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比之匪人。
比卦第三爻,爻辞:六三:比之匪人。
比卦第三爻爻辞释义
匪人:同“非”。“匪人”也就是指所交非人,想亲附而不得其人,或者所亲附的人并非应当亲附的人。
本爻的爻义是:亲附了不该亲附的人
《比卦》第三爻,是阴爻阳位,位置不中不正,而且位于下卦最上面的一爻,与上六也无法呼应。所以,它的爻辞只有四个字:“比之匪人”,意思就是“和行为不端正的人关系亲密”,这里的“匪”字,如果作为“非”通假字,或者直接理解为匪寇的意思,我觉得都说得通,而且最终的意思都差不多。总之,就是和不该交朋友的人交了朋友。这个位置柔而不中不正处上下卦过渡时期。表示被动行为与主动氛围不相适宜且处于过渡阶段时的特定环境系统。“比”之非人力可为。
人与人相处,关系建立往往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许多事情并非仅凭人力所能可为。好关系,可遇不可求。
爻辞很简单,但意思却并不是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这里,尽管没说“比之匪人”一定会有灾祸,但深层次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一爻的象辞说得更明确“比之匪人,不亦伤乎”,这里就直接告诉你,“和行为不端正的人关系亲密,不是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我想,这里的“比之匪人”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说,《比卦》到了第三爻。已经是下卦的最上面,离开高层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了。人往往是这样。有了一定地位,思想就会其变化。容易为自己的私利做打算了。于是,为了个人私利,那些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就关系密切起来,最后走到了一起,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古代称之为“朋党”,他们聚在一起的目的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朋比为奸”。我想,孔子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说的应该就是“六三之比”吧?君子也会为了某个目标走到一起,但君子与小人所不同的是,君子为公,小人为私,所以君子关系亲密,那是因为,他们在一起是为了大众谋福利,他们所形成的凝聚力来之方方面面。因此周而不比。相反,小人则是为了某个小集团的利益结合起来的,这样的一种结合,却让他们与其他大多数人分割开来。所以,比而不周。既然都是为了各人利益走到一起的,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这种结合很容易也就打破了,甚至有可能内斗起来。或者这种小集团被别的集团打败。落得悲惨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象辞里说,这样的一种相辅相亲是很可悲的原因了。这种事情的例子太多。这里不需要赘述
“比之匪人”的另一层意思,也许是这样的。由于你到了“六三”的地位,有了一些权力,于是就有好多人为了私利来与你结交。你却看不出这些人的用心,或者就是被他们拉下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那些小人做交易,最后或者受骗上当,或者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同样是很可悲的。看看现实中那些“落马”的官员,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比之匪人”造成的,想想也让人感叹。
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坐到一定位置,有了一定的地位时,实际上危险已经在向你逼近,在这种时候,只要稍稍放松警惕,经不起诱惑,存在任何一丝的侥幸心理,就有可能换来悲惨的下场。即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交友不慎,也很有可能被人利用、被人欺骗,一样的可悲。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终提醒自己要时刻怀有中正之心,只有不失于内,才能不失于外。
与身边人保持亲和的同时,你还需要做好与不情愿打交道的人打交道、乃至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准备。
与朋友交,自然是人生快事。宋东坡曾作诗吟诵朋友之情“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堪称情深意厚到了极致。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你并不喜欢抑或本不该结交的人又该怎样呢?六三“比之匪人”的解释有多种。“匪人”,有解释说是行为不端的人,有解释说是不信实、不可接近的人,还有说是非正常交往的人等等。总之,与“匪人”亲比,都带有某些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爻词对“比之匪人”未定吉凶,只有小《象》说“不亦伤乎”,对这种亲比的结果提出了质疑,同时,对不加选择地与“匪人”亲比给予了提醒和告诫。
那么,《易经》为什么不置可否地提出与不该亲比的人亲比?甚至,你可能要面对一定程度的伤害?是否真有那样一种情况,让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硬着头皮去与人家套近乎?其实,大《象》的“原,筮”已经告诉了你,即使面对有污点的人、与你不相投的人,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以决定你是否与其亲和、如何亲和等等。与人交往要有所甄别,能交则交,能避则避。不过,不管怎样,你都需要保持大海一样的心境——海洋没有拒绝过任何一条河流,所以包容了每一滴水,成就了自己的浩瀚。而对你来说,是否善于与不喜欢的人交往,善于在一个不喜欢的环境中折腾,也是衡量自己社交成熟度的标志。同时,以宽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真诚地体谅对方的处境,原谅对方的过失,也不失为一种美德。
人生路上多偶遇。法国作家让.端木松在他的书里浪漫地写道:“登上行进中的列车,与只是擦肩而过或者引起遐想的人萍水相逢,正是一种奇迹般的幸运。”我们每个人总是要接触很多陌生人来完成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交往也许会给你带来好运,也许一个好的机遇正是来自于一次跟陌生人的偶然相遇。这使成功多了一份不可预见性和唯心的“天命”的因素。当然这也有赖于你非同一般的社交能力,因为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与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而产生共鸣,从而变成可以顺畅交流的朋友。但是,老天爷安排给你的幸运到底是福还是祸?也许这是一次不得已的冒险——天降贵人,是你的运气,倘若不幸被沙子迷住了眼睛,你认不出眼前的那个坏人,就会面临危险而不自知。
保持真诚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与合作,并不是要轻易地相信陌生人,或者**朋友。带着一箱子面具走天涯。虽然说得绝对了点,却能倒出现代人生活的苦衷。“比之匪人”,如果你没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还是有选择地亲比好一些。学会避祸就是自保,否则一旦“误交匪人”,弄不好耽误了事业,还会贻误终生!
忘记从何时起,我已相信汉语是一种最为专横和不洁净的语言。对于相信它曾有过一种风貌的人来说,它早
已变得不可依赖。汉语。以它无双的结构把我的童年往事和大学时代交织在一起,令我感到其中充满了非此即彼
,指鹿为马的东西,令我感到它就是我先天的缺陷。我开始觉得它的美丽是因为奇丑的缘故了。它缺乏逻辑。语
法简陋,词汇也谈不上丰富,但却有人象赞美小脚一样赞美着它的短处。它作品平庸。默默无闻,但却有十几亿
人在说和书写着它。正是这种盲目崇拜和使用。使它象黄河一样成为了头号险要的地上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
存而我们对它无计可施。不妨说。焚书坑儒也好,罢黜百家也好,文字狱也好,文化革命乃至今天的拜金也好,
汉语社会的偏颇乖张一直都是汉语的性质使然。一种拥有大量同音字的象形文字,其固有的蒙昧状态最容易导致
人们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也最容易把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转换为身体的动作。要说每个汉字看上去都剑拔弩张
,或居心叵测,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最后,汉语的书写方式也可以被看成是十足的独裁体,是阴险的小人作风。
书法的美感正是尽可能把这种属性表现为大奸大恶。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汉语所哺育出的人物
都是自大狂兼佞人。
用《易经》推算吉凶,先秦就开始了。但形成一套理论,那是汉代的事。汉代有两位《易》学大师,一个是盂喜,―个是京房,都善于用《易》推论祸福,并有一套说法。
谷永就是京氏《易》学的高手。所以,他常常结合《易经》,据天变或其他自然变异,附会人事,说得令人眼花缭乱。
汉成帝当皇帝不久,出现了日食、地震同日出现的灾异,把皇帝和大臣们都吓傻了。皇帝马上下了一道诏书,要贤良方正、极言直谏之士上书研究这个问题。
谷永当时只是太常丞这样一个小官,见到皇帝的诏书后,马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上书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谷永精于说灾异,又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所以,唯有他受到皇帝的重视。皇帝看完他的对策,当天就特别接见了他。
见到皇帝,谷永又施展他的《易》学本领,引申发挥,把皇帝说得频频点头说是。皇帝问他,日食地震是谁引起的?谷永回答,是皇后贵妃引起的。谷永这样讲,是为了巴结当时当政的大将军王凤。王凤虽是外戚国舅,但王氏在宫中是皇太后,后宫由许皇后与儿位贵妃掌管,所以谷永将天灾推在许皇后和贵妃身上。
这次对诏后,王凤特别感激谷永,两人结下了紧密的私交。不久,谷永又给皇帝上了一道奏书。书中写道:“请皇上多下幸能生儿子的后妃,不要管她美丑,也不要避什么名字忌讳、年龄大小。即使出身微贱的妃子生了儿子,也是皇上的福气,皇位才有人继承。生了儿子的妃子,也应母以子贵。”
明了人一看,这就是要皇帝多亲近王凤所荐举的妃子。后来在贬许皇后时,成帝就把谷永的这两次上书拿了出来。经过两次上书,王凤感到谷永是一位死心塌地能为自己效力的人才,就设法把他由一个芝麻小官提升为光禄大夫的一品大员。
谷永得到提拔后,立刻给王凤写信,一表忠心,二颂王凤。说什么王凤任用贤才,超过了齐桓公、晋文公,表示自己要像豫让忠于智伯那样,对王氏誓死效忠。自觉地成了王凤的忠实走卒。
王凤病重时,王谭当政。谷永又去巴结王谭。王音执政后,谷永乂见风使舵,投靠王音。王音去世后,王商代王音之位,谷永乂成为王商的支持者。此时,王氏已有三人为大将军。
而成帝贪恋女色,宠幸赵飞燕,一个儿子也没有,皇太后王氏和王商都十分焦急。王商指使谷永又一次上书。谷永仗着内有皇太后,外有王商大将军,就毫无顾忌地上书劝谏。谁知,一向宽厚的成帝读了后也大怒起来,差点杀掉谷永的头。
后来谷永生了病,按汉朝旧例,应赐告老还乡养病,但成帝却罢了他的官,这在西汉还是第一例。
谷永比匪交王氏,六三:比之匪人。人生启示
人在社会难免人际交往,像谷永这样贪慕权势,投靠王氏,实是人格的污点。而这种结交,不仅当世被人看不起,还会遗臭万年。这是一种小人的结交,即此爻所说的“比之匪人”。结交朋友贵在交心,贵在相知,贵在道义,只有这样的结交,才能真得其友,才是值得称道的。所谓君子交于义,小人交于利。(未完待续。。)
比卦第三爻,爻辞:六三:比之匪人。
比卦第三爻爻辞释义
匪人:同“非”。“匪人”也就是指所交非人,想亲附而不得其人,或者所亲附的人并非应当亲附的人。
本爻的爻义是:亲附了不该亲附的人
《比卦》第三爻,是阴爻阳位,位置不中不正,而且位于下卦最上面的一爻,与上六也无法呼应。所以,它的爻辞只有四个字:“比之匪人”,意思就是“和行为不端正的人关系亲密”,这里的“匪”字,如果作为“非”通假字,或者直接理解为匪寇的意思,我觉得都说得通,而且最终的意思都差不多。总之,就是和不该交朋友的人交了朋友。这个位置柔而不中不正处上下卦过渡时期。表示被动行为与主动氛围不相适宜且处于过渡阶段时的特定环境系统。“比”之非人力可为。
人与人相处,关系建立往往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许多事情并非仅凭人力所能可为。好关系,可遇不可求。
爻辞很简单,但意思却并不是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这里,尽管没说“比之匪人”一定会有灾祸,但深层次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一爻的象辞说得更明确“比之匪人,不亦伤乎”,这里就直接告诉你,“和行为不端正的人关系亲密,不是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吗?”
我想,这里的“比之匪人”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说,《比卦》到了第三爻。已经是下卦的最上面,离开高层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了。人往往是这样。有了一定地位,思想就会其变化。容易为自己的私利做打算了。于是,为了个人私利,那些有着共同利益的人就关系密切起来,最后走到了一起,形成一个利益集团,古代称之为“朋党”,他们聚在一起的目的可以用四个字形容,那就是“朋比为奸”。我想,孔子说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说的应该就是“六三之比”吧?君子也会为了某个目标走到一起,但君子与小人所不同的是,君子为公,小人为私,所以君子关系亲密,那是因为,他们在一起是为了大众谋福利,他们所形成的凝聚力来之方方面面。因此周而不比。相反,小人则是为了某个小集团的利益结合起来的,这样的一种结合,却让他们与其他大多数人分割开来。所以,比而不周。既然都是为了各人利益走到一起的,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这种结合很容易也就打破了,甚至有可能内斗起来。或者这种小集团被别的集团打败。落得悲惨的下场。这就是为什么象辞里说,这样的一种相辅相亲是很可悲的原因了。这种事情的例子太多。这里不需要赘述
“比之匪人”的另一层意思,也许是这样的。由于你到了“六三”的地位,有了一些权力,于是就有好多人为了私利来与你结交。你却看不出这些人的用心,或者就是被他们拉下水,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那些小人做交易,最后或者受骗上当,或者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同样是很可悲的。看看现实中那些“落马”的官员,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比之匪人”造成的,想想也让人感叹。
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坐到一定位置,有了一定的地位时,实际上危险已经在向你逼近,在这种时候,只要稍稍放松警惕,经不起诱惑,存在任何一丝的侥幸心理,就有可能换来悲惨的下场。即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交友不慎,也很有可能被人利用、被人欺骗,一样的可悲。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终提醒自己要时刻怀有中正之心,只有不失于内,才能不失于外。
与身边人保持亲和的同时,你还需要做好与不情愿打交道的人打交道、乃至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准备。
与朋友交,自然是人生快事。宋东坡曾作诗吟诵朋友之情“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堪称情深意厚到了极致。但如果你面对的是你并不喜欢抑或本不该结交的人又该怎样呢?六三“比之匪人”的解释有多种。“匪人”,有解释说是行为不端的人,有解释说是不信实、不可接近的人,还有说是非正常交往的人等等。总之,与“匪人”亲比,都带有某些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爻词对“比之匪人”未定吉凶,只有小《象》说“不亦伤乎”,对这种亲比的结果提出了质疑,同时,对不加选择地与“匪人”亲比给予了提醒和告诫。
那么,《易经》为什么不置可否地提出与不该亲比的人亲比?甚至,你可能要面对一定程度的伤害?是否真有那样一种情况,让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硬着头皮去与人家套近乎?其实,大《象》的“原,筮”已经告诉了你,即使面对有污点的人、与你不相投的人,也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以决定你是否与其亲和、如何亲和等等。与人交往要有所甄别,能交则交,能避则避。不过,不管怎样,你都需要保持大海一样的心境——海洋没有拒绝过任何一条河流,所以包容了每一滴水,成就了自己的浩瀚。而对你来说,是否善于与不喜欢的人交往,善于在一个不喜欢的环境中折腾,也是衡量自己社交成熟度的标志。同时,以宽容的心态面对每一个人,真诚地体谅对方的处境,原谅对方的过失,也不失为一种美德。
人生路上多偶遇。法国作家让.端木松在他的书里浪漫地写道:“登上行进中的列车,与只是擦肩而过或者引起遐想的人萍水相逢,正是一种奇迹般的幸运。”我们每个人总是要接触很多陌生人来完成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交往也许会给你带来好运,也许一个好的机遇正是来自于一次跟陌生人的偶然相遇。这使成功多了一份不可预见性和唯心的“天命”的因素。当然这也有赖于你非同一般的社交能力,因为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你与陌生人之间的共同点而产生共鸣,从而变成可以顺畅交流的朋友。但是,老天爷安排给你的幸运到底是福还是祸?也许这是一次不得已的冒险——天降贵人,是你的运气,倘若不幸被沙子迷住了眼睛,你认不出眼前的那个坏人,就会面临危险而不自知。
保持真诚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与合作,并不是要轻易地相信陌生人,或者**朋友。带着一箱子面具走天涯。虽然说得绝对了点,却能倒出现代人生活的苦衷。“比之匪人”,如果你没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还是有选择地亲比好一些。学会避祸就是自保,否则一旦“误交匪人”,弄不好耽误了事业,还会贻误终生!
忘记从何时起,我已相信汉语是一种最为专横和不洁净的语言。对于相信它曾有过一种风貌的人来说,它早
已变得不可依赖。汉语。以它无双的结构把我的童年往事和大学时代交织在一起,令我感到其中充满了非此即彼
,指鹿为马的东西,令我感到它就是我先天的缺陷。我开始觉得它的美丽是因为奇丑的缘故了。它缺乏逻辑。语
法简陋,词汇也谈不上丰富,但却有人象赞美小脚一样赞美着它的短处。它作品平庸。默默无闻,但却有十几亿
人在说和书写着它。正是这种盲目崇拜和使用。使它象黄河一样成为了头号险要的地上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
存而我们对它无计可施。不妨说。焚书坑儒也好,罢黜百家也好,文字狱也好,文化革命乃至今天的拜金也好,
汉语社会的偏颇乖张一直都是汉语的性质使然。一种拥有大量同音字的象形文字,其固有的蒙昧状态最容易导致
人们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也最容易把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转换为身体的动作。要说每个汉字看上去都剑拔弩张
,或居心叵测,是一点也不过分的。最后,汉语的书写方式也可以被看成是十足的独裁体,是阴险的小人作风。
书法的美感正是尽可能把这种属性表现为大奸大恶。也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汉语所哺育出的人物
都是自大狂兼佞人。
用《易经》推算吉凶,先秦就开始了。但形成一套理论,那是汉代的事。汉代有两位《易》学大师,一个是盂喜,―个是京房,都善于用《易》推论祸福,并有一套说法。
谷永就是京氏《易》学的高手。所以,他常常结合《易经》,据天变或其他自然变异,附会人事,说得令人眼花缭乱。
汉成帝当皇帝不久,出现了日食、地震同日出现的灾异,把皇帝和大臣们都吓傻了。皇帝马上下了一道诏书,要贤良方正、极言直谏之士上书研究这个问题。
谷永当时只是太常丞这样一个小官,见到皇帝的诏书后,马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上书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谷永精于说灾异,又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所以,唯有他受到皇帝的重视。皇帝看完他的对策,当天就特别接见了他。
见到皇帝,谷永又施展他的《易》学本领,引申发挥,把皇帝说得频频点头说是。皇帝问他,日食地震是谁引起的?谷永回答,是皇后贵妃引起的。谷永这样讲,是为了巴结当时当政的大将军王凤。王凤虽是外戚国舅,但王氏在宫中是皇太后,后宫由许皇后与儿位贵妃掌管,所以谷永将天灾推在许皇后和贵妃身上。
这次对诏后,王凤特别感激谷永,两人结下了紧密的私交。不久,谷永又给皇帝上了一道奏书。书中写道:“请皇上多下幸能生儿子的后妃,不要管她美丑,也不要避什么名字忌讳、年龄大小。即使出身微贱的妃子生了儿子,也是皇上的福气,皇位才有人继承。生了儿子的妃子,也应母以子贵。”
明了人一看,这就是要皇帝多亲近王凤所荐举的妃子。后来在贬许皇后时,成帝就把谷永的这两次上书拿了出来。经过两次上书,王凤感到谷永是一位死心塌地能为自己效力的人才,就设法把他由一个芝麻小官提升为光禄大夫的一品大员。
谷永得到提拔后,立刻给王凤写信,一表忠心,二颂王凤。说什么王凤任用贤才,超过了齐桓公、晋文公,表示自己要像豫让忠于智伯那样,对王氏誓死效忠。自觉地成了王凤的忠实走卒。
王凤病重时,王谭当政。谷永又去巴结王谭。王音执政后,谷永乂见风使舵,投靠王音。王音去世后,王商代王音之位,谷永乂成为王商的支持者。此时,王氏已有三人为大将军。
而成帝贪恋女色,宠幸赵飞燕,一个儿子也没有,皇太后王氏和王商都十分焦急。王商指使谷永又一次上书。谷永仗着内有皇太后,外有王商大将军,就毫无顾忌地上书劝谏。谁知,一向宽厚的成帝读了后也大怒起来,差点杀掉谷永的头。
后来谷永生了病,按汉朝旧例,应赐告老还乡养病,但成帝却罢了他的官,这在西汉还是第一例。
谷永比匪交王氏,六三:比之匪人。人生启示
人在社会难免人际交往,像谷永这样贪慕权势,投靠王氏,实是人格的污点。而这种结交,不仅当世被人看不起,还会遗臭万年。这是一种小人的结交,即此爻所说的“比之匪人”。结交朋友贵在交心,贵在相知,贵在道义,只有这样的结交,才能真得其友,才是值得称道的。所谓君子交于义,小人交于利。(未完待续。。)
第一时间更新《百科大全书》最新章节。