了,尽早送我回酉阳老家,我死都要死在家乡。’看这情况,我赶紧打报告给重庆府,告了几天假,并张罗船只,好不容易盼来上司准许的批文,只好赶快上路,谁知竟——,真多亏管郎中神技,否则老母亲能不能熬得过来都很难说。”
上学道:“治病救人乃医者本分,放在其他郎中也会这样做的。”
说着就到了龙大人表亲家门口,为了让老夫人的病榻直接抬进屋,连二堂的门和内室的隔扇都下了,一直抬到内室一张雕花大架子床前,多人拉着垫絮,抬起来轻轻放在放在床上盖了缎被,上学赶紧摸了摸脉,还好,虽弱一点但是不乱,这时老太太睁开了眼睛,问这是什么地方?龙大人道:“这是龚滩镇表姑家的上房。”这时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太太说道:“大表嫂,这是寒舍,你尽管放心在这里养病,这里就跟你的家一样,需要什么,表嫂尽管吩咐。”并对派来的两个大丫头道:“素月,素娟,一定要尽心侍候老夫人!”
“是!”两个大丫头齐声应道。
龙大人对上学道:“我姑父从事黔盐经营,主要跑贵州一带,有十几只船在乌江上走,也经营四川到贵州的客运,从重庆到六技、盘锦都有他的商号。”
当晚,他表姑在聚贤楼喊了几桌酒席送到家中款待客人。
知州龙大人、管代朋、管上学、知州表弟张幺少爷,两位大管家一席。
知州夫人、表姑、上学母亲及春红、两位管家夫人一席。
其他人另坐了两席。
由于老夫人病重在身,未饮酒,亦无高声喧哗,上学令下人通知喂老夫人半碗参汤。
龙大人对管上学道:“管郎中打算何往?”
上学看了看父亲管代朋,说道:“回大人的话,我们本是逃难,准备乘船去涪州,再转重庆置业谋生。”
龙大人道:“本官有个不成之请,想耽误郎中一家几日,随我一家返回酉阳,待老母病情稳定后再去重庆,不知二位可否考虑?”
代朋道:“行,按龙大人吩咐的办,逃难之人早迟几天无所谓。”
上学道:“家父说的是,说实在的老夫人目前的情况,我也放心不下。”
晚饭后,上学与春红又进入内室,探视老夫人病情,听见脚步声,老夫人睁开了眼睛,在上学为老夫人切脉的时候,跟着进来的龙大人问道:“母亲能吃点什么东西?”老夫人道:“喝点米汤就是了。”
上学道:“可以煮点稀饭喂老夫人。龙大人,老夫人的脉相又旺些了,估计今晚没什么大碍了,龙大人可早些歇息,您也累了一天了。”
不一会儿清稀饭煮好端上来了,放了点糖,并有两小蝶下饭菜,一是家居豆腐乳,二是豆豉皆酉阳风味,本来只端来小半碗,老太太来了胃口,又吃了个小半碗,把两个丫头都弄得不知怎样才好,老太太吃了大半碗稀饭,今天第一次进餐,又有家乡风味的咸菜下饭,心情好了起来,她叫丫鬟将她扶了起来一些,并把散乱的头发收拾整齐,叫丫鬟让在外面等着问安的妇人们进来。龙大人和上学出来到厅上叙话。
第二天,老夫人精神状况又好了些,她坚持要走,龙大人无法,只好求助上学,上学又诊了诊脉,已接近老年人的正常状况,对龙大人说,上路也可以,先要吃点东西再说,丫鬟素月说:“厨房又为老夫人煮了稀饭,可否端上来?”龙夫人叫端上来,这回是四样小菜,除昨晚那两种又加上两样咸菜,香油拌萝卜丝,呛炒老盐菜,这也是老夫人在家乡时早餐常吃的两样,老夫人一看,脸上泛起了高兴地笑容,她吃了一小碗稀饭,要求坐凉轿,她好看阔别一年的家乡,于是对凉轿做了改造,里面放了个躺椅,其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垫絮,扶老夫人躺下去后,再搭了一层薄丝棉被,头枕一个软软的枕头,老太太头可在枕上转动自如。
于是道别龙大人的表姑家,离开龚滩向酉阳城进发。
男人们骑马,女人们坐轿,老太太看了会风景,在轿上晃晃悠悠的竟睡着了,上学又切了切脉,很正常,中午在丁市镇打了个尖,老太太吃的是专人带着的稀饭咸菜,在饭馆蒸热后又吃了一小碗,还让两个丫头扶着在地上走了一小圈,脸色已现浅红色。
在傍晚时这一行到达酉阳城东门外的龙家大院。下午秋日高照,秋风送爽,老夫人在凉轿上晒着暖暖的太阳,美美的睡了一觉。快到家门口才醒来,直抬到老夫人自己的房间,大家扶老夫人躺下,让老夫人再休息一下,准备吃晚饭。
老夫人在自己睡了多年的床上,心里踏实多了,也舒畅多了,连饥饿的感觉都有了。上学近内切了切脉,已没有乱像,虽然较平常弱一些,对一个大病正好转的老人亦属正常了,老太太吃了自己的米煮的稀饭,加上自己屋的咸菜和熟悉她口味的佣人,胃口大开,满满的吃了一小碗,精神好多了,叫下人扶她起来靠床上坐着,这时他注意到一个年轻媳妇坐她侧边为她切脉,很眼生,便问道:“这个妹儿有些眼生,是哪家的啊?”在旁侍候的龙夫人道:“老太太,这是您的救命恩人管郎中的夫人,为医您的病她昨天进进出出的忙乎了大半天,您还不晓得。”
老太太问道:“我们不是在船上吗,他们怎么知道我病了?”
龙夫人道:“老太太,你不晓得,抬下船的时候,你脸色蜡黄,脉也摸不到了,气也弱极了,喊也喊不醒了,大家除了哭,没有任何办法,这时管郎中赶来了,拿出银针在耳朵上扎了几针,你才恢复了脉相,你的脸色才有好转。”
当时一个贴身服侍老太太的丫鬟说道:“他们大家都赫着了,以为你老人家已经走了,哇哇大哭起来,辛亏管郎中来摸了你的脉,说并未死去,于是拿出银针把你救醒了。”
老太太道:“这么说我已走了一回,只是阎王爷不收留我,让管郎中把我从无常二爷手中救回来了。”
大家说:“可不是嘛。”
有个四十来岁的人说道:“是老太太福大命大,又经常吃斋念佛,得观音菩萨保佑,自然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老太太道:“话是这么说,郎中夫妇是出了大力的,郎中媳妇,谢谢你们两口子了。”
说完就闭上眼睛休息了,除值班丫头,大家都退了出来。
第二天上学开了张药单子,让下人去酉阳城抓来给老太太煎服。
这时老太太已好了一半了,精神也好多了,她叫人把她扶到天井中晒太阳,碰到春红来看她,便问道:“郎中媳妇,你多大了?怎么在龚滩?”
春红道:“回老夫人的话,我已满十八岁,吃十九岁的饭了。我们是从湖广省衡山县逃荒到龚滩的。我们那里闹旱灾,没吃的,饿死了好多人,接着又闹瘟疫,又死了很多人,没有办法,师傅就叫我们逃难逃出来了,准备从龚滩坐船去重庆谋个生路。”
老太太道:“重庆是个大地方,生意好做,我们家在那里有不少产业,由我家老二在那里经营者。”
春红道:“巳时已到,老太太我给您摸摸脉把!”
摸完后,春红道:“恭喜老太太,脉相已无什么问题了,老太太很快就会痊愈了。”
老太太道:“郎中媳妇,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也懂医术。”
春红道:“我们家也是医药世家,父亲在世时我也读过《脉经》和《本草学》,故略懂一点。”
春红看见老太太有点倦意,便说道:“老太太该休息了,等会我再来看你,跟你摆龙门阵。”
中午,老太太吃了一小碗干饭,泡了点肉丸子汤,吃了点炒的青菜,硬要人扶她到大门外看看,看庄稼长的怎么样,龙大人道:“庄稼已经收割了,已是窖红苕的时候了,过几天要点麦子了,只有菜地的南瓜青的青黄的黄可以看一下。”于是几个佣人扶着拥着老太太来到石朝门外,两个丫鬟抬着竹靠椅,抱着垫絮跟来了,老太太坐在高高的石朝门前,望人们在忙三秋,心情大爽。这时左邻右舍看见老太太回来了,连忙过来打招呼,问安,很快就围了一圈人。见到阔别一年的老乡亲,老太太很高兴,不断感谢乡亲们的问候,有的告诉她哪家娶了媳妇,哪家嫁了姑娘,哪家得了儿子,哪家添了孙子,一片乡情,使老太太自己才感道落叶归根了。
服了上学开的药方上的药,加上与乡邻的会面,心情大好,病情也慢慢好起来,其实自龙大人告诉老夫人得病的经过后,上学心里有数了,老夫人的病三分真病,七分心病,心情好了,病自然就好了,因此为他开的药都是调理加滋补的药。
这时上学又来到了她住的上房问候和查看病情,一切正常,便说道:“老夫人恢复的很好,要不了几天,老夫人便病好如常,可到处走走了。”
老夫人道:“管郎中,这可真要感谢你啊,如果没有你及时抢救,我可能走都走了,哪的还有今天、明天,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呀!”
上学道:“老夫人言重了,这是老夫人福大命大造化大,受老天爷保佑,我只是顺便搭个手,帮个忙罢了。”
说完上学告辞出来了,与父亲商量去龚滩的事。龙大人说道:“去涪陵的船明晨就有,现已近傍晚,肯定赶不上了,不如再在这里住一天,后天上路,坐大后天去涪陵的船。如果我母亲病情好转或稳定,我也要赶回任上,大家一起坐我的船走,岂不更方便?”代朋父子一听,也有道理,就决定再留一天。
很快就到了掌灯时分,用晚饭的时候了,老太太的晚饭过去都是在她自己的房里吃,一般比较清淡,饭也很烂,除一碗饭外还有四个甜的小花卷,菜为榨菜炒肉丝,两个素菜,一小碟泡菜,以及酸菜肉片粉条汤,每样皆为一小碗。龙大人夫妇等老太太上桌后便离开到外面用餐去了,这是龙家多年的老规矩。
由于老太太吃的本不多,且又可口,她吃得香,故而很快便结束用食,她一时兴起,要出来看客人和儿子媳妇用餐,丫头们在上席的上方放好了太师椅,铺上棉坐垫和靠垫,把老太太扶出来,大家看老太太出来了,龙大人夫妇连忙让出上席方,即到下席方,代朋夫妇与上学夫妇坐两边,佣人为老太太在上席方放上碗筷,将太师椅移到桌前,这时代朋举杯祝老太太福体康宁,长命百岁,老太太很高兴,忙命大家坐下喝酒吃饭,不要管她。
第二天老太太情况继续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仍继续服药调养,在丫头们的搀扶下,在家中院子各处走走,并到后花园观看了盛开的菊花和挂着果实的橘子树和柚子树、柿子树,金灿灿的橘子、柚子和柿子很是受看。
这时有门子来报告,乡里乡亲们得知老太太从涪陵回来了,特来看望她,老太太吩咐丫鬟把乡亲请到院中安顿坐好,看上茶,她马上就来,老人慢慢来到中庭院子,看见满满的坐了一大圈,有二三十个人,有龙家的,也有远房的异姓亲戚,更多的是左邻右舍,有的叫姑婆,有的叫姑妈,有的喊老夫人,有的喊老太太,有的还叫她表祖祖,老太太在上首躺椅上半坐半躺的接受大家的问候,老太太谈了自己生病的情况,尤其是管郎中抢救自己的情况:“那个管郎中,大家都叫他神医,真是手到病除,那手中的银针扎下去,什么病都医的好,你们猜他才多大,二十来岁。”她吩咐丫鬟请管神医来,大家要看看管神医的风采。
一会儿上学进来,大家一看,蛮精神的小伙子,高高的个头,白皙的皮肤,鼻正口方,一身儒雅的打扮,想不到竟有如此神奇的医术,都很吃惊,有的说管神医前途无量,是进入朝廷太医院当御医的人才。
这时有个中年人说道:“常言说的好,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我牙痛几天了,看了几个医馆皆不奏效,想请神医给看看。
有人给他开玩笑:“喂,吴老三,你是来看老太太还是来看你的牙痛,你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哟。”
老夫人道:“老三,不要介意,管郎中是大好人,有求必应,你又看我又看病,一举两得岂不是更好。”
老太太都不介意,上学走上前去瞧了瞧吴老三的病情,从药箱中拿出银针,刷刷刷三针插在腮帮子上,随着手的捻动,疼痛顿时减轻,很快痛就止住了,上学有给他说了治牙痛的单方,让他到坡上寻来熬水喝,就好了。
这下大家亲自看见了管神医的神技,真口服心服,老太太道:“如何?是手到病除吧?不然还以为我在吹空龙门阵呢!”
客人们明白是来看老夫人,不是上医馆,因此没有人再出现让郎中看病的事,上学也自觉离开了,让老夫人痛快的与乡亲们拉家常。老夫人留下众乡亲吃了中午饭才让大家回去。
中午午休后,老夫人让大管家打开自家储藏上等药材的柜子,让上学夫妇来挑些带在路上以便救急。上学道:“老夫人真菩萨心肠,我却之不恭,也就不客气了。”小两口挑了些不常买到的、药效好的、比较名贵的中草药放入大管家提供的布袋中,老太太特别关照管家拿三支上等高丽参送给管郎中。上学道:“老夫人给的名贵药材不知要救活多少人,老夫人行善积德,将来一定长命百岁!”春红也说道:“老夫人办百岁酒一定不忘记通知我们喽!”老夫人听得非常高兴,忙说:“一定请,一定请!”
上学道:“如此好的家园,如此孝顺的后辈,不图什么,不就图个长寿嘛,多活些年,多享几年福。”
当天晚上,上学又开了两张药单交给管家,说道:“先抓第一张,五付,一天一付,第六天再抓第二张药单,亦五付。这十付药吃完,老夫人就完全康复了。”
当屋中只剩为她切脉的上学时,老太太要上学告诉她她的身体到底怎么样?还能活多久?
上学说道:“我这几天医治时注意老夫人的脉相,通过望闻问切,对老夫人的福体已比较了解,说真的,你老身体并没有病,连老年人常得的小病都没有,五脏六腑,七经八脉皆没有问题,照这样下去,又注意保养,活一百岁绝对没有问题,甚至一百一十岁都有可能。
老太太一听,如吃了定心丸,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一百岁是稀中之稀,称人瑞啦!
上学继续说道:“但是有两点望老太太切实注意,人活在世上,总不会完全一帆风顺,有什么问题要善于排解,有什么想法要善于给人交流和倾诉,像这次病就是心气淤结而形成的。您想老家了,就叫他派人送你回来,这边有轿子接就行了,结果大人忙于公务,一时抽不出时间来送您,您老想不开,淤结于心,终于成病,差点出事,不知我说的对不?”
老夫人道:“是这样的!”
上学又道:“老夫人亦多住自己家乡和几十年住惯了的家,这里空气也好,饮食新鲜,自己所产,吃起来放心。这是其一,其二哩!这里有你的三亲六戚,三朋四友,平常大家串串门,走走人户,看看风景,心中就时刻会有愉快的心情。或者今天有人接媳妇儿,明天有人嫁姑娘,后天又有人过生日,光赴宴会您老人家都搞不赢,生活既丰富又热闹,而且都是至亲,或是很熟识的人,你又是老辈子,大家都尊敬您,众星捧月似的,你平常的日子一定很愉快。老夫人如往涪州,开始还觉得新鲜,过久了你就感到乏味,除了大人一家,没有其他人可谈话,偌大一个州衙署,没几个人,冷冷清清,逐渐就会有孤独感,心情也就不舒畅了,就想酉阳了,想自家的大院子了。”
老太太道:“管郎中,你说的对,我听你的。”老太太叫心腹丫鬟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说道:“管郎中,你要到重庆置业开馆,银子少不了要花销的,这点钱或许对你有点帮助,一定要收下。”
上学道:“多谢老夫人,我管上学如有出头之日,一定不忘老夫人的资助。”
老夫人道:“我家在重庆有多家商铺,主要在城郊,我要嘱咐我家老二,一定要帮你们将医馆开起来,也好治病救人。”
上学道:“谢谢老夫人的关照。”上学出门,回到下榻的地方,把银票交给父亲收起,上学道:“昨天杨会首出手也是五十两银票,现在一共有一百三十两银子,安家置业基本上差不多了,并且还有两千铜钱做零用。”大家都很高兴。第二天黎明,龙大人告诉管代朋和管上学,他昨晚与母亲商量好,今天上午即刻启程回涪州,由于是官府专用之船,他们一到即可开船。
大家赶快用了早饭,都去上房向老夫人告别,上学又为老夫人切了一次脉,脉相正常,他告诉老夫人,他开的十付药吃了,一切都好了,老夫人再次对上学表示谢意。
第一时间更新《盛世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