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10月5rì晴天
华国C市一个男婴在香雅妇幼保健院诞生,他的名字叫李改,李改正好出生在华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的开端。
李改的父亲取这名字也就意yù着,李改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将来长大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什么都好,别像父母一样一辈子就是个普通工人,平头百姓。
李改的父亲叫李国华,母亲叫田晓丽。李国华从小就被父亲带到Z市,初中毕业就成了一个煤炭加工厂的普通皮带司机。
可以说是看了几十年的运输皮带,从来没有想过要跨越一步,干些别的事情。一辈子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李改的母亲从小就是在一个大型的国有单位,拥有几万人的厂里生活长大,本来想长大后进入这个大型国有单位当一名很普通的工人。
很可惜的是由于读小学的时候赶上了华国的十年浩劫,在这段黑暗的rì子里,李改的母亲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由于文化水平太低,李改的母亲没能进入梦想的大型国有单位,被分配到了离市区很远的一个小型厂子,虽然也属于国有,但这地方太偏僻,和农村没什么两样。
在繁华城市中长大的她怎么能够适应农村般的生活,所以李改的母亲一被分到这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找个在市内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工作的男人嫁出去。
到时好通过自己的男人的单位把自己调出去,分配到老公的单位生活,这也是这一时代不幸的女xìng唯一找到好单位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介绍和寻访,25岁的田晓丽认识了28岁的李国华,李国华的单位正好位于Z市比较繁华的闹市区。
这块地方有个地名叫牛家堡,地名的来源无法考证,为什么这里是闹市区,因为在这小小的几平方公里的地盘上,集中了当时三大国有重点单位。
它们分别是纺织厂、电厂和煤炭jīng加工厂,这里聚集了好几万人的厂矿单位家属,分别由不同的单位建成了三大集中生活区,论规模不比田晓丽从小生活的地方差。
田晓丽经过深思熟虑答应了嫁给李国华,1978年田晓丽怀孕了,这是能分配到老公单位的最好法宝,可惜由于天生的问题田晓丽的第一个宝宝也就是李改的哥哥,出生后没几天夭折了。
田晓丽作为母亲非常伤心,由于当时Z市还是个刚发展起来几十年的新兴城市,相对的医疗水平还不够高,所以田晓丽怀上第二胎的时候,经常跑到临近的省会城市C市去检查。
其中的艰辛是李改无法体会到的,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改成功在C市降生,这让李改的父母还有亲属都十分高兴。
李改是父母的独子,从小就看的比谁都重,李改两岁那年成功和母亲从穷山沟调出来,来到了牛家堡生活。
当时一家人还分配到了一个筒子楼,一室一厅的房子,从此李改一家就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所谓筒子楼就是一线通的房子,房子分三层,最中间是楼梯间,每层都有八个住户,每个住户的房间都是一线排开,中间是过道,两边分别是住房和厨房。
厕所是公用的在每层的最后面有两间厕所,李改一家分的不是很好正好靠近厕所最后面的一间住房,这是田晓丽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80年代初期,李改一家生活是非常幸福的,由于单位效益非常的好,福利就跟着上升,当时的生活必须品几乎每月都有福利发放。
什么油盐酱醋呀、米面呀、糖呀、工作服呀(当时的生活水平都不高,能穿着工作服出门也是一种普片现象,没人会因为你穿工作服出门而笑话你,反而因为你工作服上面绣了工作单位的名称而被人羡慕嫉妒恨,当然那是要你的工作单位效益好)等等。
特别是单位的双职工,发什么都是双份,羡慕死那些单职工家庭了,生活上不愁吃穿,就连洗澡和开水供应都是单位免费服务,那么剩下来的工资,就要找机会花了。
之所以要找机会,因为当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还是以实施计划经济为主,虽然在城市生活,那些高档消费品还是要凭票才能买到的。
你比如说28式国产自行车,进口飞利浦牌女式自行车,进口彩sè电视机,进口冰箱,凤凰牌缝纫机,上海名表,傻瓜照相机,等等等等。
这些当时的高级货,李改在5岁那年就都拥有了,特别是田晓丽,从工作起的人生三大目标,缝纫机、调到好单位工作、纯金项链,李国华都帮她实现了。
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城市中的好单位工人,李改从小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rì子里,3岁就会看电视了,特别是有彩sè电视机后。
当时李改住的筒子楼还没有几家有彩sè电视机,一些和李改同龄的小伙伴,一到晚上6点半放动画片的时候,李改家的小小客厅就围满了小孩。
李改当然是坐在家中唯一的单人沙发上看电视,其他的孩子或从自家背来的小板凳坐着看,或者站着蹲着看,有的就干脆坐在地上看,唯独李改高高在上,舒舒服服的看着电视。
李改也就自然成了这帮孩子的孩子王了,只有李改家的玩具最多,只有李改家的电视最好看,只有李改家的冰箱里有很多超好吃的雪糕。
这就是小伙伴们对李改的印象,李改在这群孩子们面前是说一不二的,要想到我家吃好吃的,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就必须听我的话。
李改的童年是被众星捧月捧出来的。父母对李改当然是倍加爱护,从小娇生惯养。不到七岁李改就随父母游遍了华国的大江南北,要算旅游热,李改可以算上先行者了。
长大后看着从大江南北带回来的照片,李改都没什么印象了,当时才多大。这只是父母的美好回忆,对于李改没多大兴趣。
从90年代开始后,李改的父母因为是双职工,最后几批的单位福利分房,也被李改赶上了,当时从十几平米的筒子楼,住到70平米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7层楼房,那是多么兴奋的事。
好多单位的职工都羡慕的要死,可对于李改来说这都是应该的。10岁的李改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是多么的神气。
也许是风水轮流转,李改父母的单位到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慢慢走向了衰亡。
以上多为父母的rì记和叙述提供。
;
华国C市一个男婴在香雅妇幼保健院诞生,他的名字叫李改,李改正好出生在华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的开端。
李改的父亲取这名字也就意yù着,李改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将来长大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什么都好,别像父母一样一辈子就是个普通工人,平头百姓。
李改的父亲叫李国华,母亲叫田晓丽。李国华从小就被父亲带到Z市,初中毕业就成了一个煤炭加工厂的普通皮带司机。
可以说是看了几十年的运输皮带,从来没有想过要跨越一步,干些别的事情。一辈子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李改的母亲从小就是在一个大型的国有单位,拥有几万人的厂里生活长大,本来想长大后进入这个大型国有单位当一名很普通的工人。
很可惜的是由于读小学的时候赶上了华国的十年浩劫,在这段黑暗的rì子里,李改的母亲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由于文化水平太低,李改的母亲没能进入梦想的大型国有单位,被分配到了离市区很远的一个小型厂子,虽然也属于国有,但这地方太偏僻,和农村没什么两样。
在繁华城市中长大的她怎么能够适应农村般的生活,所以李改的母亲一被分到这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找个在市内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工作的男人嫁出去。
到时好通过自己的男人的单位把自己调出去,分配到老公的单位生活,这也是这一时代不幸的女xìng唯一找到好单位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介绍和寻访,25岁的田晓丽认识了28岁的李国华,李国华的单位正好位于Z市比较繁华的闹市区。
这块地方有个地名叫牛家堡,地名的来源无法考证,为什么这里是闹市区,因为在这小小的几平方公里的地盘上,集中了当时三大国有重点单位。
它们分别是纺织厂、电厂和煤炭jīng加工厂,这里聚集了好几万人的厂矿单位家属,分别由不同的单位建成了三大集中生活区,论规模不比田晓丽从小生活的地方差。
田晓丽经过深思熟虑答应了嫁给李国华,1978年田晓丽怀孕了,这是能分配到老公单位的最好法宝,可惜由于天生的问题田晓丽的第一个宝宝也就是李改的哥哥,出生后没几天夭折了。
田晓丽作为母亲非常伤心,由于当时Z市还是个刚发展起来几十年的新兴城市,相对的医疗水平还不够高,所以田晓丽怀上第二胎的时候,经常跑到临近的省会城市C市去检查。
其中的艰辛是李改无法体会到的,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改成功在C市降生,这让李改的父母还有亲属都十分高兴。
李改是父母的独子,从小就看的比谁都重,李改两岁那年成功和母亲从穷山沟调出来,来到了牛家堡生活。
当时一家人还分配到了一个筒子楼,一室一厅的房子,从此李改一家就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所谓筒子楼就是一线通的房子,房子分三层,最中间是楼梯间,每层都有八个住户,每个住户的房间都是一线排开,中间是过道,两边分别是住房和厨房。
厕所是公用的在每层的最后面有两间厕所,李改一家分的不是很好正好靠近厕所最后面的一间住房,这是田晓丽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80年代初期,李改一家生活是非常幸福的,由于单位效益非常的好,福利就跟着上升,当时的生活必须品几乎每月都有福利发放。
什么油盐酱醋呀、米面呀、糖呀、工作服呀(当时的生活水平都不高,能穿着工作服出门也是一种普片现象,没人会因为你穿工作服出门而笑话你,反而因为你工作服上面绣了工作单位的名称而被人羡慕嫉妒恨,当然那是要你的工作单位效益好)等等。
特别是单位的双职工,发什么都是双份,羡慕死那些单职工家庭了,生活上不愁吃穿,就连洗澡和开水供应都是单位免费服务,那么剩下来的工资,就要找机会花了。
之所以要找机会,因为当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还是以实施计划经济为主,虽然在城市生活,那些高档消费品还是要凭票才能买到的。
你比如说28式国产自行车,进口飞利浦牌女式自行车,进口彩sè电视机,进口冰箱,凤凰牌缝纫机,上海名表,傻瓜照相机,等等等等。
这些当时的高级货,李改在5岁那年就都拥有了,特别是田晓丽,从工作起的人生三大目标,缝纫机、调到好单位工作、纯金项链,李国华都帮她实现了。
那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城市中的好单位工人,李改从小就生活在无忧无虑的rì子里,3岁就会看电视了,特别是有彩sè电视机后。
当时李改住的筒子楼还没有几家有彩sè电视机,一些和李改同龄的小伙伴,一到晚上6点半放动画片的时候,李改家的小小客厅就围满了小孩。
李改当然是坐在家中唯一的单人沙发上看电视,其他的孩子或从自家背来的小板凳坐着看,或者站着蹲着看,有的就干脆坐在地上看,唯独李改高高在上,舒舒服服的看着电视。
李改也就自然成了这帮孩子的孩子王了,只有李改家的玩具最多,只有李改家的电视最好看,只有李改家的冰箱里有很多超好吃的雪糕。
这就是小伙伴们对李改的印象,李改在这群孩子们面前是说一不二的,要想到我家吃好吃的,看好看的,玩好玩的,就必须听我的话。
李改的童年是被众星捧月捧出来的。父母对李改当然是倍加爱护,从小娇生惯养。不到七岁李改就随父母游遍了华国的大江南北,要算旅游热,李改可以算上先行者了。
长大后看着从大江南北带回来的照片,李改都没什么印象了,当时才多大。这只是父母的美好回忆,对于李改没多大兴趣。
从90年代开始后,李改的父母因为是双职工,最后几批的单位福利分房,也被李改赶上了,当时从十几平米的筒子楼,住到70平米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7层楼房,那是多么兴奋的事。
好多单位的职工都羡慕的要死,可对于李改来说这都是应该的。10岁的李改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是多么的神气。
也许是风水轮流转,李改父母的单位到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慢慢走向了衰亡。
以上多为父母的rì记和叙述提供。
;
第一时间更新《末世生存实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